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来西亚政府社团注册局2001年6月的统计,马来西亚林林总总的华人社团约有7276多个,占全国注册社团32269个总数的大约五分之一。华族是马来西亚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三大民族中注册社团组织最多的一族;马来西亚也是全球拥有华人社团最多的国家,这反映了当前华人在马来西亚的经济、政治、文化、联谊等方面的全面活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探讨冷战后马来西亚政府对华政策转变的原因。本文认为:马来西亚政府对华实施友好政策,目的是为了增进马中经济合作来满足本国经济对海外市场的需求,是为了寻求华人支持以巩固国民阵线的政治地位,以及在国际事务和与美国的外交斗争中寻求中国的支持。中国方面的积极互动,使马来西亚当时的国家利益得到很大程度的体现,并有效地促进马来西亚继续实施对华友好政策。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从1970至1990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并不是单纯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它还包含了比较完整的社会政策和社会发展战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马来西亚当时面临的一个最主要的社会问题——马来族人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本文主要不是从经济的角度,而是要从社会和民族关系(主要是指华人与原住民的关系)的角度去考察和研究马来西亚这一时期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一、背景马来西亚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是有深刻社会历史背景的。独立以后,马来西亚建立了以马来人为主体的政府,马来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了统治地位,但…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地处热带,盛产棕榈油,因此较早地研发和使用了棕榈油生物燃料,还出口到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而马来西亚生物燃料政策推动了这一进程.本文考察马来西亚生物燃料政策制定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和世界各国发展生物燃料的背景一样,马来西亚生物燃料政策的制定也有能源、环境、经济3个方面的诉求,但是相对而言,经济的因素或者说保持棕榈油的价格稳定显得更为重要.马来西亚通过各种政策鼓励生物燃料的发展,生物燃料在给人们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带来隐忧.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的阶级斗争和种族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简要地考察马来西亚社会的三个基本问题——种族、阶级和权力,以及它们在马来西亚联邦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在这三个可变因素中,种族与权力又是大多数分析马来西亚政治和社会的老框框中的两个经常出现的、引人注目的命题。这些研究的论点大都集中于种族的划分和各民族集团的政治发展过程中各不相同的组织形式,以作为文章论述的原则;这种做法,  相似文献   

6.
试比较印尼与马来西亚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程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东南亚两个重要的国家 ,两国国情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也有不少差异。在种族上 ,两国民族的祖先原始马来人和新马来人属蒙古利亚种族系统 ,原在亚洲大陆 ,许多学者认为两国民族的祖先源自中国云南一带。宗教上 ,印尼是世界上伊斯兰教徒最多的国家 ,马来西亚是伊斯兰教国家。语言上 ,马来西亚的国语是马来语 ,印尼语是由马来语发展而来的 ,两国语言相通。文化上 ,世界四大文化即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两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说印尼和马来西亚是同文同种同宗教的国家。华人在这两个国家的…  相似文献   

7.
摘要:马来西亚环保非政府组织是马来西亚众多非政府组织中发育良好并卓有成效的公民社会组织,但学术界对马来西亚环保非政府组织的研究散见于各种文献之中。本文尝试从多个方面对马来西亚环保非政府组织进行较为综合的介绍和分析。首先,本文介绍了马来西亚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概况,认为他们不仅是马来西亚环保运动的先驱者,而且也是发展中国家环保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接着,介绍了主要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基本情况;然后,以环保非政府组织反对和监督巴昆大坝建设为主要案例,对马来西亚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主要活动及环保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马来西亚兴起伊斯兰复兴运动,对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组织的个案研究,分析各种复兴运动组织的目标、策略和活动方式,探讨复兴运动的不同模式及其与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的关系,以加深认识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本质和自身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虽然中东并不是马来西亚外交的中心,但因历史和宗教原因马来西亚与中东一直维系着联系。中东在马来西亚外交政策中的地位经历了一个由忽视到逐渐增强,再到强化的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而且其内容更加丰富。马来西亚中东外交政策的转变极大地促进了马来西亚的发展。马来西亚中东外交政策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演变而不断地调整变化。当前国际形势更加复杂,中东不稳定因素增加。由于密切的民族宗教联系,且中东可为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提供机遇,为能源安全提供保障,因此,中东的稳定和发展与马来西亚的稳定和发展紧密相连。中东对马来西亚的重要性要求马来西亚深化中东外交政策以实现和维护其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马来人的角度,探讨马来西亚族群教育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马来西亚政府的马来人教育政策,包括教育马来化、高等教育优先、财政支持等,分析马来人普及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发展对马来人职业和收入的影响。本文认为,马来人教育发展及随之而至的相对畅通的社会流动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各族群和睦相处和社会稳定发展,如果政府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能公平对待其他族群,族群之间的关系将更融合,社会发展也将更稳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回顾了马来西亚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然后对独立后马来西亚主要的妇女非政府组织及其活动进行介绍,最后对马来西亚妇女非政府组织与马来西亚政府的关系进行评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马来西亚,中产阶级作为一支有影响力的力量主要形成于二战后,特别是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马来中产阶级参与到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本文在分析现代马来中产阶级产生原因和过程的基础上,选取巴生流域(Klang Valley),省城哥打吝鲁(Kota Bharu)和瓜拉丁加奴(Kuala Terengganu)3地的马来中产阶级对消费、环保、职业、居民和宗教这5类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情况为重点分析对象。研究发现,马来中产阶级参与宗教、居民和职业组织的比例高于其他组织。几乎有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参与宗教和居民组织;五分之一参与了职业组织;参与其他组织,如消费者组织和环保组织的比例比较低。在大城市和省城,马来中产阶级对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3.
南北关系研究一直是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毫无疑问,南北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研究对于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马来西亚非政府组织和国外非政府组织关系入手,以马来西亚非政府组织和美国基金会关系为具体案例,从南北非政府组织关系层面管窥南北关系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与族群具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因而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要素,特别是二者的认同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决定着二者关系的基本形态。国家的公共性要求它不应该将政治政策偏向任何一个族群。族群平等是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平衡点,否则,可能会导致政策所损害的族群对国家存在意义的质疑。马来西亚独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实施的正是偏向马来人的政策,从而造成非马来人对国家的不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马来西亚族群边界的成因及其划分标准。这种以种族和宗教为依据的族群划分标准,让身兼双重身份的马来西亚印度人穆斯林饱受身份重叠之苦。马来西亚印度人穆斯林的认同遭到了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马来族群和以印度教教徒居多的印度人族群的拒绝。为获取政治、经济等社会资源,印度人穆斯林不得不在马来族群和印度人族群之间寻找皈依。印度人穆斯林社会的案例表明,马来西亚多元社会的融合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6.
The proliferation of NGOs, particular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over the last five decades, has prompted debates on the extent to which NGO services have been able to match the priorities of disadvantaged groups such as low castes and ethnic groups in Nepal.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priorities of villagers from a village in Nepal (Thecho), and their views regarding the match between services offered by NGOs and those priorities. Additionally,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NGOs understanding contextual realities while implementing development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7.
近30年来,随着东南亚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公民社会的力量也逐步增强,非政府组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也愈发重要。由于东南亚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和社会政治体制,相应地,各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也存在着多样性。本文以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为例,研究东南亚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的印度人社群来自印度,以淡米尔语言群占大多数。印裔族群的内部差异相当大,可以从语言、宗教、社会地位、教育、种姓分别开来;也依来源地分成两大阶层:一为来自印度东南部的穷困劳工,二为来自斯里兰卡受教育懂英语的淡米尔人。本文拟从语言的角度,实地调查马来西亚老中青3个不同年龄层的印裔,探讨印裔的语言问题。研究发现,不论在社会或家庭里,马来西亚印裔的常用语言是淡米尔语,其次为英语和马来语。但淡米尔语的使用在逐代减少,而英语有慢慢取代淡米尔语的趋势。在政经文教条件的影响下,印裔族群语言态度开始改变,要维持淡米尔语为主的语言,情况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ers in the health sector and users of health services as seen through two case studies of trade unions and NGOs working together, one in Malaysia and the other in South Africa. Despite a history of tensions between these two types of organisation, when they work together effectively the results can be influential. The Malaysia Citizens' Health Initiative has set up a separate organisation and now has the power to mediate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e unions, NGOs, and the government.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Treatment Action Campaign and the Congress of South African Trade Unions (COSATU) in South Africa is providing a unified voice demanding government action on HIV/AI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