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锋 《求索》2012,(3):184-186
中国新诗的形式建设中,格律诗体与自由诗体两种体式之争持续不断。事实上,中国新诗形式的核心问题是节奏,诗歌体式亦是根据节奏"相体裁衣"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诗的形式就是以节奏为本的节奏体式。中国新诗在节奏体式的探求上,出现了主张走格律体之路、走自由体之路和先走格律体之路后转向自由体以及先走自由体之路后转向格律体等错综复杂的情况,究其原因是节奏体式的营构要和内在情绪的节奏相应合。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 ,同时在诗词创作上也颇有造诣。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 :“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 ,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10周年之际 ,重新回顾和学习他的诗词理论并审视其实际的影响 ,这对于建设和繁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应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古曲诗、词、曲、赋抱有浓厚的兴趣 ,不仅涉猎广博 ,而且有其独到的见解。从上古…  相似文献   

3.
杨景宇 《中国人大》2012,(22):52-53
有一次,彭真同志对我说:“我爱读诗,但不写诗。诗为心声,是感情的宣泄;诗又是艺术,要写好,没有功底不行。不能说我没有心声、没有感情,只是没有下过功夫,写不好。”他说这话,是中肯的。我曾目睹他读毛泽东诗词和鲁迅诗时的专注与兴奋。他还与我共赏过瞿秋白的诗,并对我逐首讲解诗中的含意和秋白当时的心情.颇有独到见解,使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4.
《春秋》2020,(4)
正毛泽东说,自己喜欢收藏舒同的字。据说,在当代书法家中,毛泽东就收藏了两个人的墨迹,一个是郭沫若,另一个就是舒同。"毛诗"与"舒体"珠联璧合人们都知道,舒同书法所写内容,大都为毛泽东诗词、唐宋诗词和鲁迅的诗等,多以慷慨豪迈、激昂向上、催人奋进的词句为主,内容与形式俱佳,感染力极强。实际上,舒同一生书写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5.
诗缘相投的闻一多和徐志摩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曾一起切磋诗艺,共同倡导新诗格律理论,并创作了大量的新格律诗,进而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了新格律诗派,开创了中国现代诗歌艺术的新时代。但是,他们的新诗格律理论与创作却又显示出各自独特的审美特征与诗学价值,从不同的方面为新诗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甘安顺 《桂海论丛》2011,27(4):122-124
现代新诗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产生的,它存在着因背离诗体创新传统而先天贫血等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新诗必须明确自己的创新方向,必须遵循诗歌的创作规律,坚守新诗在继承中创新的原则。任何诗歌都是语言和文字的艺术,都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因此,新诗必须从体式上发挥汉字的特点,创造诗歌美的形式;创作中必须感悟大自然的律动,坚守诗的诗性品格;必须从内容上融入崇高的人文精神,创造诗歌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陈辽 《江苏政协》2012,(12):33-34
中国的诗歌,经历了相传为黄帝时表现先民打猎生活的二言诗,到先秦时期四言诗为主、两汉南北朝时期五言诗为主、隋唐时期七言诗为主,以及后来两宋时期词的流行、元代散曲的崛起等,全都是有格律的。即使是诗体自由的古风、歌行,也是有格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起来,引进了西方诗歌,于是有了自由体新诗。其实,自由体新诗据以仿效的西方诗歌也是有格律的,只是不同于中国诗歌的格律罢了。闻一多  相似文献   

8.
中华诗词、楹联是中国文学的灿烂明珠,在中华优秀文化中的地位十分突出,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特殊功能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楹联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与诗词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中华诗联文化。这种诗联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古往今来的政治家、思想家和21世纪领导人才素养的塑造和提升,都是一种特殊的宝贵资源。为什么说中华诗联文化是提升领导人才素养的特殊资源?这是因为诗联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特色、审美理趣和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提升领导人才素养有着特殊的作用。归纳起来,…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关于“诗要用形象思维”的著名论断,既是对我国历代诗歌创作及其他文艺创作的艺术规律的科学概括,也是他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的深刻总结。毛主席诗词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光辉典范,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高度结合,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艺术明珠,也正是“形象思维第一流”的不朽杰作。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诗词,好好研究毛主席如何“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  相似文献   

10.
赵越 《今日中国论坛》2013,(Z1):182-183
中国传统诗词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本民族特色,在意象选用、格律、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与西方诗歌具有较大差异。本文从诗歌的美学本质出发,分析了中国传统诗词的美学本质,以传达诗歌最重要的美感为根本出发点,以汉斯.维米尔(HansVermeer)的翻译目的论为指导思想,拒绝了"诗歌不可译"的错误论点,扬弃了诗歌翻译中片面追求"信"、"忠实"的翻译习惯,提出了中国古诗词翻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诗词广泛传播,受到世人瞩目,除了特殊的政治原因之外,还因为毛泽东诗词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从毛泽东诗词的传播过程和传播方式入手,详尽分析了毛泽东各个时期诗词创作的内容,全面论述了毛泽东诗词的创作风格和美学价值,高度评价了毛泽东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哲学家、军事家 ,而且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是 2 0世纪中华民族为争取独立、自由、民主、文明、富强而英勇奋斗的史诗 ,是中华民族诗词宝库中的璀璨珍品 ,具有极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他的作品不仅为中国人民所喜爱 ,而且为世界人民所传诵。从上世纪 5 0年代起 ,毛泽东诗词的注家蜂起、研究者叠出 ,从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到一般的诗词爱好者都有 ,其成果则数不胜数。毛泽东诗词研究已成为一门显学。 1996年 8月 ,著名诗人、毛泽东诗词研究权威臧克家在致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贺信中说 ,毛泽东诗…  相似文献   

13.
李乐平 《学习与实践》2012,(12):110-117
济慈对美之理念的追求,深深影响着闻一多。他追求诗之美的灵魂,亦追求诗之美的形体。而对诗之三美理论的提出,表明其对美的追求达到极端,这是对济慈诗学理论的超越。受济慈诗之优美音调,瑰丽色彩的艺术纯美影响,闻一多的诗作也体现济慈美真合一的艺术思想。但他的诗受影响于济慈,同时也超越济慈,这主要表现为诗的三美格律运用。无论济慈还是闻一多,他们都曾把诗当作自己的终生追求。虽然济慈在英国浪漫诗史上是承先启后的关键人物,而闻一多在诗论诗作里,古今中外的特色都熔铸其中。若从融汇古今中外这个角度看,闻一多显然更超越济慈。  相似文献   

14.
姜夔是诗词兼擅的作家,其诗词均偏于一己幽感之表达,诗心与词心的相通无意间促成了文体的融合与渗透,其诗有了词的韵味,其词又有了诗的格调。本文从姜夔诗词所表达之情感特质、所写之景、所造之境三个方面探讨了姜夔词之创作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与渗透。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全民诗词热潮中,存在着读诗多、求广博而失之偏杂的问题,也始终不乏流于形式、流于表面、强调简单记忆和模仿的现象。中国古典诗词中所追求的大道,是一种天地之大美。阅读诗歌,应重点关注诗之趣,将读诗与修身联系在一起。主动追求"诗—人—道"三者合一的境界,自然会"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诗词领域的精品问题,红火得很,诗人、专家不断发表创作、论文,综合报刊有关的专栏,专业诗刊、诗报,如《中华诗词》、《诗国》、《扬子江诗刊》、《江海诗词》、《人民日报》、《文学报》等不断发表创作、文章,倡扬、论评。有的诗词协会还组织召开创作精品座谈会,可见关注盛况。一、精品的内涵精品,顾名思义是精心制作的作品,是融时代、科学、知识、趣味性于一炉的作品。这是对各类文学作品说的。对诗而言,在《诗味·韵味》等文中曾补充为:具有  相似文献   

17.
冯锡刚 《同舟共进》2009,(12):60-62
陈毅在1950年代的一次诗歌座谈会上说:毛主席诗词有重大政治意义,但还是诗。作诗就是作诗,不要穿凿附会。这是一位诗人政治家的经验之谈。"文革"中,因为个人崇拜的戕害,竟有毛诗注释本将毛泽东诗词称为"精神原子弹"。  相似文献   

18.
《诗经·齐风·著》篇之题旨历来众说纷纭,如"刺时不亲迎"说,"刺鲁桓公"说,"新婿亲迎"说,"新娘想象"说等。然从《著》诗基调出发,对全文文义进行梳理,根据史实背景对当时亲迎礼进行考索,同时结合《诗经》中其他篇目,细究"充耳"这一配饰的特点,发现《著》诗并非为刺不亲迎之诗。而从《著》诗诗歌特点出发,分析其艺术手法、句法及虚词运用情况,《著》诗为待嫁新娘等待新郎亲迎时想象所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江苏诗词协会成立十年了。十年来,我认识许多离退休干部,其中接触较多、写诗较多的,是年逾古稀的二老:陆荫同志和李子建同志。当然还有其他不少能诗善画的同志。我综合他们写的传统诗词看,其作品生命力经久不息。我国作为诗之国度,从传说时期开始,可以上溯到唐尧虞舜时代。据《尚书·尧典》,虞舜曾说过"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话,这不仅是最原始的诗与歌的定义,也对当时的诗人与歌手的写作方法,做了最简明的概括。历史发展到20世纪,毛泽东、郭沫若都曾反复引用过这些话。中国诗歌的历史,长达五千年左右,是中国人民足以自豪的文化与文学的辉煌传统。在20世纪前半期,关于"诗言志",闻一多、朱白清等前辈诗人,作过详细阐释。我记得较清晰的是,闻一多曾把"志"字诠释为"怀抱",表明"诗言志",不仅仅限于表现诗人的  相似文献   

20.
龚国基先生的学术著作《毛泽东与诗》一书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于1998年6月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好评和读者的喜爱。著名毛泽东诗词研究专家蔡清富教授在序言中称赞此书“是一部有分量的从诗的角度研究毛泽东的力作”,是“以‘诗’为基点,将毛泽东诗词和毛泽东生平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