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所谓权力腐败,指的是执掌权力的某些机关或干部背离公有权力的性质和原则,把权力私有化、关系化、特权化、商品化,为个人或小团体谋私利。权力腐败的实质是公有权力被滥用。因此,遏制权力腐败除了以德倡廉、以俸养廉,最根本的是通过加强监督、立法制约权力,防止公共权力被滥用。  相似文献   

2.
甘纪华 《传承》2014,(12):68-70
秘书腐败的根源在于其自身职权的扩张和分享自领导的隐性权力。秘书权力运用时所具有的假借性、幕后性和机密性等特点,使其腐败行为具有欺骗性,难以预防和控制。治理秘书腐败必须从权力制约上着手,首先要建立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机制,从源头上防止秘书分享、延递领导权力;其次要建立秘书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性机制,明确领导职责和秘书职责的界限;再次要严格秘书选用制度,防止领导干部与秘书关系的异化导致权力运用的异化。  相似文献   

3.
牛余庆 《桂海论丛》2004,20(1):34-37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就如同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一样重要 ,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 ,具有最高的监督权威和监督效力。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 ,发挥党的代表大会的作用 ,加强干部的权力监督 ,防止权力腐败 ,是保证党的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防止权力腐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资产阶级学者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容易乱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乱用权力的办法,就是以权力约束权力。权力不受约束必然产生腐败。”权力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权力有三个特性。即:阶级性、强制性、腐蚀性。权力自身客观存在的腐蚀性,加以对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则是腐败滋生的总源头。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虽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社会腐败,如卖淫、嫖娼、吸毒、贩毒、拐卖妇女儿童等,但我们  相似文献   

5.
王剑 《思想战线》2011,(Z1):284-285
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凡有权力之处,不管权力的大小多少,都有腐败的可能。所有的腐败都是以权力为中介,并围绕权力这个轴心展开的,离开权力,腐败就会失去生存的空间。因此,反腐败就必须制约权力,否则我们在其他方面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制约权力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二是以权利制约权力;三是以道德制约权力。在实践中这三种途径的权力制约应该整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既防止滥用权力,又充分体现权力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过程中权力运行的程序化程度反映着一国政治文明的程度。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实践中,不断推进权力运行体制改革,是贯彻民主集中制、化解权力过度集中、防止权力腐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曹明珠 《前沿》2013,(11):41-43
腐败在本质上就是权力的滥用,所以治理腐败本质也就是防止权力滥用,而防止权力滥用的核心是加强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关键是构建监督制度。为此,分析当前监督制度建设的状况,探讨当前及今后监督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监督制度的思路与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从我国监督制度建设的状况分析、结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提升我国反腐倡廉监督制度效能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廉政建设都重在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滥用、控制权力腐败,二者相辅相成.惩治和预防腐败是法治的一个基本任务,法治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基本力量.作为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走法治道路,必须在法治建设过程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把法治精神作为构建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的核心,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法治建设贯通起来,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效果.  相似文献   

9.
《人民政坛》2014,(2):45-45
聂资鲁在《中国法学》2013年第6期载文《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立法的理论与实践》认为,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私利化和异化,利益冲突是公共权力私利化和异化的基础表现形式和根源,要根治腐败就必须从防止利益冲突入手。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6,(11)
"能人腐败"现象的发生,究其根源主要是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观念蜕化,经不起金钱和利益的诱惑,出现权力寻租、权钱交易、权力私化等腐败行为。抑制和治理"能人腐败",要从根本上和制度上选准人用对人,注重"阳光监督",防止"带病提拔",坚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1.
综观古今中外的腐败现象,它们的共性有哪些?找到了共性,也就找到了最普遍的原因。首先,他们都是社会的管理者,都掌握着公共权力。其次,他们都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切身利益和有着自私自利的人格,简言之就是人的一种私欲。如果二者有机地统一于某个人身上,那么,腐败堕落便是他的结局。任何国家都只能相对地防止腐败,办法就是严格地界定权力的界限,制约权力,防止权力和私欲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强化人大监督遏制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完备而有效的党和国家的监督机制,从根本上防止和遏制腐败,保障国家权力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运行,是我们党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依法执政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为防止和遏制权力滥用及腐败现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做了大量的工作。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相结合的人民监督体制已经建立起来,在制约权力、防止腐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应该指出的是,我国监督体制亦存在一些弊端。一是我国现行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监督制度还不尽完善。如成克杰…  相似文献   

13.
对完善我国权力制约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政权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尚未建立起有效防止权力腐败和执政党长期执政的权力制约机制。我国权力制约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构建权力监督和制约体制。  相似文献   

14.
反对权力腐败与实现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周晓中通过反腐败斗争,逐步消除少数领导干部由于经不起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而发生腐败的问题,可以有效地防止权力腐败干扰正确的公共决策,提高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程度,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我...  相似文献   

15.
从政治学意义上讲,权力资源需要科学配置,目的是防止权力的高度集中,防止权力的专制、滥用和腐败。而权力制衡原则就是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由许多中外杰出思想家创造出来的政治文明成果。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实践问题,探讨如何从整体的视角,把权力制衡原则有效运用到我国权力结构中去,不仅是理论的需要,更是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严晓 《青年论坛》2009,(3):10-12
公共权力“期权化”是权力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诱发公共权力“期权化”的因素包括“角色冲突”、权力界限不清、监督不力等。防止“期权化”腐败就必须从制度、监督、惩治和道德等方面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对权威、权力的认识与马克斯·韦伯的名字是密不可分的。韦伯在20世纪早期提出的合法性权威思想,对于人们破解权力和权威的奥秘,正确地使用权威、权力,防止权力、权威的滥用和腐败,进而推动政治生活的现代化,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由裁量权是权力主体的一项重要权力 ,如何防止对其滥用而产生腐败 ,是反腐败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本文阐述了自由裁量权和腐败的概念 ,以及自由裁量权被滥用而产生腐败的可能性 ,论证了有效控制自由裁量权被滥用和预防腐败的措施 :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过程中应遵循合理原则 ,同时加强对自由载量权的控制 ,以行为人为核心 ,以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相结合的手段 ,对自由裁量权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 ,从而预防腐败  相似文献   

19.
林建 《人民政坛》2008,(6):39-39
答: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公开,实现公众应有的知情权;二是通过公共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督,防止腐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要从根本上减少腐败、杜绝类似事件,显然仍需破除各种官场潜规则,防止形成官场利益集团,健全各项体制机制,有效抑制权力滥用与私欲膨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