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安院校学科建设现状和应然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建设是公安高等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和根据。当前,公安学科建设存在理念未 立、方向不明、建制瑕疵、理论不足等问题。为了加快推进公安高等院校建设和发展的进程,应当大力加 强学科建设。公安院校学科建设的应然路径主要包括整合办学理念与学科精神、推进学科规范建制、建构 学科理论体系、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公安学类警务指挥与战术学科专业创建于80年代末,以"警察体育"等学科专业为雏形,历经多次更名转型,升级成为目前的质态。目前公安院校在公安学类警务指挥与战术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缺少独立的学科研究范式,没有坚实的核心学科,缺少本学科的学术教学基地等问题;同时,缺少科学合理的专业与课程建设;专业内在要素间缺少统筹规划和协调并进。应正确认识学科建设现状,对学科建设进行科学合理定位;构建合理的专业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高水平师资团队建设为关键,将教学学术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龙头,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学科专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公安科技创新是科技强警的关键,公安院校是公安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公安院校需立足公安实际,紧扣警务前沿,切实解决好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服务公安实战的水平。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包括科学技术创新、理论知识创新、实验方法创新等一系列有益于公安科技工作的行为。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影响因素可归纳为基础保障、个体因素和创新活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谢林淙 《公安教育》2003,(11):26-28
三、安高等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阶段核心竞争力战略是公安高等院校工作各层面、各环节、各要素的大系统工程,是对学校每一个师生、干部的挑战。实施核心竞争力导向战略,应以学科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文化建设创新为核心,有计划、分阶段地培育、构建、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安高等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战略定位阶段制定和确立正确的战略,是形成公安高等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通常遵循一定的规律、原则,国内外核心竞争力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启示和借鉴。(1)公安院校最高领导者亲自负责、核心领导层参…  相似文献   

5.
公安学术期刊与公安学科建设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公安学术期刊发展不仅伴随着公安学科发展,也加快和促进了公安学科建设,提升了公安院校师资水平,催生了众多公安学科研究成果,并加快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公安学科建设反过来又不断地为公安学术期刊提供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和优秀的学术人才,推动了公安学术期刊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公安院校的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强化师资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服务公安实战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学科建设的不竭源泉。(1)公安院校的科研成果特色鲜明、种类繁多,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公安科研档案的数量规模越来越大。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公安院校的学科专业不断扩张,研究领域不断地向其他学科渗透,交叉应用学科的  相似文献   

7.
警察法学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是优质资源、创新团队、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警察法学研究路径是:充分发挥警察法学学科研究核心要素的引领作用,提升警察法学学科整体建设水平和突出其优势特色,加强警察法治研究和实践,使之紧密服务于社会管理创新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学科建设是本科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学科水平体现着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在公安学、公安技术分别被列为国家一级学科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形势下,公安本科院校有责任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超常规、高水平地建设特色优势学科,提升公安科学研究的层次和效益,推动公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浙江警察学院在借鉴普通高校学科建设成功做法的基础上,认为重点发展公安学和公安技术这两门一级学科,乃公安院校学科本位之体现。为此,首先要明确建设基本思路;其次要架构、发展相应的学科群;第三要提升科学研究层次和效益;第四要重视以培育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内容的学科梯队建设;第五要以整合资源为重点加大科研基地平台建设;第六要从学科本位视角出发改进学科建设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推动公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群众文化建设是基础,而群众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参与度。推动公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公安院校要起排头兵作用。通过调查问卷并结合工作实践,笔者发现当前公安院校群众文化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警务化管理下,公安院校可以通过开设警察艺术系、把群众文化建设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按照需求丰富内容创新形式、鼓励校园群众文化活动走出校园等实质性举措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10.
公安高校学科建设的内涵、原则及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建设是公安高校的一项基本工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公安高校学科建设应在厘定学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遵循适应发展性、特色与创新、协同共生和系统性等原则,努力构建学科理论体系,推进学科规范建制,推行学科集群发展,促进学科与社会发展动态适应。  相似文献   

11.
《公安教育》2014,(8):F0003-F0003
正2014年6月26曰,公安学、公安技术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吉林警察学院举办,来自全国近20个省、市公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基层公安实战人才近百人汇聚一堂,围绕公安学和公安技术学科体系建设及其若干具体研究方向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研讨会以"增进公安院校间的学术交流,促进公安学、公安技术学科建设"为主题,深入研讨公安一级学科建设的新形势、新问题、新理念和新方法.全面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推动公安一级学科建设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一、公安院校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是推进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选择(一)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是公安院校品牌建设的内在要求公安院校作为公安教育训练的主要承载者,其品牌内涵却不局限于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等要素,更体现在以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为核心的公安人  相似文献   

13.
没有自己的一级学科,一直为公安高等教育领域所纠结,也越来越成为制约公安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的瓶颈。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在法学和工学门类下增列公安学(0306)和公安技术(0838)两个一级学科,结束了公安高等教育领域没有自己一级学科的历史,实现了公安教育战线几代人的梦想,开创了公安教育科研工作一个飞跃发展的崭新阶段。新设公安一级学科,对公安工作、队伍建设、公安教育、公安科学研究和公安院校等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和现实意义。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公安学科的学科任务、性质和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并在学科建设中加以认真贯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将科学规划学科发展战略、着力加强科研创新工作、努力建设学术骨干队伍、注意优化学科生态环境,推动公安高等教育新发展,开创学校教学科研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公安文献信息数字资源主要来自公安机关、院校、协会等建立的特色数据库;建设特色数据库应全面掌握公安业务信息,深入了解公安学科专业设置状况,在与其它公安院校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具有鲜明学科、专业特色的数据库体系,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  相似文献   

15.
公安院校外语教学已经不适应学科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亟需改革。应开展警务专业外语教学 ,使其成为公安院校外语教学的特色 ,培养能熟练运用警务外语的公安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公安院校实验室是进行实践教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实验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相对于课程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等特点,是培养学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有效途径。公安院校如何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体现公安特色,培养高素质的公安专门人才,必须在创新和开放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公安学一级学科地位的正式确立,公安管理学作为二级学科建设的呼声日渐高涨。探讨公安管理学学科建设问题,首先要弄清公安管理学专业与学科二者间的区别与联系;其次应将公安管理学的核心内涵、研究对象及范畴、研究方法等作为学术研究的重点,推进其内在知识系统的完整性、独立性建设;最后,针对现有的实际条件,需从借助公安管理学专业的建设成果、发挥公安高等院校整体资源优势、加强学术人才建设、应加大软、硬件投入和遵循系统开放性原则等五个方面积极推进公安管理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1月,教育部批准了"警务指挥与战术"为新增公安类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30516S),为法学一级学科下公安类试办专业,这是公安部和各相关公安院校共同努力的结果,使得新兴的公安学科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新的专业需要新的学科研究、学科建设来支撑,本文仅就警务指挥与战术的专业与学科建设问题谈一点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的成立,公安教育踏上了新的征程。作为肩负公安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重任的公安院校教育工作者,希望能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学科建设,结合"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公安教育》2011,(10):F0004-F0004
<正>为提高"公安"公安技术"一级学科的建设水平,促进公安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全国公安一级学科建设研讨会于2011年9月26日至27日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召开,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梁国雄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程琳就公安学科总体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