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石油安全与地缘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中东、中亚、俄罗斯和东南亚对于我国的石油安全和地缘战略的意义.中东是我国进口原油的最大来源地,对中国的石油安全具有重大影响,而对我国地缘政治的影向是间接的;中国与中亚、俄罗斯的石油合作有利于中国石油的来源多元化,无论是从石油安全还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东南亚对于中国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南海问题解决得如何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石油的运输安全和战略地缘利益.  相似文献   

2.
大致从2007年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再度执政并推行“新奥斯曼主义”政策以来,泛突厥主义获得新动力,相对于之前的泛突厥主义进程(1991年至2005年间),类似现象或可称为“新泛突厥主义”。2009年,土耳其明确以“新奥斯曼主义”作为治国和外交方略,其实是对之前政策的确认,而泛突厥主义正是“新奥斯曼主义”意识形态兼容的部分。与此前相比,土耳其与中亚、高加索相关各国互动更加频繁,中亚、高加索各国积极配合,各方合作水平提升;初步具备了机制化的合作平台,进行突厥语国家的多边合作。土耳其政治家不仅用“新奥斯曼主义”凝聚国民,也在争夺中亚、高加索的“大牌局”中,获得地缘文明、地缘政治优势,其影响不断扩大,是一个值得观察的现象。现在,俄罗斯、西方国家和土耳其在东欧和中东的激烈争夺必将影响中亚形势,而中亚地区与中国国家安全紧密相关。泛突厥主义也会给中国带来意识形态-文化的挑战、甚至安全威胁。因此,必须深入观察其动态和趋势并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
俄格冲突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8月发生的俄格军事冲突有着复杂的历史、现实和地缘政治等多种原因,现今深层次因素是俄美在高加索和中亚地带的角力与博弈。冲突及其引起的国际反应表明,俄罗斯已有足够的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实力在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发挥其传统作用。俄格冲突对独联体今后的发展、对俄格双方与北约的关系、对俄欧及俄美关系都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东格局进一步向"多中心"方向发展,各强权实体借美国战略调整收缩之机,纷纷加大了对中东地缘政治的介入程度。其中,俄罗斯通过向中东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盟友土耳其、沙特等国推销S-400"凯旋"防空反导系统,依托军事技术合作成功实现了在中东地区影响力扩大和对美有效制衡。在这一过程中,俄罗斯充分把握住了中东安全局势变化带来的契机,妥善处理与地缘政治对手间的分歧,并适时以"军售外交"拉近与中东国家的关系,成功以出售"凯旋"防空反导系统实现了其在中东地缘政治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2010年12月以来,伴随西亚北非国家局势不稳定,在世界政治版图中位于欧亚非交汇处的中东格局开始再现动荡,美国、俄罗斯等大国的地区博弈依次上演。自从俄罗斯以叙利亚危机为切入点深度介入中东局势后,中东战略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将从俄罗斯与阿拉伯国家、伊朗和土耳其、以色列等维度来评估其政策现状及其政策得失及对局势的影响,继而分析美国、欧盟等大国的中东战略:俄美、美欧、俄欧之间在具体利益博弈上均有分歧,这导致了中东格局中的变量增加。俄罗斯在博弈中采取"实用主义"外交,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地缘、利益协调、民生压力等多重挑战。  相似文献   

6.
影响地区局势的军事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中亚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9·11"后随大国力量的积极介入,中亚的地位可谓进一步凸显。从2005年开始,中亚各国将分别进入以议会选举、总统选举为标志的政治更迭期。由于地区内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活动猖獗;各国经济发展尚未进入良性状态;格鲁吉亚、乌克兰历次"革命"对中亚反对派又具某种示范、鼓舞效应;加之大国在中亚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中亚局势充满了诸多变数。为了对中亚局势走向有一个较准确的把握,"《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室合作,于2005年元月19日以"中亚局势分析与展望"为主题,在万寿山庄举行为时一天的研讨会。来自京、沪、兰、宁的学者、专家本着求真求实的精神,从多个角度对中亚局势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讨论。现将与会代表的发言整理发表,期望有助于您对相关问题的思考,进而推动中亚问题研究的步步深化。  相似文献   

7.
叙利亚危机爆发后第五年,俄罗斯正式出兵叙利亚,成为打击“伊斯兰国”的重要力量。通过军事行动,俄罗斯成功阻止了恐怖活动的进一步蔓延、提升了自身国际影响力、在困境中绝处逢生。当前,中东地区矛盾依旧纷繁复杂,多方势力持续深度博弈,俄罗斯两次宣布从叙利亚撤出部队,展现了其军事-外交联动运用的“巧实力”,获得了战略红利、实现了部分既定地缘政治目标。然而,俄罗斯长期介入叙利亚与美国及西方展开地缘博弈,对其国家振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尤其是叙利亚持续动荡的局势及域外大国的深度介入,使俄罗斯虽两次宣布撤兵,却从未真正撤出,围绕叙利亚及中东地区主导权和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还将在各大国间反复上演。随着普京开启其第四个总统任期,俄罗斯在解决叙利亚危机、破除西方制裁、振兴国家经济等问题上依然面临严峻挑战,这需要普京和俄罗斯精英阶层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29日,上海市东欧中亚学会2005学术年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本次年会以“俄罗斯及中亚地区地缘政治战略及其发展趋势”为主题,与会近60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对俄罗斯投资、俄罗斯地缘政治外交、中亚战略态势及上海合作组织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东局势长期为世界所关注.可以说,冷战开始后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以及冷战结束后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组织的介入与干预是导致中东地区动荡不定的关键因素,而能源储量、地缘位置、政治运作,以及领土领水争端、民族宗教矛盾等因素则是影响地区局势的重要内因.外部势力长期介入使内因的复杂性愈加凸显,而在某种程度上,内因的存在与发展反过来给外部势力进一步介入中东提供了理由和借口.从长远看,中东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地区国家的深刻自省与联合自强.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已成为影响中东地区稳定的最大安全隐患,也门局势恶化也折射出中东安全局势混乱的一面,但这些并不反映当前中东局势的全部,很大程度上它是美国战略调整引发中东地缘政治格局重构以及中东变局导致中东局部动荡的延续。从全局看,随着埃及等早期"因变生乱"的转型国家正逐步向"乱后求治"过渡,中东变局总体上出现了逐渐趋稳的迹象。巴勒斯坦问题、伊朗核问题等传统热点问题也出现了新的发展。美国调整后的中东战略意图日趋明朗,构建一个由中东主要国家形成的互相制约、相对平衡的地区安全新架构的想法正逐渐浮出水面。未来一段时期,中东局势还将在全球和地区大势下继续盘整,该地区地缘政治关系也将随之继续做适应性调整,并最终形成一个相互制衡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1.
朱锋  王敏 《和平与发展》2012,(1):1-9,71,75,67
2011年,“阿拉伯之春”改变了中东、北非地缘政治生态;美国加速全球战略调整,高调“重返亚太”;全球政治思潮空前激荡,世界仍面临形形色色的恐怖威胁;西方主要经济体表现低迷,新兴经济体强劲增长势头放缓。2012年,多个主要国家大选,世界政治版图会以何种方式重建值得关注;欧债危机继续,但在欧盟干预下有可能得到缓解;中东局势将是全球政治最大聚焦场所,未来大国关系因中东局势如何调整是事关全球地缘战略格局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新中亚战略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公布新的中亚战略包含四方面调整,即将中亚地区视为独立的地缘政治板块、将阿富汗视为中亚一部分、明确将在中亚加强对俄罗斯和中国的遏制、重新界定美国在该地区的比较优势。新中亚战略的实施将会对中亚地区稳定和主要大国在该地区互动产生一定影响。但由于美国在实施该战略中投入力度有限、比较优势不明显,中亚国家不会轻易改变自身多元平衡外交政策、对阿富汗及其局势的认知与美有明显差异,以及美国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冒进可能引发大国反制,新战略的实施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3.
当前,俄罗斯、土耳其、伊朗三国组合成为牵动中东格局演变的重要力量,在多方向、多层面释放地缘政治作用,主要表现为主导叙利亚局势走向、推促美国地区盟友体系分化和扩大三国地区影响。俄土伊组合对特朗普政府中东战略的推行构成挑战。美国不断尝试拆散该组合,但至今未果。展望未来,俄土伊组合仍有较强生命力,并将继续成为美国在中东必须应对的战略难题。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后,美国打着“全球反恐战争”的旗号,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全方位强势挺进中亚,将中亚变成继中东之后又一个集地缘、能源和安全三者为一体的战略场。美国在中亚的强势扩张使得中亚局势更添变数,给中国西部周边安全环境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01年九一一事件后,美俄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地缘政治的回归.九一一事件爆发后,俄罗斯一度放弃传统地缘政治观念,与美国进行反恐合作,希望以配合美国反恐战争来换取美俄关系的全面改善.然而,局势的演变使得俄罗斯发现,美国丝毫没有因为俄罗斯的善意而改变自己在地缘上继续挤压、遏制俄罗斯战略空间的政策.地缘政治博弈重新成为美俄关系的主线,而这一点在中亚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俄关系的主要内容仍将是两国传统利益,特别是地缘政治利益的继续博弈.这种矛盾冲突只有到美国认为俄罗斯已没有任何可能重新"恢复帝国",而俄罗斯也甘愿满足做一个欧亚大陆腹地的地区大国这么一个角色时才可能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6.
中亚不是一个界定很明确的概念,"中亚"意味着什么,人们有各自的说法和认识.本文认为,论及现实中的中亚五国,意味着关于国际地缘政治竞争的当代分析;把中亚与高加索联系起来讨论,意味着对地缘经济前景的憧憬;而对"内亚"这个更大一点范围的研究,则体现对欧亚腹地文化底蕴的历史考察.关于"中亚"的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考察,对于中国西部,特别是新疆的发展、稳定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国"崛起、伊朗核协议签署、土耳其与俄罗斯关系大起大落等因素相互交织,导致中东因素对中亚外高加索地区局势和格局的影响陡然走强,突出表现在"伊斯兰国"外溢日益成为中亚外高新的安全威胁、伊朗"重返"引起地区格局发生微妙变迁、土耳其对地区国家展开新一轮外交攻势。中东伊斯兰势力此番加大渗入中亚外高与国际和地区形势衍变密切相关,是地区内外多种因素促动的结果,其中中东发生剧变、外部势力争夺中亚外高加剧及该地区经济整体陷入低迷是重要诱因。中东伊斯兰势力对未来中亚外高形势走向和格局变迁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攸关地区安全与稳定,但其也有自身短板和局限,很难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土耳其外交新政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东超 《亚非纵横》2011,(6):33-38,45
以埃尔多安为总理的土耳其政府,在外交上以凯末尔主义和战略深度主义为指导思想,利用独特的地缘战略位置,积极扩展在中东、中亚、高加索、巴尔干等地区的影响力,改善与邻国的关系。土耳其政府的外交政策体现出独立性、平衡性、多样性的特点,外交策略显现出“由西转东”的倾向。尤其是在中东剧变之后,土耳其在中东地区极为活跃,积极与变革后的国家开展外交活动。外交政策的调整表明了土渴望与以往所忽视的东方国家改善并发展关系。但是,作为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传统盟友,土耳其以西方国家为基轴的外交战略不会在短时期内发生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9.
中东民族与宗教问题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素来是全球民族、宗教矛盾与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地区。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纷争与矛盾不仅是中东地区乱象丛生的主要表象,也是该地区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根源。"9.11事件"后、尤其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中东民族、宗教问题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诸多特点,并给中东地缘政治和安全格局带来重大影响,不仅造成该地区局势动荡、地缘政治重组,也给美国的中东政策带来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20.
美国出于夺取战略要地、攫取油气资源、遏制俄罗斯再次崛起等战略利益考虑 ,利用反恐之机 ,大举进军中亚。美国为夺取从巴尔干到中东、高加索到中亚这一关键地带 ,奠定其 2 1世纪霸主地位 ,正与俄罗斯展开着一场剧烈的争夺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