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哲学理论的协举方法论角度,论述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创新、逻辑结构及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提出对"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领会要点,是变"对立性统一"为"协举性统一"。这是从哲学方法论上突破两极对立思维的束缚的起点,也是继承性发展辩证哲学的重点,更是创新性完善辩证哲学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2.
“法轮功”的泛起,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重要社会现象。一个邪教组织,凭着一套歪理邪说,居然能迷惑那么多人上当受骗,甚至连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也参与其间。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不可不探究;我们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也不可不总结。因此,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以及党的建设学说等角度,对“法轮功”现象作深刻的理论反思,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找到“法轮功”滋生蔓延的历史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找到社会转型期思想领域矛盾和斗争的规律,找到加强和改善宣传工作、理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春林 《理论月刊》2004,1(12):24-25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巨大贡献在于为中国经济学提供了思考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经济角度而言,“精髓论”是思考经济的方法论,“本质论”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标准论”是改革实践的参照系。本文试图从精髓论、本质论和标准论三个视角来探寻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史春琳 《人民论坛》2014,(2):204-205
系统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联.在一定意义上,系统论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均属于方法论,都包含着运动和发展的观点.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认知论中都体现着系统论思想.把握好系统论同马克思主义哲学间的关联,必将有助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论思想.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哲学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它的哲学基础,是贯穿邓小平理论各个方面的灵魂。邓小平哲学,从哲学形态上说,主要不是以“纯哲学”形态出现的理论哲学,而是以方法论为特征的“应用哲学”。从哲学主题来讲,是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哲学”。从历史地位来说,它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方法论的扩展,关涉到心理科学的发展方向、科学观、理论和方法论的建构。社会建构论立场的心理学方法论将心理视为语言的社会建构,语言的建构使心理学从实证主义范式向建构主义范式转换、个体主义向集体主义转换、价值无涉向价值涉入转换、主客二分思维向主客超越转换。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解构与重构,也使社会建构论立场的心理学有可能消解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矛盾和对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既表现了人与政治共同体的对立,同时也表现了人与人的利己本质的对立。因此,市民社会是一切秘密的发源地,所谓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无非就是对市民社会中家庭与政治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本质上,政治经济学是为市民社会学——市民社会学即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费尔巴哈在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研究中出现决非偶然。一方面,费尔巴哈哲学宣告了思辨哲学的逻辑学的研究前提是错误的——思辨哲学是从思辨的观念的无限性而非从现存事物的感性的有限性出发。另一方面,费尔巴哈哲学还宣告了唯心哲学的逻辑学的思维路径是错误的——感性的经验世界、经验世界的感性决不是思辨的抽象的现实化,决不是观念的容器。  相似文献   

8.
关于毛泽东方法论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法论是毛泽东哲学的核心,是解决矛盾的主体性辩证法。毛泽东方法论的基本问题是“任务”和“方法”的关系,包括任务和方法、认识和运用两个螺旋,而以一般和个别的结合为精髓。它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发展,同样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方法论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段栋峡 《前沿》2011,(5):60-67
唯物史观所蕴涵的方法论体系并不是单一的范畴叠加,而是由"元方法论""基本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所组成的理论系统:以"现实的个人"为"总体性方法",从实践和实践辩证法两个向度诠释了社会存在如何决定社会意识;通过"社会过程论""社会结构分析法"通约"社会有机体;"进而探寻社会发展动因、动力的"具体方法"。我们通过这三个维度来图解和分析唯物史观方法论的内在逻辑架构,对于我们深化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长期困扰社会学理论界的"社会结构制约性与个人行为自主性"之间的"二元对立"的困境,吉登斯构建了以对传统的"二元论"社会学理论的批判为逻辑前提、以"结构二重性"与"实践"概念为逻辑起点与逻辑中介、以微观的个人行动框架与宏观的社会结构框架之间的互动为逻辑展开的、系统而具内在逻辑的"结构化理论"。结构化理论追求一种动态的平衡,整套理论以社会结构制约性与个人行为自主性这传统"二元"为两条主线,通过"实践"实现了对它们的架通。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是第一套解决"二元对立"社会学理论困境的完整的理论,为开展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对于以后的社会学理论研究具有指向性的方法论意义,因而堪称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史上的一种承前启后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标志党的统筹兼顾方法论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统筹兼顾方法论发展的思想产物。统筹兼顾方法论由《论十大关系》创立,初步形成以“兼顾”为核心的方法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标志形成以发展为核心,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南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内在关系的统筹兼顾方法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新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中国共产党统筹兼顾方法论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2.
2011年7月23—25日,第21届中国社会学年会在江西南昌举行。7月24日,由性别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师范大学妇女发展研究中心和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络之社会学子网络联合承办的“性别研究方法论探析论坛”如期举行。本届论坛聚焦于性别研究的方法论议题,分为性别研究的方法自觉,底层研究的学者立场与当事人立场,话语、文本与性别研究,研究实践中的方法论考量4个板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李刚 《思想战线》2024,(1):16-23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本文认为,需要从“结合”的哲学意蕴来看待“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方式,“第一个结合”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践向度,“第二个结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维度。通过历史和现实分析,“两个结合”在理论创新中展现的世界观,体现为立足现实、立根中国的实践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同时,在方法论上体现为“六个必须坚持”之间环环相扣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4.
异化并不仅仅是经济学、社会学概念,它更是概括人与世界的现代性关系,表达现代人类生存论的哲学概念。异化是现代生存论哲学发展中的一个主题性话语,只有把异化提升到现代生存论哲学基本范畴的高度来研究,才能深入理解异化思想所包含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人类生存矛盾视角看,人的“存在”和“意义”的矛盾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5.
TRIZ理论方法论的哲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文娟  毕克新 《前沿》2011,(8):47-50
本文通过对TRIZ理论方法论的理解与分析,分别从TRIZ理论方法论的来源、哲学蕴涵、哲学依据以及哲学思维四个方面对TRIZ理论方法论的实质进行深层的哲学解析,在对TRIZ理论方法论的来源叙述之后,其哲学蕴涵的解释、对哲学依据的理解以及对哲学思维的判断等方面的全方位的概括的支撑,立足于哲学的视角,最后借以哲学角度的思考对TRIZ理论方法论所包含的哲学内涵以及作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剖析,并了解此方法论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程淑辉  吴兵  徐林娇 《传承》2009,(8):28-2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体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有机统一表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共同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辩证法思想,"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观是针对“不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而言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或者哪些原因导致了“不可持续发展”呢?有人从哲学层面解释,认为是非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所致。有人从管理学层面分析是“公共牧场”理论所致,其实,这些理解既不全面,又没有从根本上作出解答。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因此,人是“可持续发展”的创造者,也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始作俑者。人与人的关系复杂性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根源。当今全球危机,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与对立,其背后则是人与人的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其一,人的个体与个体之…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体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有机统一表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共同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辩证法思想,"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法社会学的方法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法律现象的理论武器,而"国家—社会"二元论在方法论上无法满足现实的研究需要,因此在承认国家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个"过渡阶段"的前提下,引入"国家—国家与社会互动(司法实践)—社会"或者"国家法—习俗、乡规民约—民间法"的"三元模式"可谓是一个创新。  相似文献   

20.
曾斯平 《求索》2013,(12):210-212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各种学说中.存在着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冲突与争论。个人本位论认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设计应当优先考虑个人的利益.社会本位论认为应当优先考虑社会公共利益。两种“本位论”的对立一方面体现了知识产权私权性与知识产品公共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从理论上讲,二者具有同等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在实际中必须将二者放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