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索生活化德育是新时代学校德育创新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生活化德育模式是指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于回归现实生活中 ,以道德主体为核心 ,围绕其社会现实生活而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构建学校生活化德育模式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 ,它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理念、课堂教育教学、道德实践平台、社区家庭德育等方面协调发展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趋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德育体系中生命关怀教育的严重缺失。高校德育面临价值取向偏离、内容口号化等困境,亟待将生命关怀充分融入到高校德育中。生命关怀乃高校德育之本质要求,重构以生命关怀为价值取向的高校德育体系,既要建构以生命关怀为主体的现代德育制度,又要构建生命关怀教育的课程实践方式,此外还要营造以生命关怀为基本价值取向的高校德育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3.
试论当代德育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德育对象的主体化、德育理论的科学化、德育途径的多样化、德育目标和内容的普适化是目前我国和世界各国道德教育领域表现最为突出的几个方面 ,也预示着我国德育改革的未来趋向 ,值得引起德育工作者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4.
台湾地区在青少年道德教育课程上历经反复又面临尴尬。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十分必要;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必须实现教育理念的回归;遵循道德教育课程的客观规律;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三者联动,尤其要重视社会德育。  相似文献   

5.
何桂美 《理论月刊》2010,(7):183-185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思想道德教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学校德育几成道德教育的"孤军",而传统的德育模式由于受到新形势、新问题的冲击,德育效果日渐式微。在高等教育领域,构建多维向立体化高校德育模式势在必行、时不我待,也是改变当前高校德育现状、提高高校德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德育的灵魂,而情感缺失恰是当代德育的现状。事实上,情感道德教育在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传统,深化当代社会的情感道德教育,提升德育效果,需要深入了解中西方情感道德教育的传统,将二者融合、组织成当代道德教育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吴伟伟 《前沿》2013,(15):39-40
网络道德教育是青少年德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由于网络道德自身特点及其他一些因素,网络道德教育还面临诸多困境.解决这个问题的现实路径是:把握规律,构建体系,提高网络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建立规范,制定准则,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可操作性;创新方法,丰富载体,增强网络道德教育的时代性;培养自律,完善监督,确保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城乡社区化进程中,高职院校与社区共同推进高职生道德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和人格完善。凸显职校与社区和谐德育的优势在于整体构建、系统推进、互动参与。社区对高职生品德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区服务学习、德育资源享用等实践策略来实现的。需要整合社区德育资源,彰显职校德育特色。  相似文献   

9.
墨家以"人性欲利,无称善恶"为设论前提构建其特色鲜明的"染"德育方法体系。墨家德育方法的特色及其与儒、道、法的区别根源于先秦诸子对"欲利"之人的不同立场与态度。墨家所标举的"廉"、"哀"德性对当下中国的道德建设有积极的纠偏补缺的功用;而其针对"欲利"之人性所设定的道德教育体系容易形成一元的消极的"利叙述",从而使道德教育走向其目的的反面。对于墨家德育思想的现实价值应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是一个电子媒介占据强势地位的时代。电子媒介的强势正在深刻地改变和控制着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使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读图时代”成人“后台世界”门禁失守导致了童年世界的退隐,使得青少年学生的羞耻感日益淡化和德育教师的教育权威受到质疑。电子媒介的娱乐化趋势也对严肃的道德教育内容造成严重的冲击,使道德教育面临着泛娱乐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申明 《湖湘论坛》2006,19(5):72-73
依据对“本质”的规定性标准,德育应是一个确定性概念。从概念的外延看,德育应是道德教育;从概念的内涵而言,道德品质是德育的确切内涵。德育的本质是:养成人道德品质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5,(6)
20世纪当代西方道德教育思潮中的道德教育流派众多,突出的代表主要有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道德教育论、拉斯思的价值澄清道德教育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等。这些道德教育理论对中国学校德育树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回归与超越"的生活德育观,开创注重实践的体验式教育模式等德育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李星星 《传承》2010,(12):104-105
高校大学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接班人和主力军,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他们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的至关重要的手段。高校德育应当自觉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建设,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贡献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培养新型生态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4.
考察国外一些学校开设德育课程的情况,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对德育课程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学校德育实践的经验,推动我们改进思想政治课的工作。一、国外某些国家德育课程设置简况战后,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学校德育,努力实施国家对德育的领导。日本1989年召开了“加强道德教育全国大会”,提出德育工作是关系日本ZI世纪命运的关键。日本中小学的德育主要通过直接的道德教育途径和间接的道德教育途径进行。直接的道德教育途径主要以学校课程的形式来实现。自1958年起,日本文部省制订《学习指导大纲道德篇》,规定中小…  相似文献   

15.
德育宣传必须讲究层次性,这是德育宣传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德育宣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五条改善德育宣传状况的现实途径:注意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注意区别德育宣传的层次差别;道德教育必须与制度建设相配套;德育宣传与现实利益挂钩;关注受众心理,讲究宣传艺术。  相似文献   

16.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大学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接班人和主力军,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他们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的至关重要的手段.高校德育应当自觉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建设,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贡献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培养新型生态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7.
当代台湾中小学道德教育概览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中小学的道德教育,面对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德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台湾道德教育具有课程整合原则下的分散性、能力指标凸显下的渐进性、一纲多本政策下的灵活性、多元评价取向下的实践性等特点。在发挥隐性德育的作用、德育课程的开发、德育的回归生活、德育环境的培育等四个方面,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祖国大陆道德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和教育界反思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过程中,有学者和德育工作者提出增强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途径之一是开设学校德育实践课。什么是德育实践课,如何理解其内涵和特征呢?这是目前学校德育课程建设与教学必须界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当代中职教育面临的困境是生命意义的缺失。而如何让中职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发展生命,已成为中职德育课程的价值诉求。找回德育课失落的生命意义,需要德育课教师挖掘德育教材,寻找生命元素;灵活教学方式,渗透生命教育;提升教师素养,崇尚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20.
唐鸿 《前沿》2011,(4):52-55
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是道德教育的两种基本范式。基于不同的价值导向,两者各具偏执:前者强调社会道德规范之灌输而忽略对德性的终极追求,后者则注重个体德性生成而忽视了社会道德的规训功能。实践表明,两者的对立与分歧皆不利于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共融并进才是其合理路向。由分歧走向共融,架构一种介于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之间的、以社会道德规范为基本支撑、以个体德性生成为终极目标的道德教育范式是当前道德教育的理想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