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她们的歌,不抢眼,却最具内涵;不激烈,却流露出分明的节奏;没有一丝的造作,却透出些许神秘……在这样的音乐里,或品一盏清茶,或饮一杯美酒,或啜一口咖啡,都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2.
文化长廊     
随笔)夜/读/的/况/味□张麦自幼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夜读,尽管自己算不得文人学子。我的夜读习惯是在乡下时养成的。那时,在乡下当农民,白天忙着上坡下地,而到了晚上,无以消遣的物什,只好就着昏黄的煤油灯读些前没有头、后没有尾的破书残卷,且每至夜半更深而不...  相似文献   

3.
八十年代中期,到北京开会,会期中,去看望黎澍同志,见面后闲谈到改革问题。黎澍同志说:“改革的路,会是很长的。但,无论如何,当前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逐渐改掉‘斯大林模式’,无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领域中,都是如此。“这话,在当时,对我无疑是起了震聋发聩的作用。从那时以后,我就比较注意阅读一些阐述“斯大林模式“真相的书或文章。1991年,苏联一下子土崩瓦解,这一类书或文章出得更多了,我也读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在我读到的这些书中,今年一月,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严秀同志的《一盏明灯与五十万座地堡》,算是最重要的一本。这本以国际问题作为题材的专论及杂文集,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谈到了“斯大林模式“。其中,尤以《可怕的  相似文献   

4.
两只黑熊     
金鑫从前叫金散的时候是个狗不理的穷主儿。一次偶然机会,金鑫在地摊发现了一本书,书名叫《姓名与人生》,当下如获至宝,揣回家挑灯夜读。读后恍然大  相似文献   

5.
走进唐诗     
汪嘉 《公民导刊》2013,(12):56-57
<正>总是无数次梦回唐朝,总是在无数个夜晚读唐诗,伴着窗内一盏孤灯,长长的夜便交付给了那一本诗集。厚厚的一本,读了几年,感觉仍是新了又新。最让人无法释怀的诗人始终是李白和李商隐。李白一生任情任性,是一个为自己的心活着的人,他在五十六岁的时候,还热情的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兵,他的目的是"救国靖乱",然而兵败入狱的罪名却是"附逆"。接着  相似文献   

6.
有人渴望出洋,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人渴望发财,幻想国外遍地是黄金……这原来是一种愿望,是一个梦境,但却诱惑了一部分痴男痴女,不惜变卖家产,四处借债来圆这美梦。当他们梦醒国门的时候,却为时已晚。一幕幕痛心疾首的场景在不住地告诫人们——非法偷渡活动所换来的是一颗颗苦涩的果实。  相似文献   

7.
佚名 《中国减灾》2012,(1X):39-39
<正>2008年春节前南方诸省遭遇五十年一遏的雪灾,国人返乡之路变得前所未有的艰难。老天有眼,当能看到芸芸众生在这块土地上为回家而身心俱疲:或为一纸车票绞尽脑汁;或困守车站苦苦等待;或陷于路途进退两难……于是,有人呼吁"为国为己,今年过年不回家",有人建议推迟放假到元宵节,有人重提提高火车票价格以减轻春运压力,诸如此类,各种提法都有。我愿意以善意来理解这些建议,但要赢得共鸣几乎没有可能。为什么我们不辞辛苦,不惜代  相似文献   

8.
罗世平同志你走了 ,当韩宇东主委电话告知机关说你走了 ,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多么希望主委说的不是你 ,多么希望是自己听走了神。当主委哽咽着再次说出你的名字时 ,顿时我的心往下一沉 ,脑子显现出你的微笑 ,你的声音 ,你那过早霜白的头发……怎么可能 ,你就这么走了 ,就这么匆匆忙忙地离我们而去了 ?我和你接触虽然不多 ,但点点滴滴的印象却很深。农工党海南省委有关提案的工作会议 ,你有请必到 ,必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你为农工党中央领导来琼考察及农工党省委在贫困地区考察的项目亲自驾车下市县 ;你为农工党省委联系的琼中红岛中学…  相似文献   

9.
不逝的记忆     
从城里向西走,过了福州洪塘大桥就到了我居住的金桥花园,有人说我远离城市,可我却觉得有回归的感觉,因为宽阔的乌龙江西岸就是闽侯县,而我的祖籍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10.
陪读种种     
陪读,可算得是熟悉的陌生事了。熟悉,因为他由来已久;陌生,则因为它有变异而无常态。古人陪读,为士子所艳称的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但能否读进去却大可怀疑。唐人小说《李姓传》、明人传奇《绣襦记》里的郑元和就因李亚仙陪读而不能潜心于书本,害得李亚仙剔目自毁。尽管在文学创作中将此推向极端,但也示人以“红袖添香”的陪读似喜实悲。古人的陪读,还有陪冲龄即位的小皇帝或髫年储君读书的,作陪者是宗室子弟,虽年幼却犹知尊卑,不免战战兢兢,当然是苦差使,此后更可能因而卷入宫廷政治斗争,祸福难料。这种陪读,古人身历者既少,距离当代又远,…  相似文献   

11.
幸福     
有人说幸福与你贴得如此之近 就无法看到它的全貌 有人说幸福在你看得到但拿不到的地方 那地方名叫永远的前方   为此你能说些什么 ?  我要说 幸福需要痛苦的载体 我很早就幸运成为了苦力 我要说 苦力的个性就是体会分量 !  我要说 我曾与幸福在路途中互相照顾 互相谦让 但更多的是互相猜疑 它怀疑我只是为了消费而无建设 我怀疑它仅仅昙花一现而非长久 于是我们分道扬镳 于是我们又回头互相寻找 我要说 就这样我们分分合合 把所有笔直的道路走得弯弯曲曲   我要说 分手的时候 它也没有离开过我的肩头 我依然以扛着幸福的姿势走路 …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人生无常,旦夕祸福只能听天由命;也有人说人生虽无常,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都对。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从“听天由命”到“掌握命运”,是神圣的《残疾人保障法》为我插上了翅膀,给了我搏击命运长空的信心和勇气。 记得很小的时候,由于一次意  相似文献   

13.
叶舟 《今日海南》2006,(4):47-47
这两年,我经常到羊山探古寻幽,到古村走走,到山寨转转,几乎踏遍大大小小村寨。但去得最多,走得最勤的,要数美梅村。每次与朋友讲美梅,他们都误听为“美眉”,都以为那里“金屋藏娇”,有的是“大家闺秀”,有的是“小家碧玉”,一个个秀色可餐,摄人心魂。其实,无论是“梅”还是“眉”,都是女性化的名词,都柔婉清丽,楚楚动人,都是美的象征。以美梅为村名,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令人产生冰清玉洁的遐想。同行中有人以字论意,说是羊山以盛产“壅羊”而得名,羊大为美,村寨以“美”字冠首,也在情理之中;至于梅么,也许这村子有人爱梅、植梅或咏梅,便…  相似文献   

14.
那边的月亮     
“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我去当保安员的时候,是她唱着这首歌为我送行的。 记得那天蒙蒙亮,月儿还挂在树梢,她就从十多里路的单位赶到我家。我打点行装,背起行囊,她用自行车带着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歌声一路情地送我到小镇车站,各自怀着眷恋的心情依依惜别。 我来到了千里之外“人间天堂”的苏州,光荣地当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笔记》一书己经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一个多月了。书名叫《和谐社会笔记》 ,有人问我读了哪些书 ?说实在的 ,精读加粗读 ,真不知读了多少百本书。记得单是一家出版社的书我就读了十好几本。可是 ,这笔记与其说是读出来的 ,不如说是跑出来的 ,哭出来的。为了认识社会 ,为了提高一点社会的和谐度 ,我到过很多地方调查 :到过十年不下滴雨的沙漠里调查牧民 ;在雨季 ,越激流 ,走“猴子路” ,过铁索桥 ,到蚂蝗上树的哀牢山调查山里人 ;在冬天 ,我脚踏滑雪队员的雪橇 ,手扶滑雪队员的双肩 ,在雪山上调查少数民族。实践是写作的源泉 ,调查是…  相似文献   

16.
瀛台泣血     
对于清代倒数第二个皇帝德宗之死,有两种说法:一曰毒杀,一曰病毙,宫廷中这些幽深的秘密,永远是解不开的谜。最近,看到报纸上的一篇文章,持病重不治而亡的观点,似乎更有理由一点。因为从宫中的御医方案,和光绪自己的文字看出,他很可能一直是位精神抑郁,身体衰弱的病人。经过重重打击以后,身心交瘁,情绪沮丧到了极点,在瀛台幽闭的无望岁月里,终于像一盏孤灯,耗尽了最后一滴油,生命之光便熄灭了。清代的德龄公主写过一部书,书名《瀛台泣  相似文献   

17.
媒体广场     
《人民公安》2010,(23):5-5
<正>《环球》2010年第23期汇率硝烟临近2010年年底,一年前还在金融危机面前"风雨同舟"的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却在或快或缓的复苏中闻到了明显的硝烟味儿。有人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在外汇市场打响,而这场攻防战最为激烈的时候,可能尚未到来。  相似文献   

18.
因为爱你,我会在你晚归的时候,为你留一盏温馨的灯; 因为爱你,我会在你为事业奔波的时候,接纳你一脸韵倦容; 因为爱你,我会和你有滋有味地享受粗荼淡饭的日子; 因为爱你,无论幸福安逸还是凄风冷雨我都会义无反顾地跟你一直往前走下去……  相似文献   

19.
偶得闲暇,静心挑灯夜读。细细品味着书中那句格言:人生最紧要的不是你站在什么地方,而是你朝什么方向走。蓦然间有些感悟。禁不住回首漫漫18年从警路:从书生意气到稚气不再,从风风火火到沉稳有加。个中有艰辛也有欢笑,有懊悔又有自豪。尽管成长的历程难以褪去岁月的铅华,但跋涉的足迹折射出的却是我对警察情结那种锲而不舍的追求和依恋。清楚地记得18岁那年,携憧憬拥希望进入警校,为即将从事充满风险和挑战的职业而锤炼。回忆里的我:稚嫩的脸庞,瘦削的身材,配上一套蓝服,倒也显出几分神气和英武。不过,那时对警察的理解似…  相似文献   

20.
寒门与富有     
在妇联工作已25个春秋,走出去的希望已然渺茫。机会与命运的阴差阳错曾使我困惑,但更多的却是我能在这个岗位上有滋有味、有歌有乐地工作。失意的抑郁在我之所以为一瞬,主要是孜孜以求的读书、写作给了我精神上的充实与情感上的愉悦。多年来,无论笔杆子吃香还是掉价,我一直固守着爬格子的习惯,不论有无功利,不讲高低贵贱,只要事业需要,执著地真诚投入。多少次夕阳如血的黄昏,人们悠然街头,我方步履匆匆走出办公室;多少个夜晚,人们酣畅梦乡,我却与孤灯相伴,或信马神游或伏案疾书。我不平过:长在妇联尤如出身“寒门”,难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