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伟大作家泰戈尔的作品和思想是印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印度国内外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泰戈尔纪念活动与学术研讨会,这是印度传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印度传播包括泰戈尔在内的文化软实力既有其有利条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
谷俊  杨文武 《南亚研究季刊》2011,(1):102-108,114
同属于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印两国,自古以来就有文化和教育往来的传统。近年来,随着中印两国高层频繁互访,经贸往来关系不断发展,民间交往更加深入。在印度"汉语热"悄然兴起之际,研究印度汉语教学发展状况,探究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印度汉语教学的对策建议,为促进中印教育文化交流、增进互信和发展中印两国友好关系,传播中华文明和拓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化旅游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中的作用表明,文化旅游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参与全球旅游市场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系统工程思想为分析视角,剖析了中印文化旅游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发现中印文化旅游软实力在系统结构和其他功能系统存在着差异,致使其竞争领域和支撑力着重点有所不同。通过两国文化旅游软实力的比较分析,找到产生区别的主要原因,同时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了一些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文化旅游软实力建设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有利于提高我国旅游全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与印度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取得一些积极成果。不过,双方的合作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对此,尽可能克服合作中的不利因素,积极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带来的挑战已成为中印两国当务之急。本文认为中印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上有着较大的合作空间,但能否实现有效合作还有待双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张占顺 《东南亚》2015,(1):80-86,110
从中印文化比较来看,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都是古老而各具特色的文化,中国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略低于印度,中国文化现代化程度要高于印度。从中印发展模式比较来看,中国政府办事效率高于印度,中国经济发展的硬件环境优于印度,印度经济发展的软件环境从长远来看好于中国,两国的社会发展模式优劣各异。从中印国际影响力比较来看,印度的国际影响力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整体上看,尽管印度的文化软实力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相比还有些差距,但印度在发展文化软实力过程中的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由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概念,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一个通行的概念。软实力所提出的发挥文化资源吸引力来达到国家目标的思想,被人们普遍接受。但软实力概念在利诱与吸引如何区分,硬软实力资源如何区分,物质性的流行文化如何产生软实力以及软实力是否存在道德性、规范性等问题上,还存在许多内在矛盾和局限。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其中的"柔实力"概念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中拉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日益密切,发展相对滞后的文化关系也被迅速提上政策日程。就中国而言,发展对拉文化关系既有助于中拉民心相通,也有助于增强中国在拉美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在拉美的国家形象。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加强中国文学对拉传播被认为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普遍、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在阐述文化软实力和文学交流关系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中国文学作品对拉传播的现状,并在比较拉美文学作品在华传播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文学对拉传播存在的"数量差""时间差""语言差"和"影响差"等失衡现象。最后,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增强中国文学对拉传播有效性的一些建议,如加强机构和项目的规范协调以形成对拉传播合力,拓展传播渠道和推动立体合作出版,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并适时推行分流化教学,优化传播内容以增强传播效应等,以期发挥文学作为促进中拉人民相互理解和情感沟通融合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所谓"边海困局",既应包括"边",也应包括"海"。所谓"边",在近代左宗棠等先辈那里被称为"塞",即陆上疆界。这些年,中国"边"的问题解决得较好,现在主要是中印陆地边界麻烦未解决;中国与不丹的边界问题也未完全解决,但麻烦不会太大。今后中国虽然不能排除陆地边界另生麻烦,但总的看来,陆地边界主要是中印边界问题。"海"的问题,这些年中国一直在努力解决,结果却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化不是纯粹的文化问题和文化现象,而是与安全具有广泛的内在联系。在网络空间本身已经全球化的时代,有必要从国际安全的视角审视网络文化。理想的网络文化是一个能够维系自身运转、净化和完善的体系,具有三个与安全相关的功能:传递功能(以信息技术实力确保信息文化流动的顺畅和安全)、纠正功能(纠正错误信息和越轨行为)和塑造功能(塑造观念、行为方式和组织方式)。这三个功能分别对应三种类型的国家软实力:第一,以信息传播和文化内容为基础的网络空间软实力,主要是指信息传播实力和网络文化产品的吸引力。第二,以外交劝说和外交质量为基础的网络空间软实力,即运用传统外交和公共外交等方式纠正有危害性的信息和越轨行为的能力。第三,以国家利益和国际道义为基础的网络空间软实力,指建构国家文化、国家形象和国际声誉的能力。网络空间软实力是数字化时代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成为未来国力竞争的焦点领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印度主流英文媒体上,发生了围绕中印贸易问题的争论。有的文章从维护印度经济利益的角度反对中印贸易;有的文章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渲染"中国威胁";也有观点主张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分开,印度可以从中印双方经贸合作中获利发展。印度主流媒体中,对中印贸易的负面舆论居于主导地位。这与中印经贸关系矛盾、印度对华整体舆论态度、民间沟通交流不足、印度舆论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及利益集团推波助澜等因素有关。在中印深化合作的进程中,媒体要发挥"展形象"的使命,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为中印经贸合作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1.
倾心吸引而意在追随,这是约瑟夫.奈软实力说的最主要目的。文化中的"吸引"讲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而政治层面的"吸引"则既有特定目标,也有明确的吸引对象。但吸引毕竟不是宣传,不是操纵,而是期望寻找双方的利益结合点,从而获得别人的认同与追随,因而必然要对国家利益概念有所修正或拓宽。难的是叫人服膺而不是服软,但约瑟夫.奈的软实力说,仍然是从全球霸主的眼光来看问题的,奢望通过维护既有秩序而获得合法性与软实力,所以越来越显出工具性倾向。那么,吸引别人自愿追随,是由于精神力量的感召,还是"巧实力"的策略性运用,对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回答,将决定美国版文化软实力的生和死。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1962年战争的阴影,长期以来"互信缺失"是中印关系中存在的严重问题。2015年5月5日印度莫迪总理访华前夕,由中印两国的智库研究机构——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和印度的中国研究所协调组织两国相关领域的二十多名专家学者,聚集成都共商"中印互信合作",围绕两国在双边关系、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军事、科技、文化宗教、语言和媒体等十个方面的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13.
马加力 《和平与发展》2010,(4):6-11,77-80
60年来,中印两国关系走过了一个不平坦的过程,大体上经历了"蜜月"期、冲突期、冷战期、解冻期、回暖期和加热期这样6个阶段。历史的经验教训说明,中印两国合则互利,斗则两伤,这已成为中印双方的共识。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双方政治互信、经贸互惠、文化互通的日益加强,中印两国能够创造出共同繁荣的景象,能够为亚洲乃至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的提出为中国开展公共外交、优化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带来新的机遇和使命。梳理两年多来的相关国际舆论可以发现,"中国梦"的国际传播仍面临诸多挑战,外界对于"中国梦"的实现主体、基本内涵和发展前景等存在矛盾认知。这赋予中国公共外交新的时代使命,即向世界说明,"中国梦"不是威胁,而是惠及各方的发展机遇。为此,需立足中国站位,掌握全球视野,完善公共外交模式,丰富和创新公共外交的战略内涵。同时,需冷静看待和处理一些战略和文化方面的挑战,以完善"中国梦"的国际传播为契机,营造对华客观、友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从而化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遇到的软实力困境。  相似文献   

15.
近五年来,中印边界地区领土争端问题既有缓和,也有紧张的局面。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不惹事,也不怕事"等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重要理论。中印双方通过高层互访、经济合作、外交和谈、军事沟通、民间交流等形式深化了中印边界地区领土争端问题的危机管控机制。中国政府在应对"帐篷对峙"、"藏南演说"、"中国入侵论"等危机事件中较好地管控了中印边界地区领土争端危机,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相似文献   

16.
刘欣路 《亚非纵横》2013,(2):54-58,60,62
在国际格局转型加剧以及阿拉伯国家发生剧变的背景下,中阿关系虽总体发展良好,但仍有很多复杂而敏感的问题亟待解决。中国应更加重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以推动中阿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由于传播文化的有效平台少,加之文化产品的供给与阿拉伯受众的需求存在差异,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还存在明显不足。中国应更加注重对现当代文化的整理和弘扬,着力加强对阿拉伯受众的研究,促进需求与供给的对接。  相似文献   

17.
胡瑞 《南亚研究季刊》2020,(1):44-51,I0003
与中国文化相比,印度文化的宗教性特征十分明显,宗教文化是印度文化的本质。印度宗教文化对中国企业投资印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以宗教文化对中国企业的进入模式、投资运营、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为代表。准确把握和认识印度宗教文化特性,处理好中印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对促进中印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软实力"概念被引进到中国已经20多年,从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来看,最初对其的反应是非常冷淡的。然而,随着国际竞争态势的变化以及中国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因素在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文化发展被直接纳入到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中。在这种情形下,国内学术界对软实力的研究骤然升温,并对其从概念到内涵都进行了更大范围的拓展,形成了与"软实力"有关的一系列概念和相应的理论,从而实现了"软实力"从概念到理论的"中国化"创新。尽管国内学术界对"软实力"概念的使用依然存在着诸多分歧,但中国的确需要大力发展软实力。原因在于,中国的和平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硬实力,也需要不断增强的软实力。只有在硬实力与软实力平衡发展的支撑之下,中国的和平发展进程才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软实力"是一种影响他国意愿的能力与无形的权力资源,它通过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对外输出,道德和意识形态的说教,国际组织的规则制定等渠道,向他国发挥"影响"、"吸引"和"说服"的作用。"软实力"理论的学理价值在于,从理论上把以文化为主要因素的软实力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为国家制定其发展战略及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提升软实力和国际形象已具备良好基础和积淀,当今的中国已从国际体系的外围走到了中心,中国的一举一动正在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周边外交战略中的软实力构建正在为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已经将软实力建设提升到国家实力构建的战略层面,对外援助是一个能将国家 的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及外交政策等资源综合起来以更好地展示、发挥一个国家吸引力、建设 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对非洲援助对于塑造中国和平、合作、互利和负责任的国际形象、增进世界对 中国的了解与信任等具有促进作用。但中国对外援助机制尚不成熟、中非文化的差异、援助国间的 竞争等不利因素对援非效果的发挥具有限制性作用。因此,中国应通过重点加强对外援助的制度 化建设、鼓励援非工作人员与当地的多种交流、并重视在援非领域的国际合作等方式提高中国援 非水平以提升中国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