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是人才总量增长迅速。从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的发展情况看,“九五”末期,即2000年底全区三支队伍人才总量为10813人,“十一五”初期,全区人才总量达到25625人,人才增加了近1.26倍,每万人人才资源数达到1578人,高于全市每万人人才资源数841人的平均水平。其中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五年中增加了近2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增幅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2.
刘耀明 《政协天地》2009,(10):33-35
1982年,“勇为天下先”的福建电信人让福州市在全国第一个用上程控电话。作为成长在新中国的一名电信人,我亲眼目睹了通信网络从技术服务水平严重滞后、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跃变为今天技术先进、安全畅通、产品丰富、服务优质的“信息高速公路”,通信方式从单一简陋、信息闭塞到现在的丰富便利、“世界触手可及”……这些改变,折射出建国60年来电信行业所发生的巨大变迁,滴水观海般见证着共和国的崛起壮大。  相似文献   

3.
王庆  夏凯 《学习与实践》2023,(9):115-125
近年来,网络空间“人设”泛滥现象日益突显。“人设”在社交媒体技术、平台资本和消费文化的叠加效应下,已全面渗透到人们的休闲娱乐、文化和日常生活世界,并显现出异化趋势——背离自然表演和真实自我的本义,成为奇幻的“人的景观”。同时,“人设崩塌”的戏剧性媒介展演也层出不穷,引发网络狂欢和社会情绪震荡。本研究从“多重自我”“虚幻自我”和“物化自我”的三个维度来阐释“人设”异化的新媒介表征,并将网络“人设”泛滥的“超级媒介奇观”作为一则“社会性寓言”予以文化的症候式解读,以揭示媒介化“人设”的泛滥对人的自我、社会文化交往和公共生活所造成的危害,由此提出对网络文化生态的治理之策。  相似文献   

4.
檀国柱 《台声》2011,(4):94-95
决定采访刘丰煜源于本刊常务理事、台商阎承礼的一个电话,电话中阎总说:“小胖”人很实在,做事很稳重,技术很好,建议你们(台声)关注一下靠技术在大陆打拼的台商。随后,在采访前的资料搜集中,笔者发现,刘丰煜在汽车服务行业拥有很好的口碑,“京城汽车美容第一人”“台湾著名汽车美容专家”“美国雷射釉台湾地区创始人”“小胖”等称号是大家认可他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5.
程萌 《学习与实践》2023,(3):121-129
“奇点”是当前分析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影响的重要理论框架。它通常用来表示人工智能将以指数级的增长速度打破人类与机器之间界限的巨变情形。而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尽管近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形态与从手工工具到机器再到人工智能的生产方式变化有紧密联系,并且人工智能在19世纪机器体系替代人的体力器官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展现出替代人的脑力器官的演变趋势,但它在实质上难以获得人之为人的能够自我反思和自我决定的主体性意识。基于此,马克思从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形态变革之间内在勾联的角度所总结的“两个决不会”与“两个必然”的历史发展规律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科学价值。这即是说,人工智能的技术奇点带来的并非“机器是人”的“物种奇点论”,相反是使超越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成为可能的“社会奇点论”。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革新推动着数字社会的到来,流动性加剧使得人地联结方式发生了改变,流动社会下移动主体的地方感形成机制值得探讨。在现代竞争环境与社会时间挤压下,青年数字游民通过技术中介主动从高度组织化环境中剥离,以获取自我时间的回归;在不同生活“扇面”下,数字游民成为场景化存在的个体,其身份处于“地域人”与“区域人”之间动态切换过程,由此也带来了个体认同机制从“属地认同”向“属人认同”的转变;个体认同的转变重塑了人地联结的方式,多样地方感杂糅成的“流动地方感”,构成了青年数字游牧人群地方感的主体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理解中“类”概念的抽象性,提出了“现实的个人”的概念,并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人的现实需要及其满足、人的家庭关系、人的社会关系、人的意识等五个方面对何谓“现实的个人”进行了规定,使这一概念获得了它的全部现实性,而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时代下,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作用日益彰显的同时,技术拜物教这一新的意识形式亦日渐扩散。从人本主义视角看,技术垄断下的人们一方面陷入被技术宰制和奴役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又产生技术崇拜认知状态,“人”的主体性逐渐丧失;从意识形态视角看,工具理性张扬遮蔽了价值理性,其在全社会的统治造就了资本主义社会“单向度的人”,从而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看,技术拜物教作为资本拜物教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延伸演化,其实质仍然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崇拜,拜物教表象掩盖下是资本——技术共生体的剥削本质。对人工智能时代资本主义技术拜物教的批判,理论上可以推动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批判理论时代化发展,提升马克思主义解释力;实践上可以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等技术高质量发展,赋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助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物质”是人之存在的“本体”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曙光 《湖湘论坛》2009,22(4):43-47
存在论承诺是马克思人学不可或缺的意义维度。但究竟如何理解马克思人学的存在论思想,学术界众说纷纭。根据我的解读,马克思是将“人的感性生存活动”、“感性生活”确立为人之存在的存在论根据,马克思人学的存在论基础就是“感性生活本体论”。那么,“物质”何以不能成为人之存在的本体呢?从理论上说,人的“感性对象”≠“感性活动”;从现实来看,人的“直观形式”≠“人本身”;从本质上说,人的“存在”≠“物质”。因此,“物质”作为人之存在的“本体”不能成立,马克思人学本体论不能归结为物质本体论。  相似文献   

10.
谢小卫 《湖湘论坛》2002,15(1):41-41,65
“以德治国”,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那么,“以德治国”应该从何入手?其着力点在哪里?笔者就此谈点看法。一、要“治法”,也要“治人”“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古代的治国理念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以德治国”究竟从哪里着手,还是颇有争议,尚无定论。战国时期的荀子强调“治人”,他认为,法是人制定的,更是要通过人来执行,因此,治国的根本应该是“治人”。如果有好的当政者、执法者,即使法律不很完善,也可以弥补其不足;没有好的当政…  相似文献   

11.
谢文燕  谢勇 《传承》2013,(11):146-147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理解中“类”概念的抽象性,提出了“现实的个人”的概念,并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人的现实需要及其满足、人的家庭关系、人的社会关系、人的意识等五个方面对何谓“现实的个人”进行了规定,使这一概念获得了它的全部现实性,而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易显飞  刘壮 《探索与争鸣》2023,(11):58-65+193
随着“NBRIC会聚技术”时代的到来,出现了与传统增强技术在作用机制与人技关系方面大相径庭的新兴人类增强技术。新兴人类增强技术“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的论争从未停歇。尽管两者的理论主张看似泾渭分明,但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都对增强技术抱有一定的幻想;二是均在论争中反映了人的主体性迷失;三是对各自的命题前提皆存悬置。基于对这些共性的思考与把握,可以勾勒出两者对立消解的可能性界域,即让增强技术“位其所是”,重构人类中心主义,悬置形而上迷思,转向“现实的人”。  相似文献   

13.
共犯人分类中,混合分类法将教唆犯与主犯、从犯并列,是划分标准不一;我国法定的共犯人形式可按“两类两级”标准分类。分工分类中,组织犯是“遗漏子项”,虽已被发觉,但理论界却从主犯中寻找它的定义,将其视为作用分类下的二级子项;应在立法之外,从理论上探求组织犯定义。作用分类中,胁从犯是“多出子项”,不能与主犯、从犯并列;应将之视为法定量刑情节,而非按作用划分的独立共犯人种类。  相似文献   

14.
郭长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人的生命总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从有到无;人的阅历总是从简到繁、从浅到深,再从“厚”到“薄”。长治市水务局副局长郭长江对生命的感悟,对阅历的珍藏,承载了他对人生无限的憧憬和希望。  相似文献   

15.
刘伟 《人民公安》2013,(15):35-36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净化人的灵魂,从中“感获新知”、“感悟人生”。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各国都极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把选用人才、知人善任作为领导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人才的选用是否得当,已成为事业能否取得成就的重要保证。 “识人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从上往下看,会把人看矮了从下往上看,会把人看高了;从近往远看,会把人看小了从门内往外看,会把人看扁了。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现“偏视”在所难免。问题不在于一时的偏,就怕方位的不全面。我们只有从“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不同处认识人才,尔后综合求出“平均值”,才能把人看准、看透。 古…  相似文献   

17.
楚梅 《今日上海》2013,(8):16-19
“大数据”即“巨量资料”。如今世界范围,大数据技术正从巨量资料中“提纯”出有价值的信息数据,逐渐广泛地运用于有关实践;大数据及其技术,也正是中国和上海希望发展的服务业,符合产业优化升级、向高端转型的方向。世界正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本刊从今年第六期起,连续刊出了“空中列车”、“3D打印”、“机器人”、“新能源纯电动轿车”,包括本期的“大数据”及其技术,结合我们这儿的进展或规划进行介绍,以期传播当今有关科学技术知识,面对未来,与读者一起提振“升级转型”的决心。——编者  相似文献   

18.
说情“二道贩子”钟世杰提及“二道贩子”,首先就会想到商界那些靠转手买卖从中获利的人。但本文所说的“二道贩子”却是另一类人,他们是专靠说情帮他人“疏通关系”并从中获取不义之财的“二道贩子”。这些人常常利用熟人或亲戚朋友当警察的便利条件,在“犯了事”的人...  相似文献   

19.
和谐真好     
请教了一位文字学高手.得知“和谐”这词其实有着重于社会关系的意味:“和”者,从“禾”(指粟),从“口”,意即人皆有嘴要吃;而“谐”呢,从“言”,从“皆”,就是说人皆得言乐言。  相似文献   

20.
排队或者不排队,考验的往往不是什么教育问题素质问题,而是管理和技术的水平据说不爱排队是中国人的民族劣根性,要治必从根治。而所谓的“根”则是那种很文化很“内在”又很心灵的东西,所以近百年来,大家都试着从教育和宣传着手,以期每一个中国人“内在”的变化。可是这么多年过去,该教的已经教过无数遍,该宣传的也都宣传到大家熟视无睹的地步了;中国人如今可有养成好好排队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