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玥 《人民公安》2006,(20):46-49
我是在夕阳夕下的那个时分去拜访李桂兰老人家的。李桂兰老人家的住房是长春市街市区里的一间平房,进老人住的那条胡同口是必经正阳街派出所的,老人的房门正对着派出所的后窗。她望着那个后窗,遭受再多的生活厄运她都挺过来了,因为有后窗那边的一群警察在,她的心里有一百个踏实。可是,派出所就要搬走了,许多年了,她已习惯了跟派出所这么比邻着住着,院子里的那些警察,无论是已调走还是新来的,他们对她这个在几年里连续失去了四个儿子一个孙女还有老伴的老太太所给予的关爱就是她在人世间活下去的一种支撑啊……我其实是万分地不忍让老人家回…  相似文献   

2.
赵登禹国民党第132师师长。1937年在北平南苑被日军炸弹炸断双腿壮烈牺牲。临终时写下:"不要管我,北平城里还有我的老母,你回去告诉他老人家,她的儿子为国死了,对得起祖宗,请她老人家放心吧"。  相似文献   

3.
2010年5月8日是母亲节,我兴冲冲地告诉老妈要给她老人家过节,出去感受一下春天的净月潭。老人家年近80,一冬天没下过几次楼,总说腿疼。当天一大早,老人家就穿上了出席婚礼时穿的衣服  相似文献   

4.
怀抱     
我匆忙放下手里的警务,离开公安局赶回家时,母亲已精神错乱,处于无法自控的迷幻状态。她拉了3天,又断断续续吐了3天,刚被止住,就又变成了这种令人揪心和忧虑的样子。我很想用精神矍烁、安详健康这样的字眼来描述自己的母亲,可面对84岁高龄,特别是因为腿骨骨折而被伤残折磨了七八年的她老人家,我只得放弃过于美好的愿望,而只能无情地选择诸如衰老、孱弱、枯瘦如柴之类的词汇来“写真”她了。老实说,在我们做儿女的心里,都已在为她尽着最后的孝道了。我拉住母亲的手连声呼唤,希望她能知道远方归来的儿子,从而得到些许的慰藉。然而她浑然不觉,…  相似文献   

5.
王增勤 《人民公安》2008,(13):58-61
赵登禹醒来后,含泪向传令兵说:“我不会好了,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什么悲伤的,只是老母年事已高,受不了惊慌。回去告诉她老人家,忠孝不能两全,她儿子为国而死,也算对得起祖宗……”  相似文献   

6.
每当我凝看雷洁琼大姐给我的那一叠贺年卡时,就会想起1987年11月出席民进六大时的一些往事。11月13日晚餐的时候,我恰好与雷洁琼主席同席,紧挨在她的右边。出于对她老人家的尊敬,我不时给她夹一些软和可口的菜,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2009年7月7日,即在季羡林先生逝世前4天,本刊编辑部请人去医院看望了老人家。当时季先生谈笑风生,思维敏捷。在谈及国庆60周年感想时,他用"天上地下"4个字高度概括中国百年翻天覆地的  相似文献   

8.
怀念王麻子     
张新建 《前进论坛》2013,(10):61-62
年龄小,没有机缘认识王麻子,我对王麻子的全部印象都是从王麻子剪刀开始的。我家在东北偏远的辽西小城,家里孩子多,生活也不富裕,从小都穿母亲做的布衣、布鞋。母亲早年上过几天街道居委会办的裁缝班,以她老人家肯吃苦、不服输的性格,很快就成为邻里间小有名气的业余裁缝。"文化大革命"前后,逢年过节能穿上新衣服就美得不行,压根儿就没想过什么式  相似文献   

9.
李敏,即已故毛泽东主席的长女。我与她有过一些交往。她那酷似老人家的脸庞、简朴无华的装束和平易近人的待人作风,虽然时隔近三十载,我仍记忆犹新,印象颇深。  相似文献   

10.
四月的北京,风和日丽。一天下午3点,我来到通向钓鱼台国宾馆的三里河大街北面南沙沟住宅区,敲开了一号楼三楼的一家房门,出采迎接的是一位女青年,她操着四川口音回答我,这里是林蓝的往处。客厅迎面的墙上,挂着我们熟悉的周立波同志的遗像,像框下面是一排整齐、简朴的书架。我问:林蓝同志在家吗?女青年回答说:老人家正在楼下树林边休  相似文献   

11.
在夏威夷的一次學術討論會上,我第一次遇見孫穗芳女士。不用介紹,我一眼就認出了她。這由於她那張安祥、善良的圓瞼,那雙炯秀的雙眸,真真切切地透視着其祖父孫中山先生的容貌,就好像在她脸上貼了“孫中山孫女”幾個字。穗芳對此頗感驕傲。“祖父的孫子、孫女中,就我長得最像他老人家,”她說,“記  相似文献   

12.
1990年8月,76岁的母亲离开了人间。我们兄妹在为她更换寿衣时,发现她身上装着74元人民币和一张用旧布包着的选民证。在场的人都不禁潸然泪下。那时我家还不甚富足,平时给老人家几个零用钱她舍不得花,竟然还装着。我们望着她珍藏的选民证,更加体味到她是如何痛苦地离开这依恋不舍的好社会的。母亲民国三年出生在乾县,民国十八年大灾荒随着饥饿的人群讨饭流落长武。成家后一直靠我父亲拉长工打短工在饥饿线上挣扎苦熬。那时还有什么人权、民主可言。连我们与小孩玩耍时,母亲都要叮咛,"咱和人不一样,省事些,低人三分做人"。解放后,另是一重天。我家凭着"雇农"的好成份,分得了土地、毛驴,又  相似文献   

13.
杨曦 《时事报告》2014,(9):46-47
2014年的“母亲节”,对于志愿者李银丝来说不同寻常。一大早,她就提上礼物带着儿子,来到“空巢妈妈”马金萍老人家结对帮扶。她说:“身为女儿,希望为那些儿女不在身边的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相似文献   

14.
大大(我的母亲)吴昭毅是在1968年春夏之交的5月去世的,距今已经35年了。随着日月的流逝.我对她老人家的思念不是淡薄,而是更加深沉了。每当我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候,我的语言举止.常常使我产生一种幻觉:“我怎么这样像我的妈妈。”夜间,我梦见她;白天,独坐在这空荡荡的房子里.不知不觉地低声呼喊着她。近八旬的我,似乎更深层地理解了她.认识了她。  相似文献   

15.
刘德焜部长走了。他老人家在2008年的第一天,悄然无声地走了。 2007年12月29日,刘德焜同志持续病危,部里同志到医院看望老人家。此刻,德焜同志虽然非常虚弱,但还看不出即将不治的迹象。他的夫人守在病榻旁,默默地配合医生的抢救。原以为德焜同志跟前几次一样,经抢救病况尚能缓解,即便在弥留之际,还有最后的看望机会。可是,由于这一次的疏忽,却造成了终生的遗憾。  相似文献   

16.
胡玥 《人民公安》2014,(4):15-17
<正>阳光柔和静美地照临在坐靠于床榻之上的老人家的身上。张子芳,1914年9月15日出生,1982年自公安部离休。我听说老人家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吃过不少苦,遭受过常人无法想象的罪。现在,我安静地听一位百岁老人述说那过去的事情……投身革命的少女她说,1925年我11岁,走出家门,走进了瓦窑堡女子学校,在大革命的浪潮影响下,我接受了革命思想,参加了儿童团,跟着进步青年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我们还组织"放脚队",反对妇女裹脚,宣传妇女翻身解放。  相似文献   

17.
怀念母亲     
湛楚清 《广东民政》2011,(12):59-59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两年多时间了,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时常萦绕在我们心中。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我和家人专程来到母亲坟前祭奠,不绝思念油然而生……母亲1923年农历八月初十出生于江汉平原一户渔民家庭,幼年丧母,及薜之年就进入了婚姻。她和父亲含辛茹苦,为一大家人的生计操劳,哺育我们兄弟四人成年。  相似文献   

18.
信息播报     
农妇昏厥路边保安热心救助近日,山东省德州市气温高达41度,6月22日中午12时许,天更是像下了火般的热,年近60岁的王老太太由于惦记着家里的牲口没人喂,顶着烈日从亲戚家往回赶。火辣辣的日头晒得老人几乎睁不开眼睛,时时感到头晕目眩,当她路过天衢工业园附近时,由于不堪酷热,昏倒在路边……恰巧,德州市德城保安服务公司保安员李晓亮骑车经过,见老人家昏倒在路边,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将老人搀扶到一边,用衣服为老人遮挡住烈日。等急救人员赶到,他又随同医务人员将老人送到医院,为老人垫付了急诊费,待老人苏醒过来,并通知其家人赶到时…  相似文献   

19.
过节的快乐     
那年春节前两天,外婆给我们住的两间平房搞了大扫除,又翻晒了被子,外婆已是75岁。到了除夕,她老人家忙忙碌碌了一整天,晚上吃饭时竟不知怎么变出了一桌的佳肴,那家乡的梅菜肉、鸡蛋饺、蒸肉丸,还有最具客家特色的酿豆腐,外婆还让我们呷了几口她自酿的客家糯米酒。年夜饭后,外婆让我们兄弟轮流背诵"老三篇",又齐声朗读"语录",然后给每人奖励一个潮州柑,她自己却没舍得吃,  相似文献   

20.
农妇在委托我之前,通过电话跟我接触了两个月。农妇说,她拿不出多少律师费。我给她的方案是,先预收3000元费用,剩余部分按照风险收费,标准是20%。农妇接受了我的方案。交费时又遇到问题。老人家心急如焚去市里汇款。账号少写了个数字。我一直没收到钱。农妇每天几个电话打过来询问,我的回答都是还没收到。农妇急了,认为我是骗子,电话里差点哭出声来。我百口莫辩,恨不得把心挖出来给她看。后来她又去了一次市里,重新核对了账号,把钱再次汇过来。我收到钱之后马上给她打电话。让她放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