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颖 《中国人大》2020,(2):30-31
在我国,"官贵民轻""民不与官斗"等观念曾根深蒂固。1990年10月1日,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普遍建立起行政诉讼制度,塑造"民可以告官"的社会理念,为公民提供了一个与政府"掰手腕"的平台。近三十年来,随着行政诉讼制度的深入贯彻实施,"民告官"已从早期的轰动新闻成为平常事,并促进了整个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
现代英国法治理论的经典表述--戴雪的法治观及现代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85年英国著名宪法学家戴雪在他发表的<英宪精义>中,第一次明确界定了"法治"的含义.强调了法治原则.认为法治有三种含义.其强调的法治为法律至上、司法独立、司法救济和人人平等守法,并主张贬抑日益扩张的行政权.他的法律哲学理念基本上是洛克式的.他的法治主张受制于当时的时代,至50年代英国宪法学家对戴雪的法治提出质询和批判,但20世纪英国法治理论是对戴雪法治观批判的基础上建构的,后人只能是批判、修补或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影响?要消除这些影响需要是否还在对我们起着不艮的我们的法治进程?这些因素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秦汉以后的中华帝国不是人治,特别不是先秦儒家所说的人治,毛泽东说:"历代都行秦政法",谭嗣同,章太炎均是如此观点。中国两干多年来,维护庞大帝国运转的是先秦法家倡导的专制法治,或者说官僚法治、帝制法治。总结19世纪末期以来中国人对"法治"的追求,我们似乎可以得到以下线索。中国人对西方的"法治"产生兴趣并将之与传统中国"法治"观念对照,始于19世纪  相似文献   

4.
《山东人大工作》2009,(11):56-58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凝聚着众多民主法治工作者的艰辛劳动和汗水,彭真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彭真同志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尤其是从1983年任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直至1988年退休期间,他主持了新时期的立法工作特别是1982年宪法的制定,为新时期法治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1997年彭真同志去世,党中央给予他"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主要奠基人"的崇高评价。让我们跟随彭真之子傅洋回顾彭真走过的法治道路,缅怀彭真的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5.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用"十一个坚持"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成为指导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献.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当前制约法治城管建设难题,将法治思维融入城市管理,以更强自觉、更高标准、更实举措谋划推进法...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法治中国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就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法治与改革、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其他"三个全面"、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与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等关系作了明确的论断,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法治中国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它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构成我们党的重大战略布局。全面依法治国对所有领导干部提出了提高法治能力的新要求。也就是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1))。法治能力是什么?全面依法治国为什么会提出提高领导干部法治能力的要求?应当如何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科学地予以回答。  相似文献   

8.
"法治浙江"是 "法治中国"的重要窗口,"法治浙江"展示了社会主义法治优越性。而"法治浙江"之所以能够成为展示社会主义法治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完全缘于"法治浙江"自身的先驱地位、实践经验和独特优势。当然,在建设和维护"重要窗口"的背景下,如何深化"法治浙江"建设,也是需要我们理性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李贵连《法治是什么——从贵族法治到民主法治》(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版)对中国法治的历史轨迹进行了重新诠释。他没有简单用"人治"来概括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形态,这一概括不仅掩盖了中国法治历史进程的复杂性,而且也使得中国法治的源头和传统流变变得模糊不清。法治形成与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任何一种法律制度、法律思想都有其历史基因和历史脉络。法治理性也是历史理性。历史法学代表人物萨维尼认为,法律的任何部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只能是历史存在中的、在历史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现代民主法治思想的先行者,他的法治思想吸取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法治思想,并在考试权、监督权等方面做出了重大改进,不仅对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影响深远,而且也是中国人权法治观念的一次伟大启蒙。  相似文献   

11.
一到桐庐履职县长,方毅就定下了执政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穿到政府决策、行政执法、矛盾化解等各个领域,全力打造"县域法治首善之区". 打造法治政府,必须抓好"关键少数"的法治意识.2014年,方毅提出建立县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在他的带动下,县政府7年来坚持每一次常务会议会前学法.2018年就任县委书记后,他把学法制度推广到了县委常委会.  相似文献   

12.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进入2007年,全省推进"法治浙江"建设的步伐稳健而执著.今年一开始,中共浙江省委先后下发《关于创建法治市、县(市、区)工作先进单位实施办法》、《建设"法治浙江"领导小组成员年度工作考核办法》、《2007年建设"法治浙江"工作要点》等重要文件,这些都表明了省委推进"法治浙江"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3.
《新东方》2019,(5)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中国的法治建设历经坎坷却又成就辉煌,最终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康庄大道。总结70年来的法治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一是法治建设情况决定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二是法治建设成就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三是人民群众是推动法治建设的主导力量;四是党的领导下的法治建设自觉。展望未来,我们应当努力在坚定"法治自信"、构建法治文化和实现党的领导法治化等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4.
法治博览     
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理学研究会会长徐显明在《红旗文摘》2017年第5期刊文《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认为,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主题为"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的第37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深刻揭示了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法与道德关系的理论,阐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可以超越但却无法绕过的人物,他的法治思想,可以说是法治思想的源头之一。他的良法思想、法律适用思想以及对法与道德的论述,可以使我们从其法治思想的源头上进行一些追溯,对我们更好的理解法治的本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可以超越但却无法绕过的人物,他的法治思想,可以说是法治思想的源头之一。他的良法思想、法律适用思想以及对法与道德的论述,可以使我们从其法治思想的源头上进行一些追溯,对我们更好的理解法治的本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法治思维的提出,是继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我们党和国家对法治的认识和法治自觉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法治思维不同于人治思维。人治思维就是贤人思维,就是把公共事务管理的良善与否寄托于个别贤人,遇贤则良,遇不贤则废,结果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摆脱不了历史"周期  相似文献   

18.
正浓厚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生动力和重要支撑。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明确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和重大意义,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精耕细作,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卓 《今日浙江》2014,(20):24-25
正普法走到"六五",内容、形式在变,不变的是核心——让更多的人享受法治的阳光雨露。早在2006年"五五"普法启动之际,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强调指出:"要通过传播法治理念、培育法治精神,进一步弘扬法治文化、树立法治权威。"通过8年的实践,浙江正"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融入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努力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风尚"。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2013年11月5日开始,全省1848  相似文献   

20.
李波 《今日浙江》2007,(18):50-50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了"弘扬法治精神"的要求.深刻理解和认识这一要求,对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