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司马迁与汉代改制之关系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神学政治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和支配,一是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二是儒家的宗教学说。改元部分地承担了改制的阶段性成果。站在服膺天命的立场上,司马迁十分重视祥瑞在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关注孔子获麟在政治文化中的作用,与司马迁的儒学立场相关,表明了《史记》以《春秋》为准则的思想。在改制方面,司马迁与张苍的分歧集中在汉得天统是继周还是继秦上。  相似文献   

2.
董仲舒吸收先秦诸子的正确思想,融入儒学体系,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其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德思想。在汉代封建社会上升时期,董仲舒的政治主张的历史进步性是无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3.
李文玲  曾振宇 《求索》2010,(4):221-223
儒家孝伦理自先秦儒家创立、发展、完善后,其治世功能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直到汉代,才在行政法、民法、刑法及诉讼法中全面法律化,其基础是多方面的:农耕经济是孝伦理法律化的经济基础,汉代统治者对儒家主导思想的选择是孝伦理法律化的政治基础,董仲舒对先秦儒家孝伦理的改造是孝伦理法律化的理论基础,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是孝伦理法律化的社会基础,而血浓于水的亲情则是汉代孝伦理法律化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孔子在春秋末年创立了儒家学说。孔子死后,儒分为八,主要是孟子和荀子。汉代则是董仲舒,以后经历魏晋隋唐和宋明理学,直至晚清,儒学基本上是中国占居统治地位的思想,特别是在社会伦理道德和政治领域。一儒学历二千多年,始终能居统治地位,是因为它能随时俱进,不断吸收每一时代的  相似文献   

5.
儒家思想与民主制度在本质上并不矛盾。维护他人的权利是儒家本有的"仁"之思想应有之义,而民权即是仁道之政治实现,也是仁道之最大化。儒家"仁"之思想中的恕道以及以仁为基础的"天命"、"民意"思想可以发展为对民权的维护。礼所要求的"谦德"可以视为一种积极的平等思想。"礼"在尊贤意义上的差异性是儒学现实主义的表现,是对政治哲学独特之贡献。儒家思想资源可以给现代民主制度提供更加坚实的道德与伦理基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西方式民主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王成儒 《湖湘论坛》2001,14(6):61-62
儒学的包融精神,在先秦创始之时便深深地蕴藏着,中经汉代董仲舒对儒学的第一次改造,到魏晋时经学家的援道入儒,及隋唐末期的“三教合一”,直至宋明理学时对儒学的第二次改造,无不处处得以展观。先秦儒学的包融精神,表现在儒家思想对其它各家思想的相互蕴涵。儒家对道家思想的蕴涵。仔细梳理儒道两家的典籍,将不难发见,两家之间除具有相为对立的一面外,也还有相互统一的一面。而这统一,也表明了儒学的包融精神。传统的观点认为,“无为政治”的专利属于道家学派。认为是老子感悟自然哲学的心得,并将“无为”纳入社会政治领域。老…  相似文献   

7.
"王天下"是儒家对于王朝兴替的解释和概括。从早期经典到孔孟荀再到汉初诸儒,"王天下"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和使命,经历了从"天命"到"人事"再回归"天命"的解释历程。在先秦儒者那里,"王天下"思想的道德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显。但这种解释,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汉初政治体系的需要。为了与汉初黄老之学在庙堂上一较长短,汉初诸儒对"王天下"作出了最为狭隘的阐发。虽然这样的解释与先秦儒学相违背,但也的确为汉代儒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儒学在汉代取得一尊地位,深刻影响着汉代社会,引发了明经入仕的学术风尚。汉代儒学主流化过程中,随之而起的游学、明经入仕,以及"明经行修"等社会风尚同样对女性产生了显著影响。汉代女性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明经入仕的潮流中,表现出对儒学的特别偏好和积极参与。从文化层面看,汉代女性对儒学的刻意追求,反映了汉代儒家文化的普及化、学术文化的功利化,是女性对儒家文化入世情怀的认同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两汉是中华民族对春秋战国所创建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历史检验与主流文化的初步创设时期,也是对国家统一之核心价值观求索与确立的时期.自汉代确立以儒学为正统的统治思想之后,儒家核心价值观便开始在我国传统社会深入人心,逐渐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并代代相传,成为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价值共识和文化传统.积极探讨两汉构建核心价值观及其教化普及过程中的有效经验,并结合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予以改造创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及其推进大众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的"国际儒学论坛·2010:儒家思想与社会治理"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巴西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专家学者围绕"儒家思想与社会治理"的主题,从儒家的社会政治理论、政治智慧、中西政治哲学比较、儒家政治哲学的现代价值等几个不同维度,深入探讨了儒家的政治哲学与社会政治思想对当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启迪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的一个学派。儒家思想经汉、宋、明诸儒的改造而成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官方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正宗的儒家政治文化与被官方或世俗化的儒家政治文化有很大差异。本文论述以前者为依据。一、政治原本人性人性论是先秦诸子政治文化的起点和基  相似文献   

12.
李志胜 《前沿》2013,(2):61-62
马克思法哲学阐明了法的物质根源,也关怀人在法律中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和尊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自汉以后以儒学为基础,“以礼入法”,凸显伦理特征,这是以血缘政治为基础的家国同构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法律伦理必须也是集体主义的,但基于市场经济的经济主体平等要求,表现为经济集体主义.血缘集体主义的亲情伦理精华对经济集体主义应是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韩涛  刘琴 《求索》2011,(3):115-117
汉律中最具参考意义的历史文献当属《二年律令》和《奏谳书》。《二年律令》和《奏谳书》是研究汉律最具参考意义的历史文献,前者是吕雉于吕后二年颁布的惩罚各种犯罪的律令集合,后者是春秋到西汉22个议罪案例的汇编。目前学术界多从律文本身入手,将整部律文割裂开来,着重探讨某种律文的含义并归纳出汉代的律文规范包含的法律思想,缺乏系统性研究汉律所折射出的政治思想在律文化方面的渗透等问题。本文拟从律文本身入手,考察汉律在伦理、礼治等政治思潮推动下的儒家化进程。汉律是我国法律儒家化的开端,在法律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所谓“诗教”(或日儒家诗教),虽然与孔子本人的思想有着极重要的内在联系,但其对诸多具体问题的看法或主张,却又与孔子很不相同,它实际上具有汉代儒学的性质,或者说是烙有汉代儒学鲜明印记的儒家文艺思想。作者对“诗教”与孔子思想之间的重大差异作了深入探讨和比较,对“诗教”的思想性质作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公安研究》2009,(11):92-92
陈弘毅、侯学宾、李道晴在《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2期撰文认为,现代中国思想史在总体上充斥着对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尤其是儒学——的拒绝和批判。二十一世纪初,儒学和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和前途似乎开始改变。当今中国一位著名的儒家学者蒋庆反对将西方式的民主引入中国。另外一位在当代中国富有影响力的学者康晓光也如此认为,他倡议用儒家的仁政来代替民主。另一方面,二十世纪著名的新儒家学者们却完全接受在西方演化而来的民主宪政。  相似文献   

16.
郑臣 《人民论坛》2012,(26):198-199
儒学的精神实质可以用"内圣外王"一语来概括。儒家认为内圣为基础,外王为目的,内圣与外王不能割裂开来。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不但涵盖了内圣与外王两面,而且在深层次上阐明了道德与政治内在的统一关系。由此出发,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强调人的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体现了儒学所具有的引导性和实践性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7.
“教化”的缘起、内涵及与道德教育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影 《长白学刊》2005,(2):101-103
教化是德育的职能,德育的教化职能源起于汉代.为巩固统治,汉代的儒学之士认识到教化的治国地位,说服了汉王朝的统治者设立太学及地方官学招收学生进行教化,并且把教化作为德育的一个根本的职能.教化超出了先秦道德教育的界限,一是把教化和巩固统治联系起来;二是教化理论的主张不只是针对百姓,也针对汉王朝的统治者及其官吏们;三是教化是有目的地通过官学来实现的,突破了先秦多半在私学里进行的状况.德育从此被赋予了政治的内涵进入了政治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张一澍 《前沿》2010,(10):43-46
中国传统的孝意识可以说是扎根于母系氏族时期,萌发产生于父系氏族时期。是孔子将前人的"孝"观念作为自己仁学体系的核心思想,纳入到了儒家学说的理论中加以理论化、体系化。直到汉代实行"以孝治天下"的国策,才使孝思想挂上政治色彩,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随着传统"孝思想"的异化,其中的合理积极成分越来越少。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孝思想作为儒学的核心思想在中国思想政治文化领域中的统治地位已基本终结。代之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为主的思想体系。但今天我们重视孝思想更多的是能够让人们真正地尊重生命,孝敬父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刘练军 《人大研究》2012,(6):2-F0002
<正>当下我国一切诉求归根结底都是权利诉求,我们正处于一个为权利而奔走的时代。在这个对权利和权力认知双重觉醒的新时代,如何继承和发扬已然笼罩我们数千年之久的儒家传统文化,委实让吾国与吾民纠结不已、焦虑不堪。众所周知,本土儒家代表人物蒋庆先生竖起了"儒教宪政"的大旗,他以排斥自由、平等、民主和人权的政治儒学为基  相似文献   

20.
张颖 《春秋》2010,(2):42-43
孔子创建的儒家学派.经过子思、孟子、苟子等人的努力,得以薪火相传。迨至两汉时期,儒学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黄老学派一些思想被儒家学派吸纳.西汉时期的儒家已经不同于先秦时代的原始儒家。正因为如此,有些学者将汉代儒家称之为“新儒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