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建设与完善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整体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不同城市间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参差不齐。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应遵循开放式、综合性、常态化、预防型的建设路径,以推进其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与协调性。  相似文献   

2.
试析应急绩效评估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非典"爆发以来,中国各级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一案三制",即应急预案与应急体制、法制和机制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职能之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在促进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近年来,在我国建立精干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体制过程中,政府绩效评估受到了理论与实践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政府绩效评估还没有实现向应急管理这一特殊领域全面延伸.为了提升政府的应急管理效能,加强政府预防和处置各级、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我们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机制,推动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析建国以来我国出台的主要应急管理政策和法律可以看到,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基本上沿着"从主要依靠政策进行救援体制和机制建设,到全面重视‘一案三制’的体系建设;从重视加强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到强调领导干部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的路径向前发展。未来我国应继续充分发挥政策的灵活性及其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指引作用,充分发挥法制的强制性及其在应急管理工作中依据和保障作用,以加强"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为载体,不断加强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姬广科 《求索》2014,(3):37-41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和责任。为了有效避免和正确处置突发事件,让政府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处置过程中正确履职,一定要通过创新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责任生成机制、管理机制和追究机制等来实现政府应急管理责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保证政府应急管理责任机制顺畅运行。  相似文献   

5.
日益频发的环境突发事件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一大障碍。当前我国有关环境的立法现状不容乐观,环境应急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对此应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以期有助于提高政府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确保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庞连兴 《乡音》2011,(3):20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是政府职责所系。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应急建设任务日益重大艰巨,进一步整合应急资源迫在眉睫。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日益繁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 我们的政府及管理部门每天都可能面临各类突发事件,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高效指挥调度处理能力成为城市现代化管理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应急车载指挥系统建设就是为了保障政府及其他应急力量在紧急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能够快速、及时、准确地收集到决策信息,满足专业人员通过多种方式高效沟通、指挥、调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设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管理是政府组织相关力量在监测、预警、控制以及消解危机性事件的生成、演进与影响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我国危机管理机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有许多不够完善之处。建立健全我国危机管理机制,应加强危机管理中政府职能研究,提高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处置能力;应以危机应急预案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反应快捷的应急机制;应加强应急法制化建设,依法对突发事件进行科学管理;应重视危机事件善后处理系统建设。建立危机管理资料库,不断提高政府处置危机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隧道建设的不断发展,隧道突发事件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以厦门市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为例,现行的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应急联动制度存在缺陷,政府应急联动建设资源分散,隧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制建设滞后等问题。完善公安机关遂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应创新机制,完善机构建设;提升能力,提高队伍素质;整合资源,加强后勤保障。  相似文献   

10.
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加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机制、体制和法制建设 ,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对国内外中央政府应急管理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就我国中央政府应急机制建设提出了相关设想和建议。一、重大突发事件对各国政府管理的影响近几十年来 ,全球重大突发事件的严重性显著增强 ,并对国际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各国政府纷纷采取行动 ,着手提高中央政府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1 .完善政府危机管理机制。根据当代重大突发事件的特点 ,各主要国家注重采取新的措施来完善危机管理机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2 0 0 3…  相似文献   

11.
李斌 《人民论坛》2020,(16):82-83
应急法治建设重在提升政府应急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公民权益。我们不仅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还要加强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法治建设。加强突发事件的应急法治建设,应当坚持"一体化"思维,合理调整突发事件中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打通各环节和要素之间联系和转化的障碍,有效提升政府应急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晖  何振 《求索》2011,(1):60-62
转型期县域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出现了与过去不同的发展态势,也凸显了县级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能力的不足,如何有效提高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已成为了县级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县级政府应从多方面来建设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即超前预警能力、果断的现场控制能力、主导舆论导向能力、妥当的善后能力等,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3.
基层应急预案编制管理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急预案是危机情况下协调处置行动的指导性方案,它给应急管理者提供了处置突发事件的"通用"方法和行动计划。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应急准备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编制好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对于提高基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危害性显著增加,并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严重影响。为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各国政府纷纷采取行动,着手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应急管理,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应急管理是一个新兴学科。"一校两院"进行应急管理学科建设是适应新形势,提高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需要;是促进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一校两院"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目标应定位于服务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以突出"一校两院"的资源优势为特色,以项目研究牵动学科发展为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刘伟 《湖北政报》2010,(21):49-49
<正>10月29日下午,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在武昌召开,会议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以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副省长段轮一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张通宣读了李鸿忠省长的批示,省政府秘书长傅德辉主持会议。李鸿忠在批示中说,应急管理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事关民生,责任重大。要进一步加强全省应急管理工作,继续深化"一案三制"建设,突出抓好应急预案库和典型案例库建设,要从健全体制机制入手,注重科学化、机制化、体系化、军事化,建立严格、严密、严谨的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17.
《江西政报》2014,(15):33-38
赣府厅字[2014]110号2014年8月30日各市、县(区)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及近期重点工作安排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十二五"期间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我省实际,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应急管理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全面加强和规范我省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基层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经省政府同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重大突发事件成为各个国家日益关注的新兴社会问题。我国城市重大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和应急机制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主要问题在于城市重大突发事件管理比较分散。因此,有必要从政府管理科学的角度考析我国城市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府管理现状,从预警和预控两个纬度提出城市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府预警管理模式构建建议,从而促进我国和谐城市与节约型城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湖南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湖南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12〕19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按照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有关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掌握、用好用活各类应急资源信息,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信息支撑能力,建立体系完整、标准统一、信息共享、管理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