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资产证券化源自美国,因其具备信用融资、结构性融资和表外融资等诸多竞争优势,迅速成为世界资本市场的宠儿,并呈现出日益兴盛的发展态势。鉴于此,文章基于我国本土资本视角下分析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与法律风险便有了现实意义,通过对资产证券化基本交易结构的分析,可为我们对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作前瞻性判断。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在我国的发展一直步履维艰,主要原因在于该领域所涉及到的银行、证券、信托、税收、破产等多领域的法律、法规中存在诸多法律冲突。通过专门的资产证券化立法搭建起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制度平台,能综合解决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中的未来债权转让、SPV设立及运作、证券化资产"真实销售"、证券化资产信用增级等四个方面所涉及的法律冲突与障碍。  相似文献   

3.
李智 《小康》2005,(7):53-54
一个被金融界呼吁、盼望多年的创新业务——资产证券化近期终于走向了前台。资产证券化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有机连结,一方面实现银行信贷风险“减压”;另一方面,在为资本市场增添交易品种的同时,为市场输送源源不断的资金“血液”,时值盛夏,孕育多时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终于“破土而出”。  相似文献   

4.
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 ,它加速了金融体系从银行本位向市场本位的转化 ,极大地提高了金融运作的效率。本文在指出目前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市场缺陷是制约证券化效率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 ,探讨了提高资产证券化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杨名 《小康》2006,(2):52-53
资产证券化这一国际先进的融资工具在中国的破冰之举,不仅促进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对接,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更给春寒料峭的中国证券市场和发行主体带来丝丝暖意。  相似文献   

6.
资产证券化也是一项参与主体众多、结构复杂、交易严谨、市场化程度高的金融创新工程,它在具有显著宏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风险也显得集中与复杂。本文简要概述了资产证券化的构建要素及操作流程,系统分析了基建项目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风险,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供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对完善基建项目的资产证券化运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住房抵押贷款所具备的资产规模和良好质量,十分适合作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切入点。其依托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合同安排来构建基础法律关系及附属法律关系当中众多主体的权利义务,因此,它既是一个经济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的法律过程。  相似文献   

8.
田增瑞  张延锋 《求索》2007,(6):14-17
本文在分析资产证券化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提出资产证券化可作为产权交易的创新品种,产权市场为资产证券化的理想交易场所;并讨论了资产证券化的金融效率及与产权市场功能的有效组合。对于银行不良资产,产权市场可作为一级机构投资者与一般机构投资者之间的二级市场;对于正常资产的证券化,产权市场可凭借其遍布全国的交易网络提供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9.
彭文峰 《求索》2010,(11):41-42
基础设施证券化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一种引入民间资本的有效途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对于深化中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模式,优化主体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产流动性具有重要的发展功效。基础设施证券化在中国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文章从完善体制机制、法律政策、监管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陈文俊  ;曹时军 《求索》2008,(6):16-18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保险资产证券化日益成为保险市场和证券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保险资产证券化的投资环境,探讨保险资产证券化的运行风险,提出了建立保险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信用评级制度以及创新金融产品等措施,以期达到降低保险资产证券化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正在着手扩大资产证券化试点和范围,加快资产证券化发展步伐,同时酝酿统一的资产证券化法律框架。但由于我国机构投资者缺乏,投资者在整个资产证券化环节处于弱势,保护投资者利益成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立法重要部分。本文意在自足于投资者的法律地位,通过对投资者主要风险的法律分析,提出对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信托法律关系中,信托受托人受信托财产所有人的委托管理信托财产。对信托受益人和委托人负有忠实义务,而在受托人管理信托财产的行为中,自我交易行为是对忠实义务最明显的违反。从信托中的各种法律关系出发,以美国法律相关规定为参照,探讨自我交易的表现形式及法律规定,以及在绝对和相对忠实义务之下分别应该怎样举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机构的独立性风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目的机构是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关键性主体,整个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都是围绕着特殊目的机构这个中心来展开的。特殊目的机构作为证券化的中介和核心机构,在证券化过程中好比一道坚实的“防火墙”,将投资者和其他风险有效的隔离开来,它充分体现了资产证券化运作中的“风险隔离”原理。但是,在特定的情形下,当特殊目的机构的独立性不充分时或者在资产转移的过程中存在不公正的现象时,创始机构的债权人可能会否认特殊目的机构的独立法人人格或者否认这种资产转移的合法性,突破特殊目的机构和创始机构的风险隔离设计,将证券化的资产纳入创始机构的资产范围,影响特殊目的机构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李梓宁 《求索》2013,(3):185-187
随着私人银行业务投资领域的不断拓展,融资租赁信托业务以其高收益的特点逐渐成为私人银行关注的重要投资模式,成为私人银行主推的投资模式。但由于我国关于融资租赁交易行为与相关信托投资的金融法律监管体系仍不完善,造成私人银行融资租赁信托业务在操作中遇到诸多法律风险。本文在重点分析该类业务交易结构特征与法律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法律监管制度理论要求,提出通过加强私人银行融资租赁信托业务监管,制定融资租赁信托业务管理办法,强化私人银行内部审查管理工作,设置合法性审查与业务流程跟踪机制以及三方面措施有效防范私人银行融资租赁信托业务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已进入试点阶段,相关的法律制度急待完善。特殊目的机构的建立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本文针对我国法律框架下特殊目的机构的建立和运作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美国抵押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和它对于传统初级抵押市场的投资者及对整个系统的含义,主要涉及零售市场的二级证券化工具的成长。这一市场提供了不同方面(风险、流动性、现金流)的初级贷款资产如何拆包,并且如何重新打包成从原始贷款者的资产负债表去除或重新融资成可交易的证券,为我国还未出现的这一市场提供前卫参考。  相似文献   

17.
袁巍 《前沿》2012,(12):78-79
目前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在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著作权资产证券化这种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型融资模式。本文结合当前国际上著作权资产证券化的成功经验,总结了著作权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并对我国实施著作权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宜采用的交易结构进行了具体设计。最后,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合并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问题,要结合SPE主体的确定条件以及有关转移资产的确认问题考虑有关证券化的合并。可从SPE的主体资格、证券化交易的会计确认与剩余收益的角度,提出一种综合的合并标准,来弥补目前合并标准中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惊人的速度和多样化的形式使全球国际资本急剧膨胀,目前呈现出以下特点:一、跨国公司仍然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但跨国并购趋缓;二、私人资本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角;三、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日益多样化;四、国际资本供求趋向紧张化,争夺加剧;五、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速度加快,但波动性大;六、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双向主体;七、融资证券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八、国际资本出现对新兴市场的背离。  相似文献   

20.
资产证券化是金融领域里的一种重要的融资工具,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办法》,意味着我国重新启动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然而,资产证券化因其特殊运作机制可能引发风险也存在其特殊性,为保障证券市场秩序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要求证券发行人真实、全面和及时地进行信息披露,但是信息披露不实陈述一直是我国证券市场典型的违法行为之一,同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不实陈述的行为也会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