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白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是近年来报道的一种新的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CD4+T细胞、NK细胞和Th17细胞产生,其受体是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具有共同的γ链受体。IL-21与其受体结合后可调节B细胞的增殖,促进T细胞、NK细胞的增殖、分化并能提高NK细胞杀伤活性。全文介绍了IL-21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活性,阐述了IL-21在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旨在为进一步研究IL-21在寄生虫学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是从孕马血中分离出的一种特殊的促性腺激素。PMSG的化学性质为糖蛋白,含碳水化合物高达41~45%。据分析PMSG含中性糖(包括岩藻糖、甘露糖和半乳糖)达13%;,氨基已糖(包括半乳糖胺和葡萄糖胺)17.6%和大量的唾液酸(10.8%)。分子量35000~50000。 1959年5月,周颐载等人首批制作了冻干孕马血清,并在常温条件下长期保存,仍具有较好的催情作用,其激素的生物学效价测定为 1毫升的血清样品中含有约160小白鼠单位(见《中国农业科学》1982年第1期,第90~93页)。  相似文献   

3.
采用鸡枞菌多糖(TAP)体外作用于小鼠T淋巴细胞,用ELISA法检测其IL-4、IFN-γ及IL-2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RT-PCR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观察研究了鸡枞菌多糖对小鼠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onA组相比,25~100μg/mL TAP在作用72h内均能显著促进T细胞产生IL-4、IFN-γ及IL-2(P<0.01);25μg/mL TAP作用48h后可显著降低被ConA激活的T细胞CD4+%(P<0.01),升高CD8+%(P<0.05),并降低CD4+/CD8+(P<0.05);50μg/mL TAP则可显著升高CD3+%(P<0.01);50μg/mL TAP在作用72h内能显著提高IL-2、IL-4及IFN-γmRNA表达量(P<0.01),并使其保持较高水平。提示,TAP对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显著增强作用,T淋巴细胞是TAP的靶细胞之一。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羊口疮病毒ORFV129蛋白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s)生物免疫学功能的影响,从小鼠骨髓腔中分离获得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未成熟DCs并用不同浓度的ORFV129蛋白进行刺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成熟DCs的表面标记物MHC-Ⅱ、CD40等表达及吞噬FITC-dextran的能力,以及检测ORFV129蛋白作用DCs后分泌IFN-γ、IL-6等细胞因子的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ORFV129蛋白对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IL-5的水平。结果显示,经10μg与5μg浓度的ORFV129蛋白作用24 h后,DCs表面分子CD80、CD40的表达显著上调,与未处理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经ORFV129蛋白刺激后DCs吞噬FITC-dextran的能力下降;10μg的ORFV129蛋白极显著地促进了IFN-γ、IL-6、IL-12p40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另外,经ORFV129蛋白处理的DCs还可刺激T细胞增殖,以及使培养上清中IFN-γ的分泌量显著增加。ORFV129蛋白可上调DCs表面MHC-Ⅱ、CD40、CD80和CD86分子表达,降低其吞噬能力,促进DCs分泌IFN-γ、IL-6、IL-10、IL-12p40等细胞因子,还可刺激T细胞增殖,表明ORFV129蛋白对DCs的成熟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究口疮病毒GIF蛋白对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成熟及Na?ve CD4~+T细胞极化作用的影响。原核表达口疮病毒GIF蛋白,用纯化后的蛋白刺激小鼠树突状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2P40、TNF-α、IL-10、IL-1β的分泌情况。将Na?ve CD4~+T细胞与经不同质量浓度的GIF蛋白刺激后的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用ELISA检测该树突状细胞对Na?ve CD4~+T细胞的免疫刺激能力,并进一步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5的分泌水平。结果显示,成功克隆了ORFV117基因,表达了羊口疮病毒GIF蛋白。经不同质量浓度蛋白刺激后,树突状细胞的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CD40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5μg/mL蛋白刺激后,MHC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12P40、TNF-α、IL-1β、IL-10释放水平显著升高。经不同质量浓度的GIF重组蛋白刺激后的树突状细胞对Na?ve CD4~+T细胞的刺激能力增强,淋巴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γ分泌量显著增加。这表明一定质量浓度的口疮病毒GIF蛋白能促进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的成熟,能够激活抗原递呈作用,并且具有刺激T细胞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番鸭呼肠孤病毒诱导免疫抑制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日龄健康番鸭为研究对象,人工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学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IL-2和IL-6含量,脾和腔上囊中浆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MDRV感染组番鸭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和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腔上囊和脾中浆细胞数量在攻毒后第10~20 d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中IL-2和IL-6含量在攻毒后第10 d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MDRV感染能较快且持久地降低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破坏免疫器官中的浆细胞,影响体液免疫功能,还影响免疫分子IL-2和IL-6的形成,进一步干扰机体免疫功能的发挥,从而容易诱发继发感染,增加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鼠伤寒沙门菌SL1344株SseK2蛋白的生物学特性,通过PCR扩增sseK2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sseK2,经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纯化后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对sseK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鼠伤寒沙门菌SseK2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呈可溶性表达,纯化获得较高纯度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seK2蛋白为可溶性蛋白,由348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约39.57 ku。该蛋白不含信号肽、无跨膜区,为膜外蛋白,包含4个N-糖基化位点、3个O-糖基化位点、56个磷酸化位点、15个B细胞线性结合位点和8个T细胞结合位点以及10个二硫键。其蛋白二级结构中以α-螺旋(Hh)占33.05%,无规则卷曲(Cc)占27.30%为主。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sseK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沙门菌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研究犬MG53在机体内的分布情况及其生物活性,本研究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犬MG53目的基因的克隆,并将其连接至p MAL-C5X表达载体中,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表达。结果显示,克隆得到由1 435个核苷酸构成的犬MG53基因;获得MG53蛋白与麦芽糖结合蛋白标签(MBP)融合表达的可溶性重组蛋白,大小约为95 ku。通过结构及生物学功能预测发现,该蛋白易降解,具有RING、B-Box、Coiledcoil及SPRY-PRY四个功能结构域,并分布有半胱胺(Cysteamine)、2-氨基乙硫醇(2-Amino-1-Ethanethiol)、硫代乙醇胺(Thioethanolamine)、2,3-Deshydrolanthionine、Zn2+及Mg2+等分子结合位点,具有蛋白结合能力。上述结果表明,犬MG53与人、家兔、小鼠、大鼠MG53的结构相似,并可能具有参与泛素化、骨骼肌细胞修复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9.
负载灭活口蹄疫病毒树突状细胞启动的CD4~+T细胞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负载灭活口蹄疫病毒(iFMDV)树突状细胞对CD4+T细胞的活化效应,用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白介素-4(rmIL-4)将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分化成树突状细胞(MoDCs),以信号阻断法制备淋巴结CD4+T细胞,利用负载iFMDV的MoDCs与CD4+T细胞共培养,以iFMDV+MoDCs作为对照,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用溶酶体抑制剂处理MoDCs,2h后再负载iFMDV,并与CD4+T细胞共培养,对照组则用iFMDV+MoDCs+CD4+T细胞,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结果显示,在共培养后第9和48小时,CD4+T细胞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共培养后第24和36小时,CD4+T细胞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酶体抑制剂处理后,共培养第9、24、36和48小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MoDCs可通过溶酶体-MHC-Ⅱ途径向CD4+T细胞提呈iFMDV抗原,并且活化的CD4+T细胞可分化成Th1细胞。  相似文献   

10.
(一)基因的概念结构与功能 早在1858~1865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试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Hereditay factor)的概念,并发表了著名的遗传定律。后来,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把这种因子命名为Gene,其音译即基因,一致延用到现在。但基因是什么?基因在哪里?当时都一无所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深入研究,已确定:携带传递遗传信息并编码一条多肽链的特定DNA(少数病毒为RNA)小片段即基因;后来,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据研究染色体  相似文献   

11.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鸡白细胞介素5(IL-5)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首次从ConA激活的鸡脾淋巴细胞中扩增出了鸡IL-5基因cDNA。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381bp,编码126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约14.63ku,包括22个氨基酸长度的信号肽。与其他哺乳动物IL-5的氨基酸同源性低于25%,显示较强的种属特异性。但该蛋白的三维结构与人IL-5蛋白结构相似,主要由4个α螺旋构成。进而构建了此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IL-5,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通过IPTG的诱导成功实现了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禽IL-5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2(IL-2)作为一种淋巴因子,1976年由Morgan等发现,当时称其为T细胞生长因子(TCGF),到1979年第2次国际免疫学会议淋巴因子分会上才被正式命名。现已证明,IL-2不仅是TCGF,而且具有广泛的免疫增强及免疫调节活性,同时还具有广谱的间接抗肿瘤活性。目前,它是国际上所有淋巴因子中研究得最多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牛白细胞介素-2(IL-2)是由牛的辅助性T细胞在抗原、同种异体抗原或丝裂原的刺激下分泌的一种淋巴因子。如同人和小鼠的IL-2一样,牛IL-2在细胞和体液免疫中也具有多种免疫促进和调节作用,参与多种免疫机理;在临床应用中已证明可显著增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免疫,是一种有效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太子参茎叶多糖(Radix pseudostellariae stem and leaf polysaccharides,RPSLP)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因子含量及对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mRNA表达量的影响。将RPSLP添加到体外分离培养的淋巴细胞中,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2、IL-4、IL-6、IFN-γ、TNF-α含量;RT-PC R法检测上述细胞因子以及转录因子T-bet、G ATA-3的mRNA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添加RPSLP后在3.125~50 g/m L浓度范围内可显著促进细胞因子IL-2、IL-4、IL-6、IFN-γ、TNF-α的分泌及其mRNA的表达(P0.05),并能调控T-bet、GATA-3的mRNA表达,使T-bet/GATA-3比率处于动态平衡。上述结果说明,RPSLP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因子mRNA表达来改变分泌量,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起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旨在通过脂磷壁酸(LTA)诱导的方法,体外建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炎症模型,为奶牛乳腺炎的研究提供合理模型。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BMECs,利用差时胰酶消化法纯化BMECs。通过测定BMECs骨架蛋白——角蛋白18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以确定其为BMECs,并用LTA侵染BMECs,以培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炎性因子作为炎症发生和发展的判断指标。用不同质量浓度(0、10、20、40、80 g/m L)的LTA对BMECs作用不同时间(12、24、48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检测奶牛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奶牛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炎性应答标志TNF-α和IL-1β基因的表达水平,以确定建立模型的最佳质量浓度与时间。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的BMECs特异性蛋白——角蛋白18表达呈阳性;MTT、ELISA和qRT-PCR试验结果显示LTA质量浓度为40 g/m L时处理BMECs 24 h可明显提高TNF-α和IL-1β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6.
希望将染色体DNA逐条 分离开来,一直是研究染色体 生物学的科学家梦寐以求的。 因为要研究染色体的结构、功能、行为、重排、基因定位与疾病的关系都需要这样做。另外,有些细胞染色体DNA在细胞周期中不浓集,因此无法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Vicke-rman等1970)。 用普通凝胶电泳分离DNA,其分辨力只能达50kd左右。降低凝胶浓度或延长电泳时间,可以提高分辨力至750kd(Darid等1984;Georges等1984)。至于更高分子量的DNA,其泳动速度就不再依赖于分子大小。然而,几乎所有细胞的染色体DNA都大于此高限。如酵母染色体最小的一条有300kd,最大的可达1700kd(David等1984)。  相似文献   

17.
以脾单个核细胞总RNA为模板,对鸡白细胞介素-2受体基因γ链(chIL-2Rγ)进行了RT-PCR,获得了一1 04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由34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分子质量为37.8 ku的蛋白多肽。预测的鸡IL-2Rγ多肽链中包含4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1个WSXWS基序和7个N连接的糖基化位点。鸡IL-2Rγ与其他动物IL-2Rγ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仅为21.4%~38.2%。RT-PCR检测发现,鸡IL-2RγmRNA分布于大脑、小脑、脊髓、腔上囊、脾、胸腺、骨髓、盲肠扁桃体、腺胃、肌胃、空肠、卵黄囊憩室、回肠、盲肠、直肠、心脏、肾、肺、肝、骨骼肌和皮肤,而在十二指肠和睾丸中没有检测到其转录。构建了鸡IL-2Rγ胞外区的原核重组表达载体,进行了表达和鉴定。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通过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禽呼肠孤病毒σB蛋白。首先,根据NCBI中ARVσ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构建σB基因重组供体质粒pFast-σB。随后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筛选获得重组穿梭质粒Bacmid-σB。通过脂质体介导法转化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c-σB。将重组病毒感染sf9细胞,表达重组蛋白。通过SDS-PAGE、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表明,ARVσB蛋白在sf9细胞中成功表达,分子量约为41 ku,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ARVσB基因的功能及其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C57BL/6小鼠,分别于感染后第1、2、3、4、5、7、9、11、13天收集小鼠脾组织,检测分析早期感染阶段小鼠脾中重要炎症因子的表达动态变化,观察脾不同亚群免疫细胞的变化趋势,分析先天免疫分子在血吸虫感染宿主免疫应答进程中的作用。RT-q PCR结果表明,GZMA、GZMB、GZMK等颗粒酶,CCL2、CXCL10、CXCL11等趋化因子,IL-12a、IL-4、IL-6、IL-10等白细胞介素在感染后均不同程度上调表达;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CD3~+CD4~+T细胞和CD3~+CD8~+T细胞比值一直高于未感染对照组;同时NK细胞亚群比例在感染后第5天和7天明显增多。这些免疫相关细胞和分子的变化可能在小鼠抗血吸虫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探究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先天免疫机制等积累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用N—羟基丁二酰亚胺法制备生物素酯以及应用羧甲基纤维素离子交换法从鸡蛋清中提取纯化亲合素的全过程,并对二者的部分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进行了鉴定。所得生物素酯在普通显微镜下为白色结晶。熔点(MP)为201℃,质谱所得分子量(MW)为340dlt。纯化亲合素所带电荷和泳动方向与溶菌酶相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分子量为64000dlt,用N—溴琥珀酰亚胺作用于亲合素可灭活其活性,阻止了与生物素间的结合,用233nm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用羟基偶氮苯甲酸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亲合素活性值为10.3个单位。此外,还对生物素酯与抗体之间结合比以及应用改良过碘酸钠法酶标亲合素过程进行了探讨。生物素与抗体间结合比以1:7为最佳,酶标亲合素的工作浓度约5mg/ml(1:16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