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经济业态具有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经济集聚形态与方式创新等特征,具有智力密集型与高成长性的特点。近年来,杭州市积极贯彻省委"两创"总战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外包、金融证券、空港经济、楼宇经济、电子商务等新经济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陈仲朝 《今日浙江》2013,(16):28-29
创新驱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集聚优化创新要素,形成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企业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运行高效的创新生态体系,强化适应创新需求的人才支撑。对宁波而言,就是要加快构筑"两城三极一高地"。两城,即新材料科技城和天使之城;三极,即推动转型升级的经济增长极,支撑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极,有利于创业创新的环境正能极;一高地,即宁波创新型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3.
郭钧 《前沿》2014,(9):116-117
技术标准化对产业创新和产业竞争优势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关税壁垒的逐渐消退下,新的经济体,新的经济竞争力,新的创新产业等,从四面八方涌人中国经济市场之中。最为明显的是对技术标准化的普及和质量提高,以至于从根本上影响着所属产业的创新意识、创新技术、创新集群的建立和发展。因此,本文会着重就技术标准化对产业创新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和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4.
服务融合创新作为服务经济时代产业创新的主要范式,可通过产品层面的融合创新使三大产业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融合创新产品满足人民高质量的需求,可通过企业和产业层面的融合创新培育新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服务融合创新培育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构建有利于服务融合创新的制度政策环境;建立服务融合创新平台;注重对跨界复合型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是催生经济持续增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有效转变的强力引擎,为此,需要着力原始创新,以独创的高科技带动经济增长的高级化;加强集成创新,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促进经济增长的集约化;推广引进吸收再创新,以整体科技水平的大提高加快新增长方式的普遍化.  相似文献   

6.
《今日海南》2020,(1):29-30
习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以来,海南生态软件园充分发挥党中央赋予海南的制度创新优势,在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下,结合海南实际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以"数字经济"作为未来发力方向,聚焦"一区三业"新发展战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区块链为主导,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率先创建海南自贸区(港)区块链试验区(下称"试验区"),重点发展数字文体、数字健康和数字金融,培育和发展千亿级数字产业,为海南高质量建设自贸区、自贸港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市场化改革最具严峻挑战的,也具有世界意义的就是"经济转型"。中国"经济转型"既是经济形态的,也是社会变革的,还是技术进步的。作为正在进行时,其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与产业组织制度创新有何关联?这是经济转型需要面对和回答的。在高科技引领经济发展的今天,产业制度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中国科技创新离不开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也就是实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这是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是改变粗放的增长方式,推进经济转型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8.
朱传言  肖峋 《人民论坛》2015,(5):217-219
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创新是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产业集群理论与中心外围理论出发,分析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的基本原理,即通过协同创新实现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体化经济收敛,促进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同时提出行之有效的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9.
陈章龙 《群众》2013,(3):I0050-I005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这既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保证。会议提出了“企业家才能”这个概念,同时指出了五种创新形式,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创新驱动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陈永红 《群众》2018,(1):42-4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南通市正在全力创建“创新之都”,集聚多种创新要素,促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作为全市创建工作主力军的通州区,近年来以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焦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等为突破口,集聚要素,聚力创新,精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打...  相似文献   

11.
产业创新和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地处中游的武汉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点,因此更应该将产业创新与生态维护齐举并重。故此,本文以包括武汉在内的长江经济带沿线36个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样本,以2003-2014为统计时间区间,运用基于DEA的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方法,测算了它们的"环境技术效率"。结果表明,武汉市近年来在"环境技术效率"亦即在维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方面,表现不容乐观,因此强化生态意识和绿色发展观念刻不容缓。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武汉如何本着绿色发展的理念来打造长江经济带产业创新中心,初步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间竞合关系的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组织间易形成密切网络关系,并通过彼此互信,实现知识低成本转移,进而带动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这种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也是提升吉林省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具体而言,需要加强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合作;密切企业与中介机构联系;营造实现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氛围。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影像产品的出现和演变过程为案例,通过对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进行梳理,探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文章认为科技创新的全部努力,就是要把"认知"类科学知识注入到产品中去;能否注入,则取决于对"认知"类科学知识能否做到"交叉","交叉"是在知识经济方式下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贵州如何发挥优势,建设创新型省份?关键在于走出一条既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际需要,又体现贵州内陆山区特点的自主创新之路,按照"突出特色,依托产业,重点跨越"的原则,把科技创新的着力点放在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上,大力开展资源开发型和产业应用型的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15.
刘影 《江苏政协》2013,(3):18-19
<正>阅读提示:杨占勇: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程朝晖:加快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梁洁:构建苏南现代产业体系吴晓蓓:加快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施振旦: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隋旺华:推进协同创新创新是科学发展之魂、经济增长之源、企业生存之本。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动更多的"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提升。惟  相似文献   

16.
《政策瞭望》2012,(10):9-9
《上海推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2012—2015年行动计划》近期出台。"十二五"期间,上海将集聚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龙头示范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成长型企业,建设一批移动互联网产业和创新基地,成为国内移动互联网产业和创新高地。到2015年,上海移动互联网产业经营收入将突破80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6万人。作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形成的新业态,移动互联  相似文献   

17.
本刊综述 《创造》2014,(9):24-24
正"大产业"打破传统产业固化的边界,强调产业包容、产业融合、产业传承和产业延伸。重点发展大生物、大能源、大旅游、大制造、大服务5个万亿元"大产业",是省委、省政府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大势、遵循国内外产业发展规律、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结合云南发展实际,于今年8月初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5个万亿元"大产业",有望变成云南发展的新"聚宝盆"。大生物产业大生物产业污染性低、产业链长、成长性好,是创造绿色GDP的"领航产业"。云南生物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良好、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全省有70多家科研机构在从事生物资源研发,生物产业创新支撑体系相对完善。  相似文献   

18.
《大连干部学刊》2001,17(5):29-31
青岛以"强化产业优势,增强经济实力"的发展理念,坚持从青岛实际出发,依托自身产业优势,不断推进品牌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富强做大优势企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良性互动,推动青岛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建设和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已成为各国提升和保持国家综合竞争优势的主要依托。武汉市具备建设国家乃至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条件。对标硅谷、纽约、新加坡以及北京、上海等国内外成功典范,当前武汉市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首要之务在于:激活高校院所潜力,释放其知识技术创新活力;完善"学—研—产"接力机制,构建创新产业价值链;加快培育创新主体,打造梯次集团军;加强招才引智,充分释放人才红利;借力长江新城,打造"武汉科学城";借助"一局一团",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完善科技投入体系,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强孵化体系建设,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0.
我省传统制造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强化工业设计、提升加工制造水平和创新商业模式,在不抛弃原有产业的情况下也能提高产业层次,变"浙江加工"工业产品为"浙江智造"工业精品。依靠技术创新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