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事业的成败。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培养公民环境道德,根本途径就是有效开展环境教育。本文介绍了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并从我州的现实情况出发,阐释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武大伟  周琳 《前沿》2013,(20):83-84
随着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向地球索取资源以及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西方国家开启工业时代的大门之后,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环境改变、臭氧层空洞加大、植被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沙漠化越发严重、渔业资源、海洋资源受到破坏……种种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当前,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各国都开始采用立法手段来维护生态环境,惩治污染环境犯罪的行为.本文通过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污染环境犯罪治理手段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国内与国外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差异与不同,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普遍带来环境恶化问题,引起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环境与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也引来环境恶化问题,但经济发展也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和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经济支持,环境与经济既对立又统一,解决好两者的关系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环境与资源是公共产品,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激励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构建完善的资源和排污许可的市场交易体系,实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才能促进环境保护、经济增长二者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解决环境问题,有多种途径。最根本的途径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建立一套系统、完整、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并将其贯彻于环境保护实践;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即通过环境教育,使公众形成良好的环境素养,具有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两个方面又相互联系,环境政策既是人们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为人们提供环境保护行动的依据,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发挥环境保护政策的教育功能,将环境保护的外在强制力转化为公众内心环境保护道德约束力,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而环境保护政策教育功能的发挥是通过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渝办发[2011]84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结合我市现阶段正在开展的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称创模)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深入开展全民环境教育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全民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我市开展的全民环境教育工作,是指以我市全体公民为教育对象,以普及环保知识、倡导环保行为为主要内容,旨在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的环境教育工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促进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融合。但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日益凸显,环境压力不断  相似文献   

6.
忧患·责任·参与——关于如何培养公众环境意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湘溶 《湖湘论坛》2002,15(5):25-27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向教育提出了挑战,促进了环境教育的产生与成长。环境教育有环境专业教育和环境公众教育之别。面向公众的环境教育是环境科学教育、环境法教育和环境伦理教育的三位一体,根本任务之一在于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因为舍此就不能将环境保护由精英的理念转化为公众的自觉,由政府规划的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环境保护事业就会落空。我认为,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要重在6个字上下功夫:忧患、责任、参与,旨在培养公众的环境忧患意识、环保责任意识和环保参与意识。一、忧患公众具有对环境问题的知…  相似文献   

7.
环境意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先导,全民环境意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对其影响变量的认识和分析。笔者从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和职业三个构成社会分层的因素入手,分别在理论上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为将来的实证研究提出理论假设。以使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更富有成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青年事务的主题之一.社会发展的生态化趋势要求把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列为当前学校德育的新目标.中小学的环境道德教育也随着我国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但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仍不如人意.实现德育环保新目标,有效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具体措施是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效加强情感体验;组织户外活动,有效培养环境责任感;实行适时评价,有效推动环境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9.
王益谦 《中国发展》2008,8(4):10-16
长期以来,中国城乡环境保护存在非均衡性,城乡环境保护存在法律、意识、体制和投入等方面的差距,导致环境保护尤其是农村的环境保护受重视的程度较低,影响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该文从目前中国城乡环境问题差异分析入手,剖析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系统地提出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的思路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对利川进行环保社会调查的活动中发现,群众的环保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环境宣传和教育是提高群众环境意识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论述了宣传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现代科技下环境保护运动中环境法相关主体及其地位、作用和行为。首先,对国家主体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次,分析了环保浪潮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主体;最后对环保运动的全球化使主体的行为规范具有全球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燕  陈胜 《中国发展》2012,12(1):11-16
“包容性增长”理念虽已融入农村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但是中国当前的农村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国家对此重视程度不高。农村环境常常成为城市环境保护的牺牲品,而环境保护投融资政策天平严重偏向城市,农村环境治理投入则微乎其微。农村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落后,相关的法律保障缺乏,也进一步恶化了农村环境的状况。该文通过分析中国农村环境现存的问题及其投融资基本现状,对中国农村环境保护投融资法律保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保护中国农村环境必须构建一套完整的农村环境保护投融资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环境会计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环境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谈起,并根据是否可以与现行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兼容,把环境会计计量分为复式记账系统的计量和单式记账系统的计量.  相似文献   

14.
张乐勤 《中国发展》2010,10(3):69-74
该文基于"外部性理论"在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建设的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基础上,提出了防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可能出现环境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中心,采用实证研究,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生态环境状况恶化及其症结的论述,指出了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设想。 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植被破坏、森林草原退化是西部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工业污染成为城市发展经济的后遗症。这一切问题都有其症结所在:历史上长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与生态脆弱互为因果;“过分强调粮食自给”的发展模式导致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经济建设不遵循生态环境规律,生态建设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制度上条块分割,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各项措施难以落实。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事关整个民族的生存质量和发展空间,也是西部地区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生态环境建设成为西部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由此,在西部开发中要坚持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的双重原则,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大开发中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中确立了环境行政代执行制度,文章中以《水污染防治法》为例展开分析了环境行政代执行制度的构成、特点、性质。通过对现行立法的剖析,阐释了此项制度在各类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普遍适用的必要性,指出了该制度普遍适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环境行政管理在农村非常薄弱,民族自治机关在农村的环境行政管理更是几近缺失,导致民族地区农村环境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况。民族自治机关在农村环境行政管理失灵的表现:一是民族自治机关环境行政管理体制不完善,难以适应农村环境保护监管的需要;二是民族自治机关环保行政决策机制不科学,缺乏环境与发展兼顾的综合决策机制;三是民族自治机关环保行政执法理念落后,手段单一,效率低下;四是民族自治政府权力介入时的各种扭曲现象,影响了行政执法效果;五是中央政府设立的环境管理制度在民族地区农村很难得到完全的落实;六是对民族地区农民环境权益配置不公,导致引导性环境政策在农村失去市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理论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是对上市公司环境活动在财务报告中所反映的环境经济信息和环境管理信息,按环境信息披露规定的要求,运用特定的披露方法,采用一定的披露方式,向外在环境信息使用者表达环境资源利用和管理受托责任情况的一种声明.审计师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查,对被审单位环境会计核算信息系统披露的环境信息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以及环境管理控制信息系统披露的环境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作出评价和鉴证意见,以确认或解除上市公司受托管理和利用环境资源的环境经济责任和环境管理责任.  相似文献   

19.
该文基于国内外环境伦理与环境行为相关理论,以大连为案例地,着重对不同环境伦理观旅游者之间的环境行为差异进行了研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旅游者普遍认识到旅游发展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环境伦理倾向,通过聚类将旅游者分为生态中心者、立场中立者和立场模糊者。研究发现,不同伦理观念旅游者的环境行为之间存在差异,并以生态中心者的环境关注度最高。  相似文献   

20.
宋海鸥 《青年论坛》2008,(2):105-108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侵权案件,完善对受害者的救济是不容回避的问题。我国现行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在“行为违法性”的认知、因果关系理论的选择以及救济途径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应当从宪法、民法以及环境保护法等方面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从而构建完整的受害者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