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浩 《电子政务》2012,(8):91-94
介绍了《电子政务行政生态学》一书的内容架构及其遵循的"理论—方法—实证—政策"的思路脉络,认为该书首次从行政生态学的独特视角对电子政务进行了系统研究,拓展了电子政务的研究领域。重点评述了该书对电子政务研究领域的"一个突破、两个创新、三个探索":一个突破是指建立了电子政务与行政环境互动分析的理论框架;两个创新是指在电子政务基础理论研究上有创新,也在实证和应用方面进行了创新,开发出一套可用于实证研究的、可操作的电子政务测评方法;三个探索则是指构建了电子政务发展推动"政务变革"的五阶段模型及其相匹配的阶段性策略,对当前一些主流观点进行了认真的再思考,将中国电子政务放在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和历史发展的动态演进中权衡电子政务的各种策略组合。  相似文献   

2.
李鹏 《电子政务》2012,(11):37-43
阐述了美国电子政务技术演绎模型的由来及其研究进展,以及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技术的差别和政务技术、行政组织、制度安排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美国电子政务技术演绎模型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电子政务技术"和"信息技术—制度安排"两个维度上,其研究局限性则主要体现在学术研究视角、组织能动性作用、跨文化情境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电子政务技术演绎的分析维度及研究路径:从电子政务技术、行政组织结构关系、相关制度安排三个分析维度推动电子政务技术演绎模型本土化发展,并加强电子政务网络、行政组织网络、制度因素三个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评估框架下,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开展了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调查工作,从基础准备、在线服务、电子参与、多渠道服务、新技术与新应用等方面,客观评估了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并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持等方面对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实施后,我国各级政府在行政管理中面临着资源系统建设系统运作等方面的问题.从公共管理政府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子治理电子政务之所以值得重视,主要在于其能够赋予公共管理政府服务更多的更高层面的价值,在于其能够促进政府管理更规范更民主更廉洁更具责任心.本文试图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力阐述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法律及政策问题论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制度体系内容及途径.提出了关于电子政府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电子政务的经济职能体现在四个方面:宏观经济调节,即电子政务服务于传统的调节资源流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微观经济管理,即信息网络手段被用于政府对经济行为主体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实现政府的企业化管理;产业结构调整,即电子政务建设在创造对IT产业巨大需求的同时,也在促使整个经济产业结构向信息化转移,"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战略直接带动了软件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即电子政务直接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与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型,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公开、透明、诚信、高效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务是当代公共部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公共管理的集中表现.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普遍推行的电子政务实现了信息技术应用与行政流程再造二者的一体化:电子政务为再造行政流程、实现政府资源整合、形成跨部门的网络化协同办公和改善政府服务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动力;行政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应用,为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营造了政务环境.然而,我国信息技术应用与行政流程再造"两张皮"的政务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因此,根据实践验证的逻辑和理论发展的逻辑研究分析我国基于电子政务应用的行政流程再造的问题和提出具体对策,将有助于调整和正确把握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推动电子政务的深度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田和平 《电子政务》2008,(4):163-167
在创建服务型政府新视野下,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意识,用全新视角来设计和规范电子政务今后的发展工作,促使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五大转变“,即:从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从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从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从管理创新向管理和服务两方面创新转变;从电子政务的独立运行向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相互融合转变.  相似文献   

8.
电子政务服务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中国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与服务效能,因而如何对电子政务服务能力进行管理已成为理论与实践界关注的热点。从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结构,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识别、测量与评估,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培育、获得与提升四个方面提出了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管理研究的关键问题,并基于组织生态理论与服务价值链思想构建了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生态价值链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行政模式,提高了行政效率,也给行政相对人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也给传统的法学理论带来了挑战,不仅是与电子政务关系密切的行政法学受到挑战,刑法、民法等法律部门传统理论都应该进行变革,如何使相关法律部门与电子政务相适应进而促进行政电子化、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阐述了当前电子政务涉及的行政法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挑战和影响;论述了电子政务中的刑法问题;讨论了电子政务中的民法问题,以及现行《民法》中相关规定所应做出的适应变革。  相似文献   

10.
新阶段电子政务的三个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2001年以来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进展主要政府部门的核心业务信息化基本上完成,业务对信息化的依赖度大幅提高;电子政务网上公共服务取得明显进展,公众对政府电子服务的接受度也有很大提高;电子政务进入到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阶段;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建设日益受重视;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体系受到相当的重视.指出了中国电子政务的三个发展方向要突出以用户为中心、以"公共服务为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及低成本高效益的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1.
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在未来若干年内将成为电子政务的战略重点和建设热点.分析了天津市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鉴于知识管理对提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价值的重要作用,基于知识管理思想对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子政务实践进行了分析;提出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框架,构建了基于知识管理思想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提出了天津市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以期提高天津市电子政务整体应用水平和公众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田和平 《电子政务》2008,(3):163-167
在创建服务型政府新视野下,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意识,用全新视角来设计和规范电子政务今后的发展工作,促使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五大转变",即:从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从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从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从管理创新向管理和服务两方面创新转变;从电子政务的独立运行向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相互融合转变.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面临的挑战,指出推动改革和创新是电子政务的核心社会价值,最后提出应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按政府管理与服务事项全流程创新电子政务建设模式,重点解决好统一网络平台的作用,跨部门应用系统的建设、管理体制、电子政务建设的绩效评估、人才培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2001年以来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进展:主要政府部门的核心业务信息化基本上完成,业务对信息化的依赖度大幅提高;电子政务网上公共服务取得明显进展,公众对政府电子服务的接受度也有很大提高;电子政务进入到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阶段;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建设日益受重视;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体系受到相当的重视.指出了中国电子政务的三个发展方向:要突出以用户为中心、以“公共服务为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及低成本高效益的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以服务公众为核心的电子政务的国际发展趋势、意义和作用;选取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等36个大城市为研究对象,借鉴联合国和欧盟电子政务评估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从公众用户的角度出发,重点从便民服务、教育、医疗、交通等9个领域评估了面向公众服务的中国城市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分析了面临的新形势,最后提出应从提供电子政务的个性化服务、提高电子政务服务的用户体验度、缩小数字鸿沟、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结果导向型"电子政务发展评估、重视电子政务相关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完善电子政务的市场化推进机制等方面发展面向公众服务的中国电子政务的对策建议。摘要: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电子治理与电子政务文化互促的内在逻辑关系:电子政务文化治理既是电子政务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主要内容之一;分析了中国电子政务文化治理面临的挑战:即电子政务文化与既有相关文化关系的冲突、与公职人员认知和素质的冲突、与传统行政模式的冲突及其自组织的冲突;提出了推进中国电子政务文化治理的策略建议:政府主导、公众参与、鼓励社会文化创新、注重发掘和培育新文化、改善政风环境、强化制度建设与监督落实、纳入官员政绩考核等。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2001年以来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进展:主要政府部门的核心业务信息化基本上完成,业务对信息化的依赖度大幅提高;电子政务网上公共服务取得明显进展,公众对政府电子服务的接受度也有很大提高;电子政务进入到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阶段;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建设日益受重视;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体系受到相当的重视。指出了中国电子政务的三个发展方向:要突出以用户为中心、以公共服务为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及低成本高效益的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8.
各国政府信息化立法趋势和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艺 《岭南学刊》2003,(6):29-32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各国政府信息化立法从发展趋势上来看,一方面是政府行政信息资源的管理而带来的立法问题,另一方面是建设电子政务所带来的管理和规制问题。各国政府信息化的立法特点体现在:政府信息化的立法推动了政府信息化的发展,推进了行政改革;在立法范围上,涉及到政府信息资源、政府信息内容、电子政务建设、技术标准和安全方面的政府信息法律制度;在立法方式上体现了灵活多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浅谈电子政务建设与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电子政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及国外发达国家建设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体制影响的介绍,重点论述了我国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以及电子政务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技术文化、行政文化以及网络文化的交融催生出电子政务文化,并对电子政务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类分、解析文化概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电子政务文化的定义并阐述了其五个方面的特征;论述了电子政务文化宏观结构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即主要是技术文化和行政文化交叉产生的新文化;基于树状结构系统分析了电子政务文化的微观结构及相对应的四个方面内容——理念层文化、制度层文化、行为层文化和物质层文化,并对各部分结构包含的具体内容作了探索性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