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奥巴马作为美国第一位“网络总统”,上任后高度重视网络空间安全,大力推进网络安全建设,从加强政府协调能力、完善网络空间各项制度、增强网络空间行动能力等方面入手,全力打造美国网络安全战略体系.2016年11月9日,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当选美国新一任总统,美国的网络安全政策处在了新的十字路口.可以预计,特朗普的治网理念一定会既汲取奥巴马网络安全政策的某些经验,又有调整与变化,这将给美国乃至世界的网络安全治理及美中涉网合作带来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随着特朗普当选并就任美国总统,其经济政策方案渐成体系,形成了一套对内新自由主义,即强调减少国家管制、激发市场活力、削弱福利国家;对外实行保护主义和本土主义,强调美国本土经济利益的“特朗普经济学”.“特朗普经济学”迎合了美国中下阶层民众的心理,充分反映了美国所处的经济和外交困境.“特朗普经济学”的实施将为中美经贸关系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中国需充分研究特朗普采取的政策举措,精心准备相应预案.  相似文献   

3.
正特朗普上任以来,最初的孤立主义倾向逐步转化成一种下意识的国际主义。从"美国优先"的地缘战略颂歌逐步让位于"使美国再度伟大"的口径。这可能是近年来争议最多的总统过渡期,特朗普激化了21世纪以来开始的地缘政治权力结构调整。其对俄国总统瓦尔德迈尔·普京的友好措辞导致众多与克林姆林宫往来的欧盟国家发出各类挑战,同时  相似文献   

4.
特朗普政府非洲政策以"新非洲战略"为框架,涉及经贸、反恐和援助三个方面,其在具体内容上基本延续了冷战后美国历任政府的做法,主要变化反映在战略层面,即借助非洲遏制中国。美国在非洲总体利益低位徘徊和特朗普个人对非洲的轻蔑态度是美国非洲政策"不变"的决定因素;而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则是其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特朗普政府非洲政策将给中国和非洲带来不利影响,其实施也面临着美国国内国际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给美国对外关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美欧关系也不例外.在前任总统奥巴马任内,由于亚太和中东热点频发,对欧政策并非美国全球战略重中之重,跨大西洋关系偶有波动,但基本保持稳定发展.而特朗普执政后,由于其个人理念、对欧表态与前任差异巨大,欧洲对美政策走向忧虑重重,担心美欧关系基础遭到动摇.经过百日执政,在美欧多次互动后,特朗普在对欧关键议题上“回归主流”,逐步调整对欧态度,但美欧之间分歧难消.  相似文献   

6.
特朗普政府的能源与气候政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基于“美国优先”的原则对美国的能源与气候政策进行了“全面且大幅度”的调整,其内容包括:振兴传统化石能源与核能行业、加速实现“能源独立”并扩大能源出口、降低对新能源的支持力度、打破美国能源和经济发展的气候规制约束.特朗普政府调整能源与气候政策的主要动因包括三个方面:特朗普及其执政团队在思想理念上怀疑气候变化的真实性,并且在利益上与化石能源企业关系紧密;力求促进能源产业工人就业并降低能源使用成本;致力于打造美国的国际“能源优势”.特朗普政府的能源与气候政策将对国际能源格局和气候治理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加快成为全球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战略棋手;世界能源市场在中短期内供过于求,能源投资赤字扩大,全球气候治理全面倒退,国际能源与气候政治更为复杂;中美能源贸易合作将取得进展,构成中美经济合作的新支柱,但气候治理合作却会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7.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退出多边条约和国际组织的现象频繁发生。特朗普的退出举动并非孤立现象,与美国历史上一贯的单边主义倾向和"美国例外论"传统密切相关,但也体现出抨击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反对美国过度战略扩张、排斥多边贸易协定以及推卸全球治理责任等有别于二战后美国历届总统的发展变化。特朗普政府之所以频频退出多边条约和国际组织,深层次源于美国对既有国际制度认知的重大转变,根本上是为了迎合美国内选举政治和民意变化的需要,还与其本人的外交理念和执政风格密不可分。针对特朗普的退出举动,美国内不光忧虑,担心损害美国家利益和国际形象,冲击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国际社会普遍持批判态度,认为这不利于既有国际秩序的稳定,也损害了国际组织的合法性和全球治理的有效性等。中国应客观理性看待特朗普的退出举动,并有针对性的做好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出现了新变化。由于特朗普力图构建"印太战略",巴基斯坦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明显下降。基于利益变化、信任逆转,美巴两国关系面临重构,由此带来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的调整,进而影响区域关系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1月8日,唐纳德·特朗普胜选多少令印尼民众震惊。一旦尘埃落定,人们开始预测特朗普的胜利对印尼的影响,设想分为3种:特朗普将执行其竞选承诺;他可能放弃那些承诺;或者他将调整其警告性言论,采取更为理性的口吻。在2017年1月20日就任美国第45任总统以后,包括印尼在内的国际社会发现,新总统不仅延续竞选时的警告性姿态,而且还准备兑现其"让美国再度伟大"的竞选承诺。  相似文献   

10.
特朗普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后致力于重整核军备,大力推进美国核武器系统的现代化。其奉行这一政策的主要动力有:美国认为,俄罗斯积极谋求世界大国地位,中国经济与军事实力迅猛发展,其他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世界政治重回大国地缘政治竞争,美国世界霸权地位面临严峻挑战;俄罗斯在冷战结束后把核力量作为追求世界大国地位的基石,不仅大力推进战略核武器的研制与部署,还重建战术核力量,中国的核力量现代化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朝鲜和伊朗在核力量建设方面也取得进展,美国对上述国家核力量发展高度疑虑;美国战略核力量因受精确打击威慑等军事学说的影响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降低,长期投入不足,核武器库老化严重;美国核力量部队因冷战后爆发核战争可能性降低,战备松懈,管理混乱。特朗普政府的重整核军备政策固然可以进一步提升美国战略核力量的优势地位,但它也会相对削弱美军常规力量优势,甚至会出现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的情况。美国重整核军备必定会引发核军备竞赛,从而动摇全球战略稳定。  相似文献   

11.
胁迫式外交:战略竞争时代美国对外战略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特朗普政府2017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2018年《国防战略报告》为标志,世界进入美国启动的战略竞争新时期,地缘政治争夺和大国竞争再度成为世界政治的突出主题。美国重振和维护世界主导地位的目标未变,但"胁迫式外交"成为特朗普政府推行对外战略的常态,美国对外行为出现了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显著的变化,表现为重新激活战略军事威慑以压制战略军事竞争对手、以贸易热战和科技冷战方式打压战略经济竞争对手、以政治勒索方式逼盟友承担义务、以极限施压方式压制地区敌对国家、以退群和搅局方式阻挠多边外交。美国推行胁迫式外交与特朗普个人的执政风格相关,但根本性的原因是国际政治权力结构的重大变化和战略竞争时代的来临,推动美国对外权力输出发生了转型性变化。这也意味着美国对外权力输出方式正在发生从软实力向硬实力、从依赖制度优势向依赖实力优势的巨大偏转。美国所谓国际"领导力"正加速蜕变为维护美国特权的"胁迫力",美国权力输出的这种变化可能代表着未来美国外交发展的一种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2016年的美国大选中,特朗普当选新任总统.其在竞选中的对华言论部分反映出美国社会基层对中美贸易的不满.以反映下层民意而当选的特朗普会如何应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合作与矛盾议题?目前,特朗普及其外交团队和共和党主流在中美贸易层面对中国态度强硬;在安全议题上更加倾向单边主义和军备发展,增强美国在亚太地区制约中国的力度,中美关系在核心热点问题如台湾、南海等问题上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从特朗普实用主义的外交思维和不按常理行事的外交风格看,中国不应对特朗普的上台抱有幻想,而应做好中美关系在未来短期内可能出现震荡的准备,防止中美关系走向失控,同时应该本着“争取最好,不怕最差”的原则,采取主动行动,与美国就中美合作与分歧议题进行再协商和定位,为巩固甚至提升两国关系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3.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双边援助国,在拜登政府上台后回归对外援助政策传统,相比特朗普时期进行了明显调整,主要表现在:提升对外援助的政策层级,增加政策效力;增加对外援助的资金规模,加强资源保障;强调对外援助的价值观属性,突出意识形态色彩;重视对外援助的多边渠道,发挥规范性力量的作用;调整对外援助的优先目标,加强援助议题设置。拜登政府的对外援助政策统筹了国内国际政治经济议程,通过加强意图与能力、目标与政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其内外影响初步显现:大幅提升对外援助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力促全球国际援助的战略化、政治化、工具化趋势,并推高全球发展合作领域的对抗性风险。但受制于对外援助“内顾”倾向、美国国内矛盾激化、舆论严重极化等因素的影响,拜登政府的对外援助政策无法完全实现其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4.
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从美国对华政策角度分析 ,我们不能忽视美国对外决策机制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冷战期间 ,对苏遏制战略在美国国内有高度共识 ,因而其对外政策的制定相对简单 ,即所受内部因素干扰的程度较小。首先 ,就行政与立法部门比较而言 ,美国对外政策的决策权主要集中在行政部门。其次 ,就行政部门内部而言 ,则体现为“白宫中心”模式 ,国家安全委员会往往成为总统管理对外事务所依赖的主要机构。第三 ,社会因素在美国对外政策制定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包括有各种背景的智库、学者、大众传媒、利益集团、公众舆论 ,等等 ,都会…  相似文献   

15.
一、实现了对克林顿总统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巨大转变 二战以来,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大体上分为冷战时期的“遏制战略”、“超越遏制战略”和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扩张战略。目前美国仍然处于这一全球扩张的过程中。总的说,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有“三大支柱”,即安全、经贸和人权。主要是因应2001年“9·11”事件和国际恐怖主义,乔治·W·布什总统在美国的综合实力基础上,借助反对恐怖主义之机维持冷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绝对优势和“领导地位”,推出其国家安全战略即布什主义,强调军事主义,  相似文献   

16.
1993年1月克林顿出任美国总统以来,不断调整政府政策,迄今其军事政策已趋于定型。 一、美国军事政策的调整 (一)调整的动因 美国军事政策调整的主要动因,一是国内面临较为严重的经济困难;二是国际安全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对付国内经济不景气,他提出了“振兴美国经济”的口号,强调“国家安全主要是经济安全”,要求美国根据冷战后国际形势和振兴国内经济的需要重新制定国家安全战略和全面调整军事政策。1993年下半年以来,又就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  相似文献   

17.
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是一场共和党在任者与民主党挑战者之间的"非开放式"竞争。从选情态势看,特朗普谋求连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特殊性共同增加了选举结果的不确定性。从总统政治、政党政治以及政治周期等维度考量,本次大选具有关键节点意义。在当前政治生态等因素的制约下,大选可能引发的政党轮替未必快速引发美国内外政策大幅度调整。在对华政策上,大选难以改变目前美国"竞争性对华战略"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进程受挫主要体现在如下可能的变化趋势上:美国对外政策由"全球扩张主义"向"孤立主义"回调;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面临"可逆性"考验;美国基于全球制度网络和多边组织维持霸权的路径遭遇挑战;传统大国地缘政治范式复苏冲击美国主导的单边国际秩序和规范。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收缩倾向也将遭遇建制派的顽强阻击,双方因美国往何处去的道路取向斗争进入胶着状态,这将令美国对外政策进一步相互掣肘,缺乏共识与连贯性。上述可能的变局,使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和文明多元化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得到提升,参与全球和地区治理、发挥大国作用的合法性与作为机会增加,基于实力获得地区主导权的可能性上升。中国应充分利用西方国家内部矛盾,为自己创造战略机遇,缓解崛起中的外部困境,实现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19.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中美两国间的博弈日益激烈。一直坚持"大国平衡"外交战略的新加坡面对政策意见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美国政府,在政治舆论上表现出了复杂的态度。为了更加清晰地理解新时期新加坡的战略选择,本文采用新闻社论文本分析的方式,结合新加坡主要领导公开发表的言论,分析新加坡主流舆论在关键问题中的态度,并据此总结出新加坡在"特朗普冲击"下的动态平衡倾向形态。研究发现,新加坡在国际贸易、种族宗教和环境保护方面与美国政府持有相反的意见。为了维护"特朗普冲击"后的动态平衡,新加坡一方面仍然寻求与中美两国维持良好关系,另一方面则不断加快东盟内部连结,提升东盟综合实力以打破两极格局下的选边困境,谋求更多的地区事务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特朗普政权将如何改变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已成为检验美国大战略的试金石。从"特朗普现象"来看,美国孤立主义倾向表明美国对霸权思维方式的变化,但并不意味着美国的"战略收缩";从"特朗普冲击"来看,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思维范式、战略优先度的考量以及秩序塑造方式等,都有新认识和新变化。这些客观上决定了特朗普政权将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予以转变与重塑。总体上看,特朗普政权的亚太战略的调整,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亚太治理方式、方法的变革问题,而是一个关乎美国霸权逻辑和战略理念转变或转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