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加坡虽处于东西文化交流碰撞的结合点上,但却做到了花园城市、廉洁高效政府、良好社会秩序、青少年犯罪率世界最低……。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儿童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此篇文章通过介绍与分析新加坡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及作品,旨在探究新加坡儿童文学中的美好教育元素如何影响新加坡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腾飞过程中的职业教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城市岛国,面积699平方公里,人口424万,岛上自然资源除了阳光和空气之外均极度贫乏。1965年新加坡独立以后,经济迅速腾飞,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加坡已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人均外贸排名世界第一,连续多年排名全球最具竞争力国家前三名。新加坡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教育,其完善的教育体系及制度,把普通公民培养成世界上高水平、高素质的各类人才,为自身经济的腾飞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实现了人与社会进步的和谐互动。本文试就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结构变革的互动情况略作阐述。一、新加坡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3.
王尚 《东南亚纵横》2001,(10):28-29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集东西文化之所长,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与市场经济的骨干人才为主要目标。由于采用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双语(英语为主,华语为辅)教学制度,所以教育成就为全球瞩目。新加坡培养的学生,以竞争能力强和拓展能力高而活跃在世界各国的各种专业领域中。 由于新加坡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为青年人的就业提供大量的机会。新加坡当地的企业对专业人材的需求一直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根据最近一则报道,新加坡今后每年将缺少几千名大学毕业生,估计到2010年,单在资讯科技方面,就需要大约25万名工作人员。加上改革开…  相似文献   

4.
吴开军 《东南亚》2003,(1):59-62
新加坡自 1 965年独立以来 ,经济迅速发展 ,在 2 0世纪 70年代末即已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新加坡这些成就的取得同占新加坡人口 70 %以上的华人的卓著贡献是分不开的 ,而新加坡的华人社会在随着政府对国民实行新加坡化的过程中逐渐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有了深刻的变化。一、华人社会变化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对新加坡的侵略与占领 ,当时旅居在新加坡的华侨积极参与到保卫新加坡的战斗中去 ,为保卫新加坡而洒热血、抛头颅的华侨为数不少 ,旅…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廉政建设的辉煌成果与其廉洁教育是分不开的。新加坡大学生廉洁教育已经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体系,即注重以思想政治课堂教育培养大学生廉洁意识、以校园文化建设熏陶大学生廉洁信念、以校外社会廉政实践氛围增进大学生廉政信仰。学习和借鉴新加坡廉洁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应构建起政府监督指导、高校重点实施、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大学生廉洁教育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是以华族人、马来族人和印度族人为主的多民族国家。面对多个民族、多种语言、多元文化 的现实, 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语言教育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多语政策和双语教育是新加坡的立国之本, 是其经济 繁荣、族群和睦、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新加坡现行的语言政策, 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不断调整和发展 而来, 是新加坡政府长期推行“实用多元主义的多元语言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职业技术教育是新加坡教育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的教育体制经过了二十几年来的逐步改革已日趋完善,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正规教育和业余教育都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其中尤以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更为突出,它对新加坡经济的发展也愈来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拟对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受英国国内福利思潮和实践的影响,英国殖民当局从19世纪末开始加强了对新加坡社会的行政干预,从自由放任向有序管理发展。针对新加坡的实际情况,殖民政府陆续出台了系列社会政策,涵盖教育、住房、卫生、社会福利、劳工、移民和人口诸方面,建立了相对完整、且具有较强稳定性和延续性的社会政策体系与社会管理机制,给人民行动党的社会治理留下了有价值的政策遗产。  相似文献   

9.
从监狱到社区——新加坡罪犯改造理论及实践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改造罪犯,使其重返社会自食其力,是各国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从1825年第一个简陋羁押场所到现在的功能齐全的樟宜监狱中心,新加坡监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罪犯改造理念也不断发展,监狱的职能由简单的关押、惩罚罪犯向帮助罪犯改造、重返社会转变,改造形式由封闭向半封闭及开放逐步过渡,社区在罪犯矫正中的作用不断得到强化。新加坡在罪犯改造方面的实践,特别是其以劳动技能培训、社区参与为核心实行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及其执行方式能给予我国罪犯改造实践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0.
在战后经济发展过程中,新加坡始终将人力资源的开发作为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资,积极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与调整,以适应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迫切需要。可以说,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和发展教育是新加坡经济迅速起飞的重要原因。一、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发展新加坡的教育发展史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传教士创办办几所教会学校,早期的民族教育只有华人的私塾文社和马来人的古兰经塾。1834年,出现了第一所非教会学校。其后,近代学校几乎被教会垄断,民族教育处于放任自流的落后状态。直到19世纪70年代,美国殖民当…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途径探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普遍活动,带有鲜明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而构建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程,同时也是在主体的共同参与下,不断适应、改造与发展社会的过程,它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变化发展保持一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是东南亚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个东方传统文化浓郁、现代文明同样活泼的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宗教的国家.到过新加坡的人常常回味那绿树成荫的自然美,和谐高雅的人文美,国泰民安的祥和美,爱国敬业的精神美,热情真诚的情义美,这些都折射出新加坡道德教育的良好成效.新加坡道德教育的成功之处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e social reintegration of former combatants i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disarmament, demobilisation and reintegration (DDR) process, but there is a paucity of literature providing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its challenges and what it actually constitutes, and, more importantly, how it could be planned and implemented in peace-building environments.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e lack of theory, the paper will use the desistance theory which outlines assistance models for ex-offenders' re-entry into society and addresses the question of how social reintegration can be perceived and structured effectively in the overall DDR operational landscape.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presented through a matrix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lements of ‘emphasis on the combatant’ and ‘emphasis on the community’ in terms of ‘low’ and ‘high’ levels, resulting in the four main models for community re-entry: ‘self-demobilisation’, ‘reinsertion’, ‘community-located reintegration’ and ‘social reintegration’. Having explored what they constitute in the practice of DDR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nalysis section, the social reintegration approach, which is structured over the dimensions of ‘family and community’, ‘sustainable employment’ and ‘civic responsibilities’, will be elaborated in the final part.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部,面积704平方公里,其人口约300多万,华人占70%以上,其余为马来人、印度人等。1959年,新加坡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宣布自治,1963年成为马来西亚的一个州,1965年正式独立,成立新加坡共和国。本文研究新加坡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建设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中国和新加坡都深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有相似的文化根基,但也受到多种现代西方文化思想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反腐倡廉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虽为一小国,但通过自己的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并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机制,那就是:制度生廉、监督督廉、教育倡廉、高薪养廉。通过学习和借鉴新加坡的反腐倡廉经验,对建立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伦理道德是社会稳定的构成要素。它作为重大的社会财富保持着稳定的社会功能,促进了阿拉伯民族延绵不断的文化传承。在社会应用层面,伊斯兰伦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有效作用,这便是其价值所在。伊斯兰伦理道德立足于社会实践,服务于世俗生活,故为世俗生活而制定,它具有神圣性的规范要求,即敬畏安拉,并将这一规范变为道德义务和纲纪,成为最重要的内容和精神支柱。伊斯兰伦理道德属于稳定的社会基础,为社会成员所接受和维护,用伊斯兰伦理道德的眼光评判人和事物,是穆斯林的主要思维方式,这就使伦理道德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伊斯兰伦理道德文化内涵的重要性在于它对当今伊斯兰社会依然具有社会现实价值,对塑造穆斯林的精神世界、价值观有着很强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亚洲价值观”指引下的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娜 《东南亚纵横》2013,(12):19-22
“亚洲价值观”强调国家为先、家庭为根、尊重个人。在其指引下,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设强调建设“为政以德”的领导文化、家庭在青年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和公民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新加坡廉政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廉洁的文化氛围,建立了廉洁政府,这对中国遏制腐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ocial linkages between Gujarati migrants in Britain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in India. It considers the home and the migrant community in the same unit of analysis rather than as separate communities. It is based on fieldwork conducted in 1998 among members of the Patidar community in rural central Gujarat and among their relatives in London in 1999.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for our research project titled `Long-Distance Familism; Social Linkages between West India and Britain; The Case of the Patidars from Central Gujarat', sponsored by the Indo-Dutch Programme on Alternatives in Development (IDPAD).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e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Asia in Europe, Europe in Asia, 7-8 December 2001, Singapore, organised by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and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 (II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