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是指公众为谋求生存权与环境风险预防需求而发起的预防式群体抗争。当前我国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呈多发趋势,其外因主要包括:政府以GDP至上,引进大项目;公众参与环境评估制度缺失;环保法规不完善导致“先上车后补票”。其内因主要包括:“法不责众”心理效应;“搭便车”心理效应;“去个体化”心理效应;“风险预防”心理效应。深入探究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外因和内因,有助于优化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处理对策,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7,(2)
<正>应急决策是应急管理的核心,是衡量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地方政府应急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危机应对的成效。这在当前自然灾害、生产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群体性事件等处于易发、频发、多发期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失败的应急处置仍不鲜见。虽然每起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失败的原因错综复杂,但综观应急响应过程不难发现,受传统思维定势影响造成的应急决策失误是失败的关键所在。这些思维定势来自于决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07,(7):47-47
保障人民健康为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规范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后的报告、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卫生部最近印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试行)。  相似文献   

4.
涉警群体性事件是指公安机关直接成为冲击目标或者直接由公安机关行为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其发生的深层原因在于民众对警察的不满和不信任.这是由于公安机关打击犯罪不力,群众缺乏安全感,警察执法不公,引起群众心理失衡,地方政府滥用警力,造成警民对立而造成的.对涉警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需要转变思路,从被动处置转为积极预防;公正文明执法,保障社会安全稳定;面对现实,制定群体性事件预案;加强信息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群体性事件苗头;做好信息公开,引导舆情走向;处置时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慎用强制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叶宏  张琳 《人民论坛》2014,(10):161-163
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对我国社会管理秩序造成严重威胁,也给我国国家形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要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是一项重要课题。文章探讨了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并分析了群体性事件基本现状和特点,从外部环境、从众心态等方面探究群体性事件的衍生原因。  相似文献   

6.
当前,一些地方因企业改制、行政执法、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劳资矛盾等多种原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仍呈上升之势。公安机关为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置群体性事件投入了大量警力,付出了艰辛努力,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如何认识群体性事件,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如何从源头上减少群体性事件,如何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提高应急能力和水平等问题是各级公安机关面临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7.
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对我国社会管理秩序造成严重威胁,也给我国国家形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要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是一项重要课题。文章探讨了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并分析了群体性事件基本现状和特点,从外部环境、从众心态等方面探究群体性事件的衍生原因。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中开展心理攻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龙  任军 《公安研究》2009,(5):16-19,83
准确分析和把握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理,是正确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和保证。从众效应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动力之一;观众效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恶化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责任扩散效应是导致群体性事件升温的罪魁祸首。具体来说,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心理类型有以下几种:行为正义、合理主义心理,法不责众心理,报复社会心理,隔岸观火心理,混水摸鱼心理,自我表现心理,从众心理,追求刺激,好奇心理。根据群体性事件中相关人员各自的行为特点和作用,开展心理攻势时应该将他们分为三类对待,即:核心层次,附和层次,围观层次。  相似文献   

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发公共事件的典型类型之一,是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与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性、公共性、紧迫性、严重性是其显著特点。针对以疫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级党委政府务必高度重视,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各方力量。  相似文献   

10.
边境群体性事件受政治、经济、民族、地域等因素影响,具有区别于一般性群体性事件的特性。在其应急管理中较一般群体性事件凸显出了预警信息收集困难、应急反应时间紧迫、应急处置复杂等多种特征。公安边防派出所是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其为主体研究边境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对于促进边境地区的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公安边防派出所在应急处置边境群体性事件过程中还存在着预警机制滞后、协调机制不健全以及法制建设不完善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强化群众基础、加强部门配合,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法制等一系列方法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边境群体性事件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1.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对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目前,以湖北武汉为中心而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布及全国,全国多地实行了最严格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季英凯 《群众》2015,(3):79-80
<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例如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传染危机、2004年的禽流感危机、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水土污染引发的呼吸道、肠道、虫媒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在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践中,事件参与者出现的负性抵抗心理容易使公安机关宣传信息力度减弱、扭曲、变形,转向。为此,本文在研究事件参与者负性抵抗心理及其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增强宣传者影响力、科学设置宣传内容、合理运用宣传手段等对策,降低、消除参与者的负性抵抗心理,使公安机关宣传工作效果最大化,达到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防范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学 《人民论坛》2013,(14):34-35
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大量存在。作为社会管理者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这是防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本;同时,仔细分析可能引发群众不满情绪的因素,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技巧,有利于防范群体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5.
集群行为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基础。目前研究多集中在群体性事件的质性讨论,较少关注群体性事件中集群行为的演化规律;由于数据和方法的缺乏,群体性事件深层次特征与成因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见,更鲜有前瞻性的预测研究。中国社会转型期集群行为以及集群行为的新特征大量出现,使得群体性事件成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共同关注的复杂社会现象,需要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将社会计算引入集群行为研究,强调从数据收集、理论方法、应用实践三个方面为深入认识和研究集群行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关于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类型上看,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大致可分为集体性维权群体性事件、无利益相关群体性事件、因族际关系和宗教而成的群体性事件三种。从成因角度看,引发和造成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因素可从社会心理、利益矛盾、社会政策、政府行政等角度分析,其核心是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张力平衡。关于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对策,本文从构建服务型政府,培育公民意识,建立健全预防和应急机制,实现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的合作治理等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与防范:政治认同的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重要特征是主体为弱势群体,主要发生在县域范围内,主要针对的对象为地方政府,尤其是县政府和乡镇政府。本文从政治认同入手,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县域的公众政治认同正在一步一步的弱化,导致群体性事件极易发生。具体而言,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首先是政治认同的基础——利益认同的流失;其次是政治认同的关键——制度认同的流失;最后是政治认同的核心——价值认同的流失。因此要有效地防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必需从政治认同的三个要素即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来逐步强化人们的政治认同感。  相似文献   

18.
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发生、发展有个从量变到质量的过程。其演化机制必然经过这样四个阶段:从引发的原因看,利益冲突、具体的权益受损都是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内在原因,而一些突发性的事件导致民众长期积聚的怨恨心理、不满情绪爆发出来则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从参与的主体来看,分散的个体经过组织动员,形成具备共同行动基础的群体;从行动的过程看,分散的个体行动向集体行动演化,使集体行动成为可能;从行动手段选择来看,参与者或多或少都会首先运用国家制度空间提供的合法性手段,最后才会选取暴力手段。  相似文献   

19.
企业职工下岗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下岗现象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 ,导致经济纠纷增多 ,群体性治安事件和突发性事件多发。下岗现象对社会治安的影响 ,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下岗职工收入减少、待业时间长是引发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经济原因 ,职工下岗缺乏规范运作是企业内在的重要原因 ,下岗职工的一些实际困难得不到妥善解决、心理失衡是根本原因。搞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 ,需要上下配合 ,左右联动 ,多管齐下 ,标本兼治。结合当前实际 ,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推广“枫桥经验” ,把矛盾分化瓦解在萌芽状态 ;坚持原则 ,强化职能 ,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中的主力军作用 ;建立社会保障机制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减缓社会震荡。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群体性事件防范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群体性事件是指高校学生出于表达情感或维护权益的目的,采取临时聚众的方式向有关机构施加压力,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行为.当前部分高校未能重视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导致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不仅影响高校稳定,也容易引发社会问题.本文通过考察高校群体性事件多发的原因,从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干预、处置和追究各阶段着眼,探讨构建群体性事件防范体系,以期有效控制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