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犯罪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病态的社会现象。因此,要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产生犯罪的原因,必须研究这个阶段人的行为的一般规律和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诸种矛盾。一、初级阶段个体需要的冲突和异化是产生犯罪的根本原因犯罪现象是由许多个体犯罪行为构成的。研究犯罪原因其实质就是研究造成人们犯罪行为的原因。犯罪行为是由犯罪动机所支配的,而人们的动机是由其需要所激发的。需要驱使人们趋向某个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一些著作中指出,满足需要是人们一切行为的动因。“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①“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  相似文献   

2.
标签理论解释了未成年犯罪人从初次犯罪到再次犯罪的形成过程。未成年人在初次实施犯罪行为后被贴犯罪标签,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将标签内容内化,形成犯罪形象,进而再次实施犯罪行为。其中,犯罪标签的内化是再犯行为产生的关键。从犯罪标签在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再犯过程中发挥的负向作用方面看,重塑犯罪未成年人自我形象具有必然性。基于影响标签内容内化的主客观因素,要让标签未成年人重塑自我形象,需改进对初犯未成年人"贴标签"的官方反应,改善现有的法律制度;弱化犯罪人标签的不良影响,完善"撕标签"的相关制度;保证犯罪未成年人正常社会化,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3.
标签理论是一组用来解释犯罪发生原因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犯罪是以司法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反应系统,在赋予人们行为以特定属性之后产生的,认为社会对犯罪的反应,反而会促使犯罪的发生,揭示了社会反应机制的犯因性特征。在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标签理论经历了理论发展的波峰和波谷。标签理论应当向"标签对受标定者的影响"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网络犯罪罪因系统进行系统机制分析,有助于探明网络犯罪产生的原理,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在对网络犯罪社会原因、个体原因及犯罪场进行剖析的过程中,涉及机制性的问题。事实上,犯罪心理尤其是犯罪动机引起犯罪行为的作为方式和心理过程就构成了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在网络犯罪的犯罪场分析中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的分析也是机制论的一种体现。可以说机制论是通过对犯罪原因的研究来进行犯罪本体范畴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5.
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与社会无意识区别性、协同性地体现于犯罪行为无意识动机的各个方面。青少年犯罪动机包括意识的犯罪动机与无意识的犯罪动机两大方面;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无意识动机典型地体现在犯罪的行为动力中,它们是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深度心理力量,并与意识状态的犯罪动机共同构成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动机力量。在多层面无意识的作用下,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无意识动机具体体现为本能冲动力、罪恶情结动力、好奇心动机、逞强动机、逆反动机等多个动机成分。它们对于犯罪侦查、罪犯矫正与犯罪预防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什么叫“一因多果”?持此论者认为,它有两层含义:(1)一种原因同时引起多种结果;(2)一种原因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条件下引起不同的结果。后者又被称为“同因异果”。 从逻辑上说,一因多果论与因果联系的规定性是不相容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的这样一种内在联系:每当一个现象A存在,  相似文献   

7.
读罢2011年《民主与法制》第s期刊登的《“前科消灭”在中国》一文,我认为,这个已探索多年的让未成年犯前科“归零”的制度,应该尽快成为法律规范。这对于完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体系,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都将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贝克尔、藜默特等人提出的“标签理论”,认为社会给某个人贴上的“不轨行为者”或“罪犯”的标签是导致其重新犯罪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犯罪本源理论是犯罪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终极性、一般性、不受限定性、指导性等特征。犯罪内因是犯罪本源研究的主攻目标。犯罪行为是由犯罪动力推动所形成。犯罪动力可划分为犯罪原动力、犯罪内动力 ,犯罪外动力 ,这三种动力实质上就是犯罪行为的动力源 ,它解释了犯罪产生的源头和形成过程 ,所以称其为犯罪动力论。犯罪起源于无阶级社会 ,母系社会就有了犯罪雏形 ,父系社会犯罪已相当严重。犯罪本质可一般性表述为犯罪是一种反社会的、危害统治秩序的最极端行为 ,其政治特征是阶级性 ,其事实特征是危害性 ,其人身特征是危险性 ,其社会特征是关系性。  相似文献   

9.
许霆恶意取款案对ATM犯罪的立法和司法提出了挑战。本文以该案为背景,试图探求民法上的不当得利制度与刑法上犯罪论之间的连结点。不当得利的犯罪化旨在明确不当得利与犯罪之间的界定,既不能将不当得利行为本身视为犯罪行为,亦不能对不当得利行为进行有罪推定,而是应在勘定不当得利与犯罪行为清晰边界的基础上明确不当得利与犯罪之间的转化标准,并最终着眼于该行为的民刑立法司法认定。  相似文献   

10.
犯因性差异理论认为,犯罪是犯罪人存在犯因性差异的结果。这种理论指向具体的个体犯罪行为,而非整个社会的犯罪现象。它的基本内容包括犯因性互动观点和犯因性差异观点。犯因性差异理论的理论体系,不仅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质的理论形态,而且以"犯因性"为核心,形成了这一理论特有的专业术语群,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理论的自身特色。依据这一理论,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中的普通大众是合理目标,根据这个目标定位,在罪犯改造工作中,要努力把罪犯改造成为普通的守法公民。  相似文献   

11.
犯罪本源理论是犯罪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终极性、一般性、不受限定性、指导性等特征。犯罪内因是犯罪本源研究的主攻目标。犯罪行为是由犯罪动力推动所形成。犯罪动力可划分为犯罪原动力、犯罪内动力、犯罪外动力,这三种动力实质上就是犯罪行为的动力源,它解释了犯罪产生的源头和形成过程,所以称其为犯罪动力论。犯罪起源于无阶级社会,母系社会就有了犯罪雏形,父系社会犯罪已相当严重。犯罪本质可一般性表述为犯罪是一种反社会的、危害统治秩序的最极端行为,其政治特征是阶级性,其事实特征是危害性,其人身特征是危险性,其社会特征是关系性。  相似文献   

12.
一、相关因素释义 西方犯罪原因研究中,因素及相关因素是应用最广的概念。在我国,犯罪相关因素的层次与作用已被普遍认可,但至今尚无一个完整、科学的定义。一般认为犯罪的相关因素是指对罪的产生有一定作用和影响的因素,属罪团体系的第四个层次。只有在犯罪根源、犯罪原因和犯罪条件相结合时,才能同犯罪行为和犯罪现象联系起来。我们认为犯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同多种自然、社会、经济现象相联系,这符合辨证唯物主义的原理。问题是犯罪与若干事物都有联系,在若干事物中究竟与何者关系最密  相似文献   

13.
当前,学术界在关于罪因论的讨论中,有的同志对“私有制经济是产生剥削的基础,也是产生犯罪的总根源”的论点予以特别强调,认为“离开这一观点,对犯罪成因的任何解释都是不彻底的”。在具体解释什么是“观阶段产生犯罪的根本性原因”(着重号引者所加)时,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现实的私有制经济成分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私有观念的存在和发展,导致了人们头脑中  相似文献   

14.
犯罪行为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犯罪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和物质运动一样,具备物质运动的本质属性和外在表现形态特征,从而为人们认识犯罪,即为侦察破案提供依据。现场分析,作为侦察破案的手段之一,其宗旨就是通过揭示犯罪行为过程来认识犯罪、揭露犯罪、证实犯罪人。要揭示犯罪行为过程,必须搞清楚行为与诸种犯罪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一、作案行为与时空因素的内在联系。时间与空间是犯罪分子作案必备的两个条件。离开了时间与空间,犯罪就不存在了。分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实践中,典型的犯罪集团不多见,但是,一般性质的有组织犯罪团伙却在向带黑性质的犯罪严重发展。文章分析了1995年和1996年天津市公安局连续打击的42个犯罪团伙的特点,比较了这些团伙与传统刑法理论上的犯罪集团的特征的质的区别,得出结论,天津市有组织犯罪已向黑社会性质有组织犯罪发展。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 犯罪学家认为,私有制是产生犯罪的根源,不断扩大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是有组织犯罪团伙向黑社会有组织犯罪发展的根本性原因;社会失业现象、社会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竞争的社会环境,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乡土社会关系,文化网络的“病毒”等,是有组织犯罪向黑社会有组织犯罪发展的社会基础。为了有力打击带黑性质的有组织犯罪,文章提出了五条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6.
行为人基于其它犯罪目的,实施了暴力、胁迫行为,然后产生了取得被害人财物的故意并取得财物,此种行为如何定性?学界对此认识不一,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较大争议。如果先行行为所产生的被害人意志被压制的状态与后续的图财行为之间存在因果牵连关系,宜认定为抢劫罪,反之,则宜认定为盗窃罪。具体说来,在作为前一犯罪行为手段的暴力、胁迫行为使被害人处于不敢反抗或没有反抗能力的状态下,产生取财意图,并取得被害人财物的,应认定为抢劫罪;在作为前一犯罪行为手段的暴力、胁迫行为使被害人处于不知反抗或死亡的状态下,产生取财意图,并取得被害人财物的,应认定为盗窃罪。  相似文献   

17.
犯罪根源论     
犯罪根源是犯罪学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在罪固体系中,按照它们于犯罪结果发生所表现的作用程度与方式,有四个不同的层次──犯罪根源、犯罪原因、犯罪条件与犯罪相关因素。犯罪根源是犯罪因果链条中的最终端,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犯罪形态和变化规律,可称为“原因的原因”,或犯罪的“终极原因”。长期以来,我们把私有制看成是产生刑事犯罪的总根源,这是犯罪根源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误解,以马克思主义犯罪观为指导,深刻领会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深入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将发现,社会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才是犯罪的总根源。  相似文献   

18.
因果规律是犯罪思想和行为形成与改造诸规律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这种规律可以简化为一种能够说明犯罪思想和行为形成与改造的多种纵横交错的辩证关系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各个对立环节和对立链条都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在复杂的因果联系之中揭示了内在的有序性,反映了各种思想行为产生、发展以至结局的一般规律,从而为改造工作实践提供重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犯罪后有了前科,往往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一纸犯罪记录,成了他们身上一生都卸不掉的包袱。无论升学、就业还是与人交往,“犯罪标签”始终与失足未成年人如影随形,成为其回归社会最大的障碍。刑事污点限制公开制度的探索和试点,为消除失足未成年人“标签效应”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20.
文章较系统地介绍了胜水淳行《犯罪社会学》的第一章“犯罪研究的对象”和第二章“犯罪社会学的概念”的内容。胜水淳行认为,犯罪现象是由犯罪事实,犯罪人及社会三个要素构成的,犯罪研究在于对犯罪人及其行为在社会生活中的原因的研究。所以,犯罪社会学是从社会学角度观察研究犯罪,探求犯罪发生的原因,发现产生犯罪的社会原理,应用这一原理,为镇压和预防犯罪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