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正式启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执行出现均衡推进、瞻前顾后、谨言慎行等细微调整动向,其意图是通过变换和控制“再平衡”的步伐、节奏,以适应中东、亚太局势新变化,防止因操作不当给美国带来新的战略风险和资源配置压力.但总体而言,这些变化均属局部细节性调整,美国战略资源向亚太“再平衡”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但将降速纠偏,从“跃进式”东移转向更加平稳的长期性经营.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军事维度展开深入剖析,认为奥巴马政府试图通过全球层面上向亚太倾斜,区域层面上从东北亚向东南亚、南亚及大洋洲扩展,同时扩大驻亚太美军规模并保持亚太美军的绝对技术优势,从地理和能力两个维度推进亚太军事“再平衡”.虽然未来美国军事重心向亚太转移的大方向不会动摇,但考虑到外部掣肘、财政紧缩、军队瘦身以及华盛顿的政治僵局等因素,短期内美国亚太军事“再平衡”能否取得明显进展仍是一个未定之数.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上台后,对东南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高调"重返",推出了一系列加强在东南亚存在的举措。2013年连任后,他将在未来4年继续把东南亚作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着力点。同时,奥巴马政府意识到其东南亚政策也需要进行"再平衡",应放缓军事"重返"脚步,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全方位投入,均衡化、长期化地推进东南亚外交。国内财政限制、中东等地区外交挑战和外交人员人事变动等因素会对美国新一届政府的东南亚外交有所制约,但其未来政策走向仍将对中国周边外交和中美关系产生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4.
韩国在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和亚太战略布局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必然对韩国产生直接影响。在美国"亚太再平衡"的背景下,基于对东北亚地区体系和地区秩序的判断及自身所秉持的政治理念,代表韩国保守势力的李明博和朴槿惠政府均做出了以强化韩美同盟为外交安全战略基干的选择,迎合美"亚太再平衡"战略,并将韩国纳入美亚太战略布局中,从而对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安全局势产生复杂的影响,不但激化地区内的对立格局,也使得包括朝鲜核问题在内的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的解决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美国政府关于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所有重要政策宣示中,对俄罗斯都不置一词。美国学界则建议拉拢俄罗斯,双方建立起“太平洋伙伴关系”。在俄罗斯看来,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是在美国政治军事联盟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亚洲安全体系。俄罗斯学者建议俄在中美之间平衡摇摆,适度参与亚太地区的竞争,为自己谋求有利地位和最大利益。在亚太安全问题上,美国和俄罗斯进行合作的希望较为渺茫。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关俄进行经济特别是能源合作存在一定前景。美俄结构性矛盾不消除,两国有限的合作只能昙花一现,两国的亲密也是貌合神离。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亚太战略的影响下,俄罗斯结合多重利益的需要,以实用主义为原则,采取"选择性战略协作"的南海政策,一方面强化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以抵制来自美国及北约的战略压力,应对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另一方面,加强与亚太国家的联系,谋求区域影响力,平衡中国带来的挑战。俄罗斯这种"选择性战略协作"的立场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海洋争端。因此,中国应针对俄罗斯的南海政策,制定相应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7.
美国"亚太再平衡"的核心要旨是意图"塑造"一个由美国主导的东亚均势体系来约束中国的对外行为及中国崛起对东亚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引发了周边国家对于与中国关系定位的调整。为应对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应采用经济手段,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利益深度融合,相互依存加深,把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有效转化为外交和政治实力;强化中国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以实际行动消除中国迅速发展给周边国家带来的压力和疑虑;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亚洲区域多边机制中,以新安全观发挥对地区安全合作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认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进入了新阶段,谋划了新规划,包括军事力量的新部署、防务外交的新任务和安全架构的新调整,在战略外交和战略经济两个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具有突出亚太但仍兼顾欧洲和中东、建构"印—亚太"海洋地缘战略区、谋求战略创新等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要准确认识美国"重返亚洲"的再平衡战略,需要对其重新评估。首先,要判断美国重返亚洲,是一个军事战略,还是政治、军事、经济甚至是价值观的全面战略?我的看法,总体上它是一个以军事力量前沿部署调整为主的安全战略,其他要素则围绕这一战略调整。特别是美国撤出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需要在亚洲军力部署上进行全面调整。  相似文献   

10.
金灿荣  刘宣佑  黄达 《东北亚论坛》2013,(5):3-12,117,127
2010年美国提出了回归亚太战略,这是冷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全球战略调整之一,也是对中国外部环境影响最大的一个政策。虽然美国方面用"战略转向","亚太再平衡战略"等新说法取代了有争议的"回归亚太"一说,但其针对中国的实质不变。迄今为止,关于亚太再平衡战略最早,也是完整的论述是2011年11月,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女士在《外交政策》上发表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她正式高调宣称美国重返亚太。"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包含政治、军事和经济三方面,政治上开展"前沿部署性外交"、"多边外交"、"价值观外交"等;军事上"巩固老朋友,寻找新伙伴";经济上欲主导《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议》的建设,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东亚经济合作机制。"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国与美国的平衡关系产生影响,激化"南海问题",使得东亚地区出现离心化趋向。"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正因为如此,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美国对此战略进行了微调。中国拥有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空间,应继续加大中美之间的合作和共识,为中国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11.
霸权国的能力、意愿、合法性和霸权周期性是分析霸权国战略的四大基本要素。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美国进入霸权周期的尾期,并处于实力相对衰落之中,但美国的称霸意愿依然强烈,出现实力和意愿的背离,美国霸权的合法性出现危机,美国因此表现出担忧失去霸权的焦虑,并采取相应措施。亚太地区是美国维持其全球霸权整体战略的关键一环。2011年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其目的是通过在战略上限制中国和防范中国,谋求以低成本维持美国主导的亚太新秩序。中国可通过实施"五心"战略化解美国的再平衡战略,避免中美走向大国政治对抗的历史悲剧的重演。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探讨亚太和中东两大地缘板块日益增强的联动性,如何制约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战略重心东移。奥巴马政府实施全球战略收缩,将战略重心从中东转移到亚太,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遭遇巨大阻力,形成所谓"战略重心东移之困"。本文侧重于借助系统科学和复杂科学理论,从国际关系的体系层次,剖析全球地缘战略环境的变化对美国战略调整的制约作用。本文认为,亚太和中东联动性的增强,是制约奥巴马政府战略重心东移的结构性原因。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亚太和中东两个地缘板块的联动日益紧密,形成一个范围更大、形势更复杂、互动更频密、非线性结果更加突出的"亚太—中东"跨地缘板块。"亚太—中东"联动机制描述在该系统内一些相互影响、共同变动的国际关系现象。奥巴马政府的战略重心东移必然受以上联动机制的制约,影响其从战略设计到实施,再到结果预期的全过程。相应分为三种制约模式:一是整体战略环境的变化对美国战略设计的制约;二是复杂的战略互动对美国战略实施的制约;三是内非线性的系统效应对美国战略目标预期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美菲同盟是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推进最为同步的一个同盟,美国视其为该战略的"核心"。美菲同盟的强化,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菲律宾对南海领土图谋之间存在契合。美菲同盟在美国再平衡战略背景下迅速机制化。美菲同盟在美国再平衡战略中扮演着进入东南亚地区多边机制的介入功能,承载着重空间轻基地、少投入多产出的威慑功能,体现着由关注非传统安全向关注传统安全的调整功能。  相似文献   

14.
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美国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做了重要调整,凸显了美国意识形态输出的目的性。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输出意识形态,在内容上注重推广"民主"、"人权"、"自由"等"普世价值",在载体与手段上采取政府机构直接推动、协调和资助政府间组织或相关非政府组织开展活动、借助文化教育交流合作项目、围绕互联网自由开展工作、有关国家公开施压等多种方式,目的在于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美国意识形态输出具有灵活性、多样性、隐蔽性等特点,既要保持高度警惕,又要积极应对,做到不畏惧、不回避。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比较“尼克松主义”与“再平衡”战略对中国产生的不同影响,指出中国只有从外交、经济和军事三个方面综合理解美国的“再平衡”战略,采取灵活的战略应对,才能保证自“尼克松主义”以来开创的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美国提出了回归亚太战略,这是冷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全球战略调整之一,也是对中国外部环境影响最大的一个政策。虽然美国方面用"战略转向","亚太再平衡战略"等新说法取代了有争议的"回归亚太"一说,但其针对中国的实质不变。迄今为止,关于亚太再平衡战略最早,也是完整的论述是2011年11月,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女士在《外交政策》上发表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她正式高调宣称美国重返亚太。"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包含政治、军事和经济三方面,政治上开展"前沿部署性外交"、"多边外交"、"价值观外交"等;军事上"巩固老朋友,寻找新伙伴";经济上欲主导《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议》的建设,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东亚经济合作机制。"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国与美国的平衡关系产生影响,激化"南海问题",使得东亚地区出现离心化趋向。"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正因为如此,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美国对此战略进行了微调。中国拥有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空间,应继续加大中美之间的合作和共识,为中国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17.
亚太再平衡时期,军事及安全领域的长期合作正在逐步主导美国的东南亚军事任务设计。在对未来和平趋势的预期基础上,亚太再平衡阶段的美军任务日益重视防务合作、援助以及救灾等领域。通过强化美国与盟友及伙伴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军事合作,推动东盟国家的力量整合,并确保美国军事力量的地区存在以及战时通道权。  相似文献   

18.
美国知名学者罗伯特·阿特认为,军事力量和全球同盟体系是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关键;1中国学者也指出,在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军事是重要组成部分,奥巴马政府试图在全球层面上向亚太倾斜,在区域层面上从东北亚向东南亚、南亚及大洋洲扩展。2而且,由于美国军费开支自2011年起进入长期下行通道,军备建设与海外军事行动日益受限,选择性介入而非包揽地区安全事务,加强盟国军力、让盟国更多承担地区安全责任、  相似文献   

19.
奥巴马政府逐步展开与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不仅给中国带来了诸多挑战,而且给中美关系的发展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尽管如此,从战略意愿与战略能力两个关键变量来分析,在可预见的未来,中美战略对抗的可能性不大。中国需积极思考和制定中国的外交方略。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加剧了美国自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以来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重建美国力量和影响成为奥巴马政府的核心任务。为此,奥巴马政府提出经济“再平衡”和安全“再平衡”战略。在经济上,改变靠消费信贷和赤字财政刺激的发展模式,重新平衡储蓄、投资、借贷和出口的关系;在安全上,改变以反恐压倒一切而忽视其他重大挑战的做法,强调确保赢得反恐战争的同时,为未来更广泛的安全挑战做好准备。奥巴马政府经济和安全“再平衡”战略,构成了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基本框架,给美中关系带来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