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王敏 《求索》2013,(6):163-165
文学从古至今一直承担着开启民智、启蒙民众的历史重任。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反映出了中国社会消费观的深刻时代变迁。从整体上来看,“十七年文学”开始提倡勤俭节约的消费观,这种消费观在“文革文学”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提倡享乐消费观的作品和作家受到严肃批评.新时期文学又完全体现出一种消费至上的社会消费观。这反映了社会消费观被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行扭转、整合.作家最大的职责就是严格遵照革命文艺生产要求创造符合规范的文学话语。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后政治话语权决定了文学创作中对话语权的控制与分配,使能够与国家意识形态保持一致的消费观获得肯定。改革开放的系列成果转变了建国以来形成的诸种消费观,当下,消费观本身不再是单纯政治话语权的折射,相反,它向你展现了一个崭新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当代神话,并蔓延昭示出一个新的中国“强国梦”。  相似文献   

2.
李莉 《岭南学刊》2009,(2):87-89
政府治理模式随着社会发展而变迁。其变迁既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又有自身的内在逻辑。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有助于我们找到政府治理模式的变迁动力和路径。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应在传统治理基础上应对社会和时代挑战,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主导下的参与和合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蓝犁社会主义文学与社会主义时代的文学是涵义不同的两个范畴,前者指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倾向的文学,后者则是一个国家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所存在的各种文学。社会主义文学与其他文学一样,有其一般规律,同时,又有自己的特殊规律,这就构成了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毕耕 《求索》2005,(1):163-165
从文学语言的角度,可以将中国文学的历史进程划分为滥觞时代、文言时代、文白时代和白话时代等四个历史性的时代。自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现当代文学曾经几度繁荣,但目前却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跌进了历史的低谷。当代文学变革的唯一出路,就是实行文学语体的多元化,即通过文言文的复兴、白话文的分化、欧化文的独立和网话文的崛起等,彻底打破白话文的语体垄断和普通话的话语霸权,从而迎来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语体多元化的新时代,促进当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文学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变迁,要说的话、想说的话太多了。我觉得我这一生都很幸福,干着一个我很喜欢的事业。要做一件事,一辈子做一件事,把它做到极致,肯定要舍弃许多东西、许多爱好。我不是故意舍弃的,我就是喜欢在我的作品里琢磨人,琢磨一个精彩的台词、精彩的对话。文学与时代我们幸运地赶上了一个民族复兴的时代,经历着时代发生的变化,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少有的大机遇。  相似文献   

6.
叶舒宪教授反向套用雷德菲尔德的大传统、小传统的概念,认为由汉字编码的文化传统叫做小传统,将前文字时代的文化传统视为大传统.这一观念是文学人类学学科近30年实践的一个理论总结,在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其意义非同寻常.文化大传统对文学观念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重建文学的知识谱系;重建文学史观,重绘中国文学地图;对文学功能的反思;对神话价值的再认识;文学视野的开拓.无文字的大传统下的文学和由文字记录的文学及其小传统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联,二者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多种次生形态.  相似文献   

7.
张文曦 《求索》2011,(10):216-218
文学传统的功用一直是文学批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尽管很多学者认为打破文学传统模式的桎梏是文学未来发展的唯一途径,但也有一部分学者愿意为之一辩。加拿大著名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诺斯罗普·弗莱认为文学传统是一切文学发展的根基,是诗人创作灵感的唯一源泉。对文学传统功用的肯定,不仅决定一个民族文学发展的持续性,也会左右其社会文化心理氛围——文化心态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诺斯罗普·弗莱对加拿大文学的批评,进而阐释弗莱对文学传统和文化心态问题的看法以及对加拿大文学现存问题的担忧。  相似文献   

8.
胡美术 《前沿》2010,(7):167-171
文化变迁是一个常量,其变迁的动力由内外因中多方因素的合力构成。经济转型从外围破坏了文化生存相对稳定的环境而构建了新的文化变迁环境,加剧了文化变迁。将文化置于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研究,以历史的自然及社会环境为依托,可以更清晰地理清文化变迁的动因与规律。在经济转型视角下探讨蓝靛瑶历史上传统纺织文化的变迁动因,为新时期经济转型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积累研究个案。  相似文献   

9.
典范的变迁     
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中,曾经涌现出了众多的模范共产党员。不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时期,他们都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而不同时代共产党员典范的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李月如 《青年论坛》2006,19(4):144-146
五四初期崇尚浪漫主义,以译介英国作品为主导;中后期注重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译介,俄国及弱小国家的文学译介成为时代风尚。译介题材的嬗变趋向主要是受到时代语境的具体诉求与传统惯性的双重挤压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
王欢 《求索》2013,(9):159-161
沈从文和莫言分属20世纪前后不同时期的中国乡土小说写作的大家.沈从文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而莫言则荣幸地成为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两人的小说写作都属于乡土文学的范畴,为不同时代的读者提供了不一样的中国乡土社会的镜像。纵观两者的乡土小说艺术,有一致之处,然而亦有不同之处:沈从文的乡土小说呈现的是文学的艺术.而莫言的乡土小说呈现的是艺术的文学。两者以其不一样的格调,建构出了中国乡土社会不一样的情境。  相似文献   

12.
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写什么样的标语,用什么方式书写标语,都取决于时代的需要。从标语的变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窥见时代的变迁。而标语口号,也因具有言简意赅、准确贴切、生动形象、朗朗上翻等特征而倍受国人青睐。发展到今天,标语已经成了中国人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标语口号算是正宗的中国特色。新中国成立的60年,也是“标语文化”嬗变的60年。  相似文献   

13.
付丽华 《前沿》2008,(1):215-217
同性恋题材小说是台湾文学一道独特风景。小说家们在对这一边缘题材进行叙事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及主流意识对同性爱的认同程度的深化而有所改变。文章试图从对同性恋者的指称上来探讨这一题材在边缘叙事上的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14.
论建安骚体文学转向个性化、抒情化的内因外缘郭建勋在文学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都和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及文学本身的承传演进规律密切相关。而骚体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专门文体,它在建安时期向个性化与抒情化的转变,其原因不仅系于整个建安文学所共同依赖的政...  相似文献   

15.
崔海妍 《求索》2008,(11):188-190
文学终结与文学永恒是文学领域的矛盾体,这一悖论反映了新媒体形式不断出现的后印刷时代,文学著作者在执着地相信文学的永恒、迷恋于文学的魅力的同时,为印刷文学的衰退而痛心的迷惘处境。“通变”论认为文学终结的真正原因是新媒体改变了文学特定时期的存在条件,新媒体的出现只能改变印刷文学的存在样式,但不会导致文学真正的终结。从“通变”观出发,文学有它自身的存在理由,由于文学的抒情言志的社会功能,文学的魅力是永恒的,它不会因为存在形式的变化而终结:文学终结与永恒悖论的释解同时为当今网络文学的出现与繁荣提供了合理的注释。  相似文献   

16.
尹雪梅  ;廖才高 《求索》2008,(6):184-185
西方传统文学以人为中心,将自然排除在人的道德关怀范围之外,导致了传统文学与自然生命伦理的截然对立,这是西方人本主义主导下的传统文学的伦理缺陷。生态文学于是对传统反生态的作家和作品进行生态思想角度的重新审读与评价,为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自然生态新纬度,这是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范式。然而,对待传统文学与生态文学,我们应该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从“文学生态链”角度考察与判断西方文学中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使传统文学和生态文学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各自的哲学导向。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当代军事文学的发展,近代军事文学的回顾,有着诸多意义。首先,它经历了世纪之交的历史考验。在上一个新旧世纪的板块交结处,它承受了颇为剧烈的困惑、矛盾和斗争。近代中国蒙受的侵略战争使民族承受了不堪回首的屈辱,但另一方面,战争是历史前进的杠杆,整个社会在战火的洗礼中开始走出古代,走向近代。虽然传统的桎梏还很深重,但新鲜的近代气息已渗入各个领域。在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的对立融合中,军事文学以其贴近时代的特征比其它题材的文学更多地摄取了时代动人心魄的力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也产生了一些与时代相关的缺憾。这些跨世纪的得失对于面临世纪之交的当代军事文学有着弥足珍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传明 《求索》2010,(1):157-159
实录精神和直笔手法是清代“事俱按实”文学的创作特色。除了这种追求历史真实的实录手法,清代文学对史学传统的继承还体现为“为尊者讳”的春秋笔法。清代剧作家表现出的“为尊者讳”手法既是基于封建社会文人重视教化的史学传统,又与清代特有的实学风气不谋而合。以《桃花扇》为代表的清代文学采用“为尊者讳”等春秋笔法,淡化儿女风情,探讨兴亡规律,体现了当时文坛风潮转向内敛的趋向。这种写作手法使清代文学具备有更高的学术品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作品的价值,有助于我们窥视当时的时代风潮。  相似文献   

19.
张丽君 《求索》2013,(8):143-145
旅游文学是一种历时性存在,有广义狭义之分。在古代没有现代性意义上的旅游文学.而只有一般意义上的旅行文学。现代旅游文学与传统旅行文学在内涵与外延等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创作的主体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者或旅游业界人士,而非迁客骚人,其审美内涵则多是描写旅游客体、记述旅游活动、抒发审美愉悦和人生感悟,其在审美、认识等外,有着积极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与进步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身体视角切入文学史,其实质是以人或人性发展为出发点来考察文学演变的过程.从先秦文学中自由的身体到封建文学中变异、扭曲的身体;从五四文学中觉醒、反抗的身体到革命文学中激情、战斗的身体,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集体化、静默的身体到当下消费社会里成为了商品、市场化的身体.身体的每一次变迁,它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中的不同境遇体现了文学史演变的线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发展变化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