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模式及主导观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往往事发突然、演变迅速、产生巨大的社会危害。从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的角度而言,公安机关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中的行动过程是受一定的主观判断所决定的,但是这些主观判断往往在实践中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公安机关必须认识到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非偶然性,把握危机处置与常态管理的平衡,最终谋求社会各种价值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群体性突发事件初期处置行动逻辑和逻辑预设重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群体性突发事件初期处置的行为逻辑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基本的理论预设由于其信息传播、决策等方面特定的取向而难以在经济发展、合法性、公民权利、社会秩序等重大价值间保持平衡,而且对于相关信息的控制也难以有效地在全社会范围内整合资源,使处置工作失去透明度,损害其合法性和正当性,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空间;第二,公安机关对当事人处理方式的不透明和不公正,导致无法有效地处理和平衡常态日常执法工作和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之间的关系。重建群体性突发事件初期处置的行动逻辑思路:运用分权式的扁平化应急管理模式,寻求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与常态管理的平衡;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初期处置中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慎用警察权力并且认识到此类事件发生的非偶然性;谋求社会各种价值之间的平衡,以保证初期处置活动的公正、公平。  相似文献   

3.
李波 《桂海论丛》2006,22(5):53-55
如何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不仅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及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而且也是对执政能力建设的考验。深刻认识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意义,找出其症结所在,遵循原则,掌握方法,科学应对,是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能力的关键和保证。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警察公共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当警察处于公共关系中危机地位时,要运用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使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妥善定位、应对媒体、处置善后,化解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公共关系方面的危机。  相似文献   

5.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深入推进,特别是生产力布局的进一步调整、生产和劳动作业方式的深化变革,触及的利益群体由机关干部向工人发展,加之一些历史原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极有可能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不仅会影响安全稳定,而且会成为构建和谐企业的重大障碍。全面提高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既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更是确保企业安全、和谐、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鉴于这种思考,结合构建和谐铁路的要求,笔者认为:当前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须把握“六性”。第一,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强化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是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中利益矛盾和冲突的一种尖锐表现,认识和处置不当会对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明了北京市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殊性,分析了北京市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现状及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谈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原则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因人们利益格局调整带来的社会矛盾不断增多,不安定因素大量存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呈逐年增加之势,这已成为制约社会政治安定的一大因素。由于群体性事件参与人数众多,牵涉面广,盲动性、复杂性兼存,社会影响大。因此,妥善地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不仅是维护安定团结的需要,同时也是检验各级领导者的领导艺术、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骨干力量,研究和掌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规律、对策措施和处置艺  相似文献   

8.
杨灵灵 《江苏政协》2010,(12):32-34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利益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来自因不同利益诉求而形成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如何积极预防、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各种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当  相似文献   

9.
关于突发事件的指挥与处置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进入了突发事件的高发期。如何建立科学的突发事件指挥与处置机制,消除和化解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建构指挥与处置机制的相关因素,对现代指挥与处置的理念、基本规范和现代化指挥系统进行了分析,对完善我国突发事件的指挥与处置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矛盾冲突的化解来说,群体性事件预防要优于处置,后者是一种被动的、迫不得已的行为,但也必须加以重视.从现有的文献和实践来看,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还缺乏较为系统、标准和规范的流程和方法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处置效果.只有立足于处置的现场环境和语境,充分考虑现实的困境和空间限制,才能寻找出化解、平息冲突和控制事态的有效方法与科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历史主体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历史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混同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历史性之间是一种逻辑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力量源泉,而后者则是彰显前者的基础和保障;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有三种存在样态.即知性存在样态、意义存在样态和实残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行政三分制”这一新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付诸实践。行政三分制在彰显其制度创新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行政法治契舍的难题,而这则关系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所有人抵押是指所有人于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权 ,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确立所有人抵押制度可以防止后次序抵押权人获取不当得利 ,保护抵押物所有人的利益 ,有利于所有人进行融资 ,节省交易手续和费用 ,促进商品流通。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所有人抵押 ,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 ,从所有人抵押的思路选择、成立、变动等方面入手对此制度作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茂名市电白区中学生对传统类毒品的认知程度较高,对常见的合成类毒品有一定的了解,对伪装类毒品认知较低;当地学校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频率不高,方法缺乏创新,体系不健全等。对此,应加强对伪装类、液态类毒品的宣传;在宣传方式上要注意创新,应结合青少年规律特点,构建信息传播新平台;学校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监狱罪犯离监探亲是法律规定的一项有利于监狱罪犯再社会化的刑事政策,专门系统地探讨这个问题具有重要价值。现行离监狱探亲制度在《监狱法》、司法部规定和监狱实践三个层面均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在对策方面,基于对监狱离监探亲决定权的行政执法权属性分析,从法律上赋予罪犯法定离监探亲权,要从《监狱法》及司法部的规定上加以完善,还要解决监狱办理上面临的实际困难,以促使这项制度得到常态化落实,促进罪犯改造和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16.
不作为犯罪是我国刑事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作为犯罪一样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研究不作为犯罪,首先要明确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不作为犯罪的核心问题,它包括四个方面: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以及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除此之外,道德义务不应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阶段各种合法职业劳动者的劳动都创造价值。这里的价值是指凝结在社会产品、服务 (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它体现劳动者对社会财富 (物质的、精神的 )增长乃至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在新时代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概念作进一步的扩展是必要的。一种劳动只要它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或环节 ,那么 ,无论它的直接成果是否成为商品 ,都是创造价值的。在我国现阶段 ,政府作为国家机器的职能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 ,更多地从阶级统治转向发展经济 ,它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作用不可或缺且十分巨大 ,因而也是创造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相似文献   

19.
论业主委员会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主委员会是城市住房私有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制度支撑.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之间利益关系复杂,现行法律法规对有关规定的不完善,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失当,业主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业主委员会在筹备设立和实际运行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出台<业主委员会法>,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规范业主委员会各项基本制度;并且进一步调整完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与业主自治的关系,在物权法中明确居民的房屋物权;健全行政程序的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