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台声》2017,(17)
<正>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约九成五台湾青少年拥有智能手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台湾青少年沉迷手机世界。台湾金车文教基金会最近对台湾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进行一项"青少年手机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62.5%的青少年使用手机时如果没电会感到恐惧不安,60%的青少年没有手机会觉得很无聊,初中生尤为严重。青少年在周末每日平均花费5.3小时使用手机,玩手机游戏占3小时。青少年最常使用的手机功能分别为音乐电影、社交媒体、电玩游戏。  相似文献   

2.
手机中存储的与日常相关的信息是智能手机最宝贵的财富,是办案人员进行案件跟踪的重要线索来源,如何获取手机中的数据便成为了手机取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Symbian S60手机平台为研究对象,介绍了Nokia智能手机三种常用的数据提取方法,并以获取手机中短信、通话记录、第三方应用数据为例,详细说明了数据提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丰富使得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愈来愈强烈,其负面影响已泛化至学生身心健康、生活、人际关系、学习等各方面。防治大学生手机依赖,应用萨提亚治疗模式。基于冰山理论分析大学生依赖手机的深层次原因,通过整合内部优势资源、完善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干预,干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党建动态     
正武鸣首个APP手机云服务平台正式挂网日前,武鸣县首个APP智能手机云服务平台——红岭"您说我办"信息服务平台(www.wmnswb.com)在红岭社区正式挂网运行,社区党员群众的需求服务可以通过网站平台完成。APP手机云服务平台是红岭社区利用智能手机及网络普及率高的时代特点,专门开发的一款手机软件,服务平台上设置有社区资讯、您说我办、办事指南、党员之家等版块功能服务。社区干部、  相似文献   

5.
《传承》2016,(5)
目前的中职生存在手机使用过度及成瘾情况,主要使用手机的上网、游戏、娱乐等功能。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找出中职生手机使用过度及成瘾情况现状和诱因,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业后进生的积极情感能力,培育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适度限制学生使用手机,帮助中职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警察技术》2012,(5):3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智能手机的出现,打破了手机的传统意义,手机的用途已不仅仅局限为一种通信工具,它已经逐步取代计算机成为了很多人的个人数字管理器。智能手机中包含了大量的用户信息,而这些数据往往会给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是办案人员进行案件跟踪的重要线索来源。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获取手机中的数据便成为了手机取证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智能手机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交往和娱乐工具,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调查发现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已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活动中突出问题和矛盾。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心理,探析实现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深层原因。通过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完善综合评价机制等策略化解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刑事侦查中涉及到智能手机取证的工作越来越多。随着智能手机及其服务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的种类愈发繁多,功能愈发复杂,也对手机取证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智能手机调查取证的流程为:取证准备—提取证据—检验证据—分析证据—提交证据。当前智能手机取证存在着法律程序规定不明、手机实名滞后、手机取证硬件不协调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7,(26)
<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台湾青少年沉迷手机世界。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约九成五台湾青少年拥有智能手机,高达六成的青少年觉得没有手机会觉得无聊。台湾金车文教基金会最近对台湾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进行一项"青少年手机现状"的问卷调查,发出有效问卷1998份,回收率为83.2%。调查显示,九成四的青少年手机能上网,其中两成的小学生手机上网流量"吃到饱",这个比  相似文献   

10.
<正>一、公大禁毒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当前,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全民时代。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7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8.72亿户,手机网民占总网民数的八成多,手机已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根据腾讯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微信活跃用户量已经突破5亿。从移动互联网和微信用户量可以看到,移动社交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前  相似文献   

11.
智能手机因其强大的功能和众多应用软件支持,成为手机市场的主流。与此同时,针对智能手机的犯罪行为也越来越多。在研究市面主流移动操作系统特性并结合取证要求的基础上,对存在智能手机中、与取证相关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归类,提炼出针对智能手机的取证流程。  相似文献   

12.
手机网络的出现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许多改变与影响。调研发现手机网络在大学生网络社交生活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大部分学生选择通过手机网络与他人互动,查看评论留言等。在认知上大学生更加喜欢面对面交流,并将网络社交作为补充。在人际交往中,对手机网络有明显的依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但对手机的过度依赖正在成为继网络成瘾后影响大学生学习的又一大"杀手"。面对这一情况,高校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建立相关监管和惩处机制,并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对大学生予以正确引导;网络运营商应该积极配合支持;学生应从自身学习出发,提高自控能力,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自觉抵制手机带来的诱惑。只有相关主体共同发力,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症"问题。  相似文献   

14.
智能手机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未了诸多安全风险.从手机的安全风险及需求入手,介绍并分析了安全手机市场现状,重点阐述了一种警用安全智能手机——ZD-P1型警务专用手机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传播与互联网络的发展,技术与日常生活日益捆绑,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如何获得、安置及使用设备成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话题。沿着驯化理论的发展脉络,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介在教学场景中如何“被带入、被放置、被使用”,以及如何“被驯化”以适应课堂环境文化。研究发现,传统的“驯化四阶段”在移动传播语境下有了全新的表现、意义及模式。通过对“设备的想象、空间的接管、规则的对抗”等步骤,最终建构仪式并达成共识,实现了对手机的课堂驯化,既保持着对课堂教学的“在场”,又完成了对手机的“不在场”使用。智能手机进入大学课堂带来了两种对立的空间关系模式,允许学生通过“后门”暂时“移出”课堂环境,对原有教学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对大学生的心理、生活和学习都会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调查,发现大学生接受网络安全教育不容乐观。经分析,影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有效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上网习惯、社交软件的使用、网购经历、获取安全信息的主动性等,进而提出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司     
《小康》2016,(24)
正三星将对供应商提供补偿韩国三星电子近日宣布,将对已停产的盖乐世Note7智能手机零部件供应商给予补偿,并考虑向其订购该公司其它款手机的零部件,以缓解对这些企业造成的冲击。三星在声明中表示,对于供货商已生产但尚未使用的Note7零部件,公司将全额付款;对于供应商尚未完成生产的零部件,三星将提供赔偿;还将支付供应商为生产Note7零部件而购买原材料的费用。由于容易起火,三星电子在Note7智能手机面世不到两个月即决定永久停止销售此款手机。  相似文献   

18.
正手机依赖现象无论在成年人社会还是中学生群体中都客观存在,过度依赖手机被称为手机依赖症,其造成的危害巨大。相形之下,该症对中学生的危害更为严重,会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进步甚至让中学生出现社交障碍从而影响他们成长成才。为确保中学生健康成长必须严格防控中学生手机依赖症,整合社会、家庭和中学生个人力量,让中学生在手机使用中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手机对中学生成长的正能量,同时又规避其可能带来的风险。2018年9月18  相似文献   

19.
过往针对青少年和手机的研究,较多关注病理性的成瘾行为,而对更常见的习惯性手机使用及后果探索有限,少有量化研究大规模考察手机使用对青少年睡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2298份全国青少年的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数据,考察我国青少年的手机使用和依赖情况,以及对睡眠、记忆的风险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的手机依赖程度较轻,但也对睡眠和记忆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是影响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风险因素;男生比女生、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易依赖手机,女生比男生睡前使用手机更多;手机使用与手机效能是影响手机依赖的因素;减少睡前手机接触,能降低手机依赖对青少年睡眠和记忆的负面风险。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手机对青少年睡眠的影响,为青少年发展和媒介使用评估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短视频是移动互联网行业内最值得期待的热门领域之一,而抖音APP则已成为该领域最为活跃的社交应用。抖音APP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社交娱乐、获取资讯的重要工具,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短视频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本质特征;在承载和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探求"抖音"的内容生产内在机理,从学理上推究政治宣教的有效方式,以期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其显效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