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2期撰文认为,公民参与的民主属性已成为共识,然而我国学术界对公民参与城市规划的民主价值探讨甚少。城市规划关乎每位参与者的利益,尽管利益是公众个体参与城市规划的起点,但重要的是城市规划性质在今天已经演变为一种政治过程,因而公民参与城市规划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作为我国民主的重要切入点,最终体现着多种民主价值。  相似文献   

2.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治理的龙头与核心,在城市的发展和治理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国外城市规划中不断扩大参与群体和参与程度,较多引入公众参与和公众决策。国内在城市规划公众参与领域刚刚起步,新颁布实施的《城乡规划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城市规划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然而,在城市规划由  相似文献   

3.
提升中国城市治理水平是目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新加坡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借鉴。新加坡政府创造各种条件和可能,使公民能够自觉、有序、全面地参与到城市治理之中,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比新加坡,我国在公民参与城市治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制化程度不高、角色定位单一、形式主义严重、参与领域不平衡等。加强中国城市治理创新,提高公民参与效能,应着重从提高认识、培养公民素质、建设公民社会、健全参与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城市规划是根据一定时期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方向,合理利用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城市规划的性质和根本任务决定了城市规划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发展中所处的不可替代的“龙头”作用。重视城市规划与否必将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城市规划的编制是城市规划依法行政,城市政府决策和发展城市建设的基本依据和前提。城市规划编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对城市规划与建设发展的科学性、合理性有着决定性影响。提到城市规划编制似乎都是设计院的事,但从城市规划编制的任…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现代城市规划的精神指导原则进行全面的思考,对现代城市规划过程可能出现的缺乏指导精神而造成的一些失误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现代城市规划的七大精神指导原则,即作为基本精神:以人为本的原则、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即城市发展的主导思想精神;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城市规划的生命活力精神;多种规划主体参与原则即城市规划主体力量的参与精神;包容性原则即城市规划内含的综合精神、特色性原则即城市规划区别性精神;法制性原则即城市规划合法性精神.强调这些精神指导原则是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   相似文献   

6.
公民有序参与城市治理,对增强政府与公众的联系、树立法治治理理念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现实困境,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用法治保障公民权利,兼顾各主体利益诉求,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既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也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还处于较低的层面,存在着公民参与意识薄弱、参与能力低、参与的从属性和被动性明显,公民参与缺乏制度化和组织化保障,公民危机应急能力培训缺失等问题.因此,必须更新观念、完善城市危机法律制度和危机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城市治理模式的兴起,并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了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必然性和制度、渠道和途径的障碍。分析了微博作为新兴的社交媒体在公民参与城市治理事务中的蓬勃现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熊跃根 《中国民政》2011,(12):19-21
过去30多年来,经济改革与开放主导的社会变迁,深刻影响了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与人际关系模式,对社区形态及其内涵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面对城市环境、人居生活形态和发展模式的改变,人的问题和需要产生与变更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这对城市社会规划与社会福利服务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刊特刊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熊跃根《转型进程中城市社区发展和公民参与的理论分析》一文,希望有助于我们对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工作服务的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了出来。而今,环境问题也成为了一个全球性问题,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状态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所生活的环境对人们的健康与心理状态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公民对于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公民参与对地方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作用与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当前公民对地方政府治理环境污染参与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问题的根源所在,并希望地方政府借鉴与采纳。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共安全服务供给的合作网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良好的公共安全状况是公民的基本需求,是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也是衡量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合作网络治理理论的内在逻辑与本质,以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为分析工具,对城市公共安全服务供给进行制度分析,试图构建城市公共安全服务合作网络的理论框架和运作机制,推动该领域多元行动者的共治之道。笔者认为,城市公共安全服务领域政府单中心供给模式已经发生变化,多中心治理格局初显端倪;多元行动者通过公安机关内部协作网络、公私伙伴关系及社会合作网络等主要互动网络形式,逐渐使多元化和高质量的城市公共安全服务需求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城市精神作为文化支撑,对城市精神的研究是近年来城市问题探讨的一个热点.本文以典型历史文化名城和王朝古都西安为例,从自然背景、文化景观、社会心理、城市经济特征以及与相关历史文化名城比较等方面分析了西安景观文脉,从物质、制度、文化、节事活动、居民参与五个方面探讨了西安城市精神的塑造与培育问题,以期为西安城市发展提供借鉴并为其它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竞争力提升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合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机动车保有量每年以15%到20%速度增长,道路管理亟须智能化参与。采用智能化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掌握道路实时变化,制定对策主动干预交通,使交通事故、车辆拥堵发生率降到最低点,全力保证道路畅通。目前,合肥市在智能交通(ITS)、系统控制、物流规划与管理领域已有一定的发展。在道路“大建设”后所形成的新的城市交通系统状况下,构建和运用智能交通系统,将对合肥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认为,目前官方的关于2009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7.6%的结论,只是一种表象,原因在于官方城镇人口统计中的农民工群体,其目前的生存状态无法与作为城市化主体的市民相称。农民工市民权的缺失表现为非正规工作、社会保障的有限性与不平等性、政治参与和利益代表不足、家庭分离的居住形式、平等教育权的缺失。文章从历史的视角考察了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制度安排和结构性压力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影响,指出农民工市民化的出路在于外部"赋能"与自身"增能"。为此,需要:(1)国家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对农民工的市民化予以高度重视,对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定位、路径安排等要有整体性的规划与布局,要将农民工看作是公民而不仅仅是城市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2)国家全面、系统地改革现行的社会政策体系,而不仅仅是考虑改革户籍制度甚至取消户籍制度本身;(3)让农民工获得足够的收入并拥有支付城市生活费用的能力,特别是组织能力和市场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规划的发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阐述了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对城市规划进行战略环境评价的重要性.文中介绍了几个发达国家开展城市规划环境评价的情况,探讨了中国城市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技术路线及工作重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农业”的理论思考与施政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炼 《中国发展》2008,8(2):95-105
在中国倡导发展城市农业,不仅意味着将现代农业的科学组织形式引入城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生物资源的有序供给和和谐生产,同时,更意味着将大农业的综合组织与空间布局理念引入城市与城市群落的大范围空间布局,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当前中国城市化的主导发展理念:即从同心圆式或摊大饼式的外延式扩张向网络状空间布局扩张的转变;由单纯的资源环境消费型城市向再生型生态城市的转变;由城市扩张对农村的吞并和对农民的驱赶向城乡有机融合及农民的产业工人化转变。为了确保这一转变过程成功,有必要进一步从行政角度廓清城市农业这一概念的含义,以确保它能恰当和有效地体现、贯彻于政府决策和施政之中。同时,一个成功的城市农业发展规划必须有真正创新的发展思路,考虑到中国当前发展主义至上导致的城市发展理论单一性的思想阻力,建议将城市农业的发展理念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予以推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经营是目前地方政府改革的热点与中心环节,是对城市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分析了城市经营的本质、内涵与特点,并考量了国内外城市经营的现状与模式,从把握城市经营理念,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经营中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建立城市资产经营的有效机制,搞好土地资产的经营和管理,建立城市建设市场化运作机制,保证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商业运营,建立公正、宽松、便利、舒适的城市软环境等七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城市经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数字城市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一种新的城市生存发展方式。我国数字城市发展呈现出“城市数字化工程初见成效、信息化试点城市逐年增多、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数字城市解决方案问世、数字城市论坛与日俱增”等特点。数字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构建中国式数字城市必须采取综合政策措施,这对于推进中国城市化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Shi Chen 《当代中国》1995,4(10):45-65
In the light of China's leadership transformation—from revolutionary to technocratic—in the reform er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new leadership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making of the Shanghai housing reform plan in 1991. After delineating housing problems and previous reforms in the mega‐cit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rocess of the making of China's most comprehensive housing reform hereto, which inevitably invited conflicts of interests among social groups, especially between the ordinary urban residents who were in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s and the cadres who by and large benefited from old housing policies under China's planning system. The principal conclusion of the paper is that the ways of making the housing reform plan indicate that the current leadership is more responsive to ordinary people's interests and opinions than the Maoist leadership, even though both have much in common as the former inherites the latter.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农民市民化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民市民化逐步走上了健康的发展道路。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要经过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过程:第一步是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在城市工作生活;第二步是取得城市的户籍,放弃农村的土地,正式定居城市,获得与市民的同等待遇和权利;第三步是真正的融入城市生活,完成了心理文化适应的转变过程,农民才能真正转变为市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