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晓静  逯登宇 《前沿》2011,(7):129-132
激励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课题,也是绩效考核管理中最有激励效应的措施。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可以说是多变化的,本研究拟以股权激励的制度面与实际上的落实面,对此进行探讨。从宏观方面了解我国企业股权激励制度的不足,看到与先进企业激励制度多样性的差距;从微观方面剖析我国股权激励制度落实的现实面,发现我国股权激励制度的不足,促使我国企业(国有、民营)与外商了解并善用股权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2.
张金营 《前沿》2006,(10):44-46
现代企业面临日益激励的市场竞争,企业欲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充分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企业内部的执行力和工作绩效.本文从激励对于现代企业的重要意义及管理者在运用激励手段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必须注重激励的有效性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了作为一种持久和能够提供内在强大动力的激励手段的"工作激励",它的溯源及在现代企业中管理中的重要价值,并总结和归纳出实施工作激励法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企业的人力资源激励理论与方法一方面是利用不足,另一方面却是滥用有余,在目前情况下,如何搞活国有企业,提高经营水平与效益,开发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各种激励理论作了比较分析,认为其核心是重视人力资源激励,并结合人力资源受激的特点与企业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激励企业人力资源,增加企业活力与提高企业效益的诸种对策。  相似文献   

4.
《干部人事月报》2009,(12):30-37
一家公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管理团队及骨干人才付出的努力,因此,如何长期激励和留住他们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股权激励成为很多公司的重要选择,尤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那么,实施股权激励有哪些前提条件,实施过程中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将以青岛海尔的股权激励为例,分别邀请来自国家政策研究部门及企业的两位专家从宏观政策管控和微观操作实施两大方面做出相应的点评。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众多内容中,激励问题是重要内容之一。激励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运用的好坏。对企业员工的有效激励是发挥企业人力资源最大优势的关键,也是保证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可量化的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者通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员工的工作动力在哪里?为什么酬薪激励似乎显得不那么管用,激励措施起不到实质性效果?我们认为,是由于价值观的不同,才使得老板弄不清员工到底想要什么。事实上,就不同企业而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员工激励标准。而统一价值观念形成的企业文化是对员工有效激励的关键一步。那么,问题接踵而来的是,潜在员工大脑里的价值标准如何统一?这种隐性的企业文化通过什么方法找寻?  相似文献   

7.
内部劳动力市场对于企业员工激励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经济转轨时期中国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激励缺陷尤其明显。为实现国有企业的效率改进,不仅要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更要跳出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局限,从内外劳动力市场的关系着手,寻求激励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民营企业对经营者绩效考核与激励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卉林 《理论月刊》2004,(9):159-161
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日益成为现代激励理论的研究重点,而考核位于激励的上游环节,其是否完善直接影响激励效果。因此,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是促进企业绩效快速发展的有力保证。笔者以某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为例,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其激励考核中的优劣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这辆高速运转的东方列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些奇迹的诞生与激励尤其是物质激励所激发的员工的活力密切相关——中国市场经济改革最大的成果之一就是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改变企业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解决了激励问题。但长期以来,激励逐渐陷入另一个误区,即激励纯物质化,其局限性也日益明显。那么,当前企业最广泛采用的典型的纯物质激励有哪些弊端?相对于物质激励,并不典型的非物质激励有哪些形式,能起到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到底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企业在制定员工激励方案过程中,企业文化对激励规则有如下影响:一是激励对象到底倾向于个体还是团队7员工个人和集体的视角不同,意见无法达成一致:二是奖励制度是推行公平竞争,还是坚持平均主义々薪酬提升到底应该延续论资排辈,还是以业绩为标准?在现实中,这些激励规则都或多或少地融合了这两种文化因素,表现出“论功行赏”与“大家共享”之间的对立统一(见表1)。到底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这似乎是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11.
龚兆鋆 《理论月刊》2008,(5):161-164
核心员工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关键管理对象,区别于企业内的一般员工,他们具有自身一些比较鲜明的特点,对他们的激励也应有别于普通员工.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核心员工的管理也应该是动态的.如何对核心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减少其流失,并使他们有效的为企业服务是每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第16届亚运会志愿者激励管理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包蓉 《青年探索》2010,(2):39-43
2010年11月,第16届亚运会将在广州举行。亚运会志愿者作为亚运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激励管理对亚运志愿者的招募及其服务质量的提升,乃至对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整体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内在性和外在性管理措施对亚运志愿者进行激励。  相似文献   

13.
影响现代企业激励效果的十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天  蔡根汝 《理论月刊》2001,(2):46-47,54
我国的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缓慢,企业不乏利益机制和竞争机制,关键是缺乏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特别是激励机制。因此,本文拟通过发掘影响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外部和内部因素,为寻找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安排提供依据,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杨秀芬 《现代领导》2004,(11):30-31
作为企业领导管理者,谁都会希望通过最佳的管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种管理方法,能让冰冷的管理变成鲜活、温馨、富有人情味,这就是激励管理。  相似文献   

15.
知识员工薪酬激励无效论的博弈分析——知识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娟  罗文军 《求索》2007,(9):13-16
对薪酬激励有效性的争论由来已久,但基于“坏人假定”的报酬契约仍然是标准经济学激励理论的绝对主流。本文分析了知识员工及其工作与产出的特点,运用静态与动态博弈模型分别分析了薪酬激励和隐性激励的有效性及应用条件,得出了薪酬激励仅对可观测的个人产出有效的结论和隐性激励对团队合作产出的激励有效的结论。本文还构建了一个薪酬激励和隐性激励并存条件下的双重博弈模型,得出了薪酬激励存在导致隐性激励失效的结论。薪酬激励将导致员工重视可观测的个人产出而忽视团队合作,从而不利于团队生产,企业知识管理应该弱化对知识员工的薪酬激励。  相似文献   

16.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制度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推行,是国际公认的有效激励方式。二十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一些企业也开始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践,证监会于2005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治理办法》,也已经有部分上市公司正式实施了股权激励方案。  相似文献   

17.
年终岁尾,一年一度的企业“评先”工作拉开了帷幕。本来一年到头,进行年度总结,评出先进,树立典型,激励全员来年再创佳绩,可谓情理之中的有益活动。但实际上,有些企业年年“评先”,却年年不给力,身陷“评先门”不能自拔,搞得员工怨声载道,愤愤不平,正面激励作用没起到,负面影响却满天飞。某网站曾做过一个年底“评先评优”的调查,结果发现超过50%的人认为“不公正,评优就是评领导”,不足20%的人认为“公正、评优是员工投票选举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激励理论研究的现状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倩  聂磊 《前沿》2005,(11):61-64
激励是现代管理中的重要职能,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也是组织行为学当中的热门课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激励理论进行了突破性的研究,本文试图从激励原理、激励的范畴、激励的制度安排与途径以及企业的激励文化等方面对当前国内激励理论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作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以期有利于对激励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治理河流污染的制度激励悖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治理日益加剧的河流污染,从中央到地方都相应出台了各种激励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并未起到显著效果,却形成了制度激励悖论。排污企业与地方政府在经历了新政策出台初的短暂扰动后,恢复原有均衡。要打破这一均衡,必须改变博弈各方的收益结构、可选策略集以及信息结构等,才有望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最优均衡。  相似文献   

20.
张之启 《传承》2012,(24):94-95
激励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合理引入高职大学生班级管理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高职院校辅导员可以从授权激励、目标激励、情感激励、参与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竞争激励等几个主要方面对学生进行激励,以创新高职大学生教育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