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1日美国与菲律宾签订一项价值九百七十万美元的贷款与赠款方案协定.《东方日报》7.2.1日日本外务相鸠山威一郎对流行于日本的霍乱,否认指明菲律宾是霍乱来源,并向菲政府表示歉意。《东方日报》7.2.5日越南《人民报》发表文章,要求所有美军全部撤出菲律宾,并说美菲军事基地谈判中断的原因是美国要求在菲继续驻军。《东方日报》7.4.  相似文献   

2.
今年9月16日是美菲军事基地条约期满的日子,美菲双方正在就延长美对菲军事基地使用期的问题进行谈判。由于美在菲的军事基地关系到美菲关系的发展,而菲美关系今后的发展又对东南亚地区的政治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美在菲军事基地的去留问题受到世界舆论,特别是亚太地区舆论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就美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及  相似文献   

3.
南海局势的复杂化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冷战初期形成的美菲同盟,70年代菲在美国的支持下不断侵占南海岛礁,南海一度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菲民族主义势力抬头,美菲同盟出现弱化,但同盟协议依然存在,为美重返菲、干涉南海留下了历史条件。90年代中期起,美菲同盟获得调整和巩固,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美菲同盟进入优化和提升阶段,美逐步增加在东亚的军力部署,企图在军事上遏制中国。冷战遗留产物美菲同盟的强化,加上美、日借助南海问题与东南亚国家联动,使南海局势越来越复杂。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南海政策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对菲律宾南海政策经历了从“中立不介入”到“介入但不陷入”的转变.在“重返亚太”战略背景下,美国高调介入南海地区事务.菲美关系的加强影响了菲律宾亲美政治势力对南海问题的判断,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菲律宾南海政策的激进化.美南海政策对菲律宾的误导和菲律宾自身对形势的误判使菲南海政策已走上错误的轨道,菲律宾国内政治等因素限制了菲南海政策的回调.  相似文献   

5.
自2016年6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执政以来,美菲同盟关系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奥巴马执政末期美菲同盟关系由密切变为冷淡;2017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美菲关系得到改善,但双方之间的矛盾犹存。尤其是2018年底菲律宾国防部长洛伦扎纳提出审查《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引发轩然大波。美菲同盟关系跌宕起伏的原因包括:两国领导人关系、各自利益的重心方向、国内局势需求、外交政策变化等等。目前,菲律宾提出审查《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一事尚无结果,未来两国同盟关系的演变发展仍将充满变数,但总体是继续维系甚至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小马科斯就任菲律宾总统以来,美菲同盟迅速强化。美菲宣布将加快全面实施《加强防务合作协定》,菲律宾对美新开放四个军事基地,美菲制定双边防务指针,深化海事安全合作,实现联盟的现代化。美菲同盟的强化是小马科斯政府对杜特尔特时期外交政策的“再平衡”,也是美菲双方战略利益契合的结果。未来美菲同盟可能经历短暂的微调再逐步走向强化,但双方在国家利益上的差异、中菲关系的发展和美国战略资源的投入等因素会制约同盟的发展。美菲对地区安全形势产生复杂的影响,也给中菲关系健康发展和解决南海与台海问题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7.
美国在中菲黄岩岛和中日钓鱼岛争端上所持基本立场存在明显差异,日、菲两国的政策立场也深受美国的影响.在黄岩岛问题上,美国立场模糊且摇摆,宣布不选边站,黄岩岛问题不适用于《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也未给菲律宾实际的军事支持;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则表现出对日本的明显偏向,不仅明确钓鱼岛问题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而且申明将保障日本的领土利益.究其原因,美国立场的差异主要是美日、美菲同盟条约的不同规定,美国对日、菲的战略目标差异以及菲律宾与日本对美国的战略影响力不同等方面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1993,(2)
泰国民族报出版集团(Nation Publishing Group) 主要业务范围:出版发行报纸 雇员总数:1992年底有1076人 公司首脑:达那差·菲阿帕昂(主席) 总部地址:44 MOO 10,Bangna-Trad Road,K.M.4.5 Bangna,Pakhanong,Bangkok 10260,Thailand.Fax:(662)317-1384。 主要持股者及持股比例:达那差·菲阿帕昂,15.27% 发股数量:20,000,000 上市地点:曼谷  相似文献   

9.
特朗普执政以来,大力推行"印太战略",加强与传统盟国菲律宾的安全合作是实施该战略的重要一环。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注重与菲律宾的安全合作,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美菲防务协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美国对菲律宾持续提供军事援助;美菲联合军事演习不断升级,尤其是海上安全合作不断深化。上述表现既是美国为实施"印太战略",维护其霸权地位的客观需求,也是基于美菲双方对于反恐以及海洋问题等多重因素的战略考量。目前,就美菲安全合作的发展态势来分析,未来美菲安全合作会继续得以维系,但因菲律宾在经济上对中美存在"双元依赖",美菲对华战略分歧,以及"美国优先"执政理念的利己主义色彩严重,导致美菲安全合作面临的制约因素增多。对此,中国应该抓住机遇,处理好与菲律宾的关系,化解来自美国的战略压力。  相似文献   

10.
一、美统时期菲律宾华侨经济发展的背景1898年美国击败西班牙取得菲律宾,接着又镇压了菲独立运动,于1901年完成了对菲的占领和控制。此后直到1946年7月菲宣布独立,菲律宾为美国殖民地。其中ig35年9月以后为自治领,1942年1月至1945年7月为日本占领时期。美国统治时期,菲律宾的生产有了发展,经济也趋向活跃,美菲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使美工业品得以向菲倾销,而菲之农业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亦可运销于美。西班牙对菲经济开发无所作为,美则力促菲的经济开发,它鼓励建立农场,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发展交通运输事业,设立银行信贷机构。…  相似文献   

11.
菲美加强防务合作协议(EDCA)的签署发生在菲中南海冲突对峙的背景下,菲律宾意图通过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扩大美国的军事存在来抗衡中国并巩固和取得更多利益。本文分析了协议谈判过程、菲律宾精英对协议的激辨和菲律宾意图在协议中达到的目的。围绕协议谈判前后,本文还分析了菲律宾的南海战略转向及其美国因素,包括军事战略、占有战略、外交战略、仲裁战略。  相似文献   

12.
美菲同盟是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推进最为同步的一个同盟,美国视其为该战略的"核心"。美菲同盟的强化,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菲律宾对南海领土图谋之间存在契合。美菲同盟在美国再平衡战略背景下迅速机制化。美菲同盟在美国再平衡战略中扮演着进入东南亚地区多边机制的介入功能,承载着重空间轻基地、少投入多产出的威慑功能,体现着由关注非传统安全向关注传统安全的调整功能。  相似文献   

13.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执政之后,美菲防务合作有了新的发展。经历了初期的“短暂疏离”,美菲防务关系实现了“质”与“量”齐升,双边军事演习出现多边化苗头。这既是因为菲律宾自身亟待加强防务能力,需要得到美国支持,也与菲律宾国内亲美的民意基础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再强烈指责菲律宾人权问题有关。然而,美国对菲律宾安全和经济支持难及预期,美菲在南海问题等关键安全议题上存在分歧,菲律宾继续寻求外交多元化,诸如此类制约因素有可能致使美菲防务合作深化发展出现反复。  相似文献   

14.
作为美国亚太地区的条约盟国,菲律宾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上却选择了"静默退出"。现有的研究强调菲自身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在美菲不对称关系中,美国作为强势的一方拥有着更多的选择权,换言之,美国本可以提供更多的奖罚手段来"调控"菲律宾所采取的政策,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菲的政策调整在更深层上也是美政策战略的产物。文章主要分析美国印太战略中新场域的开辟给菲律宾形成的外部压力,指出菲在印太战略中重要性被降低,菲在一定程度上被美"战略抛弃",这促使菲选择"静默退出"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1月1日马科斯发表新年文告,说菲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保障菲律宾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其次是确定和实施新阶段的国家改造纲领。1.3下2日一九七六年菲货物出口价值共达二十一亿七千二百万美元,比一九七五年所出售的货物价格约低一千万美元。中央银行认为出口产品价格降低的原因是由于美国和日本等主要外国市场的需求减退。《联合日报》1.2.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经济的角度阐述了美国统治菲律宾时期,美对菲的关税、贸易政策之演变及其背景、影响,达到诠释美国新殖民主义本质,解构美对菲的殖民本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经济的角度阐述了美国统治菲律宾时期,美对菲的关税、贸易政策之演变及其背景、影响。达到诠释美国新殖民主义本质,解构美对菲的殖民本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一从去年年底以来,菲律宾要求摆脫美国控制的斗爭进入新的阶段,菲美关系空前紧張。菲律宾很大一部分議員猛烈抨击美国,要求重新审查菲美关系,修改各項不平等协定。在經济方面,他們要求修改  相似文献   

19.
与我国台湾省隔海相望的菲律宾,虽然于1991年迫使美军撤出其驻菲军事基地,但这并不影响菲美间的亲密关系。 最近,克林顿又许诺向菲提供1亿美元的援助,以推动菲律宾的军事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下文是从J.R海顚1942年太平洋战爭發生時所著「菲律賓民族發展研究」的一書第五篇「菲律賓对外關係」第一章「菲律賓、中國和日本」中有關中國部份節譯出來的。著者任美國米齐根大学政治学敎授,並于1933年——1935年曾任过美國駐菲副總督。書中对西班牙殖民專制統治頗多抨擊,而于1898后美國統治時期,不免有所迴護,但也指出,在美國統治期,菲島排華暴動反而增多。書中除附一些統計表外,对于中國人在菲的特殊地位,中國人对于排斥歧視外侨各种法案的斗爭始末,以及1935年菲律賓共和國成立后獎進本地人力圖替換中國人事業的各种動向,也多有論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