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2,(9X):29-35
<正>我们不仅需要在灾害发生前后的非常时期内充分考虑并满足妇女儿童的需求,而且更需要在非灾时的长期日常生活中探讨建立妇女儿童减灾的服务模式。常言道:防患于未然。我们在平时坚持提高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抵御能力,降低该群体的生理、心理脆弱性,那么,当灾害来临时,这种服务保障势必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建议重点加强对妇女儿童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灾害面前,江西省抚州市全面加强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在组织体系、应急机制、应急准备、预防预警、转移安置、应急响应、恢复重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日益严峻的灾害应急形势,迫切需要加强中国特色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家灾害应急体系,一方面,需要以科学的灾害应急理论为基础、作支撑;另一方面,由于灾害应急工作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行政应急权力的正确使用是有效解决灾害事件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对应急状态时所必须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行政应急权力的设置与行使应当而且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灾害事件中应急权的使用应做到事前的权力来源的立法完善、权力主体的确定和应急机构的设置;事中应确定应急权行使的条件、原则、内容、对象、范围、程序和时间以及对应急权的监督;事后通过立法手段、司法手段及采取行政问责制的方式对行政应急权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对灾害事件中行政应急权的行使确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李平 《中国减灾》2006,(5):40-41
政府构建的灾害应急管理机制,是从容应对各种灾害的关键。美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中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灾害应急过程中,对处于危险区的群众尽早实施转移,是降低人员伤亡损失的有效办法之一.在地方救灾工作报告或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报道中,常常能听到灾区各级政府为应对灾害,及时组织群众转移安置,有效减少了灾害损失.但有时也能听到,一些地方为了避免人员伤亡,对不愿意转移的群众采取强制撤离.  相似文献   

7.
<正>应急避难场所是为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遵循一定准则,经政府规划、建设,配备必要的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能够为居民提供紧急疏散、临时生活服务的安全场所。作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的基础性设施,应急避难场所在重大灾害事故防范准备、抢险救援、过渡安置过程中,能够起到转移避险、安置受灾群众、稳定社会的作用,对降低灾害损失影响、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扎实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增强我国城乡安全韧性、提升基层抵御灾害事故风险能力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8.
SARS危机以后,传统政府治理模式下的公共危机管理和应急体系受到了普遍的质疑。随着政府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突发事件中的应急警务在训练、应急备勤、信息披露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公共危机管理的视角而言,应急警务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为应急警务研究提供了必需的理论依据;在行动逻辑、法律规制、组织建构、应急技术等方面为应急警务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欣华 《中国减灾》2006,(8):10-13
突发事件,往往会于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以人们意想不到方式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生存环境和公共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与以往不同的是,现代社会除了传统的灾害外,新发灾害种类明显增多,发生频率有所提高。而且,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极易引发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次生或衍生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乃至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因此,如何实施更加有效的应急管理,尽可能地预防和减少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已成为现代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重大挑战。国务院7月6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2005年4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后,国务院下发的又一个重要指导文件,是落实《总体预案》的具体政策和措施。而地方政府也结合了地方特色构建应急管理体系,以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安国利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已成为21世纪各级政府的必修课,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正逐渐驶上快车道,并筑起“钢筋结构”,有效应对新世纪公共安全面临的全新挑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球重大灾害发生的频率呈上升趋势。集中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有利于有效防控次生灾害,组建和培养一支坚强、高效的复合型灾害应急专业队伍,集中管控各种灾害风险,形成灾害防控的合力。我国应将疫情防控纳入集中型灾害防控体系,及时监测和果断阻断可能发生的灾后公共卫生事件,不断提升和完善我国的灾害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1.
北京"7·21"暴雨灾害暴露出政府在灾害应急管理及预警机制方面的不完善:政出多门,信息不畅,缺乏统一指挥协调的管理机构,预案操作性、可行性不强,导致抢险救灾不力。我国应制定《灾害应急管理法》,依法防灾治灾;建立统一协调的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加强灾害预警与危机处置管理;建立城市居民避险自救、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学习演练机制;建立社会化的抢险救灾联动机制,以应对灾难危机。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城市灾害管理的现状2003年"SARS"事件之后,我国政府加强了对灾害管理机制的建设:制定并颁布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形成了包括灾害在内的各类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框架;建立责任政府,加强政府部门的责任和透明;加强灾害管理的国际合作等。这对于提高城市应对灾害的救助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供了很好的解决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美国应急管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套较为成熟的应急管理体系,积极借鉴其应急管理的有益经验,对提高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日益严峻的灾害应急形势,迫切需要加强中国特色灾害应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2003年至2006年,陕西省渭南市连续发生了四次特大洪涝和风雹灾害。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渭南市民政局通过制定救灾应急预案、提高灾情管理工作水平,精心组织安置受灾群众,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提升了灾害救助能力,维护了灾区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宾川县民政局采取四项有效措施,努力提高灾害应急救助水平:一是以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为重点,以转移安置、灾后救济和灾后重建等为主要内容,制定操作性和可行性较强的救灾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7.
城市各种突发灾害提出了强化城市应急管理能力迫切需要,应急管理也因此成为近年来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受到重视的领域。城市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要改变偏重于应急而预警预防式管理相对滞后的状况,提升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强化应急管理基础设施、机构协调、应急联动平台的建设,扩大社会参与,是提高我国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8.
《新东方》2016,(2)
风险社会俨然到来且呈现出复杂变化的趋势。计划经济时期"全能政府"长期大包大揽,忽视社会力量,自身精疲力竭的同时,使社会也得不到培育和成长,最终结果是面临突如其来的灾害,应急显得捉襟见肘。笔者以海南省为例,分析在"威马逊"台风中应急动员面临的困境,并探寻可能出路,提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灾害发生后,地方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作出批示指示,省(直辖市)减灾委、民政厅启动地方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紧急下拨救灾资金,调运发放救灾物资……  相似文献   

20.
新西兰灾害紧急救援管理实行统一的综合的紧急救援管理体制。新西兰救援管理体系有三个层次:国家层次为民防与应急管理部(MCDEM);地区为应急管理委员会;市为应急管理委员会。三个层次的机构均隶属相应各级政府,在处理灾害时,各级政府的灾害协调小组(委员会)联合办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