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纠纷的社会,其存在的意义在于能够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为此,有效地运用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实现诉讼内外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功能相济、有机衔接与融合,既有利于缓解司法途径解决纠纷的压力,也有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社会纠纷。从而促进社会和谐。比较借鉴美国、英国、日本家事矛盾非诉讼机制的成功经验.把外国家事矛盾非诉讼机制与我国现实国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改革我国现行的纠纷解决机制,扩大家事矛盾非诉讼机制的适用范围.丰富家事矛盾非诉讼机制的形式,真正探寻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家事矛盾非诉讼解决机制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有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诉讼爆炸"的局面,在我国目前诉讼与非诉讼的功能严重失衡的现实情况下,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实现诉讼内外各种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相济、有机衔接与整合,是稳定社会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程波 《湖湘论坛》2006,19(6):42-44
为适应和谐社会秩序之纠纷解决的需求,合理分配使用司法资源,必须建立以司法判决为主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来化解各种类型的社会纠纷,并在法治框架下,使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与各种非诉讼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的和谐发展成为可能。无论从时代发展还是从当事人自身的实际利益看,多元化纠纷的解决机制都是符合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最为合理和应然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4.
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完成管理手段和方式上的创新,调动其它部门和机制潜力,运用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达到案结事了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为此,公安机关应当充分发挥当事人自行和解、行政调解、行政复议、信访等机制在解决纠纷中的功能,把公安机关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与人民调解组织和司法调解机制有效对接,进一步完善“大调解”机制,并实现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与诉讼机制之间的对接。  相似文献   

5.
在各种社会纠纷中,当事人选择和解、调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有助于实现社会良序发展和纠纷解决机制的系统化和有机融合。非诉讼作为诉讼的有益补充,可以公平高效地解决特定纠纷。  相似文献   

6.
廖建求  郑涛 《理论月刊》2010,(7):127-129
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有诉讼机制和非诉讼机制之分。从法与经济学的角度看,现有的环境纠纷诉讼解决机制存在着成本过高、案件积压迟延带来实质非正义、举证主体不明确等缺陷,并不能满足实际生活解决环境纠纷的需要。相反,非诉讼机制在解决环境纠纷方面却有着独特的优势,如程序便捷、灵活、成本低廉、不损害双方关系等等,更能够高效便捷的解决越来越多的环境纠纷案件,缓解有限的司法资源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是对诉讼机制一种极为重要的补充和弥补。  相似文献   

7.
法律援助工作在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显著的作用.但目前,法律援助的发展与社会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作用还有待提升,与诉讼、非诉讼纠纷处理机制之间的衔接和融合还需要完善.如何将法律援助制度融入矛调中心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务中,提高公共...  相似文献   

8.
冲突是每一个社会都必然面对的状态,有冲突就必然产生混乱和无序,因此,社会需要有一定的冲突解决机制来缓解冲突产生的震荡。诉讼是国家权力介入下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多元化冲突解决机制中的主要手段。但是它并不是万能的,诉讼在面对社会纷繁复杂的冲突时有时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私力救济(自决、和解)与社会救济(民间调解、仲裁)这些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存在与发展有助于和谐社会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多元化民族纠纷解决机制合理的建立,维护了我国各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发展。多元化民族纠纷机制是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对诉讼纠纷和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协调,其主要发挥了非诉讼纠纷的解决机制在各民族地区的作用。借鉴曾经在民族地区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经验与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配套的立法。  相似文献   

10.
《公安研究》2012,(5):92-92
梁平在《法律科学》2011年第5期撰文认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之建构是中国未来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当前,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在探索中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也为进一步深入探索“大调解”提供了具体的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纠纷解决诉讼化的积极性与消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求索》2008,(4):149-151
权益最大化带来了权益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因主体之间的利益对抗而呈现为纠纷;纠纷的解决对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传统纠纷解决途径的功能逐步被诉讼方式取代。这一取代有其客观性和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因当事人诉权滥用、法院案件积压而伴生着相当程度的消极性。因此,只有合理整合非诉讼与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我们才可能最大程度地使民众接近正义,接近司法。合理协调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与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2.
我国诉讼全能观念根深蒂固,非诉讼解决纠纷机制缺乏应有的保障机制,法院自身考核机制导向偏离与其在非诉讼解决纠纷过程中指导监督作用的缺失,导致很多民事纠纷难以得到及时解决。要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完善其架构,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温州金融纠纷尤其是民间借贷纠纷"井喷"现状,温州市相关部门根据本地实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解决金融纠纷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温州民间借贷纠纷现趋于平稳,对相关纠纷解决进行反思,有如下一些经验:应着力建立和健全适合民间借贷纠纷解决机制:应当坚持诉讼和非诉讼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非诉讼机制的作用,诉讼机制应作为最后的手段,而不是首先和唯一的手段;加强立法和制度探索,构建一套适合民间借贷纠纷特点的诉讼机制,以多元、多层次的纠纷解决机制,克服当前民间借贷纠纷诉讼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20,(1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人民法庭作为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处于纠纷诉讼与非诉讼解决的衔接环节,是人民法院"基层的基层",是化解矛盾纠纷、调节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沿阵地,在基层社会治理特别是乡村治理中的责任重大。近年来,东台市人民法院将助推社会治理创新的重心落在基层、根基扎在基层,在时堰人民  相似文献   

15.
诉外调解作为调解纠纷的一种,在解决纠纷手段多元化的今天尤为重要。对调解结果的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不仅能有效保障调解协议的效力,有助于诉讼与非诉讼的有效衔接。利用法院的司法权威能够更好地开展调解工作,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当下法治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纠纷解决方面则表现为强调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运用。本文以构建和谐司法为视角,从理论上探讨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农村社会语境下的存在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法治湖北”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湖北”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具有一致的目标、共同的指导原则和价值理念,在“法治湖北”中构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既是法治社会的需要,也是符合湖北省情的。构建湖北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包括完善行政ADR、民间ADR,进行司法性ADR的改革尝试;同时以人为本、根据我省实际创建特种ADR形式。  相似文献   

18.
胡新艳 《理论月刊》2008,(4):107-109
我国目前正处在多元化的状态之中,需要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我们将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治目标定位在:公平、合理.通过借鉴域外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经验,以及通过实现非诉讼解纷制度与诉讼解纷制度的调适、完善诉讼制度,确立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和民间解纷方式的创造性转化,来构建我国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9.
论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有诉讼机制和非诉讼机制(简称ADR模式)之分。环境纠纷的ADR模式在经济上具有快速简洁、廉价高效、符合当事人利益的特点,对于缓解司法资源的不足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因程序随意而带来的非公正性、解决结果效力不明确、和解失败将付出更大成本等等。随着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成为一种世界趋势,重新审视我国现有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的特点及不足,并根据其特点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纠纷ADR模式的建议,使环境纠纷ADR模式在实体和程序上都更加规范化,有利于完善环境纠纷解决体系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娟 《群众》2022,(4):46-4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把党员干部下访和群众上访结合起来,把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规范起来,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睢宁县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建立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诉前分流、诉前调解工作机制,将大量社会矛盾纠纷在前端一站式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