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地方政府立法行为来源于有权机关的授权,地方政府立法权与地方政府依据授权从事立法活动并不排斥。依据《立法法》和《地方政府组织法》之规定,地方政府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具有共性——立法性,否定地方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的立法性,在理论上不能自圆其说,在实践上导致地方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之行为游离于权利监督、程序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之外。  相似文献   

2.
《辽宁人大》2009,(6):27-27
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学术机构起草地方条例“地方条例”的用法不规范。根据立法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叫做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表现形式有多种,主要有:规则、规定、若干规定、办法、实施办法、暂行办法、条例等。其中,规则,是指对某项程序性活动或者某种特定的行为准则加以规范;实施办法,是指对法律的实施作出比较具体、  相似文献   

3.
从法案到法的阶段 ,是指“由法案提出直到法的公布的一系列正式的立法活动所构成的立法阶段” ,它是立法主体通过法定程序产生正式立法文件的阶段 ,须经历提案、审议、表决、公布四项主要程序。(一 )提案阶段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立法程序及其完善所谓提案 ,是指享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或个人 ,依据法定程序向有权立法的机关提出关于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立法文件的活动[1] 。其核心内容是立法提案权的归属和行使。根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 ,有权向拥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立法议案的主体有 :大会主席团、常委会、各专门…  相似文献   

4.
正制定《吉林省地方立法条例》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为了规范地方立法活动,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省人大常委会重视地方立法制度建设,几年来先后制定了《吉林省地方立法条例》等一批法规和制度文件。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设区的市立法工作指导,省人大法制委和常委会法工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指导设区的市、自治州立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指导设区的市、自治州立法工作的主体、内容和程序作了明确和细化。  相似文献   

5.
陈志 《人大研究》2006,(12):4-6
根据现行的立法模式,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其余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没有权力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没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除了因行使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任免权等法定权力而制作的规范性文件外,往往还有用来规范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运作、涉及地方人大工作创新的规范性文件。这些规范性文件主要用来规范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运作,并且或多或少地对同级“一府两院”有一些约束力。怎样看待这些规范性文件的性质呢?我们知道,立法是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6.
立法体系与法的体系是否等同?立法体系即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性文件的系统。如宪法、法律、行政法院、地方性法规等构成的系统。立法体系与法的体系有不同的含义:法的体系是历史地形成的法的内容方面的结构,立法体系是作为法的表现形式的规范文件系统...  相似文献   

7.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一项基本的自治权,也是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中的几个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关于“地方民族立法”的概念 不少同志把民族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称之为“地方民族立法”,并且见诸论文、工作总结等,用得相当广泛。我认为,用“地方民族立法”这个概念概括民族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不够准确,建议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这个概  相似文献   

8.
地方民生立法是指地方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或授权,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本行政区域内,以保障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为面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地方立法如能确立“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以“民生权利”为核心范畴,以保障公民具体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为建构路径,就可以构筑起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法律架构,即包括劳动就业、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特殊群体保护等七大类立法在内的民生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地方经济立法概念的界定我国地方经济立法是我国地方立法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的方面 ,探讨地方经济立法的基本概念 ,首先必须明确地方立法的基本概念。关于什么是地方立法 ,长期以来 ,立法学界大致有两种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 ,地方立法只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活动 ,不包括地方政府为执行法律、法规而制定具体办法的活动 ,即排除地方政府制定行政规章的活动 ,通常称为狭义的地方立法。另一种观点认为 ,地方立法不仅包括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活动 ,还应包括地方…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立法行为来源于有权机关的授权,地方政府立法权与地方政府依据授权从事立法活动并不排斥.依据《立法法》和《地方政府组织法》之规定,地方政府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具有共性--立法性,否定地方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的立法性,在理论上不能自圆其说,在实践上导致地方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之行为游离于权利监督、程序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之外.  相似文献   

11.
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变通补充权的法律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法律法规进行变通或补充执行是民族区域自治立法权的重要内容,落实变通或补充法律的自治权对于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权和民族自治地方建设全面和谐的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保障作用.为了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变通或补充法律法规自治权的有效行使,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了专门保护.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变通补充权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有效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变通补充权,必须加强法律法规的多重保护.  相似文献   

12.
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教育权的法律法规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教育权对于民族地区尤其是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民族教育乃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家非常重视民族区域自治教育权的法律法规保护工作 ,取得了很大成绩 ,也存在一些问题。国家和民族自治地方加强二级多层立法是有效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教育权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减少行政层级"、"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中国未来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发展目标。自治州是多民族中国特殊的行政区划层级的行政建制,伴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治州也必将走上城镇化、城市化发展道路。因此,逐步有条件的"撤州建市(自治市)"将成为其必然的路径选择。与此相适应,如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整性和民族自治地方权益,成为民族法制建设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是民族地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论文通过数据分析厘清二者关联,得出自治立法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推动民族自治地方法制建设的结论。由此并进一步发现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在法律总量、立法质量、民族特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不足,结合现状和研究结论对民族自治立法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提出新认识,探索法律助力经济发展新模式,以实现保障中华民族共同繁荣、携手共进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经验是要认清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敏感性和重要性特征;要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各民族的发展能力;要正确处理中央集权,民族地区分权,国家统一与民族自治的关系;要坚持民族语言平等,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要重视宗教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复杂性特征,保障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要高度重视培养使用民族干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和关心爱护,放手使用相结合;要坚持既反对大民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方针;要不断完善民族法制,通过民族法制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统一国家法体系是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法治基础和保障,但因其构建过程中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难以有效吸纳民族习惯法积极因素和全面考虑少数民族的合理利益诉求,从而导致难以避免与既有的民族习惯法冲突和矛盾,这就决定了适时适地进行国家调适的必要。解放初期,在族际通婚问题上国家法和习惯法的冲突表现为:族际通婚的积极政治意义及新《婚姻法》婚姻自由原则的确立使其获得了国家法上的合法性,而在少数民族的婚俗婚制、宗教条规及族权系统中却是严重越轨行为。但国家并没有僵硬推行国家法,而是主要通过运用政策的形式,创造了"和谐"、"互补"以及"团体的多元主义"为特征的调适方式,对今天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环境行政管理在农村非常薄弱,民族自治机关在农村的环境行政管理更是几近缺失,导致民族地区农村环境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况。民族自治机关在农村环境行政管理失灵的表现:一是民族自治机关环境行政管理体制不完善,难以适应农村环境保护监管的需要;二是民族自治机关环保行政决策机制不科学,缺乏环境与发展兼顾的综合决策机制;三是民族自治机关环保行政执法理念落后,手段单一,效率低下;四是民族自治政府权力介入时的各种扭曲现象,影响了行政执法效果;五是中央政府设立的环境管理制度在民族地区农村很难得到完全的落实;六是对民族地区农民环境权益配置不公,导致引导性环境政策在农村失去市场。  相似文献   

18.
罗继红 《桂海论丛》2005,21(1):66-69
为了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一部民族自治地方非公有制企业盼望已久的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利于操作的好的规章,是促进民族自治地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在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认真探索出一整套有利于促进民族自治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9.
王启梁 《思想战线》2001,27(5):87-93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自治县十里村乡所辖的平安寨,是一个"红头瑶"世居的村落.历史上的平安寨主要依靠其以寨老制度为核心的村落社会控制系统维持社会秩序.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平安寨的传统法文化出现了断裂,社会控制系统功能衰弱,而国家法的实施又不尽如人意.国家法与习惯法不能良性互动,致使该地区社会秩序和治安成为一个较大的社会问题.因此,需从公权力机关合理性基础的建立、民间权威的整合、国家法建设的完善三个方面来解决平安寨的问题.这是一种从民间、国家两方面努力建构少数民族农村法治秩序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民族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将民族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又是促进民族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助推器"。研究民族工作法治化发展既能促进民族法治理论体系的完善,又能对民族工作实践中呈现的具体问题作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以达成理论与实践的"双效合一"。鉴于此,文章立足法理学的研究视角,从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和动力论四个维度,试图架构研究民族工作法治化发展的初步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