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德坤同志翻译的《苏联及其东欧盟国的兴亡》(21世纪出版社,2006年)一书在目前国内关于苏联解体问题的译著中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作品。因此翻译此书十分必要,它有助于帮助我们明晰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的原因,对于巩固我们党的领导地位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大国达成的《雅尔塔协定》,促使苏联做出出兵中国东北的决定,而苏联的出兵直接导致《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通过该条约,苏联把《雅尔塔协定》中涉及苏联在远东和中国东北权益的条款与中国国民党政府用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战后中苏关系发展的一块基石。为了实现通过《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所获取的利益,把东北变成苏联的势力范围并防止美国对这一地区的渗透,在出兵东北之后,苏联对国共两党施行了一项"表里不一"的两面政策。这一矛盾的政策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使得国、共、苏三方的关系围绕着东北问题不断变化重组。  相似文献   

3.
高放教授的学术文集《苏联兴亡通鉴——六十年跟踪研究评析》①出版了。全书55.8万字,分四编:苏联共产党的建立和成长是苏联兴起的源头;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国家政权的建立是苏联振兴的起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苏联灭亡的进程、原因和教训。这是高放教授从他跨越60年学术人生、在近百篇有关苏联党史和苏联社会主义问题的文章中刻意精选,结集而成的一部学术著作。从《苏联兴亡通鉴》(以下简称《通鉴》)中,我们觉得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一谈,一是从文集内容,可透见高放教授60年的学术人生;二是可以把这部文集看作我国研  相似文献   

4.
左凤荣 《西伯利亚研究》2008,35(5):90-92,94
陆南泉教授的新著《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的封面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克里姆林宫图案上方列宁和普京相像而又背对背的头像会让人联想起许多:在上个世纪之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俄国诞生了一个新的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权,一批年轻有为的领袖们走上了政治舞台,当时列宁只有47岁,  相似文献   

5.
正《国际观察》自1993年创刊至今,已发刊二十周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为了让《国际观察》办得更好,在创刊二十周年之际,《国际观察》全新改版。《国际观察》脱胎于1980年开始出版的《苏联问题参考资料》,内部发行,为了适应苏联东欧发生巨变后的新形势,1993年改版为《国际观察》,公开发行。二十年来,《国际观察》刊载了许多优秀的国际关系学界的前沿成果,一些文章在学界和政府部门引起热烈反响,可以说引领了相  相似文献   

6.
抗战之初与英美等国对日绥靖、大搞“远东慕尼黑阴谋”相反,苏联对中国抗战采取了积极支持和帮助的态度.因此,1941年以前,中国舆论的主流是对苏联友好.但是《苏日中立条约》签订以后,以《大公报》为代表的中国舆论界对苏联的态度却发生了变化,由友好到不满、指责.《大公报》是中国著名大报,抗战期间其地位更是举足轻重,通过对它的分析,可以管窥当时中国舆论的这种转向.  相似文献   

7.
2016年,《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将迎来创刊35周年华诞。 35年前,《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在国际风云变幻中诞生,在杂志前身——《苏联东欧问题》问世之际,时任主编刘克明提出,我们出版这样一个刊物,是为了推动我国学术界开展对苏联东欧问题的研究,交流研究成果,加深我们对苏联东欧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8.
阿列克谢耶夫院士谈苏联解体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1月24日,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副院长、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В.В.阿列克谢耶夫院士应邀到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进行学术访问并做了《关于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的学术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如下:苏联的解体,不仅是20世纪俄罗斯历史也是世界历史范围的一个重大事件。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发生?目前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 西方的主流观点是:这是一场民族革命,是苏联各民族之间利益冲突的必然结果。但是我认为,这并不能完全解释苏联解体的原因。2 一些学者从当时的具体政治经济形势方面寻找苏联解体的原因。3 一些人…  相似文献   

9.
80年代末以来,特别是随着苏联解体,苏联历史档案纷纷有选择地解密。苏联历史档案的解密,不仅为我国的苏联史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使我国的苏联史研究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也为科学地分析苏联剧变的原因,准确地总结苏联历史的经验教训,提供了第一手史实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斯大林功过看苏联兴亡——评《苏联兴亡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对斯大林功过的评价要与时俱进要考察苏联兴亡的历史进程、总结苏联兴亡的历史经验 ,首先就要探究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历届党政首脑的理论、路线、体制和实践的演变问题 ,尤其是涉及对斯大林功过的评价问题。因为斯大林执政时间最长 ,而且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主要是在斯大林执政的 3 0年间( 1 92 3~ 1 95 3年 )建成并且得到巩固的 ,随后 3 0多年苏联斯大林模式没有发生什么大变化。如果我们肯定斯大林是“功大于过”,那么就要肯定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基本上是成功的、优秀的 ,尽管难免还有一些弊端 ,那只要经过小修小补就能更加显示优…  相似文献   

11.
自1991年底苏联解体以来,苏联剧变的经验教训问题不仅成了我国苏联和俄罗斯问题学界、而且也成为我国理论界的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这个研究课题无疑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90年代我国学者在这个研究领域中已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苏联剧变的历史离我们太近,加上苏联各个时期的历史真实情况还远不能说都已弄得清楚,所以近10年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恐怕还只是一个开端。巴黎公社只存在了72天,但100多年来还一直有人在研究。苏联存在了74年,而且曾对世界历史产生过那么大的影响,自然需要人们花更大的精力和用更多的时间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私有化是苏联解体、俄罗斯转轨历程中一项最具影响、根本性的社会变革运动,迄今仍在以不同方式进行着。2007年6月11日是俄罗斯《国家私有化纲要》出台15周年的日子。回首这不长的15年,人们会发现,在俄罗斯推行的一系列市场经济方案中,一些政策作用被明显低估了,而一些政策作用则显然被抬高了,俄罗斯实施的私有化政策就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13.
不倦的探索和追求──《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史论》评介张念书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春良所著《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史论》(以下简称《史论》)已于1992年12月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研究拉美民族民主运动史的专题著作。《史论》上起“哥伦布在两个文...  相似文献   

14.
苏德战争爆发前夕的1939-1941年,苏联同法西斯德国进行了近22个月的友好往来。苏联利用德国发动侵略的时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建立东方战线,并与急需战略物资的德国进行经济贸易往来。两国政治经济往来是苏联对德国政策的一种体现,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总体上看,这一政策仅仅是苏联的权宜之计,但内涵和结果都大大超出了其制定者的想象和意愿之外,更具复杂和矛盾的性质。苏联与德国的经贸往来是由苏联国家利益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上千年的历史中,俄罗斯实行的是中央集权体制,其联邦制度始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俄罗斯联邦制度的发展演变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苏联成立,是俄罗斯联邦制度的初步确立时期;第二阶段,从1922年苏联成立到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这是其联邦制度的发展演变时期;第三阶段,从1991年底苏联解体至今,是俄罗斯联邦制度的重新确立和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苏联国家进出口贸易管理局西伯利亚部是强化与外蒙古贸易联系的最重要和最大的苏联贸易组织之一。它在外蒙古市场上的活动不仅使西伯利亚地区加强了与外蒙古的贸易联系,而且也使苏联在外蒙古市场上逐步站稳脚跟。这对后来苏联垄断外蒙古市场、排挤中国内地商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苏联社会科学的命运--从斯大林的秘密"谈话"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是在斯大林的指导下、在20世纪30年代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苏联社会科学管理体制以及苏共对社会科学领域的路线和政策导致了苏联社会科学发展的停滞和扭曲.苏共的意识形态和苏联社会科学长期被教条主义所统治.教条主义者构筑的理论不能及时而准确地反映不断变化的现实,不能对人民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给以令人信服的回答.因此,不管苏共用多么强大的宣传机器向社会灌输它的理论,仍然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应有的吸引力和号召力.这种管理体制不符合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不仅阻碍了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和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而且最终导致执政党永葆青春的思想源泉枯竭,使国家失去兴旺发达的动力.苏联社会科学管理体制的弊端是苏共丧失政权的重要原因.苏共执政长达73年之久,没有能够解决如何正确领导社会科学的问题,这是历史的遗憾,也是历史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11日任苏共中央总书记,1991年12月25日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前后执政近7年。戈尔巴乔夫时期是苏联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时期,起伏大,矛盾和问题多,其评价分歧也很大。究竟如何认识戈尔巴乔夫执政这一历史时期,需要认真地加以研究,客观地、科学地与历史地进行总结。中共中央党校左凤荣教授历时10多年的潜心之作《戈尔巴乔夫时期》,充实和推进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这本书2014年被中共中央党校评为优秀成果奖。  相似文献   

19.
十月革命前二十余年,俄国与日、美等国在中东铁路上的激烈角逐中,虽然失去了中东铁路"南满"支线,但仍然控制着中东铁路东北北部的干线,并利用其对东北北部进行了二十余年的殖民统治。十月革命后,苏联在一段时间里失去了对中东铁路的控制,但它从来没有忘记再度操纵中东铁路。在复杂的东北亚国际关系中,1924年9月20日,苏联与中国东北的张作霖地方当局签订《奉俄协定》,恢复了苏联对中东铁路的大部分控制权。这不仅使苏联重返东北亚的政治舞台,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苏联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初,都对本国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从对二者进行的比较可以发现,两国在行动上具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在具体细节上也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它们的道路选择、历史境遇以及具体国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