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阶层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内部不断调整、分化,社会成员在不同阶层中相互流动.本文从理论到实际,以动态的观点,分析了我国快速转型期社会阶层分化的现状、原因及趋势,指出了由于社会阶层分化而引发的众多社会问题,对于预警公共安全、积极处理转型期阶层矛盾与群体利益冲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阶层分化是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及其趋势正在和将要重塑当代中国社会模型。阶层分化不仅涉及到全体社会成员在利益格局大调整中的秩序变动。涉及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取向、生活习惯、行为规范以及人生观等方面的变动,而且也影响到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应认真思考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与执政党建设的关系,采取措施,处理好社会阶层分化中的矛盾。有效地推进执政党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村阶层分化形塑出了极其复杂的村庄政治现象。通过对当前农村阶层分化的状况及社会确认机制的考察,可以从村庄社会关联的角度,具体地呈现各阶层之间的关系状况和互动机制,并揭示当前以富裕阶层为主导的村庄阶层关系的特质及其后果:富裕阶层凭借其强大的经济资源和社会关系动员能力,主导了村庄选举,形成了以富人治村为核心的基层治理格局。在这种政治格局下,广大的中下阶层被排斥在村庄政治权力和利益分配之外,基层治理隐含着严重的阶层冲突。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阶层分化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但是,由于我国的阶层分化很大程度上是在起点不平等和规则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又具有很大的不公正性和无序性。因此,如何消除起点不平等和规则不平等,促使阶层分化朝着公正、规范、有序的道路发展,成为当今一个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张洪伟  金卓 《前沿》2011,(5):148-150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阶层结构在进一步加快变迁,农村阶层分化打破了农村均质化的社会状态,使农村的经济成分、政治体制、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农村阶层分化的历史变迁,总结和概括出新时期农村阶层分化的现状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严翅君 《乡音》2012,(10):38-39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中产阶层赢得了发育成长的土壤和气候。一方面,随着社会转型步步深入,中国当代中产阶层正在迅速崛起、快速量增;另一方面,由于转型中各种复杂局面的出现,中产阶层面临着质的飞跃的困境。正因为此,有学者认为,处在传统农业社会快速解体和重新定位过程中的中国,阶层的迅速分化和快速重组尚未完全实现,不敢轻言...  相似文献   

7.
作为社会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中产阶层在社会学中有着悠久的学术历史。它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被赋予不同的理论内涵和解释,并在政策层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中产阶层具有新和旧的分别,中产阶层的身份认同和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一些经验发现挑战了传统的阶层定义和分类。"新"是一个辩证的概念,具有相对性,并在不同历史和语境下存在区别。通过梳理西方新中产阶层的理论讨论,本文考察了当代中国语境下新中产阶层的概念流变及其发展趋势。在互联网时代,文化创意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得许多中青年从业者成为中产阶层新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成员的分化成为不争之实。目前,考量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主要基于经济利益分化。虽然分化过程显失公平,但社会成员在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方面却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在阶级阶层关系中,干群关系、新老阶层关系值得关注。因此,需要倚重以党和政府为主导形成的合力,着力解决收入分配等问题,破解干群矛盾,促进阶级阶层关系的和谐,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现代化相辅相成的现代化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9.
韩狄明  任锴荣 《前进》2003,(6):31-33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加快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一、阶层分化是现代化的伴生物马克思已经预见到中间阶层会进一步扩大。马克思和恩格斯有许多关于阶层问题的论述和对阶层问题的理论思考。他们分析人类社会的阶级状况时,抓住对立的两个阶级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同时,十分注意运用阶层的分析方法,把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结合起来对一个社会进行考察。他们认为,同物质世界的其他领域一样,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关系体系,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分为不同的层次,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  相似文献   

10.
张朝明 《创造》2003,(4):36-3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的必然选择。而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重视我国现阶段农民阶级内部阶层的分化演进规律,引导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十多年来,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以经济为基础的农民阶级内部阶层出现分化,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利益群体,表现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解体,农业比重的降低和非农产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政治结构发展变革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进程中的过渡环节,必将对…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中间阶层正在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阶层论是近年来理论界谈论很多的一个话题,而中间阶层尤为人们所关注.虽然如何界定中间阶层,理论界的看法不一,但对它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进程,却多抱乐观态度,即中国将走向一个以中间阶层为主导的社会,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的中间阶层正在形成之中.对此,本文持异议,并从中国各阶层的来源、中间阶层形成的基本条件、目前中间阶层发展中面临的障碍等方面论述了中间阶层近期在中国产生的艰巨性,否定了中间阶层正在形成论,提出政府必须警惕和防止国家向二极社会转化,进行全面的制度创新,重视并为中间阶层的发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国家和地区里,"中产阶级"是消费社会的主体、民主政治的支持者、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的拥护者,"中产"已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与中国"小康"社会发展的结果"异曲而同工"。今天需要放下"中产阶级"的概念,来考察职业分野下中国社会消除社会不平等、实现全面小康之路。中国依据职业和生活状态,可以分为富有阶层一精英阶层一知识服务阶层—直接生产者阶层—贫困阶层五个板块。在"权力"和"资本"两个维度中处于中间水平的中小企业主和知识服务阶层,是我国"小康阶层"的主要部分(或称"核心中产阶层")。中国能不能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关键在于核心中产阶层能否和数量更为广大的直接生产者群体联合,有效地实现其与资本和强权的对话,保证社会公平,从而建设一个有"中产"、没有"阶级"的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认为,中产阶层的扩大是中国未来社会稳定的基石。我想,这话有点绝对。下层阶层向社会中层的认同会增加社会的稳定性。下层阶层收益改进的社会整合使用大于社会中层和社会上层。在现代社会,由于国家强有力的保障,下层阶层——作为阶级概念的、由于物质生活资料的极度匮乏而被迫进行的反抗,  相似文献   

14.
《新重庆》2007,(7):32-35
和谐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阶级、阶层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努力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通过制度化设计防止利益差别和利益分化过度.缓解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好各阶级阶层的积极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我们认为.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其阶层的变化来体现的.工人阶级内部阶层的变化构成了其整体的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中间阶层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期必须加强社会分层理论的研究。社会中间阶层加大是现代化国家消除贫富差距 ,实行良性分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 2 0年 ,中国的社会中间阶层已经呼之欲出 ,必须重视对其社会成员分布 ,一般特点和孵化催生的意义及保障条件做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理性分析 ,从而为中央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私营企业主阶层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伴随着这个阶层自身的客观发展,伴随着中国的社会转型以及相关制度和政策的转变,也伴随着中国社会舆情和社会心理环境的变迁.因此,深入探究私营企业主阶层的阶层意识演变过程,探究隐藏在这一过程背后的社会机制,将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这个阶层形成的认识,也能够从一个角度帮助我们理解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集体意识形成演变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初步发现: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已经产生了相对清晰的阶层意识,具体表现为:私营企业主阶层行为指向(对未来的诉求)趋向一致.私营企业主阶层意识的形成过程既是自身成长过程的反映,同时也是他们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反映,这种外部环境,既包括国家和地方的制度——政策安排,也包括与他们相对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存在和反应.  相似文献   

17.
吴茜 《理论月刊》2008,(1):42-45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著作是解答国际共运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新课题的产物.著作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创立了两类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理论贡献,对于今天我们认清和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改革措施,促使社会阶级阶层分化和利益分配格局急剧变革,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我们要坚持以《正处》思想为指导,客观分析当前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嬗变所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从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关系入手来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才能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2009年"浙江省居民生活与社会发展"调查数据发现,温州的社会结构呈现"洋葱头型",与中产阶层为主的"橄榄型"社会仍有一定的距离;居民的社会公平感总体偏低,阶层地位越低的居民的社会公平感越低;在被考察的五个维度中,人们对干部选拔和收入分配的不公正感尤为突出。本报告既指明温州城镇居民在不平等评价上的"普遍共识",又分析这种共识的阶层差异,从而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民众对当前温州社会总体发展环境的感知和评价,为更好落实"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改革的逐步推进,利益的不断分化组合,新阶层的涌现成了日益敏感的话题。笔者认为,在众多的新生人群中,农民工作为一个数量非常庞大的群体,在客观上他们具有类似的生存状态,在主观上他们有同质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并萌发了一定的阶层意识,具备了构成一个阶层的要件;且从中国的发展国情来看,亦工亦农的农民工以非正规就业为职业特征,长期活跃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因而农民工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独立新阶层。  相似文献   

20.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必然带来阶层分化,随着不同阶层及其成员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的扩大,阶层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随之产生。阶层间的矛盾、冲突源于利益差异,“妥协”则是一种有效的协调和化解阶层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整合机制。深入探讨阶层间的利益妥协,对于进一步推进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