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陈斌 《人民论坛》2010,(9):236-237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是我国国力迅速增强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当前一项迫切、紧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主要是由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滞后,重视度不高,"进出"盲目、激励机制效能较差、绩效考核机制粗糙、模糊等原因造成的,为了推动高校人力资源结构合理化,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协调按"需"设岗与"以人为本"的关系,营造"和谐"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构建支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软硬支持体系,创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3.
开发青年人力资源 高校共青团的时代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浩 《青年论坛》2003,(5):26-28
高校大学生是青年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 ,作为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只有对高校共青团开发青年人力资源的现实状况、制约因素、工作目标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才能作出理性思考和理性选择 ,才能在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 ,才能更好地服务学校中心工作 ,更好地发展青年。  相似文献   

4.
徐充 《湖北社会科学》2004,(10):100-102
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是振兴我国地区经济的有效手段。但是,某些中小型民营企业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为此,引进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打造标准化操作规程(SOP)等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界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范畴与职责、保证职业经理人与技术创新者及其他员工的合理配置,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主要是研究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中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高校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上应该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和“教师为本”的观念,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主体性作用,加快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把培养、引进、稳定等环节结合起来,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绩效与融聚轨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的主客体关系是建立在理论探索和实践深化的基础之上的。高校既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又是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平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融聚轨迹。规模效益和高等教育资源重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转变、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开放管理、预付成本的节约和补偿等问题亦构成了我们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激励理论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激励机制的构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将激励理论与高校管理实践相结合,建立一套科学的、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使学校的发展充满活力和后劲,是高校强化内部管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所面临的迫切问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变化,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还需在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实施规范的教师岗位聘任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冯卫东  谭敏 《前沿》2012,(3):154-15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新时期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理论价值体系。本文通过对高校人力资源开发愿景、开发设计的分析,提出了当前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构建与完善的着力点,并提出了一些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政策应依据问题的性质与特征,为有效解决问题的主要矛盾而制定。对时下困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高校债务问题,亦应从问题产生的历史过程来考察,分析问题现状,制定合理的国家教育政策来予以引导化解。从问题现状看,目前高校贷款基本上固化成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因此,对特定历史条件下我国高校负债大发展,应充分肯定其对国家、民族以及公民个体的时代价值。国家应加强政策支持,加大政府投入,积极进行立法支持,逐步化解高校债务问题,同时要积极化解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作为先进文化的发源地 ,其人力资源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它借鉴、吸纳外来文化的能力和不断进行制度、文化革新的能力。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环境的现状 ,从管理体制角度对优化高校人力资源环境的途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从1993开始引入我国的。近15年来,人力资源管理无论在学科体系建设、人才培养,还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中国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的传播和实践的探索。正是由于各项改革开放政策充分调动了人的积极性,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造着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重庆市五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高校毕业生失业率过高,意味着我们耗费巨大代价所培养的高素质人力资源的积压和浪费.既不利于激励广大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又制约着我国人力资源整体质量的提升,并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罗诚  魏崇君 《传承》2013,(9):122-124
高校去行政化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与国外高校现代大学制度相比,我国高校在制度和机制上还存在着不少弊端。为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现代大学制度,我们应该借鉴国外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办学实践经验,探寻适合我国高校的去行政化改革路子。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发展对各个行业与领域都产生重大影响,现代企业借助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强化人力资源精确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质量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简称E-HR系统)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信息系统,通常包含系统管理、组织管理、信息维护、报表管理等功能。它凭借强大的数据收集、整理、存储等功能,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中心,实现了一站式浏览员工、部门的实时信息,对企业所有部门数据的集中管理控制;凭借  相似文献   

15.
张银付 《人民论坛》2012,(14):98-99
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和现实需要。加强和改善高校党委的领导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高校党委要紧紧围绕法律、规章规定的职责,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以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行依法治校为载体,引领高等教育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雁 《青年论坛》2002,(2):28-3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世界各国的发展已呈现由开发物力资源为中心向开发人力资源为中心转移的趋势 ,对我国的发展产生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实现人力资源 ,尤其是青年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增强国际间的竞争力 ,共享社会繁荣成果。本文阐述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开发我国青年人力资源的历史必然 ,剖析了与全球化进程不相协调的几个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误区 ,并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提出了迎接全球化挑战 ,进一步加强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应对当今旅游行业间日益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发展和培养旅游人力资源已是提升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前提,同时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21世纪的今天,行业间的竞争,即人才的竞争,发展旅游人力资源便是解决旅游业竞争的制胜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与广西基础性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选英 《桂海论丛》2002,18(2):79-81
人力资源是制约当前西部发展的“瓶颈” ,广西人力资源量大质低 ,随着西部大开发对人力资源的更高要求 ,广西人力资源开发面临挑战 ,必须实施基础性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转变观念 ,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三个层面开发人力资源 ,实行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与现代对话中的“修己安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秀蓉 《求索》2011,(5):101-103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使孔子的"修己安人"思想在现代有了新的落脚点,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转型汲取传统思想精髓的借用平台。本文在阐释孔子的"修己安人"思想的内涵及体系基础上,评析了孔子的"修己安人"传统管理哲学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指出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借助人性本善及人性可塑理论,赋予人力资源管理以"成就人之道德善性"的力量,从而借此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进而在传统与现代对话中,推进人与社会组织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公益性和公法性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价值取向、管理体制、数量质量、具体职能等方面有着显著差异。但是,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在两大部门之间的流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互动,将有助于推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