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雅与俗本身应该具有内在的精神通道,而非绝对的对立。从生活本质看,生活中其实离不开俗;在文化欣赏习俗上,也存在着俗与雅的认知转换过程。俗的积累,造就了雅,但最终雅还是要回归大众。雅与俗的认定和转换,与传播工具的演变之间,也有很高的关联性。传播工具的每一次更新和革命,都会给一般意义上的雅与俗的概念带来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雅俗篇     
一本书、一出戏、一部影片、一家期刊,既要讲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又要讲经济价值、票房价值,是个两难命题。究竟是俗一些好还是雅一些好,见仁见智,也就颇费推敲了。《围城》与《渴望》同时播出,雅不敌俗,收  相似文献   

3.
"雅"、"俗"作为书法艺术中十分重要的一对审美形态,它的形成基于中国独有的文化背景与书法艺术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追求,本文作者从传统审美形态、逻辑推论、直觉领悟以及传统书学理论等角度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黄晖 《思想战线》2007,33(5):55-60
雅俗论争,是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中心话题之一。在中国现代历史特定时期的文化氛围及文学思潮影响下,小说"雅"与"俗"的内涵在论争中动态变化,或二元对立,或相互兼容,造成雅俗小说的交替崛起,成为现代小说品格衍生成长的重要动力,导引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形态演变、发展,逐步走向大众化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论“雅俗”——对中国古代审美趣味历史演变的一种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青 《思想战线》2011,37(1):111-116
"雅"和"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对非常重要的评价性概念,至今依然有着很高的使用频率。然而这对概念与其他任何一个评价性概念一样,也并不具有永恒性质,它们也是历史的产物,并且有着特定的社会功能。"雅"、"俗"这对评价性概念的产生有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也恰好是"文人"这一古代士大夫阶层的特殊身份形成的过程。从这对概念生成演变的角度,可以窥见中国古代审美趣味在各个时期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6.
古典戏曲中的尼姑思凡故事主要有两种类型:尼士恋和尼僧恋。"尼士恋"戏曲含有仙尼合流的思想,沿袭才子佳人故事叙事传统,表现了文人的性爱理想,呈现出雅的风格,但其在流传中被民间形式进行了俗化。"尼僧恋"戏曲活泼俏皮,表现了民间性爱观,充满戏谑精神,虽然文人改编进行了雅化和正统化处理,但无法摆脱掉俗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7.
北宋中期较有影响的是豪放派词的开拓者苏轼,而把慢词创作引向通俗、市民化道路的则当是柳永。自此,婉约词风雄踞北宋词坛,苏轼对词的革新竟未能起到很大的反响。但是,他把词的创作由俗的领域向文人士大夫的方向转化,这个贡献在词的发展中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北宋后期词似乎有些传承性地努力摆脱柳永的“俗”向“雅”的方向回归。在这  相似文献   

8.
画,贵在雅俗之间。太雅,曲高和寡,不仅大众难以接受,而且可能会失之于纤细、柔弱;过俗,缺乏应有的艺术品格,表面上迎合了大众的趣味,实际上低估和轻视了群众的欣赏水平,最后还会失掉群众。雅与俗是艺术品格的一对范畴,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俗话说“大俗大雅”,“俗”得有格调、有品位,如许多民间艺术品,反而成为“大雅”。此外,艺术史告诉我们,格凋高的艺术同样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雅文化一落千丈俗文化风风火火“上帝”怎么了? 雅文化是指精致而规范乃至具有典范性的文化,它集中地体现着文化固有的性质功能,往往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水平发展的标志。《诗经》、《红楼梦》、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是雅文化的杰出代表。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雅文化一度从辉煌的巅峰跌落低谷,令许多文化人瞠目结舌,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10.
<正> 电视剧是一种视觉艺术,但它并不是普通的感官刺激。在电影诞生百年以后的今天,电视剧所追求的再也不是像卢梅埃尔兄弟镜头下到站的火车、工厂的大门之类的静态视觉画面。电视剧中的人物可以使人思考,语言能给人启迪,光、色、音乐的运用会让人感染。虽然在很多人眼中,电视剧依然逃不脱俗文化的范畴,但是近年来国产电视剧却日渐走出了一条藏“雅”于俗的道路。这是因为在中国电视剧的创作者中不缺乏“雅”人,尽管这些创作者要屈从于市场和观众,但他们骨子里是对“俗”向来鄙视的。  相似文献   

11.
“甘蔗节节甜,山寨换新颜,新楼哥建好,专等把妹连……”一首原生态壮欢歌曲《哪来歌恁甜》唱出了壮乡农村的新面貌,唱出了壮家儿女的幸福新生活。2007年2月,柳城壮欢走进中央电视台《金土地》栏目,让全国观众领略了柳城的壮族文化风情。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施“凝聚力工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委统战部打好“特色牌”、“组合拳”,下好“三步棋”,在经济转型发展和社会服务中发挥了统战特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吟诗作文讲究一个“境界”,无“境界”者味同嚼蜡。但人赚钱花钱扯到“境界”,一俗一雅,一浊一清,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不是一句很有些古老的话么?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江西峡江县原县委书记宋铜腐败一案披露,其因受贿1600多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宋铜所收受的贿赂中,购壶款就达1200余万元,纪检部门查获的紫砂壶多达两三百把。宋铜"青睐"江苏宜兴紫砂壶,常借出差的机会到宜兴"淘宝",商人则成为他的"移动刷卡机"。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收受字画、玉器、瓷器等所谓"雅腐"现象有蔓延趋势。在江西,从原省委书记苏荣,到一些地方官员,都能找到"雅腐"的踪迹。而从全国其他地方披露的案件来看,类似的"雅腐"现象也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5.
俗贪与雅贪     
报上揭露过不少骗子。这些骗子有俗骗,也有雅骗。俗骗子无非是拿点什么“金佛”、“美元”之类的假玩意儿,哄得中年以上都市少文化女士悉数取出家中积蓄,跟人家以极优惠价格或比例购买、兑换,还以为得了天大便宜。报上就此告诫人们说,“别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云云。然而,这类故事却不断发生。读报的人,倒似乎不怎么痛恨骗子,反而把受骗者的愚昧和贪婪拿来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相似文献   

16.
展华 《黄埔》2012,(2):71-72
“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这是老人们的一句口头禅。新春佳节,要是没有鞭炮,节庆气氛肯定大打折扣。说鞭炮,笔者便想起台湾正月里的“攻炮城”。“攻炮城”并不是动用大炮去攻城堡,而是一项独具情趣,场面壮观,并融娱乐与竞技于一体的群众性年俗娱乐活动。自古以来就是台湾民间正月里的主轴节目。  相似文献   

17.
王艳萍 《当代广西》2008,(22):52-52
柳城是个山歌窝,太平欢歌最动人。 说到太平唱欢的歌手,就不能不提到太平镇板贡村的周德康,他是太平镇壮欢协会会长,还是自治区、柳州市劳动模范,柳州市十佳民间艺人。认识他的人,都亲切地喊他“老周”。  相似文献   

18.
<正>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首先应该有一双"万山大叔的眼睛",带领人民认清何为雅、谁是俗?方向搞错了,就会导致亲者痛、仇者快的严重后果什么是雅、什么是俗究竟什么是"庸俗、低俗、媚俗"?社会各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之间的差别,甚至可以大到完全相反。笔者研究雅俗文化问题将近20年,当年的博士论文就是探讨抗战期间中国文学"超越雅俗"的课题。学术界已有的认知,"雅"和"俗"本来没有  相似文献   

19.
冼夫人是历经梁、陈、隋三朝而矢志不渝地勠力扶皇舆的岭南地方领袖,其史传叙事可溯回至唐臣魏徵主持纂修的《隋书·谯国夫人传》。明清时期是粤西南地域社会从文化认同上被真正整合进中国的重要历史阈限时段,而“冼夫人”作为一个沟通国家、精英与民众对话的文化象征符号,在彼时地方精英集体参与“修订”其回忆形象的文化实践中,具象化了王朝礼制与地方风俗之交互模塑过程。在这个以“礼”化“俗”、借“礼”阐“俗”的过程中,冼夫人渐次挣脱其在传统士大夫眼中的“蛮妃”刻板印象,儒化雅化为契合精英审美趣味与价值评判标准的“女师”,至道光戊申年粤西状元林召棠为儋州宁济庙作碑记之际,已是被置回地方感觉结构的“吾高州冼氏女”。  相似文献   

20.
闽南语“仔”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字,尤其“仔”字可以结合许多语词或短语,而形成多样化的搭配。中国文字,如果同一个字见于国语词典和闽南语词典中,其训义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而“仔”字却是在“雅”、“俗”系统中明显分道扬镳;文章首先针对这一特色,粗略地呈现其样貌。其次,针对目前闽南语词典中“仔”字的编写顺序和训义加以探讨,指出值得斟酌之处,并依照个人看法,将它重新编排,同时让它的词性、训义、声调、用法都更臻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