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艳  赵春香 《人民论坛》2014,(3):219-221
“何为中国主体性”的历史凝思引申出一系列问题,并显露出中国的自觉与自省.然而,“思”之广延性的无限可能一方面并不能穷尽蒙蔽我们的魅惑,另一方面也在制造着新的魅惑再度遮蔽我们的视野.中国主体性之思恰恰就在这样的一种“自我觉醒”与“自我蒙蔽”的思想循环中进行,觉醒与蒙蔽既针锋相对,同时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相似文献   

2.
雷颐 《北京观察》2001,(3):40-42
“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是外来的概念,但“公共空间”却不完全是外来的。村头的大树下,井口旁,场院中;城镇的集市庙会,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往往是升斗小民自然而然的聚会场所,虽然所谈大多是生老病死、年景收成、家长里短、男男女女、流言飞语,但这毕竟是平民百姓间的信息交流,而且,间或也会有些许关于社区、甚至“天下大事”的话题,所以在某些“敏感时期”这里那里才或会贴有“莫谈国事”的条子,提醒人切莫自招祸害。不过在传统中国,公共空间毕竟非常有限,更不“自觉”。如中国的园林可谓历史悠久美不胜收,但不是皇家园林就是私家花园,从无“公园”;奇禽异兽向囿皇家林苑或私人庭院,从无公共“动物园”;中国历来不乏嗜书如命的藏书家,几大藏书楼至今仍是文化史上的美谈,但不是皇家馆阁就是私人藏书楼,从无公共“图书馆”;文物古董从来是文人学士的雅好,好古博雅者甚众,但不是皇家珍藏就是私人摩挲把玩之物,从无公共“博物馆”。而这类“公  相似文献   

3.
舒丽萍 《理论月刊》2008,(1):146-148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妇女在公共领域中的活动十分引人注目.本文试图对这些活动进行归类,分析其成员组成、动机和特点,力图展现当时各妇女活动群体之间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本文认为,妇女在大革命时期的公共领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的妇女已形成一个具有权利自觉意识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4.
周毅之 《群众》2012,(4):16-17
为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汀苏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先有文化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在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文化上的使命意识和文化上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5.
唐群英作为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女权运动领袖,其“天下兴亡人,皆有责”的思想,体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女性追求人格平等以及实现自身价值的诉求.“天下兴亡,人皆有责”作为唐群英一生坚守的信念,至今仍闪烁着理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6.
邹百青 《群众》2012,(4):29-3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无锡环城古运河风貌带项目综合整治过程中,承建公司着眼具有社会责任感企业的文化觉醒、转型发展和文化自觉,对先进文化如何与民众福祉连结起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深层...  相似文献   

7.
2012年夏天上海地铁官方发布的一条微博,引发了围绕女性性感着装和性骚扰的广泛讨论.基于这一事件及其后续争议,结合不同的理论视角,本文对发生在城市公共空间来自陌生人的性骚扰进行了剖析.此次论战的焦点集中在女性着装的“骚”和来自陌生人的“扰”之间的关系.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强调“骚”和“扰”其实有着共同的社会根源,都反映了性别化公共空间的后果.本文最后引用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发现,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一个更为复杂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催生了“微博问政”的出现,微博为公民表达民意、进行利益诉求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渠道,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新形式,“微博问政”推动了公民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的觉醒,同时,公民通过微博参与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也需要理性、规范、有序地参与.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打造新型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如今,我国多地的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农民群众钟爱的精神家园,培育着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相似文献   

10.
传统法学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和私人意义上的隐私权,忽视或者否认公共空间存在隐私关系。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不存在绝对边界,二者也不必然二元对立。随着司法经验的积累,现代隐私权理论逐渐承认公共空间的隐私权。如何理解公共空间,以及如何处理不同类型公共空间中的隐私关系,也成为了值得进一步讨论的理论问题。无论“公共”还是“隐私”,都具有接触、占有和目的三个层次的意义。由此,我们可以把公共空间划分为全开放空间、限制开放空间、组织空间、社区空间和信息空间五种类型,分别采取不同的隐私规制策略。  相似文献   

11.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 如果说苏格拉底时代不过是人类自我认识的萌芽,那末欧州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喊出的“我是人.人所具有的我无不具有”的响亮口号,则无疑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的大觉醒.后来的哲学家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萨特的“自为的存在”、黑格尔的“自我与非我“、以及卢棱的“我独一无二,我知己知人.我天生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2.
李琳琳 《青年论坛》2013,(1):134-138
在新时期文学从“共名”走向“无名”的趋势中,伤痕文学首发其声.苦难史与斗争史相互交织,伤痕文学以其创伤书写,展开自觉的文化建构.重新打开伤痕文学的理解空间,具有文学史层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民主与法制》2013年第13期刊登了《“中国式过马路”的罚与教》,对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进行了探讨。针对一些地方对“中国式过马路”开罚的现实,文章认为,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能单纯依靠自觉和说教,也不能依赖于严刑峻法,如何在尊重个人自由和确保公共空间禁忌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度,适当使用公权力和行政、法律手段,是当代社会管理的一门精妙学问。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我国发展立足自身、联动全球的一种空间新格局,是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在区域空间构建上的具体运用。作为促进全球发展合作的中国方案,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非对称风险包括:少数派主导的非对称政治风险,权力、责任不对称引发的非对称经济风险以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非对称舆情风险。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认为,“一带一路”是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全球化互惠发展的空间合作。立足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把握结构洞连接三大要素:利益、价值观、人际交往,通过社会空间再造防范和化解上述非对称风险,为“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化基础上的公共空间变迁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琼华 《思想战线》2005,31(5):72-77
作为重要媒介的公共空间在以山地民族为主的社区内主要以生态空间的形式出现,并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在经历了家族主义、集体主义和现代社区建设三个时段的变化发展后,历史上“生态———宗教———政治”的复合型公共空间已向“生态———宗教———生态”转化,且在最基层与国家的行政组织复合和互相渗透,新的公共空间的重构已经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开始。  相似文献   

16.
苏运蕾 《人民论坛》2020,(12):164-16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认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历史地位、正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规律、主动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以及制度自信的形成和发展意义重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应借鉴儒家学说的“自我觉醒”理念、“自我反省”哲学以及“自我重构”意识,推动文化自觉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导刊》2021,(9):24-25
《首都“十四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日前正式印发。今后5年,北京将打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提升文明创建工作品质,实现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走在全国前列,礼仪、环境、秩序、服务、观赏等公共文明建设将取得新成果,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将由个体自觉发展成为整个社会文明前进的合力,实名注册志愿者占常住人口比例有望达到21%以上。  相似文献   

18.
社区公共空间泛指社区场域内,供社区各类主体,特别是居民社会生活共同使用的家庭之外的物质形态的空间和非物质形态的空间,大体包括物理空间、交往空间和虚拟空间,三者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构成统一整体。社区公共空间活化的核心在于“人”,重点在于交往空间,特别是议题空间,只有围绕“人”的因素,将议题空间建构起来,社区公共空间才能真正活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为此,社区公共空间的活化必须秉持公共性,注重议题空间,坚持多样性,倡导内生化。  相似文献   

19.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李超为争取平等的教育权,与传统家庭不断抗争,不幸病死.这一悲剧经由追悼会、媒体报道逐渐转化成一起公共事件,引发有关妇女命运及其解放的热烈讨论,并由此产生多种文本.而文本制造者的不同性别、身份又导致各自论述中存在某些差异.李超事件的发生,呈现出五四时期社会性别关系的复杂面貌.在诉诸于制度变革之外,妇女解放仍需要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和女性力量的增强.  相似文献   

20.
第三部门内涵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伟 《前沿》2004,2(2):174-176
第三部门指除政府和企业外的组织或部门。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 (企业 )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 ,成为现代社会协调运转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三部门的兴起 ,是由于国家和市场失灵 ,人们自觉组织起来改变自己命运意识的觉醒。第三部门具有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增加社会资本、促进民主、扩展社会空间、改进国际合作的功能。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第三部门的介入 ,同时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也为第三部门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