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通过《印度时报》对中国的报道,从中分析印度报纸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认知,以此了解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印度的状况。从《印度时报》对中国文化、中国发展模式和中国外交政策等方面的认知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在印度是极具吸引力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对印度有较强影响力,但政治体制有待提升认同力度。中国对印度的外交政策总体上为中印关系良好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中印关系中的边界问题亟需解决。总的来看,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印度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文章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优化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非友好关系的持续发展及其世界影响已经成为检验新时期中国软实力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中国对非政策的实质与风格是构建在非洲软实力的重要基础,文化影响力是彰显对非洲软实力的重要形式,发展模式的示范作用是当前扩大在非洲软实力的关键因素,中非多边合作机制则是提升在非洲软实力的有效途径。本文还对如何提升和优化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软实力建设是中国打破大国崛起悖论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指向,是中国实现崛起的重要指标.作者概述软实力的基本理论,指出文化、观念、发展模式、国际制度、国际形象为中国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并从历史比较、国际比较相结合的角度对以上五个核心要素逐一评估,并就如何增强中国软实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美软实力比较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提出一个关于软实力的定量衡量方法,并据此衡量了中美两国的软实力,结果表明,中国软实力总体上处于美国的1/3上下.软实力由国际吸引力、国际动员力和国内动员力三项要素构成.中国与美国在国际吸引力上的差距主要源于中国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的国际普遍度低于美国;在国际动员力上的差距主要源于中国的盟友数量太少,但中国的国内动员力则强于美国.短期内,中国难以在国际吸引力上缩小与美国的差距,但通过政策调整则能较大幅度缩小在国际动员力上与美国的差距.以国力要素平衡发展为原则,以公平正义为政策指针,以增强政府内外动员力为主攻方向,以提高社会诚信和国际战略信誉为工作切入点,中国将能在3-5年内显著缩小与美国的软实力差距.  相似文献   

5.
印度总理莫迪上台后,不仅积极推动印度融入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经济圈,而且主动对话中国,全面提升印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彰显印度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新变化。这一变化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一方面有来自印度内部的因素,包括印度国内存在的矛盾问题和发展问题,需要得到来自中国的帮助。另一方面,印度也存在不断变化的外部因素干扰,致使莫迪政府在评估印中关系时,认识到两国关系的依赖性和重要性,尤其是中国的全球大市场地位以及在国际社会中日益发挥的重要影响力,能够对印度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和必要的国际支持。因此,印度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印度的发展需求,能够加速印中两国关系的互动与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双方战略利益的互惠与共赢。  相似文献   

6.
印太战略是在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长、印度快速发展且潜力巨大的背景下,由美国主导推动,日本大力推介,澳大利亚和印度积极跟进的战略,主要目标是维护美国主导下的区域既有秩序,防范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增长所造成的冲击。印太战略具有的意识形态与对抗色彩对印度尼西亚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印度尼西亚作为东盟影响力最大的国家,主动应对区域形势变动,提出了自己的"印太政策",积极参与塑造地区格局。印度尼西亚"印太政策"与印太战略有相似之处,也有诸多不同,中国应关注"印太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和印度的过去和现在有许多相似之处 ,具有很大的可比性。本文从文化背境、自然资源、民族和人口构成、建国道路和改治制度、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军事力量以及国际影响力等比较其两国的异同 ,从而揭示出彼此应取长补短 ,各自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  相似文献   

8.
2012年以来,印度经济增长率大幅度降低,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大多数国际机构不看好印度经济发展前景,甚至认为印度可能成为最早掉下的一块金转。本文认为,与本世纪前十年相比印度经济增长率确实降低了,但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印度经济增长率并不低;印度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难以恢复高速增长势头,但从长期来看印度仍具有恢复经济高速增长的潜力。因此,说印度已经成为最早掉下的一块金砖,还为时尚早,但以为印度经济很快就能恢复高速增长势头,也并不切合印度实际。  相似文献   

9.
罗森 《亚非纵横》2011,(5):17-24
在当代国际关系中,随着时代主题的转变、全球化大潮的全面来临,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用传统军事经济手段解决问题的成本日益加大,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正日趋上升。印度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了解印度的软实力及其发展、变化和运用,对我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印度的软实力,分析印度发展软实力的优势与劣势。  相似文献   

10.
印度作为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兴大国,其发展速度、模式、前景为世界所关注。印度借助 信息产业的优势实现经济的崛起,而现代科技人才的培养、储备是印度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 因素。虽然印度的国际竞争力尚不如中国,但其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中国应在邻国崛 起之中抓住合作契机,实现优势互补,发展自己。此外,中国还应借鉴印度发展之经验,在国际竞争 中确立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走人才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11.
乌克兰危机的长期化成为影响国际局势的重要因素,印度对外战略呈现出主动深化与西方阵营合作、强化印俄战略互补关系、保持对华强硬基调、借机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新特点。战略理念的继承发展、外部形势的判断利用及目标定位强化构成印度对外战略调整的逻辑基础和现实条件,战略自主、多向结盟、积极外交和借势谋事则体现了印度外交保持主动、获利导向、实现崛起的原则目标。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外部压力变化、政策与需求相悖等因素限制了印度战略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印度是一个软实力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 其博大精深的文化、稳定的民主制、有声有色的全球外交以及人数众多且成就突出的海外印度人都是印度比较突出的软实力,对印度的崛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印度的软实力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其文化中的一些弊端和陋习,民主制中的一些缺陷以及地区外交政策的效果不佳,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甚至阻碍印度的崛起.印度只有克服这些缺陷,才能做到真正崛起.  相似文献   

13.
印度外交新态势:文化软实力的推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飞 《南亚研究季刊》2009,(2):12-16,24
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在世界政坛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印度将提升软实力作为新世纪外交的重要任务之一。印度文化软实力有着追求精神胜于物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传统价值理念和以民主、多元化、包容性为特征的政治价值观;流行文化亦内涵丰富并深具魅力。近年来,印度在南盟、周边、非洲拉美、欧美等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因地制宜积极推进文化软实力。通过独具特色的文化软实力外交,印度有效地提升了国家形象,为自身的崛起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4.
日印两国同为中国重要邻国,与中国存在领土争议问题。当前中日两国都正大力推行高铁外交,印度首条高铁选择日本新干线系统受到世人的瞩目。本文探讨了日印孟艾高铁合作的动因及其对中日印三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日印孟艾高铁合作的前景进行了讨论。综合运用新制度主义、地缘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方法,从多维度角度分析日印孟艾高铁合作的战略性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对日印孟艾高铁合作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孟艾高铁采用日本新干线系统,是日印两国关系不断深化、经济利益考量、安倍经济学、孟艾高铁盈利预期高和中国因素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日印孟艾高铁合作促使两国关系上升到新的维度,使新干线系统在印度站稳了脚跟,给中国高铁外交增添了阻力。日元继续贬值可能性,印度实施高铁平衡外交,印度国内恐怖主义和征地困难等问题使日印孟艾高铁合作前景不明朗。中国应加强高铁核心技术的研发,学习新干线外交的比较优势,通过实地考察、研讨会等形式提升中国高铁影响力。研究日印孟艾高铁合作的动因、影响与前景对于拓宽日印两国关系的研究领域,跟进日印两国关系的发展动向,以及对中国做好在印度的高铁外交具有重大的学理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印美关系走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容提要]一个时期以来,印美关系明显升温,美国公开宣称拟帮助印度成为21世纪的全球大国。从美国方面来看,加大对印关系力度完全服务于其全球战略、亚洲战略和南亚政策。其中,拉印制华是美国强化对印关系最重要的战略意图之一。从印度方面来看,发展与美关系将有助于其自身的崛起和应对其所面临的政治、经济与外交问题。印美关系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但双方在不少重大问题上存在深刻分歧。  相似文献   

16.
塔利班倒台后,印度通过软实力战略来恢复其在阿富汗的影响力。该战略实施的具体路径包括文化影响、民主援助和发展外交,其动因主要是为了防止塔利班与基地组织卷土重来,以及遏制巴基斯坦等。印度对阿软实力战略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到来自阿富汗宗教保守势力抵制、巴基斯坦反弹以及与美新战略冲突等因素制约,面临很大困境。在阿富汗政府启动与塔利班和解进程以及美国与北约可能撤军的前景下,印度可能会有限度地调整其既定战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这既是硬实力(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更是文化、意识形态和国际制度等方面的吸引力、亲和力等不断增强的过程,即软实力(soft power)不断积累的过程。总体而言,中国在运用软实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胡潇文 《东南亚》2012,(3):18-24
从2007年越南和印度签订《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以来,两国关系迅速发展,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越南利用大国平衡战略,积极发展与印度政治军事关系,制衡中国的意图日益凸显,但越印目前的合作方式具有时效性和局限性,将不会是两国今后合作的长远模式,也不会改变中国在两国对外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进程既是机遇亦是挑战,世界格局也因此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机遇意味着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也随之愈演愈烈。在不同文明的交融和碰撞中,国家文化的安全问题凸显出来。国际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时代的潮流,但是国际环境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威胁世界和平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国际因素依然活跃。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跨文化翻译涉及文化间的交流,对文化安全负有责任。跨文化翻译工作者应当树立起文化安全意识,并将其与跨文化语境意识结合起来,从国家文化安全的立场出发,提升翻译的语言水平,尊重文化差异,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表达模式。跨文化翻译事业要重点塑造和维护国家形象,积极参与国际对话,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还要吸收其他国家优秀的文化成果,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打破“沉默的螺旋”。跨文化翻译要始终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先进性。在推进翻译事业的过程中,维护中国语言文字安全、风俗习惯安全、价值观安全和生活方式安全,从而全面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坚定中国模式和文化产品的自信心。跨文化翻译事业将融入中国走向世界的进程,通过对精品文化的内外流通严格把关,为国家的文化安全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30 余年里,中国成功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基本稳定,显著增加了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支持和参与。中国的渐进改革、减贫经验和民族关系模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 或转型国家提供了新的政策启示,中国不断增强的世界贡献及其推动的南南合作,也正在悄然改 变国际体系的演变进程。作为对当前日益紧迫的世界发展与国际治理问题的回应,中国模式显示 了其巨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及对外辐射力,为中国赢得了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