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毒品犯罪在众多犯罪行为中社会危害性大、打击难度高,是一个极难解决的社会性问题。新型毒品尤其是新精神活性物质毒品的日益扩散,给打击毒品犯罪的相关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型毒品犯罪在量刑标准规制方面的欠缺,给司法实践带来了相当的争议。通过归纳整合新型毒品犯罪的相关刑事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结合有关合成大麻素类新型毒品犯罪案件的判决实例,提出新型毒品犯罪定罪量刑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第 356条规定:“因走私、贩卖、制造、运输、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我国从严打击毒品犯罪,对再犯毒品犯罪的犯罪分子从重打击的决心。但该条究竟属于何种性质,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理论界也说法各异。笔者认为,该条规定就性质而言是特别累犯。 一   累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是世界各国重点打击的对象之一。从各国的刑法规定看,累犯的构成不外乎三种要素,即: (1)前罪所受刑罚的种类和后罪应受刑罚的种类; (2)前罪和后罪的主观罪过形式; (3)前罪…  相似文献   

3.
关于新型毒品犯罪立法完善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前沿》2010,(5):79-82
目前,在我国由新型毒品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日趋严重,不仅诱发了大量刑事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也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认识到新型毒品的泛滥与国家惩处此类犯罪活动所面临的司法困境密切相关,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由于立法上的不足导致对新型毒品犯罪查处和打击不力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并深入探讨如何完善打击新型毒品犯罪相关立法及司法解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都属于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成立的重要条件必须证明嫌疑人主观上具有明知。如何证明嫌疑人进行毒品犯罪时的主观明知,成为能否有效打击毒品犯罪的关键。通过分析毒品犯罪案件主观明知取证难的原因,提出了主观明知取证的基本方法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丹东地区毒品犯罪活动的研究分析,总结出该地区毒品犯罪的特点,并基于各相关部门在打击丹东地区毒品犯罪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针对毒品犯罪的情报工作、加强缉毒队伍软、硬件建设、加强专群工作的有机结合以及加强各相关部门配合协作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打击丹东地区毒品犯罪活动的对策,以期有效遏制该地区毒品犯罪,进一步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毒品犯罪有迅速蔓延之势,毒品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安宁,同时也会引发大量其他类型的刑事犯罪,司法机关面临异常严峻的打击毒品犯罪的任务。在侦办毒品犯罪的司法实践中,由于一些疑难问题的存在,导致对此类案件的侦查困难重重。本文拟对当前查处毒品犯罪案件中所遇有关疑难问题做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型毒品犯罪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毒品犯罪目前十分突出,表现出群体化、公开化等特点,并可能有一段继续膨胀期。我国应加快调整刑法,规定新型毒品的起刑数量标准,强化对新刑毒品的专案侦查,完善社会管理,以遏制新型毒品犯罪的蔓延发展。  相似文献   

8.
毒品问题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非传统安全因素之一,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目前,全球毒品问题继续呈泛滥之势,对我国的危害和影响不断加大。同时,国内滋生、诱发毒品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仍然不少,我国国内毒品犯罪形势日趋严峻。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涉毒品种不断增多,各种新类型毒品不断涌现,给打击毒品犯罪带来了新的困难。在这种形势下,毒品分析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在禁毒工作中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期专题人物,我们带您走近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请他为我们分析当前我国毒品犯罪的形势及特点,并重点讲述近年来公安部禁毒局在推进毒品分析技术发展方面所做的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9.
针对不断蔓延的毒品问题 ,中国政府加快了禁毒立法的步伐 ,制定颂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禁毒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近年来 ,各级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毒品犯罪的高压态势 ,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打击毒品犯罪的专项行动和破案战役。抓获了一大批毒品犯罪分子 ,缴获了大量毒品 ,沉重地打击了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10.
在毒品犯罪日趋严峻的大形势下,渝东北地区以其特殊的历史文化特点、地理地貌特征以及因三峡工程建设而形成的移民经济社会特色,逐渐成为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打击毒品犯罪的重要前沿之一。进一步发挥渝东北地区在打击毒品犯罪中的积极作用,对维护三峡库区、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经济犯罪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在经济犯罪中又以金融犯罪危害更为突出。目前金融犯罪大案、要案大幅度上升,作案手段呈智能化、多样化、隐蔽化,危害重大,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给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更对社会经济秩序乃至整个社会秩序产生了严重破坏。因此,制定科学、有效及切实可行的打击对策是当前公安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毒品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宁,成为困扰社会的最严重问题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在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文化科学技术的同时,西方国家享乐至上的腐朽思想意识也涌入我国,特别是近几年毒品犯罪日益猖獗。而毒品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应是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家庭、社会四位一体共同组成的整体预防的网络体系。因此笔者对毒品犯罪的特点、犯罪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毒品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毒瘤。以聚法案例网中的裁判文书为样本,从犯罪人情况、组织状况、行为状况、经济特征及保护伞状况四个方面分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现状和特征,从犯罪人个体、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分析黑社会性质组织产生的原因,可以更清晰地厘清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根本特征,并结合其特点进一步提出打击、预防该类犯罪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日本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未成年人犯罪率大幅攀升,并且呈现出群体性、突发性、盲目性和严重性等发展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拟通过对日本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特点、犯罪原因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对策等研究,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和学习日本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有效经验和成功之处。以期为我国有效开展预防及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犯罪是世界各国均面临的一个突出的严重社会问题。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未成年人犯罪都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中。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正日益集中在一些严重犯罪中,且有犯罪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类型多样化、少女犯罪迅速增长、涉毒犯罪日益严重等趋势。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犯罪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必须从根本问题入手,研究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即是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6、进城农民平等意识与相对剥夺感之间的矛盾,促使部分进城农民非法致富动机扩张一直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农民,不容易体会到农民与市民之间的不平等,而一旦走进城市试图生存下来的时候,进城农民就会对自己所遭遇的不平等产生强烈的震撼。在城市,工作肯干并有效率的“农民工”往往受到带有歧视性的雇用,工资低,待遇差,大多只能干“累、脏、差”的活,多劳少得,缺少福利,缺乏安全感;相反,一些不肯出力而“混日子”的城市“固定工”,由于具有“高附加值的社会身份”,往往向管理、技术的工作岗位聚集,得到的报酬也往往较高。由此形成二者工资待…  相似文献   

17.
流动人口在促进我国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流动人口中高危人群犯罪现象也十分严重。课题组对其犯罪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各地区的流动人口高危人群有着共同的犯罪特点,如犯罪类型以侵财犯罪为主,犯罪高发时间多数在元旦后春节前,犯罪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犯罪人员居住地点多数选择在出租房内等。针对流动人口高危人群犯罪的特点,公安机关应当建立科学有效的管控机制,如信息化管控机制,案件发生快速反应机制和社会综合治理管控机制。  相似文献   

18.
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当前我国司法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社会危害性巨大 ,严重危害着社会治安稳定 ,甚至威胁着地方政权 ,也是当今世界各国重点防范与打击的对象。为了有效地遏制和打击这一日趋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 ,文章针对这类犯罪的特点 ,分析了我国当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盗窃汽车犯罪是近年来凸现的严重侵财型犯罪,它犹如寄生在汽车发展身上的毒瘤,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上升重化。文章通过对沈阳市近年来盗窃汽车犯罪走势的分析,提出了打击防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问题因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以及在中国大陆快速的滋生和蔓延,严重破坏了国家的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引起了司法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黑社会性质组织许多方面的特点决定了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中一般缺乏法制观念、侥幸和畏罪心理严重,审讯工作应周密设计,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以达到有效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