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天上掉下个子怡妹妹 我叫章子男,是章子怡的哥哥。我父亲是北京电信的经济师,母亲曾是幼儿园的老师,全家四口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有一次母亲去参加同学聚会,看到人家身边都有两个孩子,好生羡慕,回来后就与父亲商量:“咱们再生一个吧。”1979年2月小子怡出世了。母亲原想要一个女儿,心想事成,女儿来了,真是心旷神怡呀!于是给女儿取名“子怡”。母亲的同学们也都是在那一年生的第二  相似文献   

2.
幸福的感觉     
母亲去世后,父亲老得很快。 没有栀子花了。父亲喃喃地说。 我知道父亲在说什么。母亲在世时,每到栀子花开时节,母亲每天都会从外边买好多的花回来,父亲总是满脸的喜悦。  相似文献   

3.
有一年,父亲过生日,我们三姊妹在家里帮忙,母亲叫父亲上街割几斤肉。等了半天,父亲回来了,两手空空。母亲问,肉呢?父亲说,没买到。母亲怪他太  相似文献   

4.
小美 《协商论坛》2008,(12):60-60
自我记事起,一家人吃饭时,父亲盛的第一碗饭必先端给母亲。待母亲碗里的饭快没了时,父亲会轻声说一句:“还有饭呢,再添点。”母亲摇摇头说吃饱了,父亲就说:“那就来碗汤吧,你喜欢的丝瓜汤。”父亲拿起汤勺,舀了汤放在母亲面前。母亲也不谦让,安然接受。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诺言     
西流 《人民公安》2010,(14):64-64
<正>父亲对母亲说,晚饭后你到电影院门口等我,我请你看电影。父亲是偷偷对母亲说的,母亲闪了父亲一眼,脸一下子就红了。她装作没有听到跑开了。这是十几年后母亲告诉我的,母亲当时还是个姑娘。那天晚上母亲早早地就吃过了饭,她一反常态地在镜子前多停留了几分钟,然后就趁着夜色出了门。  相似文献   

6.
吴忠溪 《中国保安》2004,(24):49-49
父亲一生有三句话,令我永生难忘。父亲的第一句话是:“你看这件事怎么样?”父亲一向是说一不二的,包括母亲也别想改变。母亲爱父亲,又有点怕父亲。虽然父亲当年只有每月18元人民币的微薄工资,但在母亲心中,父亲是她的支柱和偶像。这造就了父亲的独断专行,但也树立了父亲不可撼动的威信。我家六个兄弟姐妹,母亲病逝时,大姐、二姐已经出嫁,大哥、二哥在外工作.弟弟到外地读书,我在本镇读高中。家中,只有我和父亲两个男人相伴。我家有一块宅基地,有人想买。那一天晚上,我们两个男人吃着晚饭,父亲突然问我:“我想把那块地卖了,你看这件事怎么样?…  相似文献   

7.
胡枫  廖超文 《当代广西》2014,(10):48-49
正9岁,母亲因脑溢血离世,她赶不及见母亲最后一面。15岁,父亲中风导致偏瘫,她休学回家照顾父亲。16岁,她背起父亲上学去。17岁,经过精心护理,父亲一次能站立半小时。她叫陈春林,1997年出生在钟山县清塘镇英家村,家庭虽贫寒但也完整幸福。然而,9岁以后,母亲早逝、父亲瘫痪,年幼的她和弟弟的生活开始布满阴霾。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敬爱的父亲戴安澜将军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们深切地怀念把我们抚养成人的母亲王荷馨。母亲生于1907年,她与父亲同是安徽无为人。母亲与父亲的婚约,是由双方父母定下来的,戴王两家是表亲。母亲的家境贫寒,小时候与同村的女孩一样,都要裹脚缠足,这个过程很长,其间还要参加劳动,母亲说那种肉体的疼痛和心里的痛苦是难以形容的。但是在那个时代,她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是默默地忍受。母亲从小性格倔强,只要她认为能够做到的事,她都要去做,缠足裹脚的这一段经历在她倔强的性格中增加了对困难和痛苦承受和强忍的能力。父亲与母亲是1927年1月…  相似文献   

9.
母亲生前与父亲共同书面许下愿望,死后将遗体捐赠。然而母亲猝然离世后,女儿却将母亲遗体火化,并且在发布讣告的亲属名单中未将父亲列入;父女亲情裂变,引发两场罕见的亲情官司——  相似文献   

10.
我的母亲——郑立真,约生于1897年,广东惠阳淡水人,毕业于广州图强助产学校。母亲出生于旧中国传统的农民家庭,靠媒妁之言与父亲(邓演达)结为伉俪。婚后,父亲依然追随孙中山革命,母亲则留在家中,与伯父母同住,边侍候祖父母,尽守妇道,边继续发奋学习文化,因为父亲常鼓励母亲要勤奋学习、自强、自立,树立为人群、为社会造福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大革命前,母亲考上并毕业于广州图强助产学校。1926年,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父亲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北伐期间,父亲不仅领导总政治部的工作,而且参加了担任北伐前锋的第四军的军事指挥,…  相似文献   

11.
我的母亲刘慧征,生于1895年,卒于1985年。她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我父亲张澜先生是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和四川反袁斗争的领导人之一,是一个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奋斗不息的民主人士。母亲19岁与父亲结婚。在父亲的影响之下,母亲的命运也与中国革命联系在了一起。我的外祖父是解元,1902年被清政府选送留日,次年病死,那时母亲8岁,因家境贫困,靠外祖母纺纱、织布、刺绣度日。母亲识字不多,但能背诵很多诗词与文章。辛亥革命后,父亲历任川北宣慰使、国会议员、嘉陵道尹、四川省长,为官8年,廉洁奉公。母亲则在乡下放牛割草,下种收粮,克勤…  相似文献   

12.
几天前我过生日,父亲打来电话祝我生日快乐。一向少言寡语的父亲竟然像母亲那样在电话那端絮叨了半天。末了,母亲拿过电话对我说,周日就是你父亲六十岁生日了,家里准备给他操办一下,如果不忙的话,你就回一趟家,让父亲高兴高兴。  相似文献   

13.
《春秋》2001,(5)
我父亲马季,原名马树槐,1933年生于北京,35岁和我母亲结婚,1968年底我出生在哈尔滨。生我时父亲正在挨斗,母亲只能回姥姥家去生我。我60天时,被母亲用十几层毡毯被褥包着到了北京。父亲乍见之下,惊为庞然大物。后来剥茧抽丝,层层破译,图穷匕见时,他对我的第一句评价是:“怎么  相似文献   

14.
庆祝建党85周年之际,也是我入党30周年之时,也许是历史的巧合,我的父亲、母亲、姐姐还有我都是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我孩提时代,父亲总是出差下乡,为解除父亲的后顾之忧,母亲放弃了自己的优越工作,含辛茹苦教育我们姐妹三人成长。  相似文献   

15.
我父母离婚后,我和母亲及姥姥姥爷一起生活,父亲每月支付一定的抚养费。前年父亲再婚,母亲也给我娶来了一个后爹。最近,母亲和继父给我生了一个小弟弟。小弟弟出生了,我的独生子女证是否收回,我还可享受独生子女待遇吗?  相似文献   

16.
坚冰 高文是长女,下面有3个弟弟。母亲性情暴躁,父亲因为她是女孩而溺爱她,从来不要求她干家务。高文指挥3个弟弟干家务,稍不听从,就像母亲那样打骂他们。父亲从来不责骂高文,倒是经常责骂几个儿子,高文认为父亲忽视了她。为了引起父亲注意,她告诉父亲她偷了同学的笔,父亲却只说了一句“以后别这样了”。高文非常失落,她由此得出结论:父亲不在乎她。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单亲家庭里的孩子,听隔壁的邻居说,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可在生活和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父亲有一家公司,在我们这个小镇上算是一个富有的人,但我的零花钱从来没有我的同学们那样多。这还不算,他每天开车去公司时,都会经过我们学校,可是无论我怎样央求,他从来不肯让我搭他的便车,我总是坐公共汽车或者地铁去上学。为此,我在心里很瞧不起父亲,有时甚至恨得咬牙切齿。我将母亲的病逝全部怪罪在了父亲的头上,母亲肯定是受不了父亲的…  相似文献   

18.
耦园忆父母     
每到耦园玩,就会想起父亲、母亲,想起兄弟姐妹童年的事。因为父亲在这里住过一两年,母亲则住过近20年,我们兄弟姐妹几人,都是在这儿长大的。父亲在耦园住一两年,我是这样算的:抗战期间,父亲从大后方昆明来苏州陪侍祖母,闭门隐居一年,后又去大  相似文献   

19.
悲情作证     
汤果 《中国保安》2006,(22):41-43
母亲不堪父亲的暴力,用毒药将父亲毒成重度昏迷。年仅12岁的儿子出面指证了母亲谋害父亲的全部犯罪过程,让母亲被判了五年徒刑。母亲出狱后远离家乡,从此不再把儿认。一瓶伤心母亲的毒药,一份痛苦儿子的证言,一起儿子指证母亲的悲剧,几年漂泊寻母的痛苦经历,一个亲情与法律相冲撞的悲情故事。 被虐杀夫,母亲遭遇儿子指证入狱1982年底,22岁的陕西女子李平因生一种怪病,四处求医都没有查出病因。绝望时,被懂得一些医术和偏方的湖北男子邹贵免费治愈。感激之余,李平以身相许,与邹贵结了婚。婚后,邹贵在李平老家陕西平利县城开了家门诊,收入十…  相似文献   

20.
傅丽华 《今日民族》2012,(10):43-45
父亲是山东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受组织派遣,来到沧源佤族自治县阿佤山寨工作队,被称为“南下干部”。父亲那时风华正茂,充满着对边疆的无限向往,他怀揣梦想走进了苍莽的阿佤山。母亲是沧源佤族,当年是沧源县班洪乡班莫村的“寨花”。父亲的寻梦包括追求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