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信任是影响国家间互动的重要变量,20世纪90年代,国际关系学把信任问题的研究从国内社会层面扩展到国际社会,开始探讨国家间的信任建构问题,信任由此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从广义的信任概念出发,分析国家间信任的内涵、结构、条件和路径,构建国家间信任的理论模型,并以此为框架评估当前东亚国家间的信任状况,探讨东亚地区互信建构应遵循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信任是国家关系中一个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因素,是国家关系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构成信任的因素往往来自对历史的继承,对国家制度的认同以及对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认识程度。由此,俄罗斯和日本之间存在信任问题。国家利益是建立信任机制的基础,通过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内的机制建设,通过领导人并非盲目的决心和信心,通过全面的规划,畅通的信息交流,随着国家间交往的范围和规模的扩大,俄日间低信任度将会得到改变,逐渐建立起信任机制,因此所签订的和平条约届时又将是信任机制的法律保障。长期以来,领土问题是俄日建立信任机制的最大障碍。本文将分析导致俄日之间低信任的有关因素,以及未来两国建立信任机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新安全观与安全合作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的新安全观与安全合作构想阎学通自1993年2月中国代表参加在加德满都举行的“亚太地区建立国家安全和国家间信任会议”以来,中国对开展地区安全合作的积极性不断上升。中国对建立地区安全合作机制不断提出建议,倡导以新的安全观念指导安全合作,并就建立新型的...  相似文献   

4.
陈明华 《东南亚》2001,(1):7-13
20世纪 90年代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经过双方的努力 ,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突破 ,为未来双方关系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但应该看到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 ,影响双方关系发展的一些消极因素并未完全消除 ,在未来双方关系发展中仍难免会遇到一些干扰和阻力。一过去十年 ,中国与东盟在发展双方关系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 ,主要表现在 :1 .对话机制不断健全90年代前 ,中国与东盟组织间并未建立正式联系 ,双方关系主要是在中国与单个成员国间开展 ,中国与东盟整体关系的发展明显滞后。中国与东盟组织间未能形成一种…  相似文献   

5.
信任建立措施主要指相关国家为解决相互安全不确定因素而采取的冲突预防与解决的政策措施,防止彼此间发生冲突,具有重要的实证意义。东南亚国家为减弱固有的和严重的结构性安全困境,联合地区外部分国家,建立了东盟地区论坛,采取了诸多建立安全信任措施,促进和维护了地区形势的安全与稳定。当前,东盟地区论坛已经成为促进亚太安全信任的重要沟通平台。  相似文献   

6.
南海建立信任措施与区域安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入新世纪的南海形势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多层次、多渠道的信任措施逐步建立。南海建立信任措施是中国运用新安全观解决海洋争议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 ,它增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政治互信与睦邻友好 ,塑造了新的区域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7.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为东亚海洋安全合作指明了方向.目前领土与海洋权益等问题阻碍着东亚区域海洋传统安全合作,域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介入和域内国家海洋能力的差异等因素也影响着东亚海洋安全合作的开展,为此需要引入信任机制.信任是国家间达成合作的基础,长期的利益互惠有助于信任的构建与维系.东亚区域发达的海洋贸易合作、对航道运输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多领域的非传统海洋安全合作为其构建信任机制提供了可能.可以从利益、制度与情感层面入手,构建起海洋安全信任机制框架,深化海洋安全合作,从而维护东亚海洋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8.
建立信任措施:欧洲经验及其对亚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信任措施”(CBMs)通常是一种涉及军事与安全领域的多边机制,它在上世纪70年代被广泛应用于欧洲安全合作进程中,并对欧洲各国建立相互信任、推动一体化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格局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BMs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在本质上越来越与经济密切相关。目前,亚洲的多边主义进程处于初始阶段,在军事与政治领域创建CBMs的空间似乎很小,但在经济领域却具备了良好条件,能源合作应是一个突破口。经济领域信任措施的建立将对有关各方的安全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美苏冷战结构是战后西欧开启政治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动因, 而90 年代初, 欧盟共同 外交和安全政策的确立则是这一进程逐渐发展的结果。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支柱无论在机制 上还是在效率上与70 年代初建立的欧洲政治合作机制比较起来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进展, 但政府 间主义仍然是其基本性质。目前的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支柱存在着许多问题, 其中两个重要 问题是国家主权与超国家权力之间的矛盾和其运作机制本身的制度缺陷。  相似文献   

10.
东盟国家的安全合作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盟国家安全合作的目的是借助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以镇压内乱和加强边境联防,共同抵御边界和海上的各种威胁。东盟成员间的安全合作主要围绕东盟地区论坛、成员国建立信任措施、南中国海争端、地区低烈度威胁及军事和防务等领域开展。东盟的安全合作是积极防御性质的合作,它将有利于亚太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复杂的合作机制和中国的参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90年代初由亚行牵头与澜沧江—湄公河沿岸的柬、中、老、缅、泰、越六国共同建立起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在国际上一般称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即把“大湄公河”作为澜沧江(中国境内云南段)和湄公河(流经中南半岛段)的统称。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展以来,合作范围日趋扩大,机制也越来越多样复杂。本文拟对此作一个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中国及云南省的参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的中菲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的对华“隔离”;60年末到90年代初期马科斯和阿基诺总统期间的缓和、建交与发展时期;拉莫斯以及埃斯特拉达总统期间中菲关系的反复与进步,以及21世纪以来中菲关系的黄金时期。半个多世纪的中菲关系经历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变化,虽然屡受一系列问题的困扰,但始终向前发展。从意识形态到实用主义,从重安全到重发展,这既是菲律宾外交政策的转变,又反映了菲律宾对华政策的脉络。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study, I assess whether administrative procedural openness, via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cts (APAs) enhances public confidence in the civil service. I argue that APAs increase governmental transparency, predic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Consequently, APAs ought to enhance public confidence in a country's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ceteris paribus. To substantiate this prediction, I investigate trends, pre- and post-APA passage, in the attitudes of Korean citizens regarding their country's democracy in general and civil service in particular (as well as with a second, brief case study of Taiwan). The evidence supports my argument both cross-sectionally and over time, suggesting that passage of Korea's APA laws in the mid-1990s did enhance the Koreans’ confidence in their country's civil service. Attitudes toward the bureaucracy, in turn, are powerful predictors of satisfaction with Korea's democracy, measured both absolutely and relative to attitudes toward the state of the nation 10 years prior. Several key findings replicate for Taiwan.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官方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关注和重视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先是以“新安全观”的名义,在国际场合提出一种非传统的国际安全观,后又以“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提法,在中国国家安全实践中表达了一种非传统的安全威胁观,最终在2002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非传统安全观。此后,中国的非传统安全观不断发展和丰富,在理论内在逻辑上既有对安全构成要素的非传统认知,又有对安全影响因素和安全威胁因素的非传统认知,还有对安全保障问题的非传统认知,而且在这些方面又都包括了国际安全与国家安全两个领域以及国家安全中的对外安全与对内安全两个方面,因而成为一种比较全面系统的非传统安全观。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展开的国家安全论述,再次从安全构成要素、安全影响因素和威胁因素、特别是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彰显了中国这种既包容非传统安全问题又包容传统安全问题的综合性非传统安全观,其中最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开创了一条国家安全保障顶层设计的新思路,在法治尚不健全的中国具有强烈的非传统安全保障色彩。  相似文献   

15.
中印建立了众多的军事和非军事信任措施,但近年来两国的矛盾与纷争显示,中印互信措施存在实施不力、涉及领域有限、深受敏感问题困扰、公众敌对情绪严重以及印度更为重视获得军事实力优势等等问题。为了增进中印互信,中印近期内要努力消除公众间的敌对情绪,中期内建立信任措施的重点要从预防边境冲突走向增进互信,远期内要最终签署边界协议和为中印关系营造良好的和平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6.
It is widely known that Chinese transition to market economy was influenced by the newly industrialized Asian countries—Malaysia, Taiwan, and Hong Kong—but it is not as much evident that Chinese reform wa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economic reforms of Hungary. Hungary started market-oriented reforms in the late 1960s by introducing market-orientated measures in agriculture, in manufacturing, in retail trade, and in finances, which made Hungarian economy more flexible and efficient than other European socialist countries. It could be shown that the first market-oriented reform measures applied in China during the 1980s and 1990s have large similarities to the Hungarian reform introduced earlier. In that respect, we can say that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has adapted lots of elements of the early Hungarian economic reform. At the same time, Hungarian reforms have died away, but after the “lost decade of the 1980s,” there was an extremely rapid transition to market economy, which—in spite of the seemingly successful beginning—could not contribute to a long-term and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 Meanwhile in China, economic reform was rather successful, resulting in an unpreceden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uthors of the present article analyse similarities of the Hungarian and Chinese reforms and try to explain the causes of the Hungarian failure and the Chinese success. “Let China Sleep, for when the Dragon awakes, she will shake the world.” The saying is attributed to Napoleon and he seems to have been right. Now that China has reversed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and has become the winner, we should resignedly accept that China is wide awake. The country's economy has followed a rapid growth path thus China's economic dominance is felt in the entire Far East; moreover, the country with the high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 the country is taking steps to emerge as a world power. The dragon is awake, and she is not going to take a great leap forward but instead it is now on the long march. In lieu of her specific tools, China is about to win: she is already one of the winners, if not the only winner of globalization.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改革后的日本经济评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本经济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衰退后,为实现经济复苏,开始了一轮新的改革.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日本经济在2002年走出低谷,实现了复苏,改革成果显现.可以说,日本经济的复苏是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实现的,日本经济对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具有很大的依赖性.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峻,日本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势必会随世界经济的起落而起落.但由于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手段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经济转型的延续,日本经济不会出现像20世纪90年代那样大的滑坡,应从发展的眼光把握日本经济今后走势.  相似文献   

18.
曼谷民办非全日制华文教育存在优质师资及合格管理人才匮乏、教材针对性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华语应用的现实环境、行业过度竞争、缺乏政府有效支持、本国或本地区同行间以及与中国或周边国家华教界联系不密切等问题。为此,必须革新教学方法,编写实用性强的本土教材,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加强校际协作,建立协调机制,在华人社会积极营造中华文化氛围,与国民教育体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曼谷民办非全日制华教界对自身发展前景抱有极大信心,这种信心既是基于对华文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更是基于对华文教育历史使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印度对外贸易自由化模式改革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调整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首先,我国调整外贸模式时应把握住贸易自由化的方向和限度;其次,我国应积极构建适应WTO的贸易政策体系,在外贸中争取主动;最后,我国应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才能有力支撑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20.
2003~2013年中国与越南贸易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越南贸易往来历史悠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贸易更是有了飞跃式的发展.文章根据2003~2013年10年来中越贸易往来数据分析两国贸易现状及特点,通过贸易结合度分析中越贸易依存程度,并对中国与越南贸易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