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竞争力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于区域产业竞争力。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竞争力取决于四个要素:基础条件竞争力、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环境竞争力,具体体现这些要素的是区域资源优势、经济发展水平、大企业数量与规模、销售状况以及跨国公司的投资规模,还有主导产业及产业集群等。要提高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竞争力,需要加强区域产业联系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保持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持续力;提供培养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产业竞争力指数、贸易强度指数、贸易竞争和互补指数对泰国的产业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2000~2015年,泰国的产业总体竞争力有所增强,但优势产品的数量有所减少。从出口看,泰国与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的贸易紧密程度均有所降低,与日本的贸易合作最为密切;从进口看,泰国与美国、欧盟的贸易紧密程度降低,与中国、日本的贸易紧密程度上升,与日本的贸易合作最为密切。2000年以来,泰国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竞争强度都有所提高,而与中国竞争强度有所下降,双方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趋缓。从双边互补性看,泰国出口与中国的互补性减弱,泰国进口与中国的互补性增强。从产业内贸易看,泰国对中国在48类产品上的产业内贸易处于优势,低于与美国、欧盟和日本具有优势的产品数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诺维的超对数引力模型,测度了中国与巴西21大类产品的贸易成本弹性。结果显示中巴贸易成本弹性均为正,中巴两国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均可提高贸易量,双方存在一定的贸易潜力。中国对巴西出口与进口的平均贸易成本弹性差值为负,总体上看巴西更具有贸易优势。从细分产品结构来看,中巴两国可在各自的优势进出口产品领域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同时,两国还具有产业内贸易潜力较大的产品,可以加深产业内贸易合作,减少贸易摩擦,推动双边贸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及产业的转换升级,企业资本逐利本性和自身机制灵活性的现实,民营企业跨区域迁移活动日益活跃,东部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迁移。另一方面,产业的本地关联性和对原有产业配套的依赖程度也对企业的区位再选择产生影响。贸易成本的变化影响产业空间聚集,促进国内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聚集。因而,提高本地开放程度、缩小地区间外贸成本差距、完善产业配套、降低区际贸易成本是中西部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贸易自由化、全球化蓬勃发展,各国纷纷加强国家干预,努力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政府采取扶植战略性产业、"国家出口战略"等政策措施,使美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欧洲工业经过革新,在传统工业和新型工业上再次位居世界前列。随着东亚产业竞争优势的出现,日本不但在传统产业而且在高技术产业上面临东亚等新型工业化国家的激烈竞争。因此,90年代美欧以及东亚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导致日本产业竞争力相对下降,对外出口增长缓慢,日本国内出现产能过剩,从而加剧了日本经济的衰退。  相似文献   

6.
鉴于文莱油气产业的发展特征,本文从石油公司竞争力的分析视角评析文莱油气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转型。通过采取油气产业本土化、扩张油气下游产业、开放油气上游产业准入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文莱油气产业转型与升级取得一定效果,但这与该国政府既定的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如何降低国民经济对油气产业的高度依赖、拓展油气产业的相关产业,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文莱政府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再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思路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东北老工业基地特殊性在于:计划经济体制浓厚、国有经济比重大、重化产业比例大形成的“铁三角”架构,从而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同时,会产生显著的沉淀成本。补偿或降低这些沉淀成本,构建完全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新形势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日本高度重视供应链安全问题,试图构建“内强外韧”的供应链体系。一是培育国内供应链竞争力,强化关键零部件国内生产,加快新兴数字技术研发;二是完善海外供应链多元化体系,与美国双多边合作不断加深,陆续将东南亚、南亚等作为海外支点;三是推动日企完善抗风险能力,包括“业务可持续计划”(BCP)、高效安全的物流保障体系、物资储备和商业保险。日本追随美国“重建”供应链,外因是大国博弈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非传统安全风险凸显,内因是产业竞争力下降、全球化生产受到挑战,实质是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化和阵营化,从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优先,最大可能是降低经济效率。日本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竞争力提升,更离不开开放的全球化和中国市场。中日关系稳定不仅对双方有利,对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与香港的产业合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自1997年以来 ,香港与广东两地所处的经济环境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粤港两地产业合作需要作出新的调整和安排 ,把重心放在着力提高两地产业组织的竞争力上来。本文的研究是在通过比较两地的产业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粤港合作在提高两地产业组织竞争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韩国—欧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贸易转移效应,韩欧自由贸易区(FTA)将可能对中国外贸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结合一般均衡模型,模拟韩欧FTA对中国总量进出口、中国各产业进出口、中国贸易条件和福利水平等指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韩欧FTA将降低中国部分产业的进出口,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导致中国福利水平下降。同时韩欧FTA将使得中国出口产品在韩欧两个市场上的竞争力产生大小不等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宏  丛静 《东北亚论坛》2006,15(2):43-48
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主要包括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国际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与地理区位等。中国与韩国的地缘优势及不断加强的区域经济合作为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开展打下了现实基础;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是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中韩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规模不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为顺利开展与韩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我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实施规模经营战略、提高引进韩国FD I的档次、促进中韩间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山东半岛与韩国经济合作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顺应跨国公司向中国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趋势, 山东省提出“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因此,分析韩国未来对山东半岛的投资趋势,合理规划山东半岛未来需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促进山东半岛有效承接韩国的产业转移,对于加速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韩流席卷中国大陆,赴韩旅游市场发展迅速。定量分析显示,韩国的影视产业对吸引中国潜在游客的贡献率最大。韩流直接影响着韩国旅游目的地形象,然而对游客的购买决策影响较弱。建议韩国旅游业通过"4S"策略整合韩流元素,打造"影视+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韩国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日、韩三国产业结构与产业发展的差距有所缩小。当前三国之间的国际分工仍留有“雁行模式”的痕迹,制造业在三国均占有主导地位,但制造业内部各部门的发展水平仍有差距,三国在对外贸易中表现出来的产业互补性仍然较强。而另一方面,韩国与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对日本形成了竞争,韩国在少数劳动密集型行业同中国也存在竞争,三国产业在原先以互补性为主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增强的竞争趋势。  相似文献   

15.
韩国“新村运动”对中国建设新农村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上世纪60年代,韩国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工农业发展、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出现严重失衡,“三农”问题异常突出。为此,韩国政府大刀阔斧地组织实施了“新村运动”。通过“新村运动”,韩国仅用3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近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道路,从此步入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轨道,其经济建设成就被世人誉为“汉江奇迹”。相形之下,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当时韩国所遇到的社会问题别无二致。因此,韩国“新村运动”的发起历程、主要内容以及经验教训等无疑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俄罗斯由于能源贸易蓬勃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吸引FD I流入的能力也不断增强。2007年俄罗斯更是以同比增长70.3%的成绩在所有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中名列第七。从FD I的区域流向来看,出现了FD I集中于制造业、采掘业和加工业等行业的现象。对当前俄罗斯FD I区位流向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产业集聚程度和创新能力是影响俄罗斯FD I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韩国与东盟国家防务安全合作源远流长,近年来双方的防务安全合作更加活跃和全面,合作层次和水平不断攀升与提高。“新亚洲构想”与韩国东盟战略的转向、东盟国家“不均衡”的防务安全诉求,以及美国“战略东移”的强力刺激与影响,这些是促动韩国与东盟不断推进和加强防务安全合作的重要背景及动因。在短期内,韩国与东盟防务安全合作关系会继续发展和有所提升,但是难有实质性的突破。不过,韩国与东盟不断致力于推进和深化防务安全合作,尤其是暗合美国的新亚太战略、不断施展大国平衡战略的做法,势必会进一步加剧东亚地区军备竞赛风险,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不安定性,不利于该地区的长期稳定和持久和平。  相似文献   

18.
东北亚区域产业分工体系转变的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东北亚各国以提升产业功能为动力,以产业升级、技术转移为主要手段,推动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日韩将成为区域内的研发中心,以其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与各国合作并获得新的发展空同;中国在承接产品和技术转移的同时,加速以国产化为目标的全面创新过程,将成为加工制造业基地;俄罗斯则以其"能源大国"的天然优势面向东北亚市场,以"能源安全"为目标,加强能源基地建设.东北亚各国的核心竞争优势日益凸显,由以垂直分工为主转向水平分工为主的新的分工体系将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实施的东北振兴战略和朝鲜的"经济管理改善措施"为中朝两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传统的友好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必要的条件。在东北振兴的历史背景下,应充分利用中朝经济互补优势,积极推动中朝"路港区一体化"项目的实施,组建中朝跨国边境经济合作区,扩大对朝边境贸易和直接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合作,拓展旅游合作,继续加强高层往来及各层次的交流,加强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其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丰富和充实中朝友好合作关系的内涵,进一步提升中朝合作的水平和层次。  相似文献   

20.
托盘是物流产业中最为基本的集装单元,在商品流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托盘标准的选用直接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发展。从商品贸易的角度来看,托盘标准是一种贸易技术壁垒,能够起到增进商品出口或者保护国内市场的作用。从日韩关注中国托盘标准的背景下,分析中、日、韩双边贸易格局和T11标准的应用广泛程度,发现日韩不仅是我国最大的进口国,而且是最大的逆差国之一,T11在日韩国内和国际上的应用范围也并不广泛。如果我国选用T11,开展中、日、韩托盘共用合作,会加剧我国对日韩的贸易逆差,对我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应该暂缓采纳T11标准,灵活运用托盘贸易技术壁垒来保护国内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