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阮忠 《新东方》2013,(2):66-71
王通尊孔崇儒集中体现在礼乐教化上,他注重正礼乐而兴王道。以此为基础,在文学上主张诗歌的抒发情感,其情既有社会讽谕,又有自我娱悦;主张贯道济义,教化天下;语言表现则重词达或说约达,简洁明快。  相似文献   
2.
阮忠 《新东方》2014,(5):70-75
苏辛词派,辛派词似苏词,固然表现在词风豪放及步苏词之韵而作,但更应看到的是,他们像苏轼一样,都有好庄子与陶渊明的趣味,从而其胸襟、性情与苏轼有一致的地方,自觉地将处世的通达与淡泊形于词,从而词风贴近苏轼,词的"苏味"自然而生。  相似文献   
3.
2003年岁末,我在海南参与主持过“中文散文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当时来自国内外的诸多学者深入探讨了中华民族精神在中文散文中的体现和意义,一时间在学界有不错的反响。没有想到时隔近两年,偶然在广州见到了陈载舸著的《永恒的民族古典》(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相似文献   
4.
阮忠 《今日海南》2011,(5):48-48
公元1097年6月,苏东坡最后一次被贬,从惠州来到儋州;1100年6月离开儋州北归。他在儋州只生活了三年,却给儋州人留下了一千年的感动,成为儋州的东坡文化现象。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阮忠 《新东方》2011,(1):66-71
苏轼的历史人物论说主要针对帝王、将相谋臣、大夫或文人。在这些论说中,他的批评格调表现为:观察万事万物变易之理,考量社会生活而自断于中的人性批评;观察政坛风云,重新审视、评价历史而别出己见的翻案批评;观察别人所长,亦知别人所短,然后拈出其短而作的缺失批评。苏轼通过这些批评,表现了自我不同于传统的理念以及济世思想、新锐精神。  相似文献   
6.
海口赋     
林北平  阮忠 《党政论坛》2008,(16):21-2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