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您是王博士吗7我是厦门一位患者的父亲。我女儿要杀掉她母亲!她现在正揪着她母亲的头发,将她母亲拖倒在地板上打,她母亲快被她打死了!求您救救我女儿,救救我们全家吧……”  相似文献   

2.
感受母亲     
人有多早懂事,就有多早感受母亲。 我最早对母亲的感受大概也就只有五六岁吧,那时候我常常问姥姥:“我妈妈是不是后妈呀?” 记忆中的母亲很少有笑脸,说话声音不大,语调也很平和,但是却有威严,凡是母亲说过的话,我们孩子是一定要照办的,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和哥哥都以为,大人和孩子的关系就是这样,张三李四家也一定是这样。突然有一天,我们家来了一对母女,是我母亲的远房表弟媳妇,她女儿和我差不多年纪,但是她不仅不听她妈妈的话,而且每天都粘在她妈妈身上,她母亲不是拉着她就是背着她。我和哥哥都傻了,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短信     
<正>记得那是在新训团带新兵的一个晚上,我正欲朝白天在队列里屡屡出错的小女兵发作。这时候收到母亲这样一条短信:"女儿,家里一切都好,放心。照顾好那些小姐妹,父母从那么远的家乡把孩子交到你的手上你应当对她们  相似文献   

4.
幽默天地     
一个母亲担心她28岁的女儿找不到丈夫,便帮女儿登了一则征婚广告,说:“兹有年轻貌美,且极有风趣的女继承人,征与玩世不恭、喜好遨游之男士通信结友。” 广告登出数日后,母亲问女儿结果如何?女儿说:“我不能告诉你。”母亲大怒,说:“我帮你出主意,你竟然不对我说情况。”“好吧,”女儿幽声说:“只有一封信,是爸爸的应征信。”  相似文献   

5.
实在是太忙,直到春节前夕,我才得空回家乡印山台。 车到葫芦镇就不能前行了。隔着车窗的玻璃,远远地我就看见,母亲背着背笼,张望着车来的方向。看得出,她老人家已等我好久了。 小车停下了,母亲试探着走上前来,见我推开车门跳下车,她好像才轻松了些。她只说了一句话:“回来了?!”就没再多说,眼圈却有些红了我照着她的话重复了一句:“回来了!”她感到很满足。 一年没回家了,年近70岁的母亲,白发又添了许多。 母亲实实在在地老了,我真恨那年轮为什么转得这样快。  相似文献   

6.
我和祖国同年生。俗说“同庚易生情”,我最爱写“祖国万岁”。 听父亲讲,我出生那天,正逢家乡全境解放。两个月后,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母亲为此特高兴,逢人便说我命好,赶上了好时代,街坊邻里都称我是“建国号”。襁褓中,母亲就常在耳边念叨: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小宝长大了要好好读书报国家,并摇着我的小手说:学写字哦,就写“祖国万岁”。开始咿呀学语了,母亲就要大哥教我用笔写“祖国万岁”,每天手把手地教,  相似文献   

7.
大伟 《中国残疾人》2006,(10):50-50
无奈的母亲:我们是个夫妻双残的生活困难家庭,今年女儿考取了一所公办大学,全家人还没笑完就开始为学费发愁了。朋友建议申请助学贷款,还说一般都不还。可是女儿怕丢人,怎么也不同意,要不就不上了。我四处借钱,至今也没有凑齐。我该怎么办啊!大伟:还是要先祝贺您的女儿考取了大  相似文献   

8.
10年前我离了婚,那一年女儿16岁。只相隔3个月,母亲也离开了这个世界。记得那天天气特别冷,母亲突发了心脏病。我去大桥上接急救车,车还没到母亲就不行了。清泪挂在她的眼角,她临终时一直拉着女儿的手。我知道  相似文献   

9.
1994年第5期,本刊登了一篇题为《一位在北京的台湾家庭主妇》的拙文,讲述了生产“康师傅” 方便面的台湾顶新集团副董事长魏应行先生一家在北京的生活.30年代就离开台湾家乡、现住北京中关村的魏氏勉老太太在外地的女儿看到了这篇文章,她想起母亲常常和他们几个孩子提起的台湾家乡的往事,凭着一种直觉,她感到,魏应行先生一家人似乎和她的母亲有着什么关联.母亲离开台湾多  相似文献   

10.
国庆节过后,北方的天气很快冷了起来。每年这个时候,我就会提前安排好工作,一边收拾房间,一边去家政公司挑选保姆,做好迎接母亲来北京过冬的准备。自从18年前父亲去世后,母亲就跟着我妹妹一起生活,住在山东梁山的乡下。但到了冬天,农村乡下没有暖气,母亲就会象候鸟一样来北京,到家“猫冬”。  相似文献   

11.
天上掉下个子怡妹妹 我叫章子男,是章子怡的哥哥。我父亲是北京电信的经济师,母亲曾是幼儿园的老师,全家四口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有一次母亲去参加同学聚会,看到人家身边都有两个孩子,好生羡慕,回来后就与父亲商量:“咱们再生一个吧。”1979年2月小子怡出世了。母亲原想要一个女儿,心想事成,女儿来了,真是心旷神怡呀!于是给女儿取名“子怡”。母亲的同学们也都是在那一年生的第二  相似文献   

12.
余婧 《民主与法制》2013,(35):60-61
逃婚背后的真正隐情原来郑鑫临死之前把白薇叫到了床边:“我知道你是个好女人,我有件事求你一定要答应我。”说着,他哆哆嗉嗦地从身上掏出了一张纸,白薇接过一看,上面共两条:“一,我去世后,服装厂由白薇继承,住房由女儿小芸继承,存款60万元由我母亲李芬、妻子白薇和女儿小芸各继承20万元。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使人难忘的,往往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时候,仅仅是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就足以令人感动。五月的一天,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对母女的背影吸引了我的眼球。在等候验票登机的队伍里,女儿背着大包,一手拿着登机牌,一手搀着年迈的母亲,缓缓地前行。这位母亲头发灰白,身材佝偻,孩子般地依偎在女儿的身边。我看不见她的脸庞,却能够想像出她的笑容……这温馨的一幕,我看了很久,想了一路。“在怀你之前/我就想拥有你/在生下你之前,我就深爱着你/我愿以死来换取你的诞生/这是真爱的奇迹。”许多年过去,青春期曾经膜拜的诗人,名字已然淡忘,…  相似文献   

14.
走近群众的岗位特征让我走上学雷锋之路。在新闻采访中,我经常接触到需要帮助的群众。1993年的一天,一位面容憔悴的男子来报社寻求帮助,还没开口就哽咽了。原来他的爱人因病要移植两个肾。一个好母亲、好妻子、好女儿、好老师可能会因为缺钱而丧失鲜活的生命,我久久不能平静。我连夜写好了《向叶爱兰老师伸出“春天的手”》的报道。见报后,温州全市人民,特别是在校学生捐款持续一个月,总额达12万元。第一次在岗位上助人行善让我兴奋欣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相似文献   

15.
人在难处     
人生在世,谁没有有难处的时候呢?我们家最难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父亲被关进监狱,母亲没有工作,家里彻底断绝了经济来源。我如今每每在已经变得繁华起来的城市给女儿指出当年自己挖野菜、捡煤核的地方,女儿怀疑我那是天方夜谭般的故事,或索性问我:“你那是旧社会吧?”母亲到处求人,揽来了钉纽扣、锁扣眼儿的加工活儿。一件上衣五分钱,一条裤子三分钱。不分白天黑夜地干,勉强糊口。我永远记得舍不得点大灯泡,总是15度光的小黑屋里,母亲眯了眼,凑到灯下纫针的情景。不到40岁,母亲早早就花了眼。后来开始“复课闹革命”。学校开学,要交五块…  相似文献   

16.
今年暑假的一天,我一人站在阳台上,望着雾濛濛的太阳发愣。阳光不强,温度却很高。这就是家乡的太阳,你寻不见它,它却把你“晒”得晕头转向。电话咋响。接起来,是我母亲的声音,有点急促:“今天是6月6日。你把柜子里的衣服拿出来晒晒。” “6月6日,晒衣服”,这句从小就听我祖母每年念道一次的话,现在从我母亲嘴里说出,似乎牵带出许多忘却了的恬静与怅惘。从前住家门前,有空旷的院子。6月6日,家家户户就在院里的树上,牵上绳子,或支起竹  相似文献   

17.
母亲节的夜     
张国栋 《中国保安》2006,(10):45-46
世上有一位最好的女性,她便是我们慈爱的母亲;世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它便是母亲对孩儿的呼唤。不论年龄与性别,不论国度与肤色,母爱,永远是人类最永恒的主题。对于母亲,孩子们永远有着深深的想念与依赖。虽然孩子长大了终归要远离母亲独自去飞翔,但彼此的思念是扯不断的线,连着母子的心;虽然工作的忙碌使孩子忽略了对母亲的关心与照顾,甚至在节假日也不能与母亲相聚在一起,但是,母子间血浓于水的情感之树却永远常青。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全世界母亲的节日。讲述栏目为此特别推出了几位普通的保安员关于母亲的回想之作,祝天下所有的母亲们节日快乐!  相似文献   

18.
你在那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我在遥远的北方小城--每天,每刻,我都在想你。天气预报是我最关心的节目,因为,在那个城市里,有你,我的女儿,我的牵挂……起风了,小心感冒;天冷了,多添衣裳;入夏了,当心上火;天热了,别忘消暑。工作忙了,一定要注意身体,过生日了,记得给自己煮碗寿面……细碎的唠叨,无尽的惦念,朴实无华而又那么真切,那么感动。真切到想撒娇,感动到想哭。这样一段感情,穿越时空,无欲无求,不知要修多少年的福缘方能得到!这就是爱,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亲的爱。当我们长大,当我们恋爱,当我们成家,当我们失意,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默默关怀、默默支持的人,永远是我们的母亲。女儿也许会为了爱情,为了事业,为了家庭,而忽略了对母亲的爱,母亲却永远不会。又是一年的5月,春暖了,花开了,心中的感恩也该表达了。《中国女性》本期推出母亲节特别策划,让分隔两地的亲情水乳交融,让女儿表达感恩,让母亲感受温情。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某某“忘本”,也许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因为父亲早年离家参加革命,我也就成了一个对家乡最没有概念的人。事实亦如此。我是壮家人,却不会说半句壮话;直到20岁,我才第一次回了趟老家,而且才待了三天。老家没什么亲人了,所以我从此没再特意回去过,工作以后的采访,也没让我有重返家乡的机会。我想自己定是一个与家乡无缘的人了,这样的人这世上也许不多。清楚地记得,在我还没回过一次老家时,我有多么的向往。家乡是养大父亲的地方,可母亲与父亲结婚多年,直到她因病去世,竟也没能去一回。这不得不让我联想到父亲骨子里深…  相似文献   

20.
女儿考上大学母亲自杀   2005年8月1日,云南一女生考上了大学,母亲却因交不起学费而上吊自杀.   “我宁可没有考上,宁可永远在家里种田,宁愿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是我害了妈妈!“一个多月来,该女生的泪水几乎没有干过.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