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借鉴国外产品责任立法的经验和趋势 ,结合中国国情 ,在我国产品责任立法中 ,应对产品所包括的范围、产品缺陷、产品责任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等内容作出科学、合理的界定 ,以推动我国产品责任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销售者产品责任标准的界定,对缺陷产品的受害人以及销售者自身均将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在新出台的<侵权责任法>中,销售者承担何种形式的责任是不甚明确的.美国产品责任法对诸多国家的产品责任立法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对美国产品责任法中销售者责任进行研究,能够为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本文通过述评美国产品责任法中销售者责任的理论与实践,论证销售者产品责任制度在我国的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研究国外产品责任立法经验及演进趋势的基础上 ,就进一步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缺陷产品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 ,缺陷产品以外的任何财产的损害赔偿 ,一般均包括在各国际条约和各国产品责任法损害赔偿范围之内。但对缺陷产品自身的损害及纯粹经济上损失、惩罚性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赔偿数额的确定等问题 ,有关国际条约或各国产品责任法的规定及其理解存在较大分歧。在产品自身的损害及纯粹经济上损失上主要有三种观点 ,即否定说、肯定说、折衷说 ,其中折衷说较为合理。在我国法律中应规定产品责任的损害赔偿 ,确立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5.
秦小红 《时代主人》2006,(12):40-41
我国产品责任的立法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除民法通则对产品责任给予原则规定外,其他都是以单行法的形式来规定产品责任。随着1993年产品质量法和199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实施以及一系列与产品责任有关的法规和法令的颁布,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趋于成熟。但作为新的法律领域,与国外及国际上相对完善的产品责任法相比,我国产品责任法在法律体例及内容方面尚不够成熟、不够科学严谨。  相似文献   

6.
产品缺陷是产品责任法中的基本概念。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是生产者、销售者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前提和基础。如何正确判断产品是否有缺陷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考察若干国家的法律对产品缺陷的规定,并与我国产品质量法对产品缺陷的规定加以比较,认为我国产品质量法对产品缺陷的规定存在不完善之处,应对产品缺陷的概念加以修改,使之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品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运用生产资料对劳动对象加工、改造而成的物质成果,是人们和社会需要的物化体现。其作为确定和限定产品责任范围的首要因素,在产品质量法(西方国家主要体现在产品责任法之中)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拟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关于产品适用范围的界定,探析我国产品质量法时对适用范围的规定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我国产品适用范围的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品责任法自诞生伊始便处处充斥着经济法的理念,而此后的每一次演进,均是经济法理念支配下的产物。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产品责任法的经济理念进行了分析:产品责任法是权利与效益相平衡的产物;产品范围的确定体现了国家的意志;产品质量标准的确定是国家干预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周新军 《求索》2008,(7):162-164
正义与效益是产品责任法中重要的价值目标,但两者又存在相互抵触和相互冲突的复杂关系,本文在对代表不同法律价值观的西方法哲学与美国产品责任法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产品责任立法如何在具体规则的设计中选择和实现正义与效益的价值目标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试论英国产品责任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波 《前沿》2001,152(2):44-48
英国产品责任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比较复杂的变化过程 ;产品责任形式经历了从契约责任到疏忽责任 ,再从疏忽责任到严格责任的变化过程 ;与产品责任形式相适应 ,产品责任强度经历了从宽到严、从轻到重的变化过程。文章以这些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线 ,对英国产品责任法中合同责任原则、疏忽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等问题作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丁利明 《前沿》2010,(16):103-105
软件存在缺陷导致损害,其提供者是否应当承担类似于有形物质产品责任的严格责任?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严格责任扩展到新领域既不符合产品责任法的发展趋势,又会给软件组件供应商带来大量新的问题。严格责任仅仅适用于制造缺陷,对于设计缺陷以及警示缺陷被告应该承担过失责任。在现有技术状况下,软件属于应受严格责任豁免的产品类别。过失标准应该成为智力信息产品的归责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芙蓉 《前沿》2001,(10):105-108
所谓抗辩 ,是指被告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提出使自己免责或减轻责任的事由。抗辩事由就是被告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而提出的证明原告的诉讼请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事实。一个有效的抗辩事由可能导致责任的免除。在产品责任诉讼领域 ,被告可以提出某些抗辩 ,要求减轻或免除其责任。一、西方各国产品责任法的抗辩事由的规定纵观西方各国产品责任法关于抗辩事由的规定 ,被告可以通过证明以下事由而主张全部或部分责任的免除 :1.受害人的过错 (Fault of the injuredparty)在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存在主观上的过错的情况下 ,被告人可以根据受害人的…  相似文献   

13.
对产品责任立法中产品范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产品责任,首先必须明确产品责任法意义上的“产品”是指什么,这对是否承担产品责任至关重要。“产品”一词是法学与经济学的两栖词语,是产品责任法律体系的基点,其范围的宽泛与否从侧面反映了一国的经济发达水准与公共政策,是平衡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利益的重要法律手段。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科技实力雄厚并拥有一套完备的责任保险制度的美国强调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对产品的内涵与外延持放任态度。美国的《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第102条规定:“产品是真正有价值的、为进入市场而生产的、能够作为组装整件或者作为部件、零售交付的物品,…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制度性产品供给体制及其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探讨规则产品、执行产品和制度产品的概念。然后 ,从制度产品及其供给体制的角度 ,以制度产品概念和制度的现代定义为基础 ,分析我国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 ,指出其背后的本质根源是制度产品劣质化。其次讨论了我国制度产品劣质化的成因和背景 ,并且指出解决制度产品劣质化问题的紧迫性。最后指出我国制度产品供给体制的主要弊端是生产人员垄断性。打破生产人员的垄断地位 ,恢复公众选择和监督生产人员的权力 ,实现公众对制度产品产生过程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意见权是制度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石榴红  施阳 《青年论坛》2010,(6):106-109
或出于政府职能,或由于投入成本太高,无利可图,私人企业不愿意提供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久而久之,人们便认为公共产品必然由政府提供,形成公共产品的天然垄断性。是因为这种天然垄断性,使得公共产品与垄断产品易混为一谈。深入理解公共产品和垄断涵义,需要从二者的供给者、需求者、产品范围和供给方式四个方面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6.
智力产品责任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用产品责任的智力产品是指以一定的物质载体来表现的、经大批量生产或印刷投入销售的、具有知识和信息内容的应用性或指导性智力成果.由于智力产品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智力产品的最终提供者应尽到最大的谨慎义务,负有与一般商品生产者同样的安全注意义务,承担严格责任;销售者承担过错责任;同时明确法定的免责事由.我国产品责任立法的价值取向以及现行规定,为智力产品适用产品责任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刘秀玲  甘毛文 《传承》2010,(24):96-97
产品定位问题对于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与提高经济效益十分重要。运用辩证法对产品定位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产品定位存在着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对立统一、认可性和导向性的对立统一、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对立统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制定产品营销策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技成果转化的对象、政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所采取的法律手段、政策手段、技术手段、行政手段以及所动用的公共资源都是公共产品。由于科技成果的外部性,自发的技术市场对促进技术从高校、大学实验室向生产企业的转移是低效的,为此,即使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很完善的条件下,政府也有必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弥补技术市场的缺陷,实现促进社会整体技术进步、福利增长、全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等概念的生成,越来越呈现出人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实现则越来越依赖于精神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只有科学的精神产品内化为人们普遍的思想意识、变成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社会生活的科学合理化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社会治安是一种既包含纯公共产品又包含准公共产品的混合型公共产品。运用公共产品理论,有助于深入把握社会治安的真实状况与运行规律。为实现社会治安产品供给的高效率,可以灵活采取政府、社会、市场多种主体相互合作、共同参与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