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张春 《西亚非洲》2015,(3):33-50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中非合作的政策空间正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大国日益重视非洲;另一方面,国别、地区和全球层面的战略规划意识上升。在地区层面,非洲"2063年愿景"与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非洲共同立场的重要重叠为中非合作提供了战略聚焦;在全球层面,中国参与2015年后议程的执行与全球伙伴关系的获益结构对包括中非合作在内的中国外交有着结构性影响。有关非洲的地区和全球性发展战略规划的相互重叠与冲突,使中非合作的政策空间变得更加复杂。因此,下一阶段的中非合作应充分重视其政策空间的发展变化,有机结合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对非战略与非洲地区和全球发展战略规划努力,推动中非关系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
韩国如何应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中韩两国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所面临的重要议题。在韩国国内,虽然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有多元化的认知态度,但以积极、肯定者为主。为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半岛局势与拓展国际空间等战略目标,韩国将主要通过加入国际机制、对接发展战略与深化经济合作等路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中韩两国将加强区域间互联互通,促进和深化与有关国家的全方位合作,构建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新型合作框架,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印度"愿景是莫迪本人的施政目标、行动计划和印度崛起的大国战略。莫迪"新印度"愿景重视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大力发展制造业,对内强化政府,对外推行"印度至上"大国外交,为莫迪政府赢得了国内支持,激发经济增长并在国际上提升了印度的国际地位。但如今也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宗教民族主义上升等挑战,特别是受印度国情所限,在加快开放与保护国内弱势群体之间存在矛盾。伴随着中印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战略目标,下阶段中印关系的重要课题,就是要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共同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进安全及人文对话,使"龙象共舞"成为中印关系"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简称"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亚欧国家共同发展繁荣的必然选择。这一战略得到亚欧国家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国内相关省区也纷纷制定实施规划方案。但美国、俄罗斯、日本的战略举措给"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沿线各国应努力打造亚欧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与日本外交战略的互动,表现为两国战略分歧与战略对话并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日本"普通国家论"阐释的大国化战略路径相异,导致两国业已存续的冲突与纷争时有显现、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因而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成为发展双边关系的战略选择。寻求中日双边良性互动,要将两国关系置于国际体系的坐标中进行战略定位,在考量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相关因素的基础上,突破既往双边关系的局限性,理性调控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互动及走向。  相似文献   

6.
中亚各国家正在推进的民族发展战略与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倡议契合,中亚国家地处南北、东西交通运输走廊的交汇位置,在基础设施、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政治外交等方面中亚国家可为丝路经济带建设提供借力资源,同时中国"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也可为中亚国家民族发展提供借力资源,前者与后者彼此之间应形成合力。在中亚国家中,土库曼斯坦在很多个方面都能找到与丝路经济带建设相匹配或者契合之处,它是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中亚推进的重要支点国家。  相似文献   

7.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推动同盟体系与伙伴关系的对接与融合、深化以公平互惠为基础的经贸关系、推进以实力求和平的全方位军事存在格局、保持前沿外交存在等方式实现"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愿景。然而,这一战略愿景将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特朗普政府"美国第一"执政理念导致战略推进的内在动力不足、美国执政团队不健全、地区内国家"两面下注"引发战略推进的执行力不够以及在推进"印太战略"与发展对华外交中的关系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是沿着路海古代丝绸之路,构建亚欧大陆经济走廊,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乃至亚欧共同发展的战略构想。它遵循市场运作原则,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资源有效配置,开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一个大陆"作为"欧亚倡议"的关键词之一,强调通过构筑交通物流、能源基础设施等网络,实现欧亚国家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其核心是铁路、管道、北极航线等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与"欧亚倡议"是既相近相通,又相差相异的两个系统,既有静态的相似性,又有动态的互动性。这种耦合性,使对两个系统进行引导、强化,促进良性的、正向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激发内在潜能,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提升成为可能。中韩FTA的签署和生效,将为推进"一带一路"与"欧亚倡议"战略对接提供制度基础和内在动力,通过两国政策协调、市场开放等创新驱动,克服战略对接的制约因素和障碍,拓宽对接和发展的路径,强强联合,共同开拓欧亚新的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9.
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美国对中美长期战略关系的认识与表述反映在几任美国总统的对华战略愿景之中,从克林顿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到小布什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再到奥巴马初期的"战略再保证"。但在奥巴马中、后期美国并没有提出新的对华战略愿景的表述,除了美外交操作和行事风格层面的原因外,更多反映的是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现实。未来美国重新提出对华战略愿景的可能性不大。从中国方面讲,应坚守"新型大国关系"的精神实质,努力把握中美战略关系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的中国提出的关于国际关系走向以及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面的战略思想。全球性相互依赖加强、全球治理面临新挑战以及中国的大国责任担当构成其主要时代背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即持久和平的政治观、普遍安全的安全观、共同繁荣的经济观、开放包容的文明观以及清洁美丽的生态观。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首倡者与积极践行者,同时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的提供者,在实现这一愿景进程中发挥了中坚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的时代赋予了海上丝绸之路新的内涵和意义。本文提出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举措,探讨海南省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海燕 《国际问题研究》2020,(2):107-133,136
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对“一带一路”建设和提升中亚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意义重大。中亚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各国纷纷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电子商务发展方兴未艾,电子政务能力不断提升,但各国数字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有着良好的基础,双方已建立起较为稳定持久的互信关系,都提出了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已有多层次合作机制,中亚国家对双方合作的内在动力较强。但双方合作也面临不少挑战,中亚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数字人才紧缺,网络安全和地缘政治风险亦不断增加。中国和中亚国家可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治理、电子商务、数字人才培养等路径入手展开合作,因国施策,共建数字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3.
范力 《东南亚纵横》2014,(10):20-23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战略对于推动和深化中国与东盟乃至亚太地区的开放合作意义重大。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中有重要位置。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中马两国领导人为其提出的"打造中马两国投资合作旗舰项目,带动两国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战略定位,将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先行园区。  相似文献   

14.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等地之间的一条远洋贸易航线,它是古代中国联系东南亚、南亚等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之一,古代中国运用这条贸易航线发展对外的经济文化交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的关系和首要任务。文章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走廊发展规划相衔接,与东盟国家的金融政策和金融业务相协调,与东盟国家不断加强人文交流合作,有利于建设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动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有关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不仅为中国—东盟未来的合作和共同发展描绘了一个伟大的蓝图,而且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现实意义。尽管打造新时代的"丝绸之路"会面临一些挑战,但只要牢牢把握中国—东盟战略合作大方向,新"海上丝绸之路"必将有着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陆上直接与中国接壤的地区之一,也是连接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和多种文化的汇集点。由于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中亚五国自苏联解体获得独立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国和各种政治势力角逐的重点区域。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得到了中亚地区国家的积极响应。6年来,中亚地区国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落地成果最多、进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但是,由于这些国家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地区同样也面临各种复杂的局面和挑战。本文通过梳理该倡议在中亚地区国家取得的成绩,分析归纳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地区面临着国家政治稳定性、军事安全性、国内经济民生和社会问题、国家间利益冲突、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和干扰等五方面挑战。面对这些风险和挑战,我们在中亚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时,应当兼顾各方利益,共同构建中国-中亚"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加强和扩大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是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内容,有利于增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自信和复兴,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和民众增信释疑,有利于中国与东盟相互学习与借鉴现代文明,有利于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搭台唱戏等。当前,在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要继续推进中国—东盟双边教育、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中国—东盟青少年交流,扩大和活跃双边文化交流,加强中国—东盟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双边民族民间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东亚格局具有明显的一元化特点,无论是经济贸易还是政治安全都高度依赖美国。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东亚经济体对美国的经济贸易依赖逐步被中国所取代,从而形成当前东亚地区格局中的二元困境,即政治安全依赖美国,而经济贸易依赖中国。同时20世纪90年代末金融危机后逐步形成的东亚传统的合作模式也遭遇多层面挑战。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基础扎实、背景厚重、举措有力、开放度高、统领力强,在区域合作架构上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也为走出东亚格局中的二元困境开启了可行路径。中国是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起者,东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地区,通过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东盟关系将发展到全新阶段,提升至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与东盟、南亚经济增长一直有较强的关联性,同时江苏省与东盟、南亚等国家在产业结构方面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优势,因此,江苏省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提出了加强市场研究,善于利用各种合作基金,大力扶持海外园区建设,提高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水平,扩大投资促进贸易,加强文教与旅游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