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庄财政与反贫困的瞄准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道林  黄胜忠 《理论月刊》2004,(10):167-168
有效解决贫困问题,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之一。本文重点探讨反贫困的瞄准机制及瞄准 目标栽体的比较和选择,研究村庄财政建设在反贫困中的作用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六十多年的农村反贫困进程中,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从建国初期的救济式扶贫、广义扶贫到建立正式扶贫制度、推行区域瞄准的开发式扶贫,以至扶贫瞄准对象的村级转移和参与式扶贫以及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两轮驱动"、精准扶贫方略的提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在瞄准减贫目标、减贫策略、减贫理念等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构成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实践的重要内容,也为全球减贫理论、减贫实践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国外社会资本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理论工具,已成为西方社会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分析框架之一.我们通过文献回顾与分析,对国外社会资本的研究从概念范畴、测量工具、作用机制以及实证检验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介,并对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卓越成就与全球反贫困领域存在的困境形成了鲜明对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将中国反贫困经验总结为五个“靠的是”和七个“坚持”。这一崭新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中国反贫困实践相结合开出的理论之花,拓展了人类反贫困思路,为人类减贫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反贫困理论在科学性、实践性等方面存在鲜明差异,为人类减贫事业带来了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概念自诞生以来,不论其研究方法还是其应用领域都已经获得较大进展。本文在社会关系网络意义上使用社会资本概念,分析了社会资本在下岗职工再就业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在社会资本理论解释力有限的情况下,本文引入经济学的市场结构理论,并创造性地将劳动力市场结构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相结合,分析了转型时期劳动力就业的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形成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正确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反贫困实践,建立科学的反贫困制度,走出一条正确的反贫困道路,进行精准、持续的国家治理,进而形成的科学的反贫困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理论与青少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概略介绍社会资本理论的源起与内涵的基础上,阐述其在青少年研究中的应用及运作机制,并基于目前社会资本理论运用的经验与局限,提出一个整合的社会资本理论框架,为青少年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课题,而反贫困始终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反贫困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贫困问题仍然是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加强反贫困的对策研究,为我国反贫困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民政部成立了“城镇贫困和反贫困研究小组”,由原副部长范宝俊任组长、办公厅主任陈杰昌、救灾救济司司长李本公、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廖鸿任副组长.就“城镇贫困与反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此,本刊特邀研究小组部分成员就我国城镇贫困现状和反贫困对策进行讨论,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并为其最终解诀尽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
性别排挤研究的理论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性别分析的角度对社会排挤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提出性别排挤概念.认为性别排挤是指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由于社会保障体制、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网络等方面的原因,女性不利群体被边缘化的机制和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理论分析框架,对国有企业下岗女工成为不利群体的社会排挤的体制、市场及社会关系成因,在此三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性别排挤的系统与过程,及由此造成的性别排挤的后果,即物质(经济)资本、符号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降低以及性别排挤的特点等几个方面做出全新的描述和解释,对性别排挤的制度化进行结构性、过程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反贫困的工作实践表明,反贫困需要引入法律机制。在没有特别法律制度支撑的条件下,仅靠政策和道德是不能克服一些突出问题的。反贫困工作的制度建设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底层文化资本为底层子弟突破文化再生产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它本身却隐含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道德陷阱:它承认了标准化的高考制度逻辑但并未注意到社会互动中的资本合法性问题;它在打破精英主义秩序的同时又落入了另一种“底层精英主义”;它丢失了社会学的批判本性,为现有的价值分配规则“唱赞歌”。底层文化资本若想真正挑战教育阶层流动的理论与现实,则需将“底层文化资本的象征资本”考虑在内,即构成一种能够在互动中获得承认的资本,并在现有的象征秩序中争取一席之地。在底层文化资本研究中引入象征资本的解释机制意味着关注了底层文化资本的关系性和结构性。在这个意义上,底层文化资本研究宜迈向评价社会学的视角,在评价实践的动态过程中进一步考察底层文化资本的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在文献研究基础之上,首次将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引入公共物质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把公共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为"资本累积效应"和"效率效应",构建GDP总量分解模型,并由此对1999年~2012年中国公共物质资本投资与GDP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累积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值,而效率效应则与经济增长负相关。目前公共物质资本投资虽然不存在"高投资"的问题但是存在"低效率"的问题,建议优化公共物质资本投资的资金来源结构和提高投资的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13.
西方新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结构理论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西方经济学界围绕这一基本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资本结构理论。20世纪70代以来,随着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等现代分析工具引入资本结构分析,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获得了新的发展,一系列解释资本结构问题的新观点便应运而生,其流派众多,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以下几种:代理成本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等。  相似文献   

14.
贫困定义的拓展、妇女研究理论的发展以及妇女贫困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使妇女贫困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议题。笔者基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国内研究文献,对妇女贫困与社会性别研究的理论发展,妇女贫困的界定、类型、特征、测量、原因、影响研究以及妇女反贫困研究进行了述评,并进一步归纳分析现有研究在研究对象、内容、应用以及理论视角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对未来妇女贫困研究提出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贫困与反贫困是人类的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未来中国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重任.国外的反贫困政策经历一个由“收入为主”向“资产为主”的划时代转变,我国在理论上对以“资产为主”的反贫困理论也进行了相关探讨,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一种创新式研究.  相似文献   

16.
吴高辉  岳经纶 《探索与争鸣》2023,(8):39-58+177-178+2
世界现代化进程呈现出贫困现象全球化与反贫困目标欧美化的悖论,在现代性危机中去认识该悖论的产生原理,是贫困治理与社会政策学的基础性问题。从世界贫困史视野来看,贫困与反贫困的观念与结构总体上呈现出从个体文明与地方化到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从前现代世界到近代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工业化与帝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工人阶级激进主义运动等因素作用下,反贫困从穷人道德的污名化取向转向社会经济问题治理取向;“国家”逐步取代宗教慈善以及家庭、社区、行会等,承担起反贫困全球化的主要责任,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出了福利模式。进入当代世界,尽管反结构性贫困成为全球共识,但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顺利实现西方式现代工业化目标,反而沦为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附庸。深刻反思当代世界的贫困根源及反贫困实践依据,认真总结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理念、经验与模式,有助于真正推动第三世界具有主体性的反贫困理论建设与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理论对研究公安机关队伍建设问题具有参照意义.从社会资本理论入手分析其在和谐警队构建中的作用,对于合理、有效地运用公安机关的社会资本,构建和谐警队的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增加公安机关社会资本的存量,提高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反贫困的成绩是世界所公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反贫困研究在世界上是领先的,在一些方面,中国的反贫困研究还落在世界的后面,比如在中国的知识界,有关贫困和反贫困的知识生产,在很多时候仍然是跟在西方发展研究的后面,缺少理论创新;无论是理论  相似文献   

19.
李蓬 《长江论坛》2013,(6):74-77
基于信任、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的社会资本,在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实现农村社会整合,维护乡村社会秩序方面显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论述了乡村治理与社会资本的理论关联,并具体分析社会资本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农村社会整合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弄清中国农村社会资本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重构农村社会资本,以解决“乡政村治”模式下的治理困境,实现乡村治理的“善治”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社会资本理论引入我国并加以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分析视角和框架,社会资本理论的丰富内容和强大的解释功能使其倍受学术界的关注。但研究多关注社会资本对于个人和组织(特别是营利性组织)的作用,而实际上在社会资本理论体系中,其主体可以是个人、组织和社区,也可以是国家和其它社会实体。社会资本对执政党和政府更有着重大意义,其中非制度性权威———由人们自发授予、可使人们信从的一种感召力和影响力,体现为执政党和政府不使用行政权力的条件下开展联系、团结、引导群众的能力———是其社会资本的主要内容。在推进政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