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一方面,道德使法律更善,增加了法律的德性;另一方面,法律使人们对待社会道德问题更加客观,增加了道德的理性。我们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道德和法律对于治理国家、建设社会都是很重要的手段,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坚持依法治理更要强化道德约束。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来看,法治是标,德治是本。社会治理要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加强道德建设,这样才能使社会治理效果有更高层次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王烨  ;阳叶青 《人民论坛》2014,(12):122-124
道德和法律对于治理国家、建设社会都是很重要的手段,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坚持依法治理更要强化道德约束。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来看,法治是标,德治是本。社会治理要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加强道德建设,这样才能使社会治理效果有更高层次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需要相应的行为规范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手段,道德和法律都是人们获得社会规范的重要途径,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有效的国家治理是道德规范深入人心和法律法规成为人们心中底线的有机统一,二者都与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治理体系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因此,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发挥法律的外在力量,也要注重道德的内在力量...  相似文献   

5.
道德和法律是社会规范的两大主要表现 ,在人类文明社会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社会规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 ,单纯依靠道德或者单纯依靠法律都难以真正使国家得到有效的治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道德具有内在自觉性 ,而法律具有外在强制性的不同特征。因此 ,只有把道德和法律结合起来 ,既运用道德 ,也依据法律来治理国家 ,才是正确的治国理念。而要在我国社会中充分体现这一点 ,就必须使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都上升为一种宪法原则和宪法规范 ,成为根本法所确立的社会政治目标才行。一、我国现实政治生活和宪法规范中德治思想的体现社会主义中国的…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法律与道德约束和协调着民众的思想行为,法治与德治在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中共同发挥作用,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依法治国以安天下,以德治国浸润人心,依靠法律的硬约束和道德的软感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创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法治是人类特定时空文化条件下的治道活动,文化是法治的深层土壤,道德是法治的源头活水。现代治理既是德治与法治的结合、道德治理与法律治理的统一,也是在文化认同、文化共识之上的规则之治和良法之治。德治是基础,法治是保障,两者紧密结合方能达至善治。法律与道德都是民族历史文化精神的产物,法治既是对恶念恶行的约束和禁止,更是对人性本善的维护与倡导,是全社会对契约精神的崇尚和对诚信原则的恪守。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也是道德的屏障。从文化层面而言,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与法律相对分离、法治与德治主次有序,但最终只有获得更高层次的复归,才能形成良法善治的统一体,而这一"正反合"的辩证发展过程,寓于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必然体现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相似文献   

8.
法律、道德和宗教都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我国传统社会中长期形成的工具主义思想观念对法律、道德和宗教等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中的工具主义倾向被过分张扬,其结果是:手段与目的被割裂,法律信仰、道德自主性与主体性被忽视,等等。这种根深蒂固的工具主义思想不利于深入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有必要正确地处理法律、道德、宗教之间的关系,法律对于道德和宗教要适当介入,促使道德与宗教中体现的善与正义的资源能有效渗入社会之中,从而促成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人能更全面地生存与发展提供基础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和第一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前言着重阐述公民生活与法律、国家治理与法律的关系和青少年学习法律常识的重要意义,是整个法律常识的起点课。上好“前言”课,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法律常识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系甚大。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但什么是法律,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在学习以后各课的内容之前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第一课是法律常识教育的开篇课,在整个法律常识教学中起着奠基的作用。二、基本知识、观点前言1.法律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2.国家实施各项职…  相似文献   

10.
(一)实行依法治国与加强道德建设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没有道德进步与民主法制发展的相辅相成,缺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相互支撑,依法治国难以健康发展。从社会治理的意义上说,有硬控制和软控制之别。法律属于硬控制,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是"他律";道德属于软控制,是评价人们行为的善与恶、荣与辱、正义与非正义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自律"。一般来说,凡是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也是社会道德所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的行为,也是社会道德所倡导的行  相似文献   

11.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党内法规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条例》和《备案规定》的制定和发布,对完善党内法规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内法规体系的构建涉及党内法规是否是法律、党内法规的道德性与法律性、党内法规的稳定性与变革性,以及党内法规体系与国家法律体系之间的关系等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同时,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必须坚持的五项原则之一。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方略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国家和社会治理需  相似文献   

13.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整个战略思想的高度概括,它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历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在一个法制国家,尽管法律非常完善,但它仍然不能缺少“德治”的支持和补充。因为任何法律都是要“人”去实施的,对于一个缺乏道德的民族,再好的法律也不能得到贯彻落实。“道德不倡,天下不宁。”道德对社会具…  相似文献   

14.
法律实施中道德因素的作用□王莹法律与道德分别是法学和伦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法律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意志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一类社会现象。道德在法律...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年初强调:“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双轨并重的思想,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法律和道德都是调节社会人群相互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二者相辅相成。一、德治是法治的基础第一,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律规范必须有道德基础,而道德规范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提升为法律制度。许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如爱祖国、爱劳动等都通过立法程序提升为人人应遵守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6.
法律运行是指法律的制定、执行、适用和遵守的过程,即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法律虽然是现代国家规范行为的主要手段,但它不能单独地实现良好效果,必须通过吸收和反映一定的道德内容,借助道德的基础作用。只有加强道德建设,才能促进法律的制定、执行、适用和遵守,推动国家的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7.
工具主义法律观与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不相容的。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果大小取决于对工具主义法律观的扬弃程度。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理性主义法律观也难以在中华文明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西方技术主义、繁琐主义、极端专业主义的法治体系和法治构造,严重扼杀了生机勃勃的法治精神。中国依法治国的观念基础在于实现从工具主义法律观向治理主义法律观的转变。治理主义法治观首先体现为对法治精神的尊崇,其次更注重法治在不同治理空间中的落实。法治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和社区治理中的贯彻与落实存在着不同的实现路径。治理主义法律观关注的是法律能否转化为解决国家治理议题、社会治理议题和社区治理议题的观念资源和制度资源。从这个角度来说,法治的刚性程度在从国家治理向社会治理、社区治理传递的过程中,是逐渐递减的。换言之,法治在不同治理领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制度形态。  相似文献   

18.
对于国家的治理,法律与道德向来是相辅相成的.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把道德建设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这是对我国优良道德传统和伦理治国传统的批判继承,是对西方现代法治文明的批判汲取,也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深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历史过程.贯彻江泽民"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主要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二是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思想道德体系,提高广大群众的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活动要依照法律有序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在道德与法律的一体化意义上提出“道德法治”的命题,是试图在当前的背景下梳理和阐释道德与法律共生共长、互促互进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法治的框架下的运作和其对法治的推进作用。这里的“道德法治”不是作为一个新的概念而出现,而是着重突出一种观念,即只有通过道德与法律的良性互动才能实现社会的理性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