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美国文化的载体,美国小说常常站在强势人群一边,体现出对"他者"的偏见,如果认同了这种文化,就是认同了美国的强权主义文化。美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是基督教、白种人、男权文化,美国小说的作者对这种文化的代表通常会给予肯定或赞誉之词,而对于他们的对立人物则常有贬低歪曲之嫌。阅读著名的美国小说《白鲸》、《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与《瑞普.凡.温克》之后,读者很可能认同其中对于异教徒、非裔美国人和女性的刻画,这就是接受了偏颇的文化暗示产生的结果,这样的文学阅读实际上是一种误读,因为它是狭隘片面的。  相似文献   

2.
海内外短波     
孤之旅近日,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隆重推出旅美作家、诗人王性初先生又一部诗集《孤之旅》,在海内外诗坛引起关注。王性初先生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福建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他高中时就开始写诗,念大学时及在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散文诗和诗歌评论。其诗歌与儿童文学作品曾分别获得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出版过诗集《独木舟》、《月亮的青春期》、《王性初短诗选(中英对照)》,以及散文集《蝶殇》。他旅居美国旧金山后,在大陆、香港、台湾和美国继续发表了许多诗作。除写诗外,他还先后在美国华文报纸及香港和大陆等地数家报纸辟有专栏,曾…  相似文献   

3.
《约伯记》是《圣经》旧约中的重要章节,以义人约伯无辜受难的故事为主线向世人昭示苦难对于人的存在意义。《卡拉马佐夫兄弟》通过一个偶合家庭的悲剧故事反映了作家对基督教的理解以及对俄罗斯人世界观中的苦难意识的思考,小说中充斥着存在意味的哲理思辨。如果从基督教文化传承角度,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似乎可以视为《约伯记》的无辜受难主题在俄国的延伸,它从宗教哲学层面诘问上帝是否存在以及苦难对于俄罗斯人的独特意义。本文从被抛与皈依、隔膜与爱、旷野呼告与精神自由三个方面透视《约伯记》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存在意识,用以揭示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蕴藏的悲剧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说的近代泰国,是指从1855年《鲍林条约》签订到1945年的泰国.近代泰国文化的发展,在东南亚诸国中是别具特色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在保持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主动地但又缓慢地接受了近代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因素,在没有剧烈的文化冲突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泰民族特色鲜明的近代文化.  相似文献   

5.
八国集团《泛中东行动计划》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4年八国集团首脑会议通过了由美国起草的《泛中东行动计划》,根据计划,八国集团将对泛中东国家实行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等一系列重大改造,最终达到在泛中东和北非移植美国民主的目标。尽管中东地区在客观上需要进行改革,但是中东地区的政府和人民不会接受由美国强加的带有文明偏见的改革。《泛中东行动计划》游离于中东的现实,其失败命运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6.
《和平与发展》2021,(3):14-36
拜登政府将中国定位为美国面临的"最严峻竞争者",强调竞争是中美关系的本质,宣扬从所谓"实力地位"出发,运用竞争、对抗、合作三种政策手段处理对华关系。相较于特朗普政府,拜登政府注重与中国展开"正向竞争",以增强美国自身竞争力为基础,以构建复合型阵营为依托,以在印太地区加大对华威慑为重点,以挑动意识形态对立为抓手,围绕对华"长期性、战略性竞争""极端竞争"布局谋势。在气候变化等领域,拜登政府也展现出对华竞争意识。美国两党在强化对华战略竞争方面的共识更趋突出,通过推动《2021战略竞争法案》《无尽边疆法案》等举措配合拜登政府。随着拜登政府全面深化对华战略竞争,维护中美关系稳定、实现中美良性互动面临新的复杂考验。  相似文献   

7.
凤翔 《海内与海外》2010,(11):71-72
李惠薪大姐是一个颇有成就的女作家。她从1953年匕中学时,便在老作家张天翼辅导下,发表了短篇小说《枣》。此后,半个世纪以来,她先后出版了《澜沧江畔》、《热海欢歌》等10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数百篇散文,还翻译出版了《小猪和朋友们》等两部长篇童话。她多次代表北京作家出席全国作家代表大会。然而,她却是一位业余作家。  相似文献   

8.
程丽红  叶彤 《东北亚论坛》2011,20(4):123-129
近代日本来华民间报人是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群体。与近代西方来华报人出于宗教或者商业的目的截然有异,日本报人大都秉持着"报纸报国"理念,虽以民间立场相标榜,却有着深厚的官方背景,对政治的介入较比西方报人更深。与近代早期来华那些充当了文化侵略"不自觉的工具"的欧美传教士不同,他们有着清醒的殖民文化意识,主动配合政府的扩张策略和军方的军事行动。作为《盛京时报》的著名主笔和总编,菊池贞二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自身独特的出身、学习经历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造就了菊池贞二式的文化殖民者;浓厚的侵华意识、武力崇拜及孤傲的文人立场,构成了菊池贞二式的文化取向和思想个性,亦成为整个日本侵华报人群体的精神缩影。  相似文献   

9.
1944年3月,太宰治在杂志《新若人》上发表了短篇小说《散华》。这篇作品是作家怀念死于二战战场上的青年友人的产物,令人意外的是,这篇与时局联系比较紧密的作品,在太宰文学研究中却一直较少被批评界提及。本文将从杂志特点、时代言论倾向和小说人物的两种"死"三个视角,探讨作品与作家的战争理解。  相似文献   

10.
美国以其所谓"过度海洋主张"理论为支撑,30多年来持续开展"航行自由行动",针对它所认为的其他国家提出的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的海洋主张予以挑战。"过度海洋主张"理论缺乏《公约》基础,存在单方面解读《公约》、曲解《公约》条款、罔顾习惯国际法规则及"持续反对者"因素等瑕疵。而作为"过度海洋主张"理论具体实践的美国"航行自由行动"的实质是打着维护《公约》的旗号,行违反《公约》精神之实。"航行自由行动"将正常的"航行自由"嬗变为军舰的"横行自由",以美国自创的"国际水域"等概念对他国进行"长臂管辖",不仅不可能解决《公约》中存在的模糊争议,还会加剧海上争端。  相似文献   

11.
原民喜是一位亲身经历过广岛原子弹爆炸的作家。本文从作家身世背景出发探讨作家个人经历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解析其原爆文学先河之作《夏之花》的艺术特征。并通过《废墟之上》、《破坏的序曲》等作品把握其原爆题材文学作品的总体风貌。  相似文献   

12.
胁迫式外交:战略竞争时代美国对外战略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特朗普政府2017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2018年《国防战略报告》为标志,世界进入美国启动的战略竞争新时期,地缘政治争夺和大国竞争再度成为世界政治的突出主题。美国重振和维护世界主导地位的目标未变,但"胁迫式外交"成为特朗普政府推行对外战略的常态,美国对外行为出现了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显著的变化,表现为重新激活战略军事威慑以压制战略军事竞争对手、以贸易热战和科技冷战方式打压战略经济竞争对手、以政治勒索方式逼盟友承担义务、以极限施压方式压制地区敌对国家、以退群和搅局方式阻挠多边外交。美国推行胁迫式外交与特朗普个人的执政风格相关,但根本性的原因是国际政治权力结构的重大变化和战略竞争时代的来临,推动美国对外权力输出发生了转型性变化。这也意味着美国对外权力输出方式正在发生从软实力向硬实力、从依赖制度优势向依赖实力优势的巨大偏转。美国所谓国际"领导力"正加速蜕变为维护美国特权的"胁迫力",美国权力输出的这种变化可能代表着未来美国外交发展的一种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13.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是美国推动签署的将两个发达国家和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市场连结在一起的贸易协定,重新谈判该协定是特朗普上台之后全面展开世界贸易战的首个目标,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该协定的重新谈判,制定并主导新的贸易规制标准,以更好地维护美国的利益。从重新谈判达成的《美墨加协定》可以看出,美国提出更新的条款与美国的国内利益诉求是一脉相承的,美国已经成功地将其提出的相关新条款加入了协定,实现了其在关税、原产地规则和新科技等方面的多数要求。加拿大和墨西哥虽然在某些条款中屈从于美国的要求而做出了让步,但是在一些核心问题上坚持了自己的利益,并且迫使美国也做出了让步。从加拿大的角度来看,在木材出口和文化产品标准方面,加拿大一直在谈判中坚持其自身特殊的利益诉求。墨西哥在谈判中迫于美国的压力和自身的弱势地位,接受了关于劳工和环境作为附加条款,但对于能源等国家核心利益部门,一直没有将之置于北美贸易谈判的条款中。  相似文献   

14.
乔伊斯的创作被称为很有"东方意味",在他早期创作中采用了一种主张的方法,与禅的主张很接近。《尤利西斯》有"天书"之称,人物复杂的意识活动、无尽的典故和作家人为设置的阅读障碍,对此一切理性的解读和逻辑的考证往往失去了依据。而禅的非思量性、喝破执迷的力量却可以让我们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空间承载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发展与安全的重荷。网络空间存在的黑客攻击、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事件层出不穷,因此网络空间安全已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层面,美国政府于2011年5月16日发布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引起世界各国瞩目。美国《网络空间国际战略》以"共同创造繁荣、安全、开放的网络世界"为基本宗旨,以"基本自由、隐私和信息流动自由"为核心原则,从经济、网络安全、司法、军事、网络管理、国际发展、网络自由等诸方面为美国未来网络安全战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的出台表明美国政府已将网络安全提升到国际战略的新高度,它隐含着美国谋求网络空间霸权的战略目标,具有引领国际战略新变革和引发网络空间价值观冲突的现实战略效能,它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和中国的应对之策也是值得认真分析和思考的。  相似文献   

16.
2006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各个层面。在报告中,美国对中东地缘政治的考量仍是重中之重。反恐、伊朗核问题、中东民主化、伊拉克重建等仍是主导美国对中东战略安全观的核心命题。《报告》体现了美国对中东战略的历史继承、国家利益与价值观的现实权衡,以及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并重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7.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论述了新教教义对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以及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所起的"理性化"作用,并提出了"理性化"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悖论"。这一理论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问题上的解释在历史观、价值观和对现代化的批判上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的思想在此问题上的争鸣与融合对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的发展、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文化价值体系重建和将儒教精神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全球意识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杨绛翻译过兰德的一首诗《我和谁都不争》。她说:"我得洗净这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她"回家"了。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凌晨逝世,终年105岁。斯人已逝,风范长存。杨绛更是因其突出的文学贡献、深厚的文化积淀、智性人生的修炼和深邃生命意识的觉悟给世人留下了宝贵财富。杨绛文学作品有《我们仨》《洗澡》《干校六记》《走到人生边上》《将饮茶》,另有《堂吉诃德》  相似文献   

19.
安部公房是日本战后文学史上一位特殊的作家。他的作品受到西方存在主义哲学、 文学思潮的影响, 以有别于日本传统文学的新颖文学样式在描述着日本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状况, 关注着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物质对人的异化等问题。这些特征在安部公房前期作品中就已经有了 显现。结合作家的经历, 对《无名诗集》、《终道标》、《赤茧》、《墙——— S· 卡尔玛氏的犯罪》等作品 进行初步的分析, 发掘作家创作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最近,随着美国预言作家约翰·奈斯比特的新著《亚洲大趋势》中译本在中国大张旗鼓地发行,有关东亚经济的未来再度成为热门话题。之所以说"再度",是因为一年多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保罗·克罗格曼教授在美国权威刊物《外交事务》上发表了颇为尖刻的文章《亚洲奇迹的神话》并引发出世界范围内的一场论战,已使东亚经济的前景成了热门话题。而克鲁格曼的这篇文章,又是由再早些时候,即1993年7月世界银行发表《东亚奇迹》著名报告后引出来的。总之,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